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解锰生产流程中物流对理想能耗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洪才 时章明 +3 位作者 刘波 陈波 杨钦皓 叶铮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774-1781,共8页
为定量分析电解锰生产流程的能源利用情况,以钢铁生产流程的"基准物流图"概念为基础,建立电解锰生产流程的理想物流图,提出理想能耗的计算方法。以某电解锰企业生产数据为依据,绘制该电解锰生产流程的实际物流图和理想物流图... 为定量分析电解锰生产流程的能源利用情况,以钢铁生产流程的"基准物流图"概念为基础,建立电解锰生产流程的理想物流图,提出理想能耗的计算方法。以某电解锰企业生产数据为依据,绘制该电解锰生产流程的实际物流图和理想物流图,计算出电解锰单位产品理想能耗为22.32 GJ/t,并定量分析各类物流变化对电解锰理想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解锰生产流程中,当出现α物流时,将使能耗降低,有利于节能;当出现β和γ物流时,将使能耗增加,而且越是后部工序出现这两种物流,能耗增加的越多。为降低电解锰能耗,应降低外排矿渣和阳极泥中Mn元素的含量,使各道工序中的含Mn物流尽量多地输入到下一道工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锰 物流 理想物流图 理想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枪布置方式对底吹熔池熔炼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41
2
作者 闫红杰 刘方侃 +4 位作者 张振扬 高强 刘柳 崔志祥 申殿邦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393-2400,共8页
采用FLUENT软件,分别选择kε系列湍流模型和雷诺应力模型(RSM)对底吹熔池熔炼炉内的高温熔体气液两相流进行数值模拟,并且依据相似原理,通过水模型实验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综合评价发现Realizable kε模型的计算精度最高。选用Rea... 采用FLUENT软件,分别选择kε系列湍流模型和雷诺应力模型(RSM)对底吹熔池熔炼炉内的高温熔体气液两相流进行数值模拟,并且依据相似原理,通过水模型实验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综合评价发现Realizable kε模型的计算精度最高。选用Realizable kε模型,对氧枪布置方式及直径对底吹熔池熔炼过程的影响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适当增大氧枪倾角有利于底吹熔池熔炼过程的进行,当单排氧枪倾角在17°~22°之间时,熔池各指标均处于较好的水平;相对于现场工况,双排氧枪倾角分别为12°和22°时,熔池的搅拌效果显著增强;当氧枪倾角为20°时,其有效搅拌区直径为1.475 m,对应的合理氧枪间距为0.98~1.23m;适当减小氧枪直径可以有效提高熔池气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吹熔池熔炼 湍流模型 氧枪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氧底吹熔炼炉内气液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8
3
作者 张振扬 陈卓 +4 位作者 闫红杰 刘方侃 刘柳 崔志祥 申殿邦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826-1834,共9页
以某公司的富氧底吹熔池熔炼炉为原型,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炉内氧气铜锍两相流动进行三维瞬态模拟,研究炉内气泡主要参数、气含率分布规律、氧枪出口附近压力变化以及液面波动情况。并借助于高速摄像仪设备,对水模型实验中气泡形成、... 以某公司的富氧底吹熔池熔炼炉为原型,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炉内氧气铜锍两相流动进行三维瞬态模拟,研究炉内气泡主要参数、气含率分布规律、氧枪出口附近压力变化以及液面波动情况。并借助于高速摄像仪设备,对水模型实验中气泡形成、合并、变形及破碎过程进行研究,所得结果与模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是合理的。氧气铜锍两相流动模拟结果表明,炉内气泡形成时间为0.12~0.25 s,生成频率为4~5 Hz,其短轴大小集中在3.5d^6.5d(d为氧枪直径尺寸);气泡停留时间为0.2~0.4 s,其在熔池内的平均上浮速度约为4 m/s;7°和22°氧枪出口气泡后座现象出现的平均频率分别为5 Hz和7 Hz,作用时间为0.06 s;高效反应区存在于熔池上部区域;气相搅动液相所形成的表面重力波在沉淀区传播的过程中,波幅衰减很快,当波传播到出渣口附近时,液面趋于静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 气泡 数值模拟 底吹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搅拌式锌浸出槽内固液两相流的数值模拟与结构优化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卓 周萍 +3 位作者 李鹏 肖功明 闫红杰 魏文武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835-1841,共7页
基于Fluent软件,采用标准的kε湍流模型、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多重参考系稳态流动方法,对浸出槽内固液两相流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且采用示踪剂法研究流体在槽内停留时间的分布。将临界离底悬浮转速的数值模拟结果与Zwietering临界... 基于Fluent软件,采用标准的kε湍流模型、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多重参考系稳态流动方法,对浸出槽内固液两相流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且采用示踪剂法研究流体在槽内停留时间的分布。将临界离底悬浮转速的数值模拟结果与Zwietering临界转速进行比较,两者吻合较好,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应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桨叶离底高度、桨叶间距和阻尼板高度对槽内固相浓度分布和浸出液平均停留时间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桨叶间距有利于固相分布均匀,延长浸出液的平均停留时间,从而促进固液相之间的传质扩散,当桨叶间距为2D(D为浸出槽直径)时,效果较优;在一定范围内,增大阻尼板高度有利于槽内固相的上浮;在允许范围内,降低桨叶离底高度有利于改善槽底沉积现象,增大浸出液的平均停留时间,当桨叶离底高度为0.3D时,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出槽 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 多重参考系 固液两相流 停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赤泥沉降槽中心桶结构优化 被引量:6
5
作者 李秋龙 李茂 +2 位作者 雷波 周天 周孑民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63-1069,共7页
为提高中心桶内固含浓度在60-70 g/L范围内料浆的体积分数,以正交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沉降槽中心桶的5个结构参数进行数值仿真试验。设计一个5因素5水平的L 25(55)正交试验方案,采用仿真软件FLUENT对不同结构参数组合的沉降槽进... 为提高中心桶内固含浓度在60-70 g/L范围内料浆的体积分数,以正交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沉降槽中心桶的5个结构参数进行数值仿真试验。设计一个5因素5水平的L 25(55)正交试验方案,采用仿真软件FLUENT对不同结构参数组合的沉降槽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沉降槽中心桶的结构参数对中心桶内固含分布的影响规律,用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法对计算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得出5个因素对试验指标影响的主次顺序和显著性,从而得到中心桶结构参数的优化组合。结果表明:中心桶内固含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进料射流管的直径,沉降槽中心桶的最佳组合结构参数为中心桶直径为3 m,中心桶深度为5 m、射流管直径d1、d2和d3分别为0.8、0.48和0.36 m,环形挡流板离进料管下沿高度为0.22 m,喉嘴距为0.18 m;优化工况下,中心桶内处于最佳絮凝固含浓度范围内的料浆体积所占中心桶体积的体积分数变为基础工况的4.8倍,显著地提高沉降槽的絮凝沉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降槽 中心桶 正交试验 赤泥 絮凝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KS炼铅物质流变化对能耗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洪才 时章明 +2 位作者 沈浩 陈通 姜信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850-2854,共5页
构建SKS炼铅生产流程的基准物质流图,以某SKS炼铅法企业生产数据为依据,分别绘制该企业生产流程的实际物质流图和基准物质流图,并分析含铅物料在实际生产流程中偏离基准物质流图时对铅能耗的影响。从物质流和工序的角度分析可知:增大外... 构建SKS炼铅生产流程的基准物质流图,以某SKS炼铅法企业生产数据为依据,分别绘制该企业生产流程的实际物质流图和基准物质流图,并分析含铅物料在实际生产流程中偏离基准物质流图时对铅能耗的影响。从物质流和工序的角度分析可知:增大外加物质流、减小循环物质流和排放物质流会降低铅能耗,而且越是靠后的工序发生以上3种物质流对铅能耗的影响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KS炼铅 物质流 基准物质流图 实际物质流图 铅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urg法AR模型谱估计的涡街流量计旋涡脱落频率提取 被引量:14
7
作者 孙志强 陈延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684-1688,共5页
为了从含噪信号中准确高效地提取出旋涡脱落频率,采用基于Burg算法的AR模型谱估计对测量介质为水、流量范围为3~35 m3/h的涡街流量计输出信号进行分析,讨论AR模型阶次对旋涡脱落频率估计性能的影响,建立频率相对误差小于3%的AR模型最小... 为了从含噪信号中准确高效地提取出旋涡脱落频率,采用基于Burg算法的AR模型谱估计对测量介质为水、流量范围为3~35 m3/h的涡街流量计输出信号进行分析,讨论AR模型阶次对旋涡脱落频率估计性能的影响,建立频率相对误差小于3%的AR模型最小阶次与旋涡脱落频率的拟合关系式。结果表明,基于Burg算法的AR模型谱估计对涡街流量计旋涡脱落频率的提取精度较高;AR模型的阶次对Burg算法的谱估计精度和计算效率有重要影响,应选用匹配的AR模型阶次对涡街流量计输出信号进行估计;AR模型最小阶次随旋涡脱落频率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街流量计 旋涡脱落频率 谱估计 AR模型 Burg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流比对平行壁面间圆柱绕流尾迹演化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蒋赟 孙志强 周孑民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355-4362,共8页
为了揭示阻流比对圆柱绕流尾迹演化特性的影响,采用多块O型网格,对低雷诺数下较宽阻流比范围的平行壁面间圆柱绕流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讨论不同阻流比下壁面对圆柱绕流尾迹形态和尾迹转捩的影响,得到尾迹转捩临界雷诺数、双子涡和旋涡脱... 为了揭示阻流比对圆柱绕流尾迹演化特性的影响,采用多块O型网格,对低雷诺数下较宽阻流比范围的平行壁面间圆柱绕流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讨论不同阻流比下壁面对圆柱绕流尾迹形态和尾迹转捩的影响,得到尾迹转捩临界雷诺数、双子涡和旋涡脱落的特征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圆柱绕流尾迹转捩和尾迹形态受阻流比影响显著,尾迹转捩的第一、第二临界雷诺数随阻流比而增加,当阻流比超过临界值后,尾迹中出现2个附着于壁面的回流区;斯特劳哈尔数和阻力系数均值随阻流比而增加,而升力系数均方根在不同阻流比范围内则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绕流 尾迹演化 阻流比 双子涡 旋涡脱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平行流冷凝器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黄晓峰 曹小林 +3 位作者 潘雯 谭志文 李江 孙浩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2-75,共4页
采用能量平衡的方法对多元平行流冷凝器建立计算模型,对管内制冷剂和管外空气侧的流动和换热进行了数值分析,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由于多元平行流冷凝器的变流程结构及制冷剂的相态变化,制冷剂侧传热系数、... 采用能量平衡的方法对多元平行流冷凝器建立计算模型,对管内制冷剂和管外空气侧的流动和换热进行了数值分析,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由于多元平行流冷凝器的变流程结构及制冷剂的相态变化,制冷剂侧传热系数、压降,制冷剂压力和温度及干度沿管长出现多次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流冷凝器 制冷剂 换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进电方式对铝电解槽阳极电流非接触式测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董英 周孑民 +2 位作者 李茂 周益文 杨建红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701-3707,共7页
针对目前铝电解槽阳极电流在线测试方法的不足,基于铝电解槽电磁场的理论,借鉴国外学者通过测试导杆附近的磁场来得到阳极电流的思想,提出了一种阳极电流非接触式测试方法,并着重针对铝电解槽不同的进电方式分析了阳极电流的测量误差,... 针对目前铝电解槽阳极电流在线测试方法的不足,基于铝电解槽电磁场的理论,借鉴国外学者通过测试导杆附近的磁场来得到阳极电流的思想,提出了一种阳极电流非接触式测试方法,并着重针对铝电解槽不同的进电方式分析了阳极电流的测量误差,并对误差进行了修正,对测试方案进行了优化,旨在实现阳极电流的实时监测和在线控制。研究结果表明,300kA大面五点进电槽的阳极电流测量误差可以控制在±0.25%之内,而400kA大面六点进电槽、200kA大面四点进电槽的阳极电流测量误差分别达到了±0.8%和±3%;可见不同进电方式对阳极电流的测量误差有较为明显的影响,但最大误差均不超过3%。因此,对于不同进电方式及结构的铝电解槽阳极电流的在线监测,该非接触式测试方法均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电解槽 非接触式测量 阳极电流 多传感器测试方法 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住建筑夜间排风热回收运行性能 被引量:3
11
作者 段飞 廖胜明 曹小林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10-1117,共8页
基于睡眠热舒适和室外气象参数的排风热回收性能全面分析数学模型,提出排风热回收节能评价指标即节能潜力指数。应用该指标对我国不同热工分区下的3个典型城市居住建筑夜间排风热回收节能效果进行分析,并依据热回收效率和室内设计参数... 基于睡眠热舒适和室外气象参数的排风热回收性能全面分析数学模型,提出排风热回收节能评价指标即节能潜力指数。应用该指标对我国不同热工分区下的3个典型城市居住建筑夜间排风热回收节能效果进行分析,并依据热回收效率和室内设计参数对排风热回收运行方案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制冷季,全热回收模式下夏热地区几乎全时段均可采用排风热回收;在寒冷地区和夏热冬冷地区全年更适合采用全热回收模式,而夏热冬暖地区制冷季采用全热回收模式、制热季采用显热回收模式更为有利;全热回收效率对夏热地区的制热季节能潜力指数的影响不大,而显热回收效率几乎对各典型城市制冷季节能潜力指数没有影响;在制冷季选择较高的温度和较大的相对湿度、制热季选择较低的温度和较小的相对湿度可有效减小空调运行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建筑 数学模型 排风热回收:节能潜力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718合金热机械疲劳试验非稳态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继光 邓文凯 +1 位作者 周萍 江亮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5-271,共7页
基于热机械疲劳试验,建立IN718高温合金感应加热过程中电磁场和温度场耦合的数学模型,对试样在循环加热条件下的非稳态温度场进行仿真,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对试样上的晶粒尺寸进行检测并对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综合传热系... 基于热机械疲劳试验,建立IN718高温合金感应加热过程中电磁场和温度场耦合的数学模型,对试样在循环加热条件下的非稳态温度场进行仿真,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对试样上的晶粒尺寸进行检测并对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综合传热系数和风机电压呈正相关的关系;试样径向上存在温度梯度且随时间变化,最大温差为5℃左右,符合试验要求;低周疲劳试样径向上不同点的平均晶粒尺寸均有所增长,且增长幅度基本相同;由于温度梯度的影响,热机械疲劳试样径向上的晶粒尺寸分布不均匀,中心位置和表面位置的平均晶粒尺寸增长幅度分别为16.94%和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合金 热机械疲劳 感应加热 温度梯度 晶粒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流数对铝熔炼炉熔炼过程的影响
13
作者 王计敏 闫红杰 +2 位作者 周孑民 李世轩 贵广臣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09-1519,共11页
针对现有的圆形铝熔炼炉,结合铝熔炼炉熔炼过程的特点,在铝熔炼炉热平衡测试的基础上,建立了合理的铝熔炼炉数学模型,并运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实现燃烧空间和熔池的耦合物理场的数值模拟。同时分析了不同旋流数对铝熔炼炉熔炼过程... 针对现有的圆形铝熔炼炉,结合铝熔炼炉熔炼过程的特点,在铝熔炼炉热平衡测试的基础上,建立了合理的铝熔炼炉数学模型,并运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实现燃烧空间和熔池的耦合物理场的数值模拟。同时分析了不同旋流数对铝熔炼炉熔炼过程的影响,依据提出的优化准则,确实旋流数大于0.6时能够获得最佳的熔炼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熔炼炉 旋流数 熔炼过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