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张口训练增加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患者的张口度
被引量:
4
1
作者
谌静
吴颖芳
+1 位作者
彭解英
马立为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31-735,共5页
目的: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患者张口受限严重影响其进食和生活质量,目前国内外关于改善OSF患者张口度的文献鲜有报道。本研究探讨张口训练对局部注射治疗OSF患者张口度的影响。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口...
目的: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患者张口受限严重影响其进食和生活质量,目前国内外关于改善OSF患者张口度的文献鲜有报道。本研究探讨张口训练对局部注射治疗OSF患者张口度的影响。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口腔医学中心220例OSF张口受限的门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10例。对照组采用丹参联合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每周1次,8次为一疗程;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张口训练2年。比较两组患者局部注射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1年和2年的张口度。根据开口度大小、黏膜板状结构和条索情况评估疗效。结果:完成治疗全过程的患者197例,其中实验组107例,对照组90例。实验组张口度在局部注射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1年和2年分别为(36.14±2.62),(39.67±2.67)和(39.80±2.57)mm,均明显大于对照组的(24.71±1.97),(22.82±2.13)和(22.02±2.09)mm(均P<0.05)。局部注射治疗结束2年复诊时,实验组有效率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8%(P<0.05)。结论:张口训练能显著增加局部注射治疗OSF患者的张口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张口度
张口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曲安萘德联合丹参酮液治疗软腭黏膜下纤维性变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
5
2
作者
陆璨
翦新春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01-804,共4页
目的:评价曲安萘德联合丹参酮液注射治疗软腭黏膜下纤维性变的疗效。方法:对33例中期和后期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患者的软腭黏膜下分别注射曲安萘德和丹参酮液各1.5 mL,每周1次,10次为1疗程,共3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30 d。3个疗程后的第12...
目的:评价曲安萘德联合丹参酮液注射治疗软腭黏膜下纤维性变的疗效。方法:对33例中期和后期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患者的软腭黏膜下分别注射曲安萘德和丹参酮液各1.5 mL,每周1次,10次为1疗程,共3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30 d。3个疗程后的第12,24和36个月,对患者的软腭黏膜由灰白变红色及毛细血管增生的数量按Ⅰ-Ⅳ级进行疗效评价。结果:33例患者完成了3个疗程的治疗和24个月的随访;31例患者完成了36个月的随访且疗效明显好于第12个月(P=0.004)。所有患者治疗中及治疗后未出现特殊不良反应。结论:曲安萘德联合丹参酮液注射治疗软腭黏膜下纤维性变的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安萘德
丹参酮液
软腭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浓度次氯酸钠处理对牙本质粘接的影响及异抗坏血酸钠的恢复作用
被引量:
6
3
作者
张碧晗
杨东辉
+3 位作者
朱喜蕾
周亚琴
朱沁怡
方厂云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6-237,共12页
目的:根管治疗术是治疗牙髓和根尖周炎症最有效且常见的方法,在根管预备的过程中,化学冲洗起到关键作用。次氯酸钠(sodium hypochlorite,NaOCl)是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根管冲洗液,然而它可能会在发挥杀菌、溶解功能的同时,影响根管治疗后...
目的:根管治疗术是治疗牙髓和根尖周炎症最有效且常见的方法,在根管预备的过程中,化学冲洗起到关键作用。次氯酸钠(sodium hypochlorite,NaOCl)是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根管冲洗液,然而它可能会在发挥杀菌、溶解功能的同时,影响根管治疗后牙本质与修复材料间的粘接强度,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因此,为保证良好的根管治疗效果,探究NaOCl对牙本质与修复材料间粘接的影响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浓度的NaOCl处理对复合树脂与牙本质间粘接的影响,以及异抗坏血酸钠(sodium erythorbate,ERY)的作用,为根管治疗后牙本质的粘接提供临床指导。方法:选取新鲜拔除的18~33岁青年的第三磨牙70颗,在水冷却下用慢速锯切割获得牙本质试件。实验分为10组,每组14个牙本质试件。其中5组分别为去离子水(deionized water,DW)组、0.5%NaOCl组、1%NaOCl组、2.5%NaOCl组和5.25%NaOCl组,分别用对应液体浸泡20 min,每5 min更换1次液体;剩余5组按照上述相同方法处理后,用DW冲洗1 min,10%ERY溶液浸泡5 min。每组从14个牙本质试件中取4个,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下观察,计算牙本质小管的开口数目并测量直径;每组剩余的10个牙本质试件,经自酸蚀粘接系统粘接及复合树脂固化后制备成粘接试件,用慢速锯切割后,每组获得横截面积约1 mm×1 mm大小的20个条状试件,其中10个条状试件于SEM下观察,分别从树脂突形成、树脂突长度、混合层形成3个方面评估粘接层形态;剩余10个进行微拉伸实验和断裂破坏类型分析。结果:0.5%NaOCl、1%NaOCl、2.5%NaOCl、5.25%NaOCl组随着NaOCl浓度的升高,牙本质小管开口数目和直径均逐渐增加(均P<0.05)。DW、0.5%NaOCl、1%NaOCl、2.5%NaOCl、5.25%NaOCl组使用10%ERY后,牙本质小管开口数目和直径没有显著增加(均P>0.05)。在SEM下,DW、0.5%NaOCl、1%NaOCl及2.5%NaOCl组随着NaOCl浓度的增高,树脂突形成评分逐渐上升;但5.25%NaOCl组的评分较2.5%NaOCl组显著降低(均P<0.05);使用10%ERY与未使用组相比,树脂突形成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SEM下,5.25%NaOCl组的树脂突长度评分显著高于DW、0.5%NaOCl及1%NaOCl组(均P<0.05),与2.5%NaOC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10%ERY与未使用组相比,树脂突长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SEM下,与DW组相比,2.5%NaOCl和5.25%NaOCl组混合层形成评分均显著降低(均P<0.05);2.5%NaOCl+10%ERY、5.25%NaOCl+10%ERY组的混合层形成评分分别显著高于2.5%NaOCl、5.25%NaOCl组(均P<0.05)。与DW组相比,0.5%NaOCl、1%NaOCl及2.5%NaOCl组微拉伸强度均增大,而5.25%NaOCl组则降低(均P<0.05);2.5%NaOCl+10%ERY、5.25%NaOCl+10%ERY组与2.5%NaOCl、5.25%NaOCl组相比,微拉伸强度均增大(均P<0.05)。在断裂模式中,5.25%NaOCl组粘接面断裂的类型显著多于其他组(均P<0.05),而5.25%NaOCl+10%ERY组较5.25%NaOCl组粘接面断裂的类型减少(P<0.05)。结论:当NaOCl浓度低于2.5%时,其可增强复合树脂与牙本质间的粘接强度,并且粘接强度随着NaOCl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但当NaOCl浓度高于5.25%时,则显著降低复合树脂与牙本质间的粘接强度;使用10%ERY能够恢复5.25%NaOCl处理对复合树脂与牙本质粘接强度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粘接
次氯酸钠
异抗坏血酸钠
扫描电镜
微拉伸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张口训练增加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患者的张口度
被引量:
4
1
作者
谌静
吴颖芳
彭解英
马立为
机构
中南大学
湘雅医院临床护理学教研室
中南大学
湘雅医院
口腔
医学中心
口腔
黏膜科
中南大学口腔癌前病变研究所
中南大学
湘雅医院
口腔
颌面部肿瘤
研究
中心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31-735,共5页
基金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项目(2016SK2009)。
文摘
目的: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患者张口受限严重影响其进食和生活质量,目前国内外关于改善OSF患者张口度的文献鲜有报道。本研究探讨张口训练对局部注射治疗OSF患者张口度的影响。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口腔医学中心220例OSF张口受限的门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10例。对照组采用丹参联合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每周1次,8次为一疗程;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张口训练2年。比较两组患者局部注射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1年和2年的张口度。根据开口度大小、黏膜板状结构和条索情况评估疗效。结果:完成治疗全过程的患者197例,其中实验组107例,对照组90例。实验组张口度在局部注射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1年和2年分别为(36.14±2.62),(39.67±2.67)和(39.80±2.57)mm,均明显大于对照组的(24.71±1.97),(22.82±2.13)和(22.02±2.09)mm(均P<0.05)。局部注射治疗结束2年复诊时,实验组有效率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8%(P<0.05)。结论:张口训练能显著增加局部注射治疗OSF患者的张口度。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张口度
张口训练
Keywords
oral submucous fibrosis
mouth opening
oral opening training
分类号
R781.5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曲安萘德联合丹参酮液治疗软腭黏膜下纤维性变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
5
2
作者
陆璨
翦新春
机构
中南大学
湘雅医院
口腔
医学中心
口腔
颌面外科
中南大学口腔癌前病变研究所
长沙市开福振亚
口腔
医学部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01-804,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60166,81041052,30572044)~~
文摘
目的:评价曲安萘德联合丹参酮液注射治疗软腭黏膜下纤维性变的疗效。方法:对33例中期和后期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患者的软腭黏膜下分别注射曲安萘德和丹参酮液各1.5 mL,每周1次,10次为1疗程,共3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30 d。3个疗程后的第12,24和36个月,对患者的软腭黏膜由灰白变红色及毛细血管增生的数量按Ⅰ-Ⅳ级进行疗效评价。结果:33例患者完成了3个疗程的治疗和24个月的随访;31例患者完成了36个月的随访且疗效明显好于第12个月(P=0.004)。所有患者治疗中及治疗后未出现特殊不良反应。结论:曲安萘德联合丹参酮液注射治疗软腭黏膜下纤维性变的疗效满意。
关键词
曲安萘德
丹参酮液
软腭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Keywords
salvizanolic acid B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soft palate
oral submucous fibrosis
分类号
R28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浓度次氯酸钠处理对牙本质粘接的影响及异抗坏血酸钠的恢复作用
被引量:
6
3
作者
张碧晗
杨东辉
朱喜蕾
周亚琴
朱沁怡
方厂云
机构
中南大学
湘雅医院
口腔
医学中心牙体牙髓科
中南大学
湘雅医院
口腔
颌面部肿瘤
研究
中心
中南大学口腔癌前病变研究所
辽宁
大学
轻型产业学院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6-237,共12页
文摘
目的:根管治疗术是治疗牙髓和根尖周炎症最有效且常见的方法,在根管预备的过程中,化学冲洗起到关键作用。次氯酸钠(sodium hypochlorite,NaOCl)是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根管冲洗液,然而它可能会在发挥杀菌、溶解功能的同时,影响根管治疗后牙本质与修复材料间的粘接强度,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因此,为保证良好的根管治疗效果,探究NaOCl对牙本质与修复材料间粘接的影响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浓度的NaOCl处理对复合树脂与牙本质间粘接的影响,以及异抗坏血酸钠(sodium erythorbate,ERY)的作用,为根管治疗后牙本质的粘接提供临床指导。方法:选取新鲜拔除的18~33岁青年的第三磨牙70颗,在水冷却下用慢速锯切割获得牙本质试件。实验分为10组,每组14个牙本质试件。其中5组分别为去离子水(deionized water,DW)组、0.5%NaOCl组、1%NaOCl组、2.5%NaOCl组和5.25%NaOCl组,分别用对应液体浸泡20 min,每5 min更换1次液体;剩余5组按照上述相同方法处理后,用DW冲洗1 min,10%ERY溶液浸泡5 min。每组从14个牙本质试件中取4个,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下观察,计算牙本质小管的开口数目并测量直径;每组剩余的10个牙本质试件,经自酸蚀粘接系统粘接及复合树脂固化后制备成粘接试件,用慢速锯切割后,每组获得横截面积约1 mm×1 mm大小的20个条状试件,其中10个条状试件于SEM下观察,分别从树脂突形成、树脂突长度、混合层形成3个方面评估粘接层形态;剩余10个进行微拉伸实验和断裂破坏类型分析。结果:0.5%NaOCl、1%NaOCl、2.5%NaOCl、5.25%NaOCl组随着NaOCl浓度的升高,牙本质小管开口数目和直径均逐渐增加(均P<0.05)。DW、0.5%NaOCl、1%NaOCl、2.5%NaOCl、5.25%NaOCl组使用10%ERY后,牙本质小管开口数目和直径没有显著增加(均P>0.05)。在SEM下,DW、0.5%NaOCl、1%NaOCl及2.5%NaOCl组随着NaOCl浓度的增高,树脂突形成评分逐渐上升;但5.25%NaOCl组的评分较2.5%NaOCl组显著降低(均P<0.05);使用10%ERY与未使用组相比,树脂突形成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SEM下,5.25%NaOCl组的树脂突长度评分显著高于DW、0.5%NaOCl及1%NaOCl组(均P<0.05),与2.5%NaOC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10%ERY与未使用组相比,树脂突长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SEM下,与DW组相比,2.5%NaOCl和5.25%NaOCl组混合层形成评分均显著降低(均P<0.05);2.5%NaOCl+10%ERY、5.25%NaOCl+10%ERY组的混合层形成评分分别显著高于2.5%NaOCl、5.25%NaOCl组(均P<0.05)。与DW组相比,0.5%NaOCl、1%NaOCl及2.5%NaOCl组微拉伸强度均增大,而5.25%NaOCl组则降低(均P<0.05);2.5%NaOCl+10%ERY、5.25%NaOCl+10%ERY组与2.5%NaOCl、5.25%NaOCl组相比,微拉伸强度均增大(均P<0.05)。在断裂模式中,5.25%NaOCl组粘接面断裂的类型显著多于其他组(均P<0.05),而5.25%NaOCl+10%ERY组较5.25%NaOCl组粘接面断裂的类型减少(P<0.05)。结论:当NaOCl浓度低于2.5%时,其可增强复合树脂与牙本质间的粘接强度,并且粘接强度随着NaOCl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但当NaOCl浓度高于5.25%时,则显著降低复合树脂与牙本质间的粘接强度;使用10%ERY能够恢复5.25%NaOCl处理对复合树脂与牙本质粘接强度的不良影响。
关键词
牙本质粘接
次氯酸钠
异抗坏血酸钠
扫描电镜
微拉伸实验
Keywords
dentine adhesive
sodium hypochlorite
sodium erythorbat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microtensile bond strength
分类号
R783.1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张口训练增加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患者的张口度
谌静
吴颖芳
彭解英
马立为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曲安萘德联合丹参酮液治疗软腭黏膜下纤维性变的疗效评价
陆璨
翦新春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浓度次氯酸钠处理对牙本质粘接的影响及异抗坏血酸钠的恢复作用
张碧晗
杨东辉
朱喜蕾
周亚琴
朱沁怡
方厂云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