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外热像技术应用于安全科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刘辉 吴超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22-1027,共6页
为了解红外热像技术的研究情况及其应用于安全科学领域的科研进展情况,利用美国工程索引EI Compendex及US Patents和EP Patents数据库,以Thermal imaging or Infrared ima-ging,Application等为主题词检索了自2000年至今的研究成果,共... 为了解红外热像技术的研究情况及其应用于安全科学领域的科研进展情况,利用美国工程索引EI Compendex及US Patents和EP Patents数据库,以Thermal imaging or Infrared ima-ging,Application等为主题词检索了自2000年至今的研究成果,共检索出相关的研究论文7300多篇,专利1400多项(其中涉及安全科学技术领域的论文404篇,专利55项)。根据发表时间、作者国别、研究内容、应用领域及前沿方向等分别对这些文献作了详细统计和分析。最后从电气安全、石油化工安全、消防安全、建筑安全、交通安全以及矿山安全等领域论述了红外成像技术在我国安全科学领域的应用研究状况,并展望了其在安全科学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像 安全科学技术 应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对分析的冶金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深度考评 被引量:8
2
作者 何发龙 胡汉华 +1 位作者 王娟 魏亚兴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0-117,共8页
为克服传统冶金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考评定级方式所存在片面性、绝对性及缺乏有效性等缺点,构建基于集对分析(SPA)理论的冶金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考评结果的4级联系度函数模型。应用该模型分析案例,计算出各企业的联系度、集对势、悲观势... 为克服传统冶金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考评定级方式所存在片面性、绝对性及缺乏有效性等缺点,构建基于集对分析(SPA)理论的冶金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考评结果的4级联系度函数模型。应用该模型分析案例,计算出各企业的联系度、集对势、悲观势以及不确定性指标。依据这些指标,依次分析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达标优劣次序、达标潜在不确定性及企业相对于最优安全质量标准的趋势。结果表明,各企业联系度排序与传统方法一致,但从集对势和不确定性角度出发,并非同级高考评得分企业一定优于低考评得分企业,细化了冶金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考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企业 安全质量标准化 联系度函数 集对分析(SPA)理论 深度考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巷壁与空气热湿交换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魏亚兴 胡汉华 +1 位作者 何发龙 李冀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2-47,共6页
为探讨矿井通风过程中巷壁与风流的热湿交换规律,更好地保证井下员工生命安全,运用Fluent求解器对热湿交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以正交试验设计为方法,选定影响巷壁与空气的热湿交换规律的10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采用极差分析法和相关性... 为探讨矿井通风过程中巷壁与风流的热湿交换规律,更好地保证井下员工生命安全,运用Fluent求解器对热湿交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以正交试验设计为方法,选定影响巷壁与空气的热湿交换规律的10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采用极差分析法和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试验所得结果,探讨各因素对终点温度和终点相对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终点温度影响较大的3个因素依次为巷道壁温、巷道长度、进风温度,且都表现出正相关性。巷道壁面湿度对终点湿度影响最明显,成正相关,剩余各因素影响较小。最后对正交试验所得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得出拟合方程,将此用于风温和空气湿度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热湿交换 正交试验 相关性 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循环风流新方法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胡汉华 余斌斌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6年第5期61-66,共6页
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通风系统变得更加复杂,工作面位置距离地表主扇越来越远,地表主扇供风方式对深部通风的控制力微乎其微,因此有必要将风机安装在井下。风机安装在井下后,极易出现循环风流,要实现高效通风,必须控制循环风问题。复杂... 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通风系统变得更加复杂,工作面位置距离地表主扇越来越远,地表主扇供风方式对深部通风的控制力微乎其微,因此有必要将风机安装在井下。风机安装在井下后,极易出现循环风流,要实现高效通风,必须控制循环风问题。复杂矿井循环风流本质是矿井存在漏风,通过分析循环风形成的本质,提出控制通风系统内部循环风流的评价指标,应用自主开发的软件Vent Net Lab分析得出有效的控制措施,并对极其复杂的通风网络进行实证研究,指导矿山进行整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矿井 循环风流 高效通风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矿石自燃的热分析动力学 被引量:16
5
作者 阳富强 吴超 +2 位作者 刘辉 潘伟 崔燕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469-2474,共6页
为获取硫化矿石自燃的动力学参数,应用同步热分析仪研究典型硫化矿样在28~800℃之间的氧化热解过程,得出升温速率分别为5,10和15℃/min条件下的TG,DTG和DSC曲线。采用Coats-Redfern积分法,基于11种不同动力学机制模式函数分别对480~58... 为获取硫化矿石自燃的动力学参数,应用同步热分析仪研究典型硫化矿样在28~800℃之间的氧化热解过程,得出升温速率分别为5,10和15℃/min条件下的TG,DTG和DSC曲线。采用Coats-Redfern积分法,基于11种不同动力学机制模式函数分别对480~580℃之间的热重分析数据就ln[g(a)/T2]对1/T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矿样的最大质量损失率分别出现在温度516.597,516.981和580.493℃处;硫化矿石在490~580℃温度区间的氧化热解过程符合一维扩散反应动力学机制;据此求出硫化矿石在升温速率为5,10和15℃/min下的活化能分别为247.009,251.307和196.26 kJ/mol,指前因子分别为1.873×1013,4.259×1013和5.226×109 s-1,并得出其动力学方程。提出以多样本实验条件下所得硫化矿石的活化能值作为其自燃倾向性判定指标的思想,该方法具有测试速度快、试样用量少、测试成本低等优点,可以运用于硫化矿山开采过程中的矿石自燃倾向性判定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矿石 自燃倾向性 热分析 动力学 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矿石自燃倾向性等级分类的Fisher判别分析法 被引量:18
6
作者 胡汉华 刘征 +1 位作者 李孜军 崔田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674-1679,共6页
将Fisher判别分析法(FDA)应用于硫化矿石自燃倾向性等级分类问题中,选用主要矿物及含量、吸氧速度常数平均值、自热点、自燃点4项指标作为判别因子,建立硫化矿石自燃倾向性等级分类的FDA模型。选取新桥硫铁矿13个矿样的实验数据作为学... 将Fisher判别分析法(FDA)应用于硫化矿石自燃倾向性等级分类问题中,选用主要矿物及含量、吸氧速度常数平均值、自热点、自燃点4项指标作为判别因子,建立硫化矿石自燃倾向性等级分类的FDA模型。选取新桥硫铁矿13个矿样的实验数据作为学习样本进行训练,建立相应的线性判别函数,并用训练后的模型对天马山高硫金矿的-55m中段以上矿石自燃倾向性进行判别。结果表明:Fisher判别分析模型分类性能良好,对硫化矿石自然发火潜势的划分结果统计意义明显,适用性强,说明该方法在硫化矿石自燃倾向性判别与分类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矿石 自燃倾向性 等级 Fisher判别分析法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增重法测试硫化矿石低温氧化性参数优化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孜军 徐志国 邓艳星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4-59,共6页
为更合理地选择硫化矿石低温氧化速率测定所用氧化增重法的测试条件,减小试验误差,采用室内试验、误差分析等方法探讨环境湿度、矿样初始含水率和预氧化时间等因素对氧化增重法测量结果的影响,完善氧化增重法的理论依据和测试条件。结... 为更合理地选择硫化矿石低温氧化速率测定所用氧化增重法的测试条件,减小试验误差,采用室内试验、误差分析等方法探讨环境湿度、矿样初始含水率和预氧化时间等因素对氧化增重法测量结果的影响,完善氧化增重法的理论依据和测试条件。结果表明,初始含水率对5天增重率无显著性影响;把初始含水率设为6%,可使各亲水性不同的试验矿样处于相同水分环境下;设定试验时间为9天,其中矿样制备时间4天,测量时间5天,可提高试验数据精确度,节省时间并且符合实际;用体积增重率取代质量增重率,可使理论更正确,测试结果更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增重法 硫化矿 自燃 氧化性 含水率 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矿石自燃倾向性综合判定的物元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11
8
作者 阳富强 吴超 李孜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459-3464,共6页
基于可拓学的物元理论、可拓集合论和关联函数的计算,给出硫化矿石自燃倾向性综合判定的经典物元和节域物元,进而建立硫化矿石自燃倾向性综合判定的物元模型。选取低温氧化质量增加率、自热点、着火点3项指标作为硫化矿石自燃倾向性综... 基于可拓学的物元理论、可拓集合论和关联函数的计算,给出硫化矿石自燃倾向性综合判定的经典物元和节域物元,进而建立硫化矿石自燃倾向性综合判定的物元模型。选取低温氧化质量增加率、自热点、着火点3项指标作为硫化矿石自燃倾向性综合判定的基本判别因子;运用所建立的物元模型对采自国内典型金属矿山的9个具有代表性硫化矿石矿样的自燃倾向性进行了综合判定;将所得结果与利用多因素综合比较法所评价的结果进行比较,发现用物元分析法所得判定结果更能反映矿山的实际情况,表明该方法用于硫化矿石自燃倾向性的综合判定是合理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矿石 自燃倾向性 物元模型 可拓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确知测度模型在矿仓硫精矿自燃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阳富强 吴超 李孜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4-268,共5页
将未确知测度模型应用到矿仓硫精矿自燃的危险性评价当中。选取矿仓硫精矿的水溶性铁离子含量、硫精矿的含水量、硫精矿的自热幅度、硫精矿的着火点、硫精矿的种类、矿仓的环境温度、硫精矿的储存量、矿仓的消防系统、通风条件、硫精矿... 将未确知测度模型应用到矿仓硫精矿自燃的危险性评价当中。选取矿仓硫精矿的水溶性铁离子含量、硫精矿的含水量、硫精矿的自热幅度、硫精矿的着火点、硫精矿的种类、矿仓的环境温度、硫精矿的储存量、矿仓的消防系统、通风条件、硫精矿的储存周期,以及矿仓的管理水平11项指标作为未确知测度模型的判别指标。依据实测数据建立了各个指标的未确知测度函数,基于信息熵理论计算出各判别指标的权重,运用置信度识别准则进行等级判定,并得出评价结果。将该方法对安徽冬瓜山铜矿两矿仓内硫精矿的自燃危险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所得评价结果与矿仓的实际情况完全相符,该方法可以运用到矿仓硫精矿自燃危险性的定量评价中,解决了评价过程中许多因素的不确定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确知测度模型 矿仓硫精矿 自燃危险性 置信度识别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硫化矿石爆堆自燃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23
10
作者 阳富强 吴超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373-2380,共8页
运用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采场硫化矿石爆堆的自燃危险性评价模型。选取采场硫化矿石的氧化增重率、水溶性铁离子含量、矿堆中水溶液pH、矿石的含水量、矿物成分的ST值、矿石的自热幅度、矿石的着火点、矿石损失率、矿岩的环境温度、矿... 运用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采场硫化矿石爆堆的自燃危险性评价模型。选取采场硫化矿石的氧化增重率、水溶性铁离子含量、矿堆中水溶液pH、矿石的含水量、矿物成分的ST值、矿石的自热幅度、矿石的着火点、矿石损失率、矿岩的环境温度、矿石堆的体积共12项指标作为未确知测度模型的判别指标;根据实测数据建立各指标的未确知测度函数,并利用信息熵理论获得各判别指标的权重,依照置信度识别准则进行等级判定,最后得出采场矿石爆堆的自燃危险性评价结果。用该方法对国内4座典型硫化矿山的采场矿石爆堆自燃危险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与矿山实际情况完全相符。因此,这种新方法能够应用到硫化矿山开采时的采场矿石爆堆自燃危险性评价当中,并能解决采场矿石爆堆自燃危险性评价中的诸多因素不确定性问题,对其进行定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场硫化矿石爆堆 自燃 未确知测度 置信度识别 危险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通风网络复杂度与风机控制力量化计算 被引量:6
11
作者 胡汉华 杨国增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2014年第7期152-157,共6页
为了探究矿井通风网络复杂度与风机控制力的关系,提出分支关联度、最小距离、通风网络复杂度和风机控制力的概念。利用vCad2.0进行数字实验,对网络复杂度与风机控制力的关系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网络复杂度的增加,矿井通风系统... 为了探究矿井通风网络复杂度与风机控制力的关系,提出分支关联度、最小距离、通风网络复杂度和风机控制力的概念。利用vCad2.0进行数字实验,对网络复杂度与风机控制力的关系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网络复杂度的增加,矿井通风系统的有效风量率减小,且认为该值减小到60%时,视为风机控制力的极限,此时网络拓扑结构为风机所能控制的最大网络复杂度。地面集中供风时,同时工作的中段数量存在上限,最大值为7。将结论用于某有色金属矿进行实证研究,找出该矿深部中段通风困难的原因,为矿井进一步整改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支关联度 最小距离 通风网络复杂度 风机控制力 vCad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矿氧化自热性质测试的新方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阳富强 吴超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76-982,共7页
介绍一种新的测试硫化矿样氧化自热性质的方法。该套实验装置由程序控温箱、金属网篮、热电偶以及温度自动记录仪等构成。通过设置不同的恒温条件,运用该套实验系统首次测试3种不同硫化矿样的氧化自热性质,得出各矿样在不同恒温条件下... 介绍一种新的测试硫化矿样氧化自热性质的方法。该套实验装置由程序控温箱、金属网篮、热电偶以及温度自动记录仪等构成。通过设置不同的恒温条件,运用该套实验系统首次测试3种不同硫化矿样的氧化自热性质,得出各矿样在不同恒温条件下的自热规律;利用交叉点温度法解算出3种矿样(硫铁精矿、高硫精矿、原矿)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3.7366、21.3817、36.2350kJ/mol,比较3种矿样的自燃倾向性。结果表明:随着恒温温度的升高,矿样的自热幅度变大,温度交叉的速度变快;硫铁精矿的表观活化能最小,原矿的表观活化能最大,这与硫精矿更容易发生自燃的现象一致。与传统的研究硫化矿石氧化自热性质的实验方法相比,该方法的测试成本低、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强,用于判定硫化矿石的自燃倾向性有一定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矿 硫铁精矿 高硫精矿 交叉点温度法 氧化自热 表观活化能 自燃倾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预测矿仓硫精矿自燃临界堆积厚度的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阳富强 吴超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109-2114,共6页
提出矿仓硫精矿自燃临界堆积厚度的概念,并介绍一种用于测算矿仓硫精矿自燃临界堆积厚度的金属网篮交叉点温度法。用自行组装成的一套实验系统测试高硫精矿及硫铁精矿2种矿样在不同恒温条件下的自热性质;基于Frank-Kamenetskii理论模型... 提出矿仓硫精矿自燃临界堆积厚度的概念,并介绍一种用于测算矿仓硫精矿自燃临界堆积厚度的金属网篮交叉点温度法。用自行组装成的一套实验系统测试高硫精矿及硫铁精矿2种矿样在不同恒温条件下的自热性质;基于Frank-Kamenetskii理论模型解算出2种矿样在环境温度分别为5,10,15,25,30℃条件下的自燃临界堆积厚度,并应用于铜陵有色冬瓜山铜矿矿仓硫精矿自燃的危险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硫铁精矿的自燃临界堆积厚度较高硫精矿的小,在不同环境温度下,2种矿样的自燃临界堆积厚度也不同,其值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该方法具有测试成本低、耗时少、实验的可重复性强等特点,通过对自燃临界堆积厚度的测算可以为预防矿仓硫精矿自燃火灾的发生提供重要理论依据,从而保证矿山生产的顺利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仓硫精矿 自燃 交叉点温度法 金属网篮 临界堆积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