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客运专线线路走向多目标决策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吴小萍 陈秀方 +2 位作者 金守华 徐庆元 谢晓辉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8-52,共5页
在对客运专线线路走向决策的特点进行深入细致分析的基础上,围绕客运专线线路走向方案优选系统的建立,开展了理论与应用研究工作;运用系统工程和软件工程理论与方法,采用数据仓库技术提出了客运专线线路走向方案优选系统中数据管理方法... 在对客运专线线路走向决策的特点进行深入细致分析的基础上,围绕客运专线线路走向方案优选系统的建立,开展了理论与应用研究工作;运用系统工程和软件工程理论与方法,采用数据仓库技术提出了客运专线线路走向方案优选系统中数据管理方法,并构造了相应的数据仓库结构以及客运专线线路走向方案优选系统功能结构,实现了客运专线线路基本走向决策支持系统关键技术;运用开发的"客运专线线路方案优选系统",实现计算机辅助进行成都至重庆客运专线线路走向方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经反复筛选确定了成都至重庆客运专线线路走向的五个非劣方案,建立决策指标体系,进行权重计算和分析,确定了客运专线线路走向方案的优先顺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运专线 铁路工程 选线设计 线路设计 多目标决策 优化设计 决策支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采空区地面变形计算方法 被引量:29
2
作者 陈晓斌 张家生 +1 位作者 安关峰 杨果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1-197,共7页
采空区地面变形计算问题是一直困扰通过采空区高速公路建设的难题,之前尚无良好的理论计算方法。基于随机介质理论,建立了高速公路地下采空区地面变形计算模型,并编制了相关计算程序(GSM和POBA)。用编制的计算程序对耒宜高速公路下覆典... 采空区地面变形计算问题是一直困扰通过采空区高速公路建设的难题,之前尚无良好的理论计算方法。基于随机介质理论,建立了高速公路地下采空区地面变形计算模型,并编制了相关计算程序(GSM和POBA)。用编制的计算程序对耒宜高速公路下覆典型的两种采煤形成的采空区坍塌后地面变形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随机介质理论计算模型应用比较成功,能反映地面移动规律;该处采空区对高速公路的正常使用产生威胁,宜进行适当的工程处理,并确定了工程处理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介质理论 采空区 高速公路 地面变形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孔灌注桩护壁泥浆对桩基承载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0
3
作者 吴鹏 龚维明 +1 位作者 任伟新 游庆仲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327-1332,共6页
为了解钻孔灌注桩护壁泥浆对桩基承载性能的影响,分析了钻孔灌注桩护壁泥浆的功能以及对桩基承载性能影响的机理。通过对国内某大型公路桥梁大量的桩基静载试验结果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护壁泥浆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桩端沉渣厚度和桩... 为了解钻孔灌注桩护壁泥浆对桩基承载性能的影响,分析了钻孔灌注桩护壁泥浆的功能以及对桩基承载性能影响的机理。通过对国内某大型公路桥梁大量的桩基静载试验结果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护壁泥浆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桩端沉渣厚度和桩侧泥皮厚度,进而影响桩基承载性能,因此在计算分析时需要通过合适的方式考虑。最后,总结了优质泥浆的配置原则、配置方法、泥浆施工管理和安排等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灌注桩 护壁泥浆 桩端沉渣 桩侧泥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深度效应的超长单桩荷载传递性状的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吴鹏 龚维明 梁书亭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65-1268,共4页
考虑到目前的超长桩的桩侧荷载传递性状研究,基本上还是基于短桩理论,提出了考虑超长单桩桩侧摩阻力的深度效应的单桩荷载传递函数,并且将荷载传递法和有限元方法结合起来,采用该荷载传递函数来模拟单桩的桩侧荷载传递规律。用反演方法... 考虑到目前的超长桩的桩侧荷载传递性状研究,基本上还是基于短桩理论,提出了考虑超长单桩桩侧摩阻力的深度效应的单桩荷载传递函数,并且将荷载传递法和有限元方法结合起来,采用该荷载传递函数来模拟单桩的桩侧荷载传递规律。用反演方法得出了该荷载传递函数的参数。算例表明:考虑深度效应的计算结果比不考虑深度效应的计算结果稍偏大,且与实测值更为接近,其结果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效应 超长桩 荷载传递 有限元方法 反演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粘土动本构关系与动模量衰减模型 被引量:18
5
作者 刘晓红 杨果林 方薇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6-72,共7页
针对高速交通循环荷载下红粘土路堑基床的动力稳定性问题,基于大量室内动三轴试验,研究了不同试验条件下原状结构红粘土动本构关系及动模量衰减规律。试验成果表明:原状结构红粘土动本构关系仍可用R.L.Kondner双曲线模型描述;动模量随... 针对高速交通循环荷载下红粘土路堑基床的动力稳定性问题,基于大量室内动三轴试验,研究了不同试验条件下原状结构红粘土动本构关系及动模量衰减规律。试验成果表明:原状结构红粘土动本构关系仍可用R.L.Kondner双曲线模型描述;动模量随动应变的增大非线性减小,具有明显的应变软化特征。围压、固结比、含水比对红粘土动本构特征及动模量衰减规律均有明显影响。不考虑其它因素,随围压或固结比的增大,动本构曲线逐渐偏向应力轴,随含水比的增大,动本构曲线逐渐偏离应力轴。同等条件下,动模量随围压、固结比的增大而增大,随含水比的增大而减小。基于回归分析,给出了不同试验条件下原状结构红粘土双曲线模型参数、动模量衰减经验公式及其拟合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状结构红粘土 动本构关系 动模量 衰减模型 动三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方体表面上的图象拼接 被引量:6
6
作者 唐琎 谷士文 +2 位作者 杨安平 费耀平 黄汉永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3-97,共5页
介绍了一种全方位全景图象的建模和实现方式 .给出并实现了普通图象、立方体表面以及景物所在平面之间一组新的坐标变换 .提出了一种实现彩色图象拼接的方法 ,在立方体表面实现了实景图象的拼接 ,给出了拼接实例 .
关键词 立方体表面 全方位全景图象 图象拼接 虚拟场景 图象处理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杆拉拔试验的理论和数值分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贺若兰 张平 刘宝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855-859,共5页
详细分析了现场锚杆拉拔试验的实测数据,说明了传统设计中认为界面抗剪应力平均分布的简化假定与近似服从负指数分布的实测结果存在误差。考虑界面黏结强度中化学胶着力、机械咬合力和界面摩擦力逐渐丧失的过程,建立了一个可以通过现场... 详细分析了现场锚杆拉拔试验的实测数据,说明了传统设计中认为界面抗剪应力平均分布的简化假定与近似服从负指数分布的实测结果存在误差。考虑界面黏结强度中化学胶着力、机械咬合力和界面摩擦力逐渐丧失的过程,建立了一个可以通过现场拉拔试验得到的极限荷载反算出界面抗剪强度和解耦长度的理论模型。引入一种可以模拟锚杆与岩上界面复杂力学特性的摩擦.接触型界面单元建立数值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再现了现场试验全过程的力学响应。通过与实测数据对比分析,验证了理论模型和数值分析的可靠性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杆 拉拔试验 界面黏结强度 理论模型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线路设计中三维实时交互式仿真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蒲浩 宋占峰 詹振炎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6-60,共5页
基于分割—归并思想将线路三维实体分为现状景物实体和虚拟景物实体,分别研究各子实体的三维造型方法,并应用约束Delaunay三角化理论研制拼合算法,实现将各子实体快速拼合成三维整体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实现铁路线路三维模型的视相... 基于分割—归并思想将线路三维实体分为现状景物实体和虚拟景物实体,分别研究各子实体的三维造型方法,并应用约束Delaunay三角化理论研制拼合算法,实现将各子实体快速拼合成三维整体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实现铁路线路三维模型的视相关简化算法,该算法首先应用累进网格技术构建出网格顶点的层次结构,然后依据视锥截取,背面剔除和屏幕投影误差三个视相关简化准则,从层次结构中实时计算出当前视相关简化网格,最后应用真实感图形绘制技术实现铁路线路三维场景的实时交互式仿真。实践证明,该技术可实时生成具有高度真实感的铁路线路三维场景并可通过鼠标或键盘操控浏览路径,从而实现设计成果与设计过程的可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路设计 三维可视化 实时显示 三维建模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决策系统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吴小萍 陈秀方 +1 位作者 肖军 彭齐放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10,共5页
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和铁路规划、城市交通规划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和比较 ,分析并指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方案的评价决策实际上是复杂的多目标决策问题。在此基础上 ,建立规划决策分层评价指标体系 ;提出决策矩阵规范化的有效方... 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和铁路规划、城市交通规划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和比较 ,分析并指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方案的评价决策实际上是复杂的多目标决策问题。在此基础上 ,建立规划决策分层评价指标体系 ;提出决策矩阵规范化的有效方法 ;建立决策指标权重AHP计算模型和AHP TOPSIS优选模型 ,并建立决策分析系统和应用软件 ,给出了应用实例进行验证 ,证明本文建立的决策模型能利用全部信息 ,使那些仅能用文字描述的项目参加运算 ,且能使经验和理论结合起来。排序结果能够比较客观公正地符合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决策的实际情况 ,可以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方案的评价及方案优选服务 ,避免因人为失误而造成的决策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决策系统 多目标决策 多指标决策 指标体系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顶荷载对桩基负摩阻力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3
10
作者 夏力农 王星华 蒋春平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5年第4期359-362,共4页
比较了在桩顶荷载作用下的负摩阻力特性与无桩顶荷载时的差异,指出不考虑桩顶荷载的中性点位置最低,下拽力最大。分析结果表明,当有桩顶荷载作用时,中性点的位置明显高于无桩顶荷载时,下拽力也明显小于无桩顶荷载时,而且随着桩顶荷载的... 比较了在桩顶荷载作用下的负摩阻力特性与无桩顶荷载时的差异,指出不考虑桩顶荷载的中性点位置最低,下拽力最大。分析结果表明,当有桩顶荷载作用时,中性点的位置明显高于无桩顶荷载时,下拽力也明显小于无桩顶荷载时,而且随着桩顶荷载的增加,中性点上移和下拽力减小的趋势也很明显;桩顶荷载较小时,负摩阻力对于桩基沉降的影响基本上是线性的;在桩顶荷载作用下,长桩比短桩的中性点位置和下拽力的变化都小些,这对桩基负摩阻力特性的研究是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顶荷载 负摩阻力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负摩阻力桩基的设计与检测 被引量:26
11
作者 夏力农 王星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2期491-494,共4页
分析了带负摩阻力桩基的荷载传递特点,比较了带负摩阻力桩的实际工作状态与静载试压条件下的工作性状之间的差异。通过一个工程实例说明了带负摩阻力桩的承载力评价的缺陷,设计与检测之间的不协调。提出了带负摩阻力桩设计与检测的合理... 分析了带负摩阻力桩基的荷载传递特点,比较了带负摩阻力桩的实际工作状态与静载试压条件下的工作性状之间的差异。通过一个工程实例说明了带负摩阻力桩的承载力评价的缺陷,设计与检测之间的不协调。提出了带负摩阻力桩设计与检测的合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摩阻力 承载力 设计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M(1,1)与GM(2,1)模型在基坑工程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12
作者 陈晓斌 张家生 安关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11期1401-1405,共5页
灰色系统理论已经在岩土工程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本文把灰色系统中的GM(1,1)模型和GM(2,1)模型应用到基坑工程中,并编制了预测计算程序GYC1.0用于锚杆拉力、地面沉降和地面水平位移预测计算。工程实践说明:GM(1,1)模型比GM(2,1)模型更可... 灰色系统理论已经在岩土工程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本文把灰色系统中的GM(1,1)模型和GM(2,1)模型应用到基坑工程中,并编制了预测计算程序GYC1.0用于锚杆拉力、地面沉降和地面水平位移预测计算。工程实践说明:GM(1,1)模型比GM(2,1)模型更可靠,稳定性高,但是GM(1,1)模型短期预测时效果良好,中期预测时效果偏差较大,长期预测则要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系统 深基坑 GM(1 1)模型 GM(2 1)模型 变形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岩溶路基注浆材料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曰国 王星华 杨秀竹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2期495-498,共4页
探讨了水泥、水玻璃及固化剂对粘土固化浆液性能的影响,提出了粘土固化浆液的最佳配比,通过试验分析了浆液在注浆过程中的扩散规律及防渗堵水效果。
关键词 岩溶 路基 注浆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湛铁路岩溶路基注浆加固效果检测 被引量:11
14
作者 倪宏革 李传明 +1 位作者 张令诺 王星华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65-67,共3页
洛 (阳 )湛 (江 )铁路益娄段地处岩溶发育区 ,水文工程地质条件复杂。为此 ,施工和设计中确定了相应的岩溶路基加固原则和注浆工艺 ,通过现场施工监测、注浆前后钻孔注水试验对比、取芯观测和电法、面波检测等多种手段对注浆效果质量进... 洛 (阳 )湛 (江 )铁路益娄段地处岩溶发育区 ,水文工程地质条件复杂。为此 ,施工和设计中确定了相应的岩溶路基加固原则和注浆工艺 ,通过现场施工监测、注浆前后钻孔注水试验对比、取芯观测和电法、面波检测等多种手段对注浆效果质量进行了全面检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路基 注水试验 物探 注浆效果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理论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5
作者 吴小萍 陈秀方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11-117,共7页
在详细分析、总结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网络规划指导思想、规划原则、规划的要点、网络规模、网络优化、轨道项目的建设排序、客流预测理论和方法,指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工作已经取得... 在详细分析、总结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网络规划指导思想、规划原则、规划的要点、网络规模、网络优化、轨道项目的建设排序、客流预测理论和方法,指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工作已经取得较大的进步和发展,对规划的特征和规律有深层认识,加强了定性定量的分析论证,使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的合理性日趋提高,但也存在许多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之处。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理论方法的发展提出了新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网络规划 理论方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护制度对RPC强度与干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周锡玲 张胜 谢友均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2-44,共3页
从试验结果出发,分析标准养护、90℃蒸汽养护及100℃热水养护3种养护制度对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湿热养护(90℃蒸汽养护及100℃热水养护)的RPC强度和干缩性能较标准养护的好。并综合预养期及恒温温度两方面试验分析... 从试验结果出发,分析标准养护、90℃蒸汽养护及100℃热水养护3种养护制度对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湿热养护(90℃蒸汽养护及100℃热水养护)的RPC强度和干缩性能较标准养护的好。并综合预养期及恒温温度两方面试验分析表明90℃蒸养的试件强度和干缩性能均优于60℃蒸养的,其最佳预养期是4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 强度 干缩 养护制度 热养温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年冻土隧道开挖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星华 汤国璋 +1 位作者 江亦元 巢万里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14,18,共4页
采用通用有限元程序,利用温度结构间接偶合方法,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多年冻土隧道开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应力集中区和围岩变形,以选取合理的开挖方案和衬砌结构形式;通过热应力分析,分析多年冻土隧道施工环境温度场与多年冻土围岩稳定的关... 采用通用有限元程序,利用温度结构间接偶合方法,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多年冻土隧道开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应力集中区和围岩变形,以选取合理的开挖方案和衬砌结构形式;通过热应力分析,分析多年冻土隧道施工环境温度场与多年冻土围岩稳定的关系,得出施工环境温度的变化对多年冻土围岩的稳定影响并不是在于其引起的强度变化,而是在于其引起的裂隙状态变化,明确了施工温度场对多年冻土围岩稳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因融化造成的局部崩塌,该结论可为多年冻土隧道施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年冻土 隧道 开挖 稳定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剪应力分布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聂忆华 张起森 +1 位作者 徐阳 何增镇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5-90,共6页
基于线弹性层状体系理论,采用路面结构有限元法,主要探讨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剪应力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各结构层材料性能和厚度允许选择范围内,最大剪应力均分布在距路表3 cm深度范围内;影响剪应力大小的最主... 基于线弹性层状体系理论,采用路面结构有限元法,主要探讨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剪应力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各结构层材料性能和厚度允许选择范围内,最大剪应力均分布在距路表3 cm深度范围内;影响剪应力大小的最主要的因素是沥青层模量、泊松比和基层模量。通过计算数据与试验测试抗剪强度对比分析可知:对于普通三层沥青层面层结构,上面层和中面层应进行剪应力验算,且验算时需找到准确的计算点位才能得到各层内最大剪应力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剪应力分布规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桩土滑移和整体刚度动态调整的群桩分析方法 被引量:5
19
作者 吴鹏 龚维明 +1 位作者 梁书亭 朱建民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5-230,共6页
在分析了大型群桩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考虑桩土滑移和群桩桩顶整体刚度动态调整的分析计算方法。并将本文方法与一个离心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论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刚性承台条件下超大群桩基础的荷载位移... 在分析了大型群桩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考虑桩土滑移和群桩桩顶整体刚度动态调整的分析计算方法。并将本文方法与一个离心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论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刚性承台条件下超大群桩基础的荷载位移曲线变化规律以及桩顶荷载分布规律受桩土刚度比、桩长、桩径、桩距、桩数、土性等因素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土滑移 群桩 刚度动态调整 桩土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护制度对活性粉未混凝土强度及微观结构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5
20
作者 张胜 周锡玲 +1 位作者 谢友均 王贵君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6-18,共3页
研究了标准养护、蒸汽养护和热水养护以及恒温温度和时间对RPC强度及微观结构影响规律,并初步探讨了标准养护和蒸汽养护对掺钢纤维RPC强度及微观结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00℃热水养护更有利于提高RPC强度,改善微观结构。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 养护制度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