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律伦理学研究的时代使命——国内法律伦理学30年研究综述及展望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建华 周灵方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592-596,共5页
法律伦理学是从实践理性的角度来分析、理解和把握法律伦理基础与道德支持的普遍性、规律性学科。改革开放30年以来,法律伦理学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时间上,可划分为初步发展和繁荣与加速发展两个阶段;从趋向上,... 法律伦理学是从实践理性的角度来分析、理解和把握法律伦理基础与道德支持的普遍性、规律性学科。改革开放30年以来,法律伦理学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时间上,可划分为初步发展和繁荣与加速发展两个阶段;从趋向上,法律伦理学大致沿着"从法律伦理的基本原理研究到法律实践领域伦理研究,从法律抽象伦理研究到实体伦理研究,从宪政伦理研究到部门法伦理研究"的走向发展。无论研究者争辩的焦点何在,如何更加有效地地解决法律和道德冲突的现实问题、法律伦理学研究的本土性和自主性问题,都是法律伦理学者的当代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伦理学 研究综述 时代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验实质与道德价值——舍勒实质价值伦理学解读
2
作者 李建华 王晓玲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651-656,661,共7页
在实质先验主义的基础上,通过区别善的事物和价值、目的和价值,论证善恶价值的特殊性质,确定了价值领域是个先验实质的领域。道德价值既不是"善物"也不是"价值物",而是一种具有实质性或非形式性内容的善恶性质或关... 在实质先验主义的基础上,通过区别善的事物和价值、目的和价值,论证善恶价值的特殊性质,确定了价值领域是个先验实质的领域。道德价值既不是"善物"也不是"价值物",而是一种具有实质性或非形式性内容的善恶性质或关系,个人才是道德价值的真正主体,道德价值也只有在个人的价值情感中显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质价值 道德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域生态伦理的论域及特殊性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建华 史卫燕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83,共13页
江域生态伦理是生态伦理的特殊形态,有别于水伦理、河流伦理。从整体上看,江域生态伦理是以江域生态知识为基础的伦理价值研究,是对江域生态中主要伦理关系的研究,是对影响江域生态的伦理干预的研究。江域生态伦理论域首先涉及与生态伦... 江域生态伦理是生态伦理的特殊形态,有别于水伦理、河流伦理。从整体上看,江域生态伦理是以江域生态知识为基础的伦理价值研究,是对江域生态中主要伦理关系的研究,是对影响江域生态的伦理干预的研究。江域生态伦理论域首先涉及与生态伦理学、水伦理、河流伦理的关系,还涉及自身的伦理关系和基本原则。江域生态伦理的特殊性主要体现为发生场域的特殊性、角色定位的特殊性和研究视角的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域生态伦理 生态伦理 水伦理 河流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伏瓦存在主义伦理思想研究——兼论其对萨特早期思想的超越
4
作者 屈明珍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25,共7页
波伏瓦存在主义伦理思想奠基在现象学之上,是一种"模棱两可的伦理学",它要求承认人的存在条件之模棱两可性、自由受境况的制约和他者的自由。它有着超越萨特早期思想之处,显示了波伏瓦思想的独立性与深刻性,可以回应对存在主... 波伏瓦存在主义伦理思想奠基在现象学之上,是一种"模棱两可的伦理学",它要求承认人的存在条件之模棱两可性、自由受境况的制约和他者的自由。它有着超越萨特早期思想之处,显示了波伏瓦思想的独立性与深刻性,可以回应对存在主义伦理学的可能性之质疑,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波伏瓦其人其说都彰显了一种存在主义伦理精神,能唤醒我们对自身与他人存在的责任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伏瓦 萨特 存在主义 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对称伦理:境遇危机下医患诚信的一种解读 被引量:7
5
作者 罗光强 李军 李伦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4-88,108,共6页
医患诚信是一种不对称伦理形态,主体责任和缺失补偿不对等构成其伦理特质,崇敬生命承载其价值本质,原则倒置表征其正义诉求。我国医患诚信深陷境遇危机,人们对医患诚信的读误致使医患冲突进一步加剧。从伦理视域直面医患矛盾,重新解读... 医患诚信是一种不对称伦理形态,主体责任和缺失补偿不对等构成其伦理特质,崇敬生命承载其价值本质,原则倒置表征其正义诉求。我国医患诚信深陷境遇危机,人们对医患诚信的读误致使医患冲突进一步加剧。从伦理视域直面医患矛盾,重新解读深陷境遇危机的医患诚信,对于重建医患诚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诚信 境遇危机 不对称伦理 伦理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生活之伦理规尺:正义抑或美德 被引量:6
6
作者 易小明 赵永刚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4-77,共4页
规范现代社会生活的伦理标准应当是正义原则,而非美德。这是因为:第一,正义原则作为社会生活的伦理标准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要求;第二,从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层次上看,正义原则优先于美德;第三,在现代社会背景下,美德对社会生活的规范... 规范现代社会生活的伦理标准应当是正义原则,而非美德。这是因为:第一,正义原则作为社会生活的伦理标准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要求;第二,从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层次上看,正义原则优先于美德;第三,在现代社会背景下,美德对社会生活的规范功能出现了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社会 伦理标准 正义 美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前中国农村基层自治面临的政治伦理困境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建华 邢斌 《学习论坛》 2009年第11期37-41,共5页
农村基层自治是中国民主政治的基础。然而在传统社会影响深远的农村实施现代民主制度面临着种种困境,其中主要表现为角色困境、利益困境、权力困境、道德困境。这些困境无疑构成了实现中国农村基层自治的观念或制度性障碍。
关键词 农村基层自治 政治伦理困境 自治权 公共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公共性的廉政伦理探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周五香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9-131,136,共4页
公共性是政府的本质属性,是政府伦理合法性的基础。而廉政建设是维护和实现政府合法性的必要手段,因而政府公共性诉求是现代廉政建设的应有之义与必然要求,并赋予廉政建设以深刻的伦理意蕴。因此,廉政建设应当以公共性理论为基础,按照... 公共性是政府的本质属性,是政府伦理合法性的基础。而廉政建设是维护和实现政府合法性的必要手段,因而政府公共性诉求是现代廉政建设的应有之义与必然要求,并赋予廉政建设以深刻的伦理意蕴。因此,廉政建设应当以公共性理论为基础,按照政府公共性的内涵和要求来界定廉政建设的内涵和要求,系统建构廉政建设的伦理规范和评价标准,整合并提升廉政建设的伦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性 廉政建设 基础 整合 伦理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波伏瓦女性主义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屈明珍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9-34,共6页
波伏瓦与她的《第二性》虽然是上世纪70年代第二波女性主义运动的一个标识,但是,在当今"后现代"、"后结构主义"的背景之下,她的女性主义理论也远非过时。若从哲学伦理学的视角重读《第二性》,将会发现波伏瓦的女性... 波伏瓦与她的《第二性》虽然是上世纪70年代第二波女性主义运动的一个标识,但是,在当今"后现代"、"后结构主义"的背景之下,她的女性主义理论也远非过时。若从哲学伦理学的视角重读《第二性》,将会发现波伏瓦的女性主义伦理思想对女性解放理论与实践的卓越贡献及其对当代女性主义的深远影响和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伏瓦 《第二性》 伦理学 当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曾子以孝为核心的伦理思想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睿瑜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7-140,共4页
曾子是孔门弟子中最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上承孔子,下启思孟学派,曾子的思想以伦理为核心,除了他的"孝"的思想外,在道德修养的内在自觉、君子人格与豪杰气象,以及从贵义到仁义等方面对后来的儒家学者也都有着重要影响。
关键词 曾子 伦理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伦理视域中的梁漱溟知识分子观 被引量:2
11
作者 廖济忠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1期132-135,共4页
知识分子观是梁漱溟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分子既可为师,也可为贼,这其中的确有一个严肃的道德选择问题。梁氏认为,知识分子应该讲理性,讲品格,讲实践,讲教育。追求人生意义、坚守社会立场、服务广大民众、讲求品高行修,做健全... 知识分子观是梁漱溟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分子既可为师,也可为贼,这其中的确有一个严肃的道德选择问题。梁氏认为,知识分子应该讲理性,讲品格,讲实践,讲教育。追求人生意义、坚守社会立场、服务广大民众、讲求品高行修,做健全有力的"社会人",这是梁漱溟知识分子观中有助于后人反思和提升的积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漱溟 知识分子 道德选择 社会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人相关系,因情而有义——梁漱溟的伦理内涵探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廖济忠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27-31,共5页
伦理是梁漱溟一生主流思想中的"航标性"话题,其内涵有三个要点:一是伦理始于家庭而不止于家庭;二是伦理为此一人与彼一人相互间之情谊关系;三是新的伦理重点转移到团体与个人关系之间。家庭伦理生活的价值显然被梁漱溟无限放... 伦理是梁漱溟一生主流思想中的"航标性"话题,其内涵有三个要点:一是伦理始于家庭而不止于家庭;二是伦理为此一人与彼一人相互间之情谊关系;三是新的伦理重点转移到团体与个人关系之间。家庭伦理生活的价值显然被梁漱溟无限放大了,我们只能在严格分明家庭生活与公共生活界限的情况下认取其家庭伦理中美妙而有限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漱溟 伦理 家庭 关系 情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人物伦理思想的指认依据——以梁漱溟为例
13
作者 廖济忠 李建华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1期1-5,共5页
堪称伦理思想者,当有指认依据在。以梁漱溟为例,提出伦理思想的三个指认依据:一是基本稳定的形上基础;二是相对系统的伦理主张;三是较为广泛的实际影响。只有坚持论从史出,我们才有可能靠近历史人物伦理思想的历史真实和价值真实。
关键词 伦理思想 形上基础 伦理主张 实际影响 梁漱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委托代理关系与企业道德风险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建华 易珉 《伦理学研究》 CSSCI 2008年第2期16-21,共6页
企业有所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引发了委托代理关系,而道德风险是委托代理关系的必然产物;在委托代理关系中产生道德风险的原因在于代理人的利己性和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的不对称性的同时存在;在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中,所有者(雇主、股东... 企业有所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引发了委托代理关系,而道德风险是委托代理关系的必然产物;在委托代理关系中产生道德风险的原因在于代理人的利己性和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的不对称性的同时存在;在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中,所有者(雇主、股东、董事或政府等)、经理人和员工是其基本的链条,股东与经理、经理与员工都可以归结为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关系,由此,企业道德风险存在于所有者、经理人和员工三个层面;规避企业道德风险既要从经济人的假设出发,探寻良好的激励约束机制,更要从社会人的事实出发,诉诸于企业人员的职业化和企业的职业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委托代理关系 企业道德风险 职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体层次性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建华 易想和 《伦理学研究》 2006年第3期6-9,共4页
对社会主义荣辱观进行主体层次性划分,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而且是道德层次性研究的内在呼唤。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应针对不同的道德主体各有侧重,并针对不同的道德主体切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关键词 八荣八耻 社会主义荣辱观 主体层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义”制度与正义制度 被引量:6
16
作者 易小明 赵永刚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3-106,共4页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社会制度沿着正义方向的演进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基于人类的历史实践活动,正义是以人的自由与平等为目标,不断发展的,正义之发展要求人们对社会制度作出与之相应的变革。人是差异性与同一性的现实统一体,基于此...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社会制度沿着正义方向的演进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基于人类的历史实践活动,正义是以人的自由与平等为目标,不断发展的,正义之发展要求人们对社会制度作出与之相应的变革。人是差异性与同一性的现实统一体,基于此,正义可以分为差异性正义与同一性正义。这两种正义总是共存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它们共同作用,推动着社会制度的发展。差异性正义与同一性正义的生成及其运动,是不断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内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制度 正义 同一性正义 差异性正义 和谐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道德继承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建华 冯丕红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12,141,共5页
道德是符合社会之理而维持社会存在的人的行为价值和规范。道德有一般与特殊之分,一般道德的抽象性和特殊道德的具体性决定了二者继承方法的选择,即前者抽象继承,后者批判继承。历史上积累的道德价值和道德规范是道德继承的对象,此对象... 道德是符合社会之理而维持社会存在的人的行为价值和规范。道德有一般与特殊之分,一般道德的抽象性和特殊道德的具体性决定了二者继承方法的选择,即前者抽象继承,后者批判继承。历史上积累的道德价值和道德规范是道德继承的对象,此对象无论采取何种表述方式,终究可以用语言或者文字的形式表述为一个道德命题。因此,道德继承实质上是对道德命题的继承。道德命题是以善恶价值为内容、对某一道德状况或某一道德要求用逻辑语言所作的判断和陈述。它通常包括形式的或者逻辑的层面和实际的或者经验的层面,前者表征其一般意义,后者表征其特殊意义。理论上,前者采用抽象继承法,后者采用批判继承法,但实际上二者密不可分。因此,现实生活中的道德继承需兼顾两面,即采用"一体两面相结合"的道德继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继承 道德命题 抽象继承 批判继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管理中的道德风险:经济学的视角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建华 易珉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8-71,共4页
道德风险是指代理人在信息不对称时基于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内在动机做出损害委托人利益的不道德行为,由于这种不道德行为具有很强的隐藏性,在不可避免地给委托人造成损害风险或损害后果时,代理人却不承担责任;从性质上看,道德风险与明显... 道德风险是指代理人在信息不对称时基于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内在动机做出损害委托人利益的不道德行为,由于这种不道德行为具有很强的隐藏性,在不可避免地给委托人造成损害风险或损害后果时,代理人却不承担责任;从性质上看,道德风险与明显的道德败坏行为、赤裸裸的违法乱纪行为是有区别的。但是,在事实上,道德风险与道德败坏违法乱纪行为一样,对企业发展具有很大的危害。规避企业道德风险既要从"经济人"的假设出发,探寻良好的激励约束机制,更要从"社会人"的事实出发,诉诸企业人员的职业化和企业的职业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管理 道德风险 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道德继承的基本属性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建华 冯丕红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2-47,共6页
道德继承既是人的存续方式,又是人的存在保障,它以妥善安置因生命、物质的二重生产而产生的诸种关系为目标,具有以人为本的价值属性。从形式上看,道德继承是一个在时代精神的监督、引导之下,输入旧道德命题,通过对旧道德命题形式层面的... 道德继承既是人的存续方式,又是人的存在保障,它以妥善安置因生命、物质的二重生产而产生的诸种关系为目标,具有以人为本的价值属性。从形式上看,道德继承是一个在时代精神的监督、引导之下,输入旧道德命题,通过对旧道德命题形式层面的抽象继承和经验层面的批判继承从而输出新道德命题的过程,新道德命题相对于旧道德命题具有承启超越性;从内容上看,道德继承包括了以下要素:生活在同一文化共同体中的理性存在者是道德继承的主体,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道德规范和价值是道德继承的对象,对道德文化与物质文化变迁中产生的"堕距"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失调的消除是道德继承的动因,对道德命题的分层继承是其转化机制。因此,道德继承从整体上看具有完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继承 基本属性 道德命题 抽象继承 批判继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道德传统 被引量:2
20
作者 冯丕红 李建华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6-61,共6页
高扬传统道德而贬抑道德传统认知误区的消除亟待道德传统研究的推进。道德传统亦称伦理道德文化传统,它是以道德生态为存在境遇,由道德价值、道德规范、道德理念等构成的具有历史特殊性、多元综合性、开放变迁性、生态合理性的变体链。... 高扬传统道德而贬抑道德传统认知误区的消除亟待道德传统研究的推进。道德传统亦称伦理道德文化传统,它是以道德生态为存在境遇,由道德价值、道德规范、道德理念等构成的具有历史特殊性、多元综合性、开放变迁性、生态合理性的变体链。以理性存在者所处当下为界点,分别前溯后展,可把流变中的同一个道德传统分成两段,即"被建构的道德传统"和"建构的道德传统"。"被建构的道德传统"具有既定、先在性,是活着的历史的产物;而"建构的道德传统"是"被建构的道德传统"的自然延续,具有开放性;二者经由道德承续实现彼此沟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传统 道德生态 传统道德 道德承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