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皮祖细胞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
1
作者 何雪 曾慧卉 陈燕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66-1972,共7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肺部疾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其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作为一类具有血管修复与再生能力的祖细胞,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理进程中起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肺部疾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其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作为一类具有血管修复与再生能力的祖细胞,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理进程中起重要作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外周血中EPCs数量显著减少、功能显著下降,且与疾病严重程度、肺功能下降、急性加重、营养状况及合并症等因素密切相关。吸烟、尼古丁、电子香烟及细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 2.5,PM2.5)等环境因素可明显损伤EPCs的功能并减少其数量,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趋化因子12/趋化因子受体4信号通路及多种细胞因子的调控。此外,动物实验显示,气管内移植EPCs可明显改善肺气肿模型的肺功能及病理改变,提示靶向EPCs可能成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的关键策略之一。通过探究EPCs的动员、归巢与功能障碍的具体分子机制,探讨EPCs临床转化应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有望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肺部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香烟 吸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趋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临床分型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高丽 彭雅婷 欧阳若芸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82-1590,共9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疾病,具有一定的异质性,而目前的诊断和治疗并未充分考虑该特性。本文回顾分析了OSAHS在临床特征分型、合并症分型、多导睡眠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疾病,具有一定的异质性,而目前的诊断和治疗并未充分考虑该特性。本文回顾分析了OSAHS在临床特征分型、合并症分型、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参数分型及其他角度分型的研究进展。现有研究在临床特征分型中确定了常见亚型,合并症分型明确了不同亚群特点;借助PSG所提供的丰富信息,优化了OSAHS的分类方式;多角度聚类则从多维度提供精准治疗依据。这些研究加深了对OSAHS异质性的理解,但仍存在亚型分组差异大、替代疗法证据不足等问题,未来应聚焦寻找生物标志物和探究病理生理机制,推动精准治疗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疾病异质性 聚类分析 亚型分类 个体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研发的藏四味清肺合剂联合常规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2
3
作者 易琼 李方 +5 位作者 雷思 彭菲 张权 吴艳娜 孙静萍 吴尚洁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21-931,共11页
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世界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现代医学的治疗方式利弊参半,传统民族医药逐渐得到各国学者的关注。藏四味清肺合剂是从经典藏药方中得到的全新自主研发处方合剂,用以治疗... 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世界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现代医学的治疗方式利弊参半,传统民族医药逐渐得到各国学者的关注。藏四味清肺合剂是从经典藏药方中得到的全新自主研发处方合剂,用以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本研究使用藏四味清肺合剂联合常规方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探讨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住院治疗的6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舒张支气管、抗感染、化痰、吸氧;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口服藏四味清肺合剂。2组疗程均为7 d。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吸烟情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GOLD)分级、COPD病程、过去1年内COPD加重次数。以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the modifie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MRC)呼吸困难量表分级、改良Borg量表评分作为主要疗效指标,动脉血乳酸(lactic acid,LAC)、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水平作为次要疗效指标,安全性指标包括反映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的相关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清尿酸(serum uric acid,SUA)、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运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ixed model,GLMM)评估藏四味清肺合剂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一般资料、mMRC呼吸困难量表分级、改良Borg量表评分、动脉血LAC、ALT、AST、SCr、SUA、APTT、FIB、D-dime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血清TNF-α及P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GLMM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了治疗前后、性别、年龄、BMI、吸烟情况、GLOD分级、COPD病程和过去1年内COPD加重次数后,相比于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实验组mMRC呼吸困难量表分级(系数=-0.329,P=0.036)、改良Borg量表评分(系数=-1.077,P=0.001)、血清TNF-α(系数=-14.378,P<0.001)和动脉血LAC(系数=-0.409,P=0.012)均更低,而藏四味清肺合剂干预对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相关指标无明显影响(均P>0.05)。结论:藏四味清肺合剂联合常规治疗可改善AE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内环境稳定,且具备安全性及可靠性。现代医学结合传统民族医药的治疗方式是未来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可行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四味清肺合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致咯血1例并文献复习
4
作者 高丽 彭雅婷 欧阳若芸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9-154,共6页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ereditary hemorrhagic telangiectasia,HHT),又称Rendu-Osler-Weber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可引起多系统血管畸形,包括黏膜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和动静脉畸形。本文报告1例就诊于中南大学...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ereditary hemorrhagic telangiectasia,HHT),又称Rendu-Osler-Weber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可引起多系统血管畸形,包括黏膜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和动静脉畸形。本文报告1例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的男性HHT病例,主要症状为咯血,这在HHT患者中非常少见,影像学检查发现双侧支气管动脉增粗、迂曲,双侧肺动脉增粗,完善单基因遗传病临床全外显子组检测,最终诊断为ACVRL1基因突变引起的HHT2型。HHT的诊断以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和家族史为主,基因检测能帮助明确诊断及分型。抗血管生成疗法是治疗HHT的有效治疗方法,对治疗咯血、鼻出血和胃肠道出血也非常有效和安全。此病例强调了对于疑似患者,建议尽早行基因筛查以明确病因、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 咯血 ACVRL1基因突变 抗血管生成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加环素治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被引量:30
5
作者 王凯歌 谭芬 +1 位作者 彭红 陈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7-101,共5页
目的观察替加环素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XDRAB)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2013年3月—2014年6月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发生XDRAB HAP并使用替加环素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HAP患者痰分离的X... 目的观察替加环素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XDRAB)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2013年3月—2014年6月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发生XDRAB HAP并使用替加环素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HAP患者痰分离的XDRAB对替加环素均敏感,对碳青霉烯类及舒巴坦类抗生素,包括头孢哌酮/舒巴坦(SCF),耐药率为100%,其中混合感染患者17例(54.84%)。替加环素联用SCF使用率:呼吸ICU组为85.71%(12/14),中心ICU组为47.06%(8/17)。31例患者,临床痊愈率为29.03%、有效率为45.16%,细菌清除率为61.29%,药物不良反应率为16.13%,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呼吸ICU组与中心ICU组痊愈率分别为42.86%、17.65%,有效率分别为71.43%、23.53%,细菌清除率分别为78.57%、47.06%,两组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加环素联用SCF组与非联用SCF组痊愈率分别为35.00%、18.18%,有效率为60.00%、18.18%,细菌清除率为65.00%、54.55%,两组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加环素对XDRAB HAP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药物不良反应少;联合SCF是一个值得推广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加环素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医院获得性肺炎 头孢哌酮/舒巴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部链格孢霉合并曲霉菌感染1例 被引量:4
6
作者 谭怡忻 宋敏 +5 位作者 彭红 郭维 周钱辉 龙要梅 罗曼 陈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22-1128,共7页
1例61岁女性肺部链格孢霉合并曲霉菌感染,反复咯血、咳嗽、咳痰3年。真菌培养鉴定为链格孢霉。组织病理活检结果提示肺曲霉病。患者接受伏立康唑400 mg/d静脉滴注治疗7 d后改为两性霉素B 25 mg/d静脉滴注治疗11 d,患者出院时改为伏立康... 1例61岁女性肺部链格孢霉合并曲霉菌感染,反复咯血、咳嗽、咳痰3年。真菌培养鉴定为链格孢霉。组织病理活检结果提示肺曲霉病。患者接受伏立康唑400 mg/d静脉滴注治疗7 d后改为两性霉素B 25 mg/d静脉滴注治疗11 d,患者出院时改为伏立康唑口服400 mg/d治疗。目前患者无咯血、咳嗽、咳痰症状,复查肺部CT结果显示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格孢病 曲霉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后纵隔纤维化致肺动脉高压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7
作者 纵单单 欧阳若芸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74-779,共6页
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例结核后纵隔纤维性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患者为汉族女性,55岁,于2013年8月因“活动后气促7个月”入院。入院检查发现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结核感染T细... 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例结核后纵隔纤维性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患者为汉族女性,55岁,于2013年8月因“活动后气促7个月”入院。入院检查发现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阳性,双肺多发多形病变,双肺门及纵隔内多发淋巴结肿大并部分钙化,双肺多发支气管变窄,双侧胸膜增厚,胸腔镜检查发现左侧胸膜腔内少许粘连带。考虑可能存在结核感染,采用抗结核治疗4个月,患者的气促症状无改善。2016年再次入院检查,肺动脉CT造影提示双肺门区软组织密度影,内见钙化灶,病变压迫肺动脉及肺静脉,肺动脉主干增宽,右室增大,左肺静脉回流障碍,左侧胸腔积液。最终诊断为纵隔纤维化(结核感染所致)、继发肺动脉高压。纵隔纤维化是一种罕见的引起肺动脉高压的纵隔良性疾病,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往往比较困难。当接诊原因不明的肺动脉高压患者时应特别注意排除纵隔纤维化,尽早行胸部增强CT检查,避免漏诊和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纤维化 肺动脉高压 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泡蛋白沉积症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7
8
作者 龙颖姣 刘贵钱 +3 位作者 彭红 陈燕 陈平 欧阳若芸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6-161,共6页
目的: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是一种少见的肺弥漫性疾病,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且差异很大,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认识尚不足,易造成误诊。本研究通过分析PAP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以... 目的: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是一种少见的肺弥漫性疾病,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且差异很大,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认识尚不足,易造成误诊。本研究通过分析PAP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以期提高对该疾病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至2019年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病理确诊的25例PA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不明原因的咳嗽以及气促为PAP常见的临床症状;5例患者有职业吸入暴露史;16例患者具有典型胸部影像学表现,影像学特征包括多发磨玻璃样病变,呈地图样分布,铺路石征以及弥漫性网格状影;14例接受肺功能检测,主要表现为弥散功能受损;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病理诊断PAP阳性率为95%。5例行全肺灌洗术,5年后随访患者症状和胸部影像学表现改善。结论:PAP有特征性影像学及病理表现。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病理诊断是确诊PAP的主要方式,全肺灌洗术是PAP经典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蛋白沉积症 临床特征 影像学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