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社会学视角看农村两型社会建设——以长沙桥驿镇农村社区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马润生 崔荔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9期12941-12943,共3页
通过对长沙市郊区农村社区的大型实证调查,考察了农民对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认知以及农村社区两型社会的发展状况。研究发现,农民在发展伦理方面存在文化堕距,进而探讨了推进农村两型社会建设应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 两型社会 新农村 农民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学教育的后现代转向
2
作者 颜敏 《社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5-17,共3页
近20多年来,国内大学的社会学教育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然而,在社会学的发源地西方世界,近来却兴起了一股影响巨大的"社会学终结论"思潮.人们开始质疑"是否有一门后现代的社会学",甚至提出"社会学理论的终结&qu... 近20多年来,国内大学的社会学教育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然而,在社会学的发源地西方世界,近来却兴起了一股影响巨大的"社会学终结论"思潮.人们开始质疑"是否有一门后现代的社会学",甚至提出"社会学理论的终结"(齐格蒙特·鲍曼,2001:251-276;史蒂文·塞德曼,2001:159-187).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出现了类似的怀疑和争论,例如在皮诺切特之后的智利社会学界(塞西利亚·蒙特罗·卡萨索斯,2001:16~23).我国社会学教育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但国内无论是普通民众、政府官员还是相当多数的专家学者,对社会学在中国的现状和未来都不抱乐观,其中有对社会学性质大而无当的指责,也有对这个"舶来品"难以本土化的担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教育 后现代转向 学科体系 科学话语 权力性质 课程结构 政治学转向 话题化转向 本土化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对农村社会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章辉美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4-46,共3页
新中国成立55年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发生了四次变迁,从分析变迁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中可以看出,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革必须以调动农民积极性为制度的出发点和归宿。当前,应着手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这是进一步深化土地制度变革,实现农村... 新中国成立55年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发生了四次变迁,从分析变迁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中可以看出,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革必须以调动农民积极性为制度的出发点和归宿。当前,应着手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这是进一步深化土地制度变革,实现农村现代化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变迁 社会发展 土地流转 社会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按势分配与社会公正:乡镇煤矿背后的利益关系——以湖南塘镇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董海军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1-28,共8页
利益分配是考察社会公正与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视角。基于湖南塘镇乡镇煤矿背后的矿主、矿工、村组、基层政府及各相关部门、红黑恶势之间利益关系的考察发现,乡镇煤矿背后存在着按势分配的两端:一端是在井下漆黑世界劳作的外地农民矿工... 利益分配是考察社会公正与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视角。基于湖南塘镇乡镇煤矿背后的矿主、矿工、村组、基层政府及各相关部门、红黑恶势之间利益关系的考察发现,乡镇煤矿背后存在着按势分配的两端:一端是在井下漆黑世界劳作的外地农民矿工,另一端则是一些握有权杖的腐败官员或依仗暴力的社会混混。这样一种按势分配的利益格局对社会公正形成了强烈的挑战。我国目前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原因,主要不在于市场化,而在于制度不健全所导致的腐败和灰色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煤矿 利益分配 按势分配 社会公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她们用腰鼓在说话——对湘中金家村姐妹腰鼓队的社会人类学考察
5
作者 谢新华 马润生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12-218,共7页
本文以湘中金家村姐妹腰鼓队为研究个案,在田野调查所得资料的基础上描述了其成立的过程及队员们开展活动的情况,试图从社会人类学文化整体观的视角揭示当前我国农村妇女文艺团体成立的社会背景及它所发挥的作用和功能。文章表明:闲暇... 本文以湘中金家村姐妹腰鼓队为研究个案,在田野调查所得资料的基础上描述了其成立的过程及队员们开展活动的情况,试图从社会人类学文化整体观的视角揭示当前我国农村妇女文艺团体成立的社会背景及它所发挥的作用和功能。文章表明:闲暇时间的增多为农村妇女开展民间文艺活动提供了一般条件;妇女自我的觉醒是其得以开展的思想基础;农村男性劳动力的大量外流,使女性登上了传统上属于男性的活动舞台。妇女文艺团体对个人、家庭和农村社区及整个国家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功能。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及其他相关部门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应将着力点向农村妇女工作倾斜,注意发挥妇女及其组织的作用,将推动新农村建设工作与促进农村妇女发展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妇女 社会性别 腰鼓队 新农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房:城市青年所承的结构压力 被引量:8
6
作者 董海军 郭云珍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7,共4页
我国房地产市场欣欣向荣的景象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目光,细致审视,发现城市青年一代的住房困境却很少有人深入讨论。本文结合城市青年的特点,从社会结构的视角分析了作为"楼市高烧"下的重负者——城市青年在城乡结构、代际结构... 我国房地产市场欣欣向荣的景象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目光,细致审视,发现城市青年一代的住房困境却很少有人深入讨论。本文结合城市青年的特点,从社会结构的视角分析了作为"楼市高烧"下的重负者——城市青年在城乡结构、代际结构与阶层结构中的困扰,以期引起各方面对此问题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 房价 城市青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武器的弱者身份”:农民维权抗争的底层政治 被引量:263
7
作者 董海军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4-58,共25页
社会弱者并不必然在任何时候都处于弱势地位,有时甚至拥有优势。在评述和借鉴农民维权抗争,特别是体现为"弱者的武器"的日常抵抗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将农民底层政治的自主性作为分析农民的维权抗争的基点,同时将关注焦点... 社会弱者并不必然在任何时候都处于弱势地位,有时甚至拥有优势。在评述和借鉴农民维权抗争,特别是体现为"弱者的武器"的日常抵抗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将农民底层政治的自主性作为分析农民的维权抗争的基点,同时将关注焦点放在农民维权抗争的日常事件上,从而发现了农民的另一种底层抗争的政治机制——"作为武器的弱者身份"。本研究论述了弱者所具有的隐性力量及以弱者身份作为武器进行抗争的作为,即回答了"作为武器的弱者身份"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的问题,从而对学界以往对弱者的传统认识提出了修正。本文最后指出,"作为武器的弱者身份"的抗争机制的研究对于社会管理与发展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者的武器 “作为武器的弱者身份” 维权抗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农村税费政策 被引量:4
8
作者 肖铁肩 周批改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6-52,共7页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农村根据不同阶级的经济收入规定不同额度的税费负担。在土地革命期间,实行向剥削者征发和筹款的政策,以及保护贫苦农民的累进税和免税政策。抗日战争期间在农村各阶级之间实行“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农村根据不同阶级的经济收入规定不同额度的税费负担。在土地革命期间,实行向剥削者征发和筹款的政策,以及保护贫苦农民的累进税和免税政策。抗日战争期间在农村各阶级之间实行“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合理负担政策,除了赤贫者,一切阶级的人都要按经济能力交纳相应税费。解放战争期间,新解放区在土改前实行比抗日战争期间更高的累进税率,征收的重点是地主和富农;土改后的区域实行劳动人民内部的合理负担,保护生产,保障供给。这种度阶级而别的税费政策在实施过程中虽然存在过一些问题,但这一政策打击和限制了封建剥削势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阶级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革命时期 解放战争 累进税制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 农村税费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农民闲暇生活方式的实证研究——以大别山区一行政村为例 被引量:16
9
作者 谷中原 余成普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28-35,共8页
本项研究以大别山区钟山村为例,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收入等方面探讨了山区农民的闲暇时间、闲暇活动以及他们对闲暇生活的感受。统计分析发现,近些年来,钟山村农民的闲暇时间有所增加,并且闲暇时间、闲暇活动及其对闲暇生活... 本项研究以大别山区钟山村为例,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收入等方面探讨了山区农民的闲暇时间、闲暇活动以及他们对闲暇生活的感受。统计分析发现,近些年来,钟山村农民的闲暇时间有所增加,并且闲暇时间、闲暇活动及其对闲暇生活的感受在不同类型的农民间是有所差异的。这是山区农民生活方式分化的一个表征,也是山区农村初步现代化的表现。同时针对钟山村农民闲暇生活的封闭性和僵化落后特征,提出从转变观念、合理分配闲暇时间、加强交通建设等方面来加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农民 闲暇生活 生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价压力下城市青年的行为选择与公共管理 被引量:2
10
作者 董海军 肖盟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5-68,共4页
房价上涨是当前最大的热点问题之一。面对虚高的房价,城市青年的住房行为选择主要有以下几条路径:群租与租奴、房奴、啃老与傍老或者回流二线城市与农村。面对这些问题,我们的政府与城市青年不但要有清醒的认识,更要有直面破解的勇气。
关键词 房价压力 青年 行为选择 公共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类开展的主要文化活动形式
11
作者 谷中原 方凯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2期87-93,共7页
文化是社会主体创造出来的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需要的各种支持系统。人类从事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有文化创造、文化传播、文化建设。文化创造是人类的基础性的文化活动形式,分为无意创造和刻意创造两种。文化传播是把文化元素从一个地方... 文化是社会主体创造出来的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需要的各种支持系统。人类从事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有文化创造、文化传播、文化建设。文化创造是人类的基础性的文化活动形式,分为无意创造和刻意创造两种。文化传播是把文化元素从一个地方传布、扩散到另一个地方的活动,分为有文化扩散、文化采借两种形式。文化建设是一种主要由国家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整个社会的文化引导到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轨道上来的文化活动形式,包括正确评估本国民族文化、确立以社会现代化为轴心进行文化建设的战略思想、处理各种文化系统的关系、兴办文化产业和繁荣文化市场等具体操作方法。文化创造、文化传播、文化建设是人类开展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三种基本文化活动形式。研究人类开展的文化活动形式有利于突出人类在文化创造、传播、应用上的主体性,增强人类在变革文化过程中的自觉意识;为我国发展文化事业提供理论启发,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活动方式 文化创造 文化传播 文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