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玻璃体液检测技术在法医学死亡时间推断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段伟成 兰玲梅 +4 位作者 郭亚东 扎拉嘎白乙拉 闫杰 丁艳君 蔡继峰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期49-54,59,共7页
死亡时间(PMI)的判定在法医学研究及检案工作中一直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玻璃体液因其独特的解剖学位置,被认为能较好地用于PMI推断,且引起了学者的兴趣,并对此展开了较多研究。目前,针对玻璃体液的检测技术在不断发展完善,并已被逐渐... 死亡时间(PMI)的判定在法医学研究及检案工作中一直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玻璃体液因其独特的解剖学位置,被认为能较好地用于PMI推断,且引起了学者的兴趣,并对此展开了较多研究。目前,针对玻璃体液的检测技术在不断发展完善,并已被逐渐应用于法医学,同时利用玻璃体液进行PMI推断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本文对目前已报道的不同玻璃体液检测技术、仪器,如离子选择性电极技术、毛细管离子分析技术、光谱法、色谱法、纳米传感技术、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流式细胞仪等,以及近年基于此展开的PMI推断研究的相关进展进行了综述,同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为学者们提供研究方向,以期使得玻璃体液分析在PMI推断中更加精确、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玻璃体液 综述 死亡时间 色谱法 液相 光谱法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尸体细菌演替规律及其在死亡时间推断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琳 郭娟娟 +6 位作者 特拉提·赛依提 彭钰龙 谢丹 郭亚东 闫杰 扎拉嘎白乙拉 蔡继峰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大鼠尸体细菌演替规律并评估其在死亡时间(PMI)推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成年雌性SD大鼠,处死后置于纸箱内自然腐败,采集大鼠眼周皮肤、口腔和阴道三个部位的细菌样本,使用纯培养生化方法鉴定菌种,记录菌群构成变化规律。结... 目的探讨大鼠尸体细菌演替规律并评估其在死亡时间(PMI)推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成年雌性SD大鼠,处死后置于纸箱内自然腐败,采集大鼠眼周皮肤、口腔和阴道三个部位的细菌样本,使用纯培养生化方法鉴定菌种,记录菌群构成变化规律。结果大鼠三个部位细菌演替规律显示,葡萄球菌属和奈瑟菌属为死后初期的优势菌属,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与乳糖奈瑟菌在死后6 h内相对含量较高。干酪乳杆菌规律地出现在死后第3或第4天,且在死后晚期维持较恒定水平。结论大鼠死后三个部位的正常细菌及腐败细菌呈现一定的演替规律,可用于PMI推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细菌 死亡时间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腰椎高度X线测量技术推断四川汉族女性身高 被引量:3
3
作者 青思含 常云峰 +4 位作者 董晓爱 李媛 陈晓刚 舒永康 邓振华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5期344-347,共4页
目的:通过腰椎高度X线测量技术,建立四川汉族女性身高的数学模型,为法医人类学研究积累基础数据。方法收集206例四川汉族女性个体按年龄分为A、B、C 3组,其中A组(206例)不分年龄,B组(116例)为20~45岁,C组(90例)为45岁以上... 目的:通过腰椎高度X线测量技术,建立四川汉族女性身高的数学模型,为法医人类学研究积累基础数据。方法收集206例四川汉族女性个体按年龄分为A、B、C 3组,其中A组(206例)不分年龄,B组(116例)为20~45岁,C组(90例)为45岁以上,并应用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r radiography,CR)技术分别测量所有样本腰椎CR片中5个椎体(L1~L5)前缘、后缘、中央高度(x1~x15),脊柱腰段中央总长度(x16),同时测量每个个体真实身高,对各测量指标联合与身高的相关性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建立推断身高的数学模型,并重新选取62例样本代入数学模型,检验模型的准确性。结果所建立的数学模型经线性回归模型假设检验,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方程的推断标准误为2.982~5.004 cm,相关系数为0.370~0.779,复相关系数为0.533~0.834。对每组相关系数、复相关系数最高的方程进行回代检验,其中A组的y=100.33+1.489 x3-0.548 x6+0.772 x9+0.058 x12+0.645 x15的准确率最高,为80.6%(±1SE)、100%(±2SE)。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数学模型适用于推断四川汉族女性身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人类学 法医放射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身高 腰椎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个STR基因座变异亲子鉴定1例 被引量:3
4
作者 常云峰 蔡继峰 +1 位作者 杨立 文继舫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3期192-192,共1页
1案例一自称孩子父亲的男子(假设父)携孩子和孩子母亲要求进行亲子鉴定。采集指血备检。Chelex-100法提取样本基因组DNA,采用IdentifilerTM试剂盒(美国AB公司)进行STR检验.发现D5S818基因座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亲子关系 突变 ST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肥厚性心肌病致心源性猝死1例 被引量:2
5
作者 符晓亮 龙玲玲 +2 位作者 邹鹰 蔡继峰 闫杰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99-200,共2页
1案例 1.1简要案情 孔某,男,试管婴儿,双胞胎之一,胎龄27+3周,出生后即气促、发绀,双下肢大片皮肤青紫,呼吸45次/min,律不齐,轻度三凹征,双肺呼吸音低,血氧饱和度70%-75%,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猝死 心脏 心肌病 肥厚性 婴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联体鉴定未能识别非父1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常云峰 蔡继峰 +1 位作者 文继舫 杨立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239-239,共1页
1案例 某男怀疑自己的儿子不是亲生子,经某鉴定机构检测认定二人存在生物学亲缘关系。但该男仍怀疑儿子为其兄弟与其妻所生,故委托湖南省湘雅司法鉴定中心对二人的父子关系进行重新鉴定。在鉴定中心建议下,父母子三人同时参与检测。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亲子关系 单亲 ST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膜应用于水中尸体PMI推断的前景展望 被引量:2
7
作者 韩晗 刘卓鹰 +4 位作者 郭娟娟 符晓亮 何静 郭亚东 蔡继峰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5期596-601,共6页
在法医病理学中,死亡时间推断一直是难点问题,而水中尸体的PMI推断至今仍缺乏有效方法。微生物膜是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附着于非生物或生物表面,由自身产生的胞外聚合物及其基质网包裹的具有三维结构的微生物群体。微生物群体在其发生发... 在法医病理学中,死亡时间推断一直是难点问题,而水中尸体的PMI推断至今仍缺乏有效方法。微生物膜是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附着于非生物或生物表面,由自身产生的胞外聚合物及其基质网包裹的具有三维结构的微生物群体。微生物群体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群落演替现象,这种附着在水中尸体表面的生物膜蕴含的微生物群落及其演替过程很可能成为推断水中尸体死亡时间的新依据。本文详细阐述了微生物膜的概念、分类、研究手段以及影响因素,并分析了其在水中尸体死亡时间推断中的应用前景,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生物膜 死亡时间 溺死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下肢直接数字X线摄影推算四川汉族女性身高 被引量:1
8
作者 崔井会 骆莹贞 +4 位作者 常云峰 彭钊 邓莉萍 张奎 邓振华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期11-16,共6页
目的探究下肢长骨与个体身高的关系,建立当代四川汉族女性身高推算的数学模型,为法医学个体识别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71例四川汉族女性个体,应用大平板多功能数字化摄影系统采集全下肢正位X线片,测量下肢长骨相关指标,同时测量被研究者... 目的探究下肢长骨与个体身高的关系,建立当代四川汉族女性身高推算的数学模型,为法医学个体识别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71例四川汉族女性个体,应用大平板多功能数字化摄影系统采集全下肢正位X线片,测量下肢长骨相关指标,同时测量被研究者的身高,对下肢长骨各指标与身高的相关性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建立身高推算的数学模型。同时,运用该数学模型,对另外29例四川汉族女性的身高进行推算,以检验上述身高推算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股骨最大长(x_1)与身高的相关性最高;建立身高推算线性回归方程13个(P<0.05),复相关系数(R)为0.821~0.897,标准估计误差(standard error of estimate,SEE)为2.994~3.812cm。经回代检验,方程y=41.604+1.205x_1+1.318x_6+2.444x_(12)+1.852x_(13)-2.388x_(14)的平均绝对误差最小(2.485岁),±2SEE准确率最高(92.9%);方程y=48.783+2.568x_1的±1SEE准确率最高(60.7%)。结论利用下肢长骨进行身高推算准确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人类学 X线 身高 下肢骨 四川 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学证据在法庭科学中的应用及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任立品 尚艳杰 郭亚东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3期295-304,共10页
昆虫学证据在解决死亡时间、死亡地点、死亡原因等方面可为案件侦破提供切入点和线索。近年来,昆虫学证据在实践中应用的可行性已被理论和案例所证明,尤其是在一些非自然死亡、无监控、尸体高度腐败案件的调查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 昆虫学证据在解决死亡时间、死亡地点、死亡原因等方面可为案件侦破提供切入点和线索。近年来,昆虫学证据在实践中应用的可行性已被理论和案例所证明,尤其是在一些非自然死亡、无监控、尸体高度腐败案件的调查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将昆虫学证据应用于鉴定实践,尚有一些关键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标准化,以提高昆虫学证据在法庭调查和审判中的效力。本文对昆虫学证据在法庭科学应用中的关键性研究进行了回顾性综述,主要包括法医昆虫学检验操作标准探讨、嗜尸性昆虫物种鉴定研究、嗜尸性昆虫不同环境下发育数据和演替数据的收集、法医昆虫毒理学等。随着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蓬勃发展,将人工智能和全基因组测序等技术应用于法医昆虫学将成为一种新的研究方向,可提升昆虫学证据在法庭科学中的应用价值与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昆虫学 死亡时间推断 嗜尸性昆虫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翅脉的图像数字化分析进行嗜尸性蝇类种类鉴定
10
作者 尚艳杰 潘鹏亮 +3 位作者 李香蓉 李轲 林江 郭亚东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3期325-331,共7页
目的基于翅脉的图像数字化分析对常见嗜尸性蝇类进行种类鉴定,为法医昆虫学中嗜尸性蝇类快速、准确的物种鉴定提供新的思路。方法用腐肉野外随机诱捕棕尾别麻蝇、绯角亚麻蝇、酱亚麻蝇、拟东方辛麻蝇、红尾粪麻蝇、巨尾阿丽蝇以及裸芒综... 目的基于翅脉的图像数字化分析对常见嗜尸性蝇类进行种类鉴定,为法医昆虫学中嗜尸性蝇类快速、准确的物种鉴定提供新的思路。方法用腐肉野外随机诱捕棕尾别麻蝇、绯角亚麻蝇、酱亚麻蝇、拟东方辛麻蝇、红尾粪麻蝇、巨尾阿丽蝇以及裸芒综蝇7种常见的嗜尸性蝇类雌雄成虫共226只,对每只苍蝇右翅的17个标志点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图像分析,利用置换检验评估异速生长效应的影响,典型变量分析(canonical variate analysis,CVA)对7种嗜尸性蝇类物种间以及雌性物种间的翅形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交叉判别验证对分类的可靠性进行评价。结果在7种嗜尸性蝇类物种间和雌性成虫物种间,异速生长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VA结果表明在7种嗜尸性蝇类物种间和雌性物种之间,翅膀形状变化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前2个典型变量占据了翅脉形状总变异的82.9%和84.1%。利用翅脉的图像数字化分析可以区分这7种常见的嗜尸性蝇类,总体种类判别准确率为81.2%~100.0%,7种雌性蝇类的种类判别准确率为75.0%~100.0%。结论基于翅脉的图像数字化分析是一种较为简便、可靠的昆虫物种鉴定的方法,可用于常见嗜尸性蝇类的种类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昆虫学 嗜尸性蝇类 翅脉 图像数字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