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J-Ⅱ型灌浆压水测控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徐力生 郭定明 +1 位作者 彭环云 徐蒙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67-69,共3页
LJ-Ⅱ型灌浆压水测控系统是典型的三参数、大循环机型,具有流量、压力、水灰比全部在线非接触测量,数据真实、可信、不含人为因素等特点,其大循环运行方式还原了循环式灌浆(尤其是帷幕灌浆)的本来面目,从根本上解决了小循环灌浆水灰比... LJ-Ⅱ型灌浆压水测控系统是典型的三参数、大循环机型,具有流量、压力、水灰比全部在线非接触测量,数据真实、可信、不含人为因素等特点,其大循环运行方式还原了循环式灌浆(尤其是帷幕灌浆)的本来面目,从根本上解决了小循环灌浆水灰比人工输入、灌浆泵吸浆管道和流量计经常沉浆堵塞、灌浆孔易埋钻等致命缺陷,确保了灌浆质量。传感器+主机+数据转存器+微机灌浆资料管理软件,实现了从现场检测数据到基地内业成图成表全部自动完成,大量减少了内业整理资料的工作量,且资料图表标准规范,极大地方便了业主、监理对灌浆这一隐蔽工程的监督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帷幕灌浆 大循环灌浆 可靠性 LJ—Ⅱ型灌浆压水测控系统 灌浆质量 灌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 被引量:2
2
作者 孔华 唐宇蔷 +1 位作者 许明珠 赵佳进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7-60,共4页
简要介绍了构造地质学课程相关知识节点的教学体会,认为该课程的教学特点有别于其他学科,野外是构造地质研究的天然实验室,野外构造几何学的调查分析是构造地质研究的基础,需要结合构造年代学及大地构造背景探讨构造运动学及动力学特征。
关键词 构造地质学 流变 断层识别 层间劈理 液压致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生命起源中地质作用的几点新看法
3
作者 谢力华 黄智龙 +1 位作者 胡斌 姚丽君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06-209,共4页
通过有机分子合成、矿物特性、相关地质作用的研究 ,可以认为 ,矿物质在导致生命演化的基本化学反应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地幔流体与地壳中的对流热液是生命产出过程的重要舞台 ,整个岩石圈对生命的产出是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在远古地... 通过有机分子合成、矿物特性、相关地质作用的研究 ,可以认为 ,矿物质在导致生命演化的基本化学反应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地幔流体与地壳中的对流热液是生命产出过程的重要舞台 ,整个岩石圈对生命的产出是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在远古地球环境中 ,适当的水、大气、岩矿及物化条件的组合 ,一定能够引发高分子化合物的产生甚至是生命的诞生。为了揭开生命起源的奥秘 ,一方面要对远古环境进行充分的研究 ,正确了解生命产生的初始环境 ;另一方面 ,要通过实验模拟 ,找出恰当的水、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作用 矿物 地幔流体 对流热液 生命起源 有机分子 地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南水银洞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矿因素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胡斌 胡瑞忠 +1 位作者 刘川勤 刘建中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6年第z1期141-145,共5页
通过总结黔西南水银洞金矿床地质特征,对该矿床的主要成矿因素--大地构造背景、控矿构造、地层岩性等作了初步的分析.结果表明,水银洞金矿床具有独特的成矿地质背景,这对于进一步推动黔西南及其邻区类似金矿床的找矿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成矿因素 水银洞金矿床 黔西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矿床有机烃气常见异常模式和成因机理研究 被引量:28
5
作者 陈远荣 戴塔根 +2 位作者 贾国相 庄晓蕊 徐庆鸿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2-37,共6页
作者通过对十几个典型金属矿床进行试验研究后,初步总结了各类金属矿床上方,有机烃气和汞气的常见模式,即不对称对偶双峰式、对称对偶双峰式、顶端单峰(或峰丛)式和双峰、单峰混合式。并从烃气和汞的运移通道、成矿期的热差效应、金属... 作者通过对十几个典型金属矿床进行试验研究后,初步总结了各类金属矿床上方,有机烃气和汞气的常见模式,即不对称对偶双峰式、对称对偶双峰式、顶端单峰(或峰丛)式和双峰、单峰混合式。并从烃气和汞的运移通道、成矿期的热差效应、金属硫化物的氧化作用、氧化还原条件等方面剖析了这些异常模式的成因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床 异常模式 成因机制 有机烃气 汞气 找矿标志 成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疆喇嘛苏铜矿床的多因复成成矿作用 被引量:23
6
作者 王核 彭省临 赖健清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9-154,共6页
喇嘛苏铜矿床产于浅变质的库西姆契克群碳酸盐岩和海西期岩体的接触带附近,受地层、岩浆岩、构造等因素控制,有矽卡岩型、斑岩型、沉积型和热液充填型矿化;成矿物质既有来自地层的,也有来自深部岩浆的,成矿经历了多次富集和改造作... 喇嘛苏铜矿床产于浅变质的库西姆契克群碳酸盐岩和海西期岩体的接触带附近,受地层、岩浆岩、构造等因素控制,有矽卡岩型、斑岩型、沉积型和热液充填型矿化;成矿物质既有来自地层的,也有来自深部岩浆的,成矿经历了多次富集和改造作用。因此,该矿床具有多成矿大地构造演化阶段、多控矿因素、多物质来源、多成因类型和多成矿作用的特点,是典型的多因复成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因复成矿床 成矿演化 铜矿床 新疆 成矿作用 成因 矿床地质 控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坝金矿田构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被引量:21
7
作者 刘继顺 高珍权 舒广龙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7-94,共8页
本文从野外地质实际出发 ,系统研究了区内广泛发育的断裂构造特征及其与金矿化的关系 ,将断裂分为三级 , 、 级断裂主要为导矿和配矿构造 ,NW、NWW向的 级断裂为最有利的赋矿构造。据此 ,以构造地球化学的观点为指导 ,借助计算机化探... 本文从野外地质实际出发 ,系统研究了区内广泛发育的断裂构造特征及其与金矿化的关系 ,将断裂分为三级 , 、 级断裂主要为导矿和配矿构造 ,NW、NWW向的 级断裂为最有利的赋矿构造。据此 ,以构造地球化学的观点为指导 ,借助计算机化探数据处理系统 ,对系统采集的构造地球化学样品的 17个元素分析成果进行系统研究和 R型聚类分析等处理 ,将构造与金矿化的关系转化为构造地球化学特征 ,进而转化为找矿指标。研究表明 :含矿 (赋矿 +矿化 )断裂的特征元素组合为 :Au、Ag、As、Sb、Pb;非矿断裂的特征元素组合为 :Cr、Mn、Ti、V。将已知的赋矿、矿化和非矿断裂作为母体 ,利用多类判别分析建立了非矿、矿化和赋矿断裂判别函数 ,对已知的 2 3条断裂进行判别分类 ,错判 3条 ,准确率为 87%。该成果已应用于实际找矿工作中 ,通过对 11处未知区构造的含矿性研究 ,系统采取构造地球化学样品和进行相应的多元素分析 ,经判别后指导找矿 ,共发现金矿体三条 ,矿化体五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地球化学 R型聚类分析 判别函数 金矿田 成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地区壳体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及其演化与运动特征 被引量:24
8
作者 胡斌 戴塔根 +1 位作者 胡瑞忠 郭群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37-544,共8页
以壳体大地构造理论为基础,根据滇西三江地区的基本地质事实,对前人的观点进行重新认识和修正,首次提出了该区迄今最全面、最系统的壳体大地构造单元划分方案,将其细分为4个壳段,11个次级单元和3个挤压聚合带,从新的角度揭示了该区区域... 以壳体大地构造理论为基础,根据滇西三江地区的基本地质事实,对前人的观点进行重新认识和修正,首次提出了该区迄今最全面、最系统的壳体大地构造单元划分方案,将其细分为4个壳段,11个次级单元和3个挤压聚合带,从新的角度揭示了该区区域地质构造的时空演化规律,为区域成矿规律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体大地构造理论 大地构造单元 壳段 时空演化规律 滇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天山北部地区成矿规律初探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核 夏斌 +1 位作者 彭省临 赖健清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63-369,共7页
西天山北部地区可分为7个成矿带:阿拉套钨、锡、铜、铁、金成矿带;温泉—别珍套铜、铌钽成矿带;汗吉尕铅锌成矿带;赛里木铜多金属成矿带;科古琴铜多金属成矿带;博罗霍洛金成矿带;精河南阿勒坦金、锑成矿带。区域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的复杂... 西天山北部地区可分为7个成矿带:阿拉套钨、锡、铜、铁、金成矿带;温泉—别珍套铜、铌钽成矿带;汗吉尕铅锌成矿带;赛里木铜多金属成矿带;科古琴铜多金属成矿带;博罗霍洛金成矿带;精河南阿勒坦金、锑成矿带。区域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的复杂性和多源性以及区域成矿演化的控制,常常表现为矿床的共生叠加性和矿床分布的不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西天山 成矿规律 成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赛里木湖—博罗霍洛地区大地构造演化、分区及成矿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核 彭省临 赖健清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95-302,共8页
赛里木湖—博罗霍洛地区大地构造演化经历了早元古代前地槽阶段、中元古代至古生代地槽阶段、三叠纪至侏罗纪地台阶段和白垩纪至新生代地洼阶段。本区经历二次造山作用 ,晚石炭世末的因尼卡拉运动使全区隆起褶皱成山 ,形成本区第一代山... 赛里木湖—博罗霍洛地区大地构造演化经历了早元古代前地槽阶段、中元古代至古生代地槽阶段、三叠纪至侏罗纪地台阶段和白垩纪至新生代地洼阶段。本区经历二次造山作用 ,晚石炭世末的因尼卡拉运动使全区隆起褶皱成山 ,形成本区第一代山脉 ;第四纪强烈的断块运动造成本区今日所见的第二世代山脉——地洼断褶带山脉及断陷湖泊——赛里木湖。由北至南可分为 10个 级构造单元。中元古代的热水沉积、泥盆纪的岩浆侵入和火山喷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层 大地构造演化 成矿作用 地槽阶段 火山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地台北缘内蒙古段金矿围岩蚀变的遥感识别 被引量:27
11
作者 陈松岭 卢福宏 +1 位作者 高光明 吴德文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1年第2期13-18,共6页
探讨了内蒙古乌拉山、麦汉山、苏尼特左旗等地区金矿围岩蚀变的特征及遥感识别方法。通过采用主成分分析、比值、多维空间分类和彩色密度分割等多种图像处理技术 ,提取了与金矿化有关的围岩蚀变信息。经野外实地考察和验证 。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围岩蚀变 金矿床 找矿预测 华北地台 遥感识别 主成分分析 金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喇嘛苏铜矿床氢、氧、硫、铅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核 夏斌 +1 位作者 彭省临 赖健清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236-239,共4页
喇嘛苏铜矿硫同位素δ^(34)S介于0.2‰~6.9‰之间,平均值为4.3‰,接近陨石硫的特征,也落入岩浆岩、火山成因硫、沉积硫化物交叉的范围内;氢氧同位素δ^(18)O为14.06‰~12.84‰,显示岩浆水与雨水的混合;铅同位素研究表明岩浆岩可能来... 喇嘛苏铜矿硫同位素δ^(34)S介于0.2‰~6.9‰之间,平均值为4.3‰,接近陨石硫的特征,也落入岩浆岩、火山成因硫、沉积硫化物交叉的范围内;氢氧同位素δ^(18)O为14.06‰~12.84‰,显示岩浆水与雨水的混合;铅同位素研究表明岩浆岩可能来源于中元古代初期沉积层的重熔。稳定同位素研究说明来自岩浆的成矿流体在运移过程中,既有地层中硫和水的加入,又有雨水的加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喇嘛苏铜矿 同位素 成矿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拉通克铜镍硫化矿床的形成机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邹海洋 戴塔根 胡祥昭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565-568,共4页
喀拉通克铜镍硫化物矿床产于侵位于准噶尔褶皱系的中基性岩体群中,下石炭统南明水组是这些岩体的直接围岩,岩体群呈带状沿北西向断裂带分布,主要岩体分异良好,由下至上可划分为:黑云母角闪橄榄苏长岩相、黑云母角闪苏长岩相、黑云母石... 喀拉通克铜镍硫化物矿床产于侵位于准噶尔褶皱系的中基性岩体群中,下石炭统南明水组是这些岩体的直接围岩,岩体群呈带状沿北西向断裂带分布,主要岩体分异良好,由下至上可划分为:黑云母角闪橄榄苏长岩相、黑云母角闪苏长岩相、黑云母石英角闪辉长岩相和黑云母石英闪长岩相;各岩相之间均呈渐变过渡关系,矿体均赋存于中基性岩体的橄榄苏长岩相、苏长岩相和橄榄辉绿辉长岩中,矿体形态与岩体基本一致。矿床的硫同位素、铅同位素、锶同位素和稀土元素特征表明:这些岩体群具有明显的亲缘性,它们和成矿物质均来源于深部地慢的玄武岩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镍矿床 矿质来源 成矿机制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雪山河变质岩群的矿物组成与原岩特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斌 戴塔根 +1 位作者 胡瑞忠 谢力华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0-424,共5页
滇西澜沧江深大断裂带中北段东侧出露中生代浅变质岩系———雪山河变质岩群,其主要矿物组成为石英、黑云母和白云母。通过对其岩相学特征分析评价以及原岩恢复,提出该变质岩群为区内铜(金)矿(床)点的主要矿源层,其原岩主要为沉积岩,但... 滇西澜沧江深大断裂带中北段东侧出露中生代浅变质岩系———雪山河变质岩群,其主要矿物组成为石英、黑云母和白云母。通过对其岩相学特征分析评价以及原岩恢复,提出该变质岩群为区内铜(金)矿(床)点的主要矿源层,其原岩主要为沉积岩,但可能有火山凝灰物质加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岩 浅变质岩系 滇西 矿源层 岩相学 矿物组成 断裂带 白云母 石英 沉积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静水应力作用固体的化学位及其构造地球化学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亮明 彭省临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71-376,共6页
非静水应力作用的含水岩石中的力学 -化学相互作用是构造地球化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 ,非静水应力作用固体物质的化学位则是了解这种作用的关键。本文在总结前人有关成果的基础上 ,从理论上了提出了非静水应力作用固体岩石中固 -液界面... 非静水应力作用的含水岩石中的力学 -化学相互作用是构造地球化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 ,非静水应力作用固体物质的化学位则是了解这种作用的关键。本文在总结前人有关成果的基础上 ,从理论上了提出了非静水应力作用固体岩石中固 -液界面上的固体物质的化学位的一般形式。在此基础上 ,根据 Onsager扩散方程和局部平衡假设 ,推导了固体物质在颗粒间流体中溶解浓度随固体岩石中应力场和应变能的时空变化关系的动力学方程。以此论证了在温度较低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静水应力作用固体 化学位 扩散 构造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变质岩区非整体变形和滑动构造初探
16
作者 陈松岭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91-494,T003,共5页
在分析了陕西旬北浅变质沉积岩区、甘肃白银厂浅变质火山—沉积岩区的构造变形特征的基础上 ,得出了构造变形非整体性的认识 ,进而提出构造变形单元体的概念和划分依据 。
关键词 非整体构造变形 滑动构造 浅变质沉积岩区 构造应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