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磷酸根离子对钙离子除氟动力学的抑制机理
1
作者 孟祥松 包焕均 +1 位作者 吴美荣 孙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646-3660,共15页
采用钙离子化学沉淀法研究了复杂冶炼废水中氟化物的去除,发现高盐冶炼废水中存在的少量磷酸根离子会极大地降低钙离子除氟速率。结果表明:1 g/L的氯化钙均能将氟化钠、氟化铵、氟硅酸钠模拟含氟废水中的氟化物由100 mg/L降至10 mg/L左... 采用钙离子化学沉淀法研究了复杂冶炼废水中氟化物的去除,发现高盐冶炼废水中存在的少量磷酸根离子会极大地降低钙离子除氟速率。结果表明:1 g/L的氯化钙均能将氟化钠、氟化铵、氟硅酸钠模拟含氟废水中的氟化物由100 mg/L降至10 mg/L左右,而在相同试验条件下氯化钙仅能将实际冶炼废水中的氟化物浓度由105 mg/L降至90 mg/L。进一步研究发现,导致氯化钙除氟效果差异巨大的原因在于实际冶炼废水中含有40 mg/L磷酸根离子。机理分析结果表明,磷酸根离子存在时,废水中存在磷酸氢钙向磷酸钙的转化,该转化过程在发生顺序上优先氟化钙的生成,进而在转化过程中阻碍了氟化钙结晶,使钙离子除氟效果在动力学上变差。本研究为共存磷酸根离子降低钙离子除氟速率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利于指导废水除氟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废水 钙离子 磷酸根离子 氟化钙 磷酸氢钙 磷酸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钙矿物表面转化行为及其在浮选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王若林 韩海生 +3 位作者 孙伟 孙文娟 卫召 付君浩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2-59,共8页
含钙矿物是典型的半可溶性盐类矿物,其浮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表面转化现象导致矿物表面物化性质甚至浮选行为发生变化,影响浮选药剂的选择性作用和矿物的选择性分离。矿物间的表面转化通常被认为是浮选的不利因素,但是其对浮选分... 含钙矿物是典型的半可溶性盐类矿物,其浮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表面转化现象导致矿物表面物化性质甚至浮选行为发生变化,影响浮选药剂的选择性作用和矿物的选择性分离。矿物间的表面转化通常被认为是浮选的不利因素,但是其对浮选分离的有利影响却一直被忽略。研究了白钨矿-萤石-方解石和白钨矿-萤石-重晶石两个体系中矿物间的表面转化行为,并借助矿物的定向表面转化实现白钨矿与伴生脉石矿物的浮选分离。溶液化学计算表明:与白钨矿相比,萤石更容易在方解石和重晶石表面发生表面转化,使用萤石或氟化钠可以将方解石和重晶石表面选择性转化为CaF2或BaF2结构。Zeta电位、X射线光电子能谱及原子力显微镜检测结果也证实了萤石的表面转化在方解石及重晶石表面更明显、更剧烈。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萤石存在的条件下,采用Pb-BHA配合物捕收剂可以有效地实现白钨矿与方解石及白钨矿与重晶石的浮选分离。因此,在Pb-BHA配合物捕收剂浮选钨矿体系下,萤石可以作为方解石和重晶石等脉石矿物的天然抑制剂,通过将脉矿物表面转化为类似萤石的结构从而大幅提高分选效率。这一研究为半可溶性盐类矿物的高效浮选分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类矿物 白钨矿 萤石 表面转化 溶液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瑶岗仙黑钨矿采矿废石资源化利用研究
3
作者 唐丽敏 覃文庆 +1 位作者 姚华辉 杨聪仁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9-548,共10页
湖南瑶岗仙黑钨矿采选历史悠久,近百年的开采产生了大量的废石,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还存在环境风险。本文针对瑶岗仙黑钨矿采矿废石资源综合利用开展了系统研究:采用两段一闭路制砂工艺可以得到–31.5 mm+20 mm、–20 mm+10 mm、–10 mm... 湖南瑶岗仙黑钨矿采选历史悠久,近百年的开采产生了大量的废石,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还存在环境风险。本文针对瑶岗仙黑钨矿采矿废石资源综合利用开展了系统研究:采用两段一闭路制砂工艺可以得到–31.5 mm+20 mm、–20 mm+10 mm、–10 mm+5 mm三个粒级的粗骨料和–5 mm+1 mm粒级的细骨料,其物理化学性能均能满足国家标准中各类砂石骨料的技术要求;对制砂过程产的–1 mm次生细泥采用强磁粗选—摇床精选联合工艺,可以得到合计品位为55.75%、回收率为58.39%的钨精矿产品。该技术基本实现了黑钨废石的资源化利用和有价金属的综合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钨矿 采矿废石 制砂 重选 磁选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泛函理论在矿物浮选领域中的应用
4
作者 姚瑶 徐世红 +2 位作者 郑仁基 孙伟 高志勇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59-1274,共16页
随着密度泛函理论的持续发展以及计算机硬件性能的提高,通过理论计算从电子/原子/分子层面解析物质的表界面特性成为可能,其应用日趋广泛。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密度泛函理论在矿物浮选化学领域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主要从电子结构、晶格缺陷... 随着密度泛函理论的持续发展以及计算机硬件性能的提高,通过理论计算从电子/原子/分子层面解析物质的表界面特性成为可能,其应用日趋广泛。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密度泛函理论在矿物浮选化学领域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主要从电子结构、晶格缺陷和晶面各向异性等方面研究矿物本征性质;从药剂分子活性基团反应性、反应位点活性以及DFT和机器学习辅助浮选药剂筛选等方面评价浮选药剂性能;从吸附类型、吸附能和吸附构型等方面解析矿物与药剂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密度泛函理论为矿物浮选化学领域的发展起到了指导和促进作用,未来将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矿物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金属矿山废石资源化综合利用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35
5
作者 姚华辉 蔡练兵 +3 位作者 刘维 覃文庆 焦芬 杨聪仁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49-1660,共12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矿山废石的大量堆积不仅造成矿产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占据大量土地,还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问题和环境污染。针对我国矿山废石堆存量大、增长快、废石种类及成分复杂、废石资源化综合利用率低...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矿山废石的大量堆积不仅造成矿产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占据大量土地,还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问题和环境污染。针对我国矿山废石堆存量大、增长快、废石种类及成分复杂、废石资源化综合利用率低等特点,本文总结了矿山废石的危害和现行的处理及利用方式,详述矿山废石用于回收有价金属及进一步的废石回填、覆土造田、制造建筑材料等主要处理方式的特点、发展及应用情况,并归纳展望矿山废石未来可能研究发展的重点方向,提出矿山废石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建议。指出矿山废石的资源化综合利用的跨区域集聚处理、多领域多产业协同处理和分类分段处理是日后研究的关键。确定矿山废石堆存量以及成分、粒度、有价金属的含量是矿山废石综合利用的重要前提。制定合理方案对矿山废石进行分类分段处理是提高矿山废石综合利用率的重要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废石 环境污染 资源化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动力学模拟在矿物浮选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徐芮 孙宁 +3 位作者 孙伟 韩海生 唐鸿鹄 王丽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9,共19页
浮选药剂是实现矿物选择性分离的关键,尤其是组合药剂在矿物浮选中应用广泛。药剂性能的发挥与其在三相界面的微观吸附结构及组装行为密切相关,从微观层面探索药剂的作用机制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随着高性能计算的飞速发展,分子动力... 浮选药剂是实现矿物选择性分离的关键,尤其是组合药剂在矿物浮选中应用广泛。药剂性能的发挥与其在三相界面的微观吸附结构及组装行为密切相关,从微观层面探索药剂的作用机制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随着高性能计算的飞速发展,分子动力学模拟逐渐成为研究矿物浮选行为的有利工具。本文以硅酸盐矿物浮选体系为例,论述近年来组合捕收剂在硅酸盐浮选分离中的应用,阐述研究者对药剂在水溶液体系、气-水界面及矿物-水界面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进展,指出目前模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分子动力学在矿物浮选中的应用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模拟 浮选 界面 组合捕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酸钠溶液制备固体高纯铝酸钠实验研究
7
作者 刘世阳 焦芬 +4 位作者 刘维 李琛 董良民 王焕龙 覃文庆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0-105,共6页
以铝酸钠水溶液为原料,通过蒸发-冷却析晶-脱水提纯工艺制备高纯固体铝酸钠,研究了添加剂对体系苛性比及析晶产物的影响以及铝酸钠溶液蒸发结晶过程的作用及行为。结果表明,以NaOH为添加剂能增加溶液体系苛性比,使蒸发结晶产物转变为NaA... 以铝酸钠水溶液为原料,通过蒸发-冷却析晶-脱水提纯工艺制备高纯固体铝酸钠,研究了添加剂对体系苛性比及析晶产物的影响以及铝酸钠溶液蒸发结晶过程的作用及行为。结果表明,以NaOH为添加剂能增加溶液体系苛性比,使蒸发结晶产物转变为NaAlO_(2);添加NaAlO_(2)晶种、以NaOH为添加剂调节体系苛性比至1.36,蒸发温度100℃、结晶时间2 h、搅拌速率300 r/min条件下,可获得纯度88.1%的铝酸钠产品;在脱水温度200℃、脱水时间1 h、乙醇100℃提纯1 h条件下,可得到纯度93.8%、晶体粒度5~25μm的固体高纯铝酸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纯铝酸钠 蒸发结晶 苛性比 提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矿选冶废水的处理与循环利用 被引量:6
8
作者 孟祥松 孙伟 +12 位作者 高志勇 韩海生 张晨阳 刘若华 陈攀 刘润清 岳彤 王艳秀 亢建华 林上勇 景高贵 吴美荣 杨磊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6-97,共12页
钨矿在选矿和冶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废水中通常含有多种污染物,钨矿选矿废水中的典型污染物有水玻璃、固体悬浮物和COD(化学需氧量)等,钨冶炼废水中的典型污染物有COD、氨氮、氟化物、磷和砷等,因此钨矿选冶废水必须经过处理后才能... 钨矿在选矿和冶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废水中通常含有多种污染物,钨矿选矿废水中的典型污染物有水玻璃、固体悬浮物和COD(化学需氧量)等,钨冶炼废水中的典型污染物有COD、氨氮、氟化物、磷和砷等,因此钨矿选冶废水必须经过处理后才能达标排放或循环利用。其中,COD是钨矿选冶废水中很难去除的污染物,其来源于废水中残留的脂肪酸盐或羟肟酸盐浮选药剂。从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的角度,结合钨矿选矿和冶炼常用流程,对钨矿选冶废水中典型污染物的去除技术进行了综述,同时对影响废水循环利用的因素进行了讨论。对于钨矿选矿废水,原浆混凝技术由于工艺简单、成本低、可从源头降低尾矿水的COD,应考虑推广应用;同时,应大力发展钨矿选矿厂内各种中矿精矿浓密机溢流水、精矿干燥脱水返回至原浮选流程的实践,此举对原流程浮选指标影响最小,且可节约浮选药剂。对于钨冶炼废水,由于其中含有多种污染物,势必要采用组合工艺处理,而电化学技术由于管理运行方便、能同时处理多种污染物、处理效率高而有望成为钨冶炼废水处理的重要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矿 选矿废水 冶炼废水 典型污染物 去除技术 循环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矿介质形状调控方铅矿晶面反应性研究
9
作者 汪聪 孙伟 +3 位作者 肖庆飞 杨林 徐世红 高志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48-1659,共12页
调节硫化矿浮选电化学行为,改变矿物表面亲疏水结构,是实现硫化矿高效浮选分离的关键。本文以方铅矿为例,系统研究方铅矿常见晶面断裂键和电化学性质差异,通过改变磨矿介质形状调控方铅矿表面电化学反应性,进而提高其浮选回收率。表面... 调节硫化矿浮选电化学行为,改变矿物表面亲疏水结构,是实现硫化矿高效浮选分离的关键。本文以方铅矿为例,系统研究方铅矿常见晶面断裂键和电化学性质差异,通过改变磨矿介质形状调控方铅矿表面电化学反应性,进而提高其浮选回收率。表面断裂键计算结果表明,(200)面和(111)面是方铅矿常见暴露面。晶面电化学反应性结果表明,(200)面电化学反应活性较低,开路电位较高,表面适度氧化形成稳定存在的疏水性S0和黄原酸铅,有利于浮选回收。磨矿、XRD及浮选实验结果表明,段介质通过线接触暴露更多方铅矿端面即(200)面,提升方铅矿浮选回收率。本研究从调控矿物晶面电化学反应性角度切入,为提高方铅矿浮选回收率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铅矿 晶面电化学反应性 介质形状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矿对矿物表面性质和浮选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8
10
作者 黄子杰 孙伟 高志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671-2680,共10页
综述了磨矿环境、磨矿介质、外加机械力、磨机类型和助磨剂等磨矿过程中的主要因素对硫化矿和氧化矿颗粒表面性质、矿物浮选行为的影响及机制。结果发现:对于硫化矿,磨矿主要影响颗粒的晶体结构和矿浆电化学性质;对于氧化矿和硅酸盐矿物... 综述了磨矿环境、磨矿介质、外加机械力、磨机类型和助磨剂等磨矿过程中的主要因素对硫化矿和氧化矿颗粒表面性质、矿物浮选行为的影响及机制。结果发现:对于硫化矿,磨矿主要影响颗粒的晶体结构和矿浆电化学性质;对于氧化矿和硅酸盐矿物,磨矿主要影响颗粒晶面暴露程度、反应活性、形状指数及粗糙度等,最终影响矿物的浮选行为。通过对磨矿过程中各种因素的优化,获得具有特定晶体结构、形状参数、特定晶面暴露的矿物颗粒产品,进而实现对矿物浮选及分离行为的精细调控,是未来磨矿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矿 表面性质 晶面暴露 晶体结构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技术在矿物浮选中的研究、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7
11
作者 陈兰兰 卢东方 +1 位作者 王毓华 程志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42-1056,共15页
超声波技术的广泛应用基于超声波所具有的两种特性,一是超声波作为一种信息载体,二是超声波作为一种能量形式。本文所总结的超声波在矿物浮选方面的应用,正是基于超声波作为一种能量形式,通过它(或者由它所产生的超声空化)与传声介质相... 超声波技术的广泛应用基于超声波所具有的两种特性,一是超声波作为一种信息载体,二是超声波作为一种能量形式。本文所总结的超声波在矿物浮选方面的应用,正是基于超声波作为一种能量形式,通过它(或者由它所产生的超声空化)与传声介质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效应,从而对矿物浮选产生影响。本文从超声波应用于矿物浮选的原理出发,综述超声波对矿物、浮选药剂和矿浆产生的作用及应用现状,总结应用于浮选的超声波设备,最后提出超声波应用于浮选的发展展望。结果表明:超声波效应会对浮选产生不同作用,可通过设置不同的超声波参数和不同的处理方式调控浮选行为,改善浮选指标,从而达到所需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浮选 矿物 药剂 矿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流化床工艺处理含氟废水的优化试验 被引量:3
12
作者 洪雪丽 焦芬 +1 位作者 张琳 刘维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004-3011,共8页
为探究流化床工艺处理含氟废水的效果并对影响除氟效果的主次因素进行确定,以反应后上清液中氟离子质量浓度为评价指标,对比钙氟比(物质的量比)、初始氟质量浓度、pH、回流流量对除氟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终的... 为探究流化床工艺处理含氟废水的效果并对影响除氟效果的主次因素进行确定,以反应后上清液中氟离子质量浓度为评价指标,对比钙氟比(物质的量比)、初始氟质量浓度、pH、回流流量对除氟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终的优化工艺条件如下:钙氟比为0.7、初始氟质量浓度为600 mg/L、pH为7、回流流量为60 mL/min,在优化工艺条件下得到最终上清液中的氟离子质量浓度为9.46 mg/L。各因素对流化床工艺除氟效果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钙氟比、回流流量、pH、初始氟质量浓度,其极差R分别为11.2、5.3、4.5、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床工艺 含氟废水 正交试验 优化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沙坪多金属矿伴生萤石高值化利用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纪道河 亢建华 +5 位作者 孙伟 韩海生 杨勇祥 龙会友 陈鹏飞 黄神龙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0-85,共6页
伴生萤石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战略性资源,其高效回收利用成为缓解萤石资源需求的重要途径。针对黄沙坪多金属伴生萤石品位低、脉石矿物复杂、残留药剂影响大等特点,开发了方解石特效抑制剂(YZJ),研究了pH、抑制剂水玻璃、捕收剂SW-1、抑... 伴生萤石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战略性资源,其高效回收利用成为缓解萤石资源需求的重要途径。针对黄沙坪多金属伴生萤石品位低、脉石矿物复杂、残留药剂影响大等特点,开发了方解石特效抑制剂(YZJ),研究了pH、抑制剂水玻璃、捕收剂SW-1、抑制剂YZJ等条件对萤石浮选的影响,通过"强碱性脱硅—弱碱性脱钙"分步抑制含硅和含钙脉石矿物,采用1选5精3扫选的流程,进行了工业试验。结果表明,方解石特效抑制剂YZJ的研发,强化了萤石粗选过程中方解石的抑制,为后续精选阶段萤石和方解石的分离创造了条件,浮选工艺的优化,为伴生萤石的高效回收奠定了基础。经过工业化调试,萤石精矿品位达到87.62%,回收率达到59.64%,为我国伴生萤石的高效综合回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生萤石 浮选 捕收剂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资源成矿规律与浮选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14
14
作者 祝雯霞 亢建华 张丹仙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97-415,共19页
石墨作为战略性非金属矿产资源,广泛应用于冶金、钢铁、化工、航天航空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战略地位。本文简要介绍了石墨资源的分布特点和供需现状,重点总结了石墨资源地质成矿规律、矿物学性质及浮选技术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 石墨作为战略性非金属矿产资源,广泛应用于冶金、钢铁、化工、航天航空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战略地位。本文简要介绍了石墨资源的分布特点和供需现状,重点总结了石墨资源地质成矿规律、矿物学性质及浮选技术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石墨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趋势。研究表明,我国石墨资源储量丰富,长期位居世界前列,但加工技术相对落后,优质鳞片石墨利用率不高,国际贸易中“高进低出”现象严重。区域变质型石墨矿床是我国最主要的石墨矿床类型,含矿岩系变质程度越深,石墨晶体结构有序度越高、晶形越完整,经济价值也越高,因此,鳞片石墨浮选过程中要尽量保护石墨的鳞片结构。随着以石墨为原材料的新兴行业的快速发展,高质量石墨的需求量日益增长,加大石墨资源勘探力度,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提高我国石墨资源的加工技术,对促进我国石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成矿规律 矿物学性质 浮选工艺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甲羟肟酸在浮选中的应用及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曾勇 程恺 +3 位作者 韩海生 孙伟 唐鸿鹄 伍喜庆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77-898,共22页
苯甲羟肟酸(Benzohydroxamic acid,简称BHA)是一种具有良好选择性的氧化矿捕收剂,近年来在浮选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BHA的物理化学性质,梳理了BHA及其衍生物在矿物浮选中的应用,总结了BHA在矿物表面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BHA... 苯甲羟肟酸(Benzohydroxamic acid,简称BHA)是一种具有良好选择性的氧化矿捕收剂,近年来在浮选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BHA的物理化学性质,梳理了BHA及其衍生物在矿物浮选中的应用,总结了BHA在矿物表面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BHA是一种与金属离子容易形成杂环配合物的螯合剂,在白钨矿、锡石、钛铁矿、稀土矿物等矿物的浮选中已经广泛使用。BHA主要通过与矿物表面金属位点形成O,O五元环配位结构产生稳定吸附,其吸附性能与溶液中组分BHA−的含量息息相关。金属离子活化能显著提高BHA的捕收性能,分为经典金属离子活化和金属离子有机配合物活化两种形式,以BHA金属离子配合物作为捕收剂是金属离子活化的优选方案。基于以上结论,对BHA未来的研究趋势及重点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羟肟酸 浮选 氧化矿 离子活化 金属离子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TPMP在萤石和方解石浮选分离中的应用及机理 被引量:6
16
作者 吴望妮 陶黎明 +3 位作者 范瑞华 彭涛 王建军 高志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8-610,共13页
萤石(CaF_(2))是一种关键战略性矿产资源,在自然界中常与同为含钙矿物的方解石(CaCO_(3))共生。泡沫浮选是分离这两种含钙矿物最主要的方法,但萤石和方解石表面的钙活性位点相似,导致其选择性分离一直是世界性难题。萤石浮选中常用水玻... 萤石(CaF_(2))是一种关键战略性矿产资源,在自然界中常与同为含钙矿物的方解石(CaCO_(3))共生。泡沫浮选是分离这两种含钙矿物最主要的方法,但萤石和方解石表面的钙活性位点相似,导致其选择性分离一直是世界性难题。萤石浮选中常用水玻璃抑制方解石,实现萤石正浮选富集。然而,水玻璃选择性低且用量大,导致部分萤石被抑制无法回收,且因其分散性好会造成尾矿难以沉降、尾水难以处理等问题。本文提出了抑制萤石浮选方解石的反浮选思路,并开发了一种绿色萤石抑制剂—二乙烯三胺五甲叉膦酸(DTPMP)。单矿物、二元混合矿及实际矿浮选试验表明,在中性pH下,以油酸钠(NaOL)作捕收剂、低用量的DTPMP作抑制剂,可实现萤石的反浮选分离。药剂吸附量检测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明,DTPMP在萤石表面的吸附量更多、吸附强度更大。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结果表明,DTPMP更容易在萤石表面吸附,且DTPMP膦酸基团中的H原子与萤石表面的F原子生成的氢键作用较强。因此,DTPMP作为一种绿色高效的抑制剂,在萤石浮选领域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解石 萤石 浮选 抑制剂 二乙烯三胺五甲叉膦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矿介质形状对铜硫浮选分离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汪聪 邓建 +3 位作者 肖庆飞 孙伟 徐世红 高志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3-585,共13页
本文系统研究了段介质和球介质对黄铜矿和黄铁矿磨矿及浮选过程的影响。单矿物、混合矿及实际矿浮选结果表明,段介质可以提高黄铜矿和黄铁矿的浮选回收率,促进铜硫浮选分离。磨矿实验、粒度分布和扫描电镜结果表明,段介质可产生更多尺... 本文系统研究了段介质和球介质对黄铜矿和黄铁矿磨矿及浮选过程的影响。单矿物、混合矿及实际矿浮选结果表明,段介质可以提高黄铜矿和黄铁矿的浮选回收率,促进铜硫浮选分离。磨矿实验、粒度分布和扫描电镜结果表明,段介质可产生更多尺寸均一、具有棱角且伸长率较高的颗粒,选择性研磨粗颗粒和黄铁矿,有效避免黄铜矿过磨。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段介质能使黄铜矿暴露更多(112)面,使黄铁矿暴露较多(200)面。捕收剂与黄铜矿(112)面的作用能较黄铁矿(200)面更高,因此,段介质可强化黄铜矿和黄铁矿颗粒间的可浮性差异,改善铜硫浮选分离效果。本研究对通过优化磨矿作业条件强化矿物浮选分离提供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铜矿 黄铁矿 磨矿介质 浮选 表面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原胶在氧化锌矿浮选中的作用机理及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政权 覃文庆 +5 位作者 焦芬 魏茜 汪辰 林翔 王旭 李卫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164-4174,共11页
针对高泥质氧化锌矿回收过程中,微细粒方解石导致氧化锌矿物难以高效浮选分离的问题,通过浮选试验、激光粒度分析、光学显微镜观测等手段,研究黄原胶对高泥质氧化锌矿浮选回收的影响与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添加调整剂黄原胶可以有效消除... 针对高泥质氧化锌矿回收过程中,微细粒方解石导致氧化锌矿物难以高效浮选分离的问题,通过浮选试验、激光粒度分析、光学显微镜观测等手段,研究黄原胶对高泥质氧化锌矿浮选回收的影响与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添加调整剂黄原胶可以有效消除微细粒方解石的不利影响,提高氧化锌精矿中的Zn品位,降低Ca含量,显著提高了氧化锌精矿的质量;硫化锌与氧化锌混合精矿中,Zn品位达到26.44%、Zn回收率达到81.09%;黄原胶对微细粒方解石具有选择性絮凝作用,经黄原胶作用后其颗粒粒度(D_(90))由9.48μm增大至279.74μm,有效降低了微细粒方解石机械夹带进入浮选泡沫的可能性,同时,黄原胶分子中大量的丙酮酸基团与羟基也提高了絮凝颗粒的亲水性,对微细粒菱锌矿的颗粒尺寸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锌矿 方解石 黄原胶 浮选 选择性絮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矿浮选化学及其实践 被引量:25
19
作者 孙伟 卫召 +3 位作者 韩海生 高志勇 王建军 王若林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4-41,共18页
钨是重要的战略金属,对于保障国防安全、资源安全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钨矿浮选化学的发展解决了复杂钨矿浮选分离的一系列关键瓶颈问题,为我国复杂白钨矿和黑白钨伴生资源的高效清洁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支撑。从浮选化学的... 钨是重要的战略金属,对于保障国防安全、资源安全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钨矿浮选化学的发展解决了复杂钨矿浮选分离的一系列关键瓶颈问题,为我国复杂白钨矿和黑白钨伴生资源的高效清洁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支撑。从浮选化学的角度,综述了钨矿浮选药剂及浮选工艺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建立起了钨矿地质成矿机理、晶体化学和溶液化学特性等与钨矿浮选药剂和新工艺的设计开发之间的联系。在钨矿石地质成矿过程中,萤石等含钙矿物通常都会与钨矿物紧密伴生,这使得白钨矿与萤石、方解石等含钙脉石矿物的浮选分离成为白钨矿浮选中几乎不可避免的难题;含钙矿物的晶体结构和界面性质的微观差异为其高精度浮选分离提供了可能,改性脂肪酸、阳离子捕收剂、螯合捕收剂、金属配合物浮选药剂以及浮选药剂界面组装等基本实现了含钙矿物间的浮选分离;其中,基于金属配合物浮选药剂的黑白钨常温混合浮选技术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取代了"彼德罗夫"加温精选工艺,简化了浮选工艺流程,大幅提高了黑白钨共伴生资源的综合回收率。总结而言,钨矿地质成矿机理、晶体化学和溶液化学特性等决定了钨矿浮选分离的难度,同时指导了钨矿浮选药剂和新工艺的设计与开发,为复杂难处理钨资源的高效清洁利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矿 浮选化学 地质成矿机理 晶体化学 浮选药剂 浮选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镍钴锰电池回收工艺及污染控制概述 被引量:16
20
作者 焦芬 史柯 +3 位作者 覃文庆 韩俊伟 朱海玲 杨聪仁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3-158,共6页
系统介绍了废旧镍钴锰电池回收利用的工艺路线,包括放电、预处理、火法与湿法回收工艺以及电解液的回收等。通过对比各回收方法的优缺点,认为火法-湿法联合处理工艺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关注每项工艺中产生的二次污染,对污染控制方法进... 系统介绍了废旧镍钴锰电池回收利用的工艺路线,包括放电、预处理、火法与湿法回收工艺以及电解液的回收等。通过对比各回收方法的优缺点,认为火法-湿法联合处理工艺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关注每项工艺中产生的二次污染,对污染控制方法进行了总结概括。旨在为废旧镍钴锰电池的绿色回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锂电池 电池回收 污染控制 镍钴锰电池 拆解 废旧电池回收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