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埃德加·莫兰的“复杂方法”思想及其在教育领域内的体现 被引量:34
1
作者 陈一壮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共5页
鉴于以分解、还原和抽象为原则的简单化方法在人们思想中还很盛行并危害着人类当今的事业 ,法国哲学家埃德加·莫兰提出复杂方法以求改革思想方式。复杂方法看到世界事物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融合、有序性和无序性的交混、个体和环境... 鉴于以分解、还原和抽象为原则的简单化方法在人们思想中还很盛行并危害着人类当今的事业 ,法国哲学家埃德加·莫兰提出复杂方法以求改革思想方式。复杂方法看到世界事物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融合、有序性和无序性的交混、个体和环境的相互渗透 ,建议用“宏大概念”、策略性眼光和元系统观点来认识对象。莫兰期望简单的、静止的、封闭的理性主义能够被一种复杂的、动态的、开放的理性主义所代替。他认为教育对于实现人们的思想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德加·莫兰 复杂方法 认识论 教育学 有序性 人类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创新与教育创新的整合——诺贝尔奖精神及其对创新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启示
2
作者 蒋美仕 夏德计 《现代大学教育》 2003年第3期68-70,共3页
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于一体 ,以真善美为主要内容的诺贝尔奖精神 ,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互动关系演进到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结果 ,是推动教育和科技创新的文化创新的一种典型表现形式。它对创新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启示作用体现在 :有助于... 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于一体 ,以真善美为主要内容的诺贝尔奖精神 ,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互动关系演进到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结果 ,是推动教育和科技创新的文化创新的一种典型表现形式。它对创新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启示作用体现在 :有助于研究生教育理念的创新、激发和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以及增强其研究的科学责任和社会责任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创新 教育创新 诺贝尔奖精神 研究生教育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思想的自组织的形式
3
作者 陈一壮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1-66,共6页
近年来,学术界关于自组织科学的研究方兴未艾,陈一壮探讨了思想的自组织形式问题,认为思想的自组织运动表现 为思想的自我反思、自我批评、自我重组、自我完善,这构成了复杂性思维方式的实质;复杂的思维方式既利用又超越了形式逻辑 学... 近年来,学术界关于自组织科学的研究方兴未艾,陈一壮探讨了思想的自组织形式问题,认为思想的自组织运动表现 为思想的自我反思、自我批评、自我重组、自我完善,这构成了复杂性思维方式的实质;复杂的思维方式既利用又超越了形式逻辑 学规定的简单的思维方式。邬焜则将研究重点放在了微观复杂性方面,通过现代科学所提出的能量场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 相关成果对世界本性的微观不变的简单性观念所进行的多重意义的消解,以及一种被称为"超弦理论"的科学假说在微观和超 微观尺度上预设了一个更为复杂的世界等,给人们提供了某种方法论意义层面的启示,即绝对的整体主义和绝对的还原主义一 样,都是片面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自组织形式 复杂思维方式 宏观与微观 简单性与复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马斯洛的需要理论看个体的道德需要 被引量:9
4
作者 曹鸿飞 吕锡琛 《现代大学教育》 2004年第2期71-74,共4页
本文从马斯洛人的需要理论来探讨道德需要与个体各个需要层次的密切关系 ,从而说明关爱、利他、真诚等各种美德不仅是社会的强制性道德要求 ,而且与人的各个层次的需要密切相联。努力让人们认识这种密切联系 ,唤醒人们对于道德需要的自... 本文从马斯洛人的需要理论来探讨道德需要与个体各个需要层次的密切关系 ,从而说明关爱、利他、真诚等各种美德不仅是社会的强制性道德要求 ,而且与人的各个层次的需要密切相联。努力让人们认识这种密切联系 ,唤醒人们对于道德需要的自觉 ,乃是道德教育工作不可忽视的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斯洛 需要理论 个体道德需要 德育工作 实效性 生理需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