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物钟对口腔颌面部鳞状细胞癌精准诊疗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1
作者 杨凯 孙沫逸 +33 位作者 李龙江 唐瞻贵 郭伟 任国欣 张志伟 唐洪 张杰 孙志军 席庆 李春洁 黄欣 武和明 尚伟 孟箭 李吉辰 马洪 朱桂全 李一 李尧旭 何海涛 张富贵 章杰 赵丹 孙德平 吕晓强 陈丹 张福军 陈睿 李雅冬 张劲松 付小娟 项立 李受益 尹仕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9-156,共8页
研究表明,口腔黏膜细胞的生理稳态受到生物钟的调控,生物钟异常或紊乱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基于生物钟的研究将为口腔鳞癌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模式带来全新的认识。但目前的相关研究较少,人们对生物钟的理解和认识还很有限。鉴于... 研究表明,口腔黏膜细胞的生理稳态受到生物钟的调控,生物钟异常或紊乱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基于生物钟的研究将为口腔鳞癌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模式带来全新的认识。但目前的相关研究较少,人们对生物钟的理解和认识还很有限。鉴于作为医学研究第四维度的生物钟的复杂性和挑战性,我们组织相关专家在总结目前生物钟在人口腔鳞癌发生机制及精准诊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生物钟作用的科学原理和自身长期的研究经验,归纳推荐了生物钟对口腔颌面部鳞癌的发生机制及精准诊疗研究的共识意见,希望能为生物钟或昼夜节律在口腔颌面部鳞癌发生机制及精准诊疗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中提供参考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钟 昼夜节律 鳞状细胞癌 口腔 颌面部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钟在口腔医学研究中合理应用专家共识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凯 孙沫逸 +27 位作者 李龙江 唐瞻贵 任国欣 郭伟 祝颂松 郑家伟 张杰 孙志军 任杰 郑佳雯 吕晓强 唐洪 陈丹 席庆 黄欣 武和明 马洪 尚伟 孟箭 李吉辰 李春洁 李一 赵宁波 谭雪梅 杨轶昕 吴亚东 尹仕琳 张志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5-460,共6页
机体生物钟(也称昼夜节律)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体能适者生存在地球自转环境中的基础。昼夜节律是生命活动最基本的调控机制,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生化稳态、疾病发生及治疗中均扮演关键角色。研究表明,生物钟在口腔组织发育生长、口腔疾病发... 机体生物钟(也称昼夜节律)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体能适者生存在地球自转环境中的基础。昼夜节律是生命活动最基本的调控机制,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生化稳态、疾病发生及治疗中均扮演关键角色。研究表明,生物钟在口腔组织发育生长、口腔疾病发生及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由于目前还没有包括口腔医学在内的生物钟研究方法的指导性文献,研究者主要基于已发表的参考文献进行探讨,致使口腔医学中有关生物钟的研究方法存在争议,如何合理应用昼夜节律的研究方法还存在诸多困惑。该共识在总结生物钟的作用特点以及分析目前生物钟在口腔医学研究中不足的基础上,组织相关专家归纳推荐了生物钟在口腔医学研究中合理实施的10条原则,为生物钟在口腔医学研究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钟 昼夜节律 口腔医学 医学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整合诊治专家共识
3
作者 孙沫逸 何宗轩 +31 位作者 徐豪越 李小莹 张杰 陆海军 展晓红 郝大鹏 白石柱 郭伟 唐瞻贵 任国欣 孟箭 孙志军 李吉辰 何悦 李春洁 秦力铮 杨凯 席庆 孔琳 韩冰 卜令学 冯元勇 宋凯 韩红钰 李洁莹 倪前伟 李昀 柴娟 杨小琛 胡漫 徐名金 尚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7-449,共13页
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是原发于口腔黏膜鳞状上皮的恶性病变,占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80%以上,其主要致病因素包括烟草使用、酗酒及咀嚼槟榔等,在我国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国民健康。OSCC具有较高的局部侵袭性,早期诊断对改善预... 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是原发于口腔黏膜鳞状上皮的恶性病变,占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80%以上,其主要致病因素包括烟草使用、酗酒及咀嚼槟榔等,在我国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国民健康。OSCC具有较高的局部侵袭性,早期诊断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其诊疗涉及口腔颌面外科、头颈外科、肿瘤放疗科、肿瘤内科、修复重建科、影像科、病理科及营养支持团队等多学科紧密协作。鉴于口腔鳞癌疾病负担加重及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快速发展,专家组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经充分讨论形成以“防筛诊治康”为核心,覆盖口腔鳞癌患者全病程管理的整合诊治共识,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规范化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多学科 整合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kp2和P27在口腔疣状癌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任钦 唐瞻贵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3期230-231,234,共3页
目的:研究Skp2与p27在口腔疣状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检测15例口腔疣状癌、30例口腔鳞癌、15例正常口腔黏膜中的Skp2和p27蛋白表达。结果:Skp2、P27在口腔疣状癌组的表达与鳞癌组无显著差异,与正常组有显著差异(P<0.05)2.口腔... 目的:研究Skp2与p27在口腔疣状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检测15例口腔疣状癌、30例口腔鳞癌、15例正常口腔黏膜中的Skp2和p27蛋白表达。结果:Skp2、P27在口腔疣状癌组的表达与鳞癌组无显著差异,与正常组有显著差异(P<0.05)2.口腔疣状癌中,skp2、p27的表达在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及临床分期因素上无显著性差异;口腔疣状癌中Skp2,p27表达负相关(P<0.05)。结论:Skp2和p27可能参与了口腔疣状癌的发生发展;Skp2可能通过下调p27来抑制肿瘤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疣状癌 口腔鳞癌 S期激酶相关蛋白2 细胞周期素抑制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咽鳞状细胞癌整合诊治专家共识
5
作者 孙沫逸 何宗轩 +27 位作者 倪前伟 李小莹 孔琳 席庆 郭伟 唐瞻贵 任国欣 孙志军 孟箭 张杰 李吉辰 何悦 李春洁 秦力铮 杨凯 韩冰 孙彦 陆海军 展晓红 郝大鹏 宋凯 徐豪越 卜令学 李洁莹 胡漫 徐名金 李昀 尚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3-304,共12页
口咽鳞状细胞癌(OPSCC)是原发于口咽黏膜鳞状上皮的恶性病变,占口咽恶性肿瘤的90%以上。近年来HPV感染已成为口咽鳞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HPV相关性口咽鳞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呈现年轻化趋势,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因其生物学行为和... 口咽鳞状细胞癌(OPSCC)是原发于口咽黏膜鳞状上皮的恶性病变,占口咽恶性肿瘤的90%以上。近年来HPV感染已成为口咽鳞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HPV相关性口咽鳞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呈现年轻化趋势,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因其生物学行为和临床特征与非HPV相关口咽鳞癌有显著差异,导致口咽鳞癌诊疗策略发生了重大变化。口咽鳞癌的预防筛查极具重要性,其诊疗流程涉及口腔颌面外科、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肿瘤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多学科协同参与,专家组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经过共同讨论形成以“防筛诊治康”为脉络、贯穿口咽鳞癌患者全生命周期的整合诊治共识,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咽鳞状细胞癌 人乳头瘤病毒 多学科 整合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基质干细胞与黄芪-壳聚糖/聚乳酸支架对犬牙周骨缺损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许春姣 郭峰 +3 位作者 高清平 吴颖芳 翦新春 彭解英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12-517,共6页
目的:探讨以犬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em cells,BMSCs)为种子细胞、黄芪-壳聚糖/聚乳酸(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chitosan/polylactic acid,AP-C/PLA)为支架移植对水平型牙周骨缺损再生的影响。方法:分离并诱导培养自体犬BM... 目的:探讨以犬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em cells,BMSCs)为种子细胞、黄芪-壳聚糖/聚乳酸(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chitosan/polylactic acid,AP-C/PLA)为支架移植对水平型牙周骨缺损再生的影响。方法:分离并诱导培养自体犬BMSCs细胞,与AP-C/PLA、壳聚糖/聚乳酸(chitosan/polylac-ticacid,C/PLA)支架构建组织工程复合物随机植入10只犬双侧下颌第3,4前磨牙水平型牙周骨缺损处,共40个实验牙位,每组10个牙位,共设4组:空白对照组;AP-C/PLA+培养基对照组;C/PLA+BMSCS材料对照组;AP-C/PLA+BMSCS实验组。8周后分别收集牙周标本作组织检查和组织学测量。另取2只犬植入AP-C/PLA+BMSCS,4周后作组织学检查。结果:体外诱导培养的BMSCs表达Ⅰ型胶原和碱性磷酸酶活性(alka linephos phatase,ALP);4周实验组缺损部位均有不规则的新骨形成;第8周时,新骨逐渐成熟,各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牙周再生:实验组牙槽骨修复高度和修复率[(2.90±0.41)mm,57.46%]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0.83±0.30)mm,15.68%]、培养基对照组[(1.46±0.55)mm,30.13%]、材料对照组[(2.67±0.26)mm,51.87%](P<0.01,P<0.01,P<0.05)。结论:黄芪多糖具有促进牙周缺损部位骨形成作用,以BMSCs为种子细胞、黄芪-壳聚糖/聚乳酸为支架的组织工程复合物修复水平型牙周骨缺损可获得部分的牙周组织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骨髓基质干细胞 牙周骨缺损 牙周再生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壳聚糖/聚乳酸多孔支架对犬骨髓基质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许春姣 翦新春 +4 位作者 彭解英 郭峰 黄柏英 熊成东 潘高峰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3-287,共5页
目的:观察黄芪壳聚糖/聚乳酸、壳聚糖/聚乳酸多孔支架复合材料对犬骨髓基质细胞(BMSCs)的黏附、生长及分化的影响,寻找较合适的牙周骨组织工程复合物支架材料。方法:将诱导分化的犬BMSCs分别与黄芪壳聚糖/聚乳酸、壳聚糖/聚乳酸支架体... 目的:观察黄芪壳聚糖/聚乳酸、壳聚糖/聚乳酸多孔支架复合材料对犬骨髓基质细胞(BMSCs)的黏附、生长及分化的影响,寻找较合适的牙周骨组织工程复合物支架材料。方法:将诱导分化的犬BMSCs分别与黄芪壳聚糖/聚乳酸、壳聚糖/聚乳酸支架体外培养。第5天取材,测定2种材料的吸附率,用扫描电镜观察超微结构,以免疫组织化学检测I型胶原,放射免疫法检测骨钙素的分泌情况。结果:BMSCs与2组材料均能形成良好贴附,黄芪壳聚糖/聚乳酸复合材料上贴附的细胞吸附率、Ⅰ型胶原及骨钙素的分泌量高于壳聚糖/聚乳酸组。结论:黄芪壳聚糖/聚乳酸能促进BMSCs生长、分化及基质分泌,是一应用前景良好的组织工程骨构建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黄芪多糖 壳聚糖 聚乳酸 骨髓基质细胞 Ⅰ型胶原 骨钙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根癌全舌切除临床治疗(附2例报告)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月红 唐瞻贵 +5 位作者 苏彤 尹乒 方小丹 全宏志 赵丽莉 卢若煌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66-367,共2页
目的:探讨舌根癌全舌切除的临床治疗。方法:对2例舌根癌患者分别行保留少量舌根组织的全舌切除加游离腹直肌肌皮瓣舌再造术及全舌、会厌切除加带蒂胸大肌肌皮瓣全舌再造术。结果:两种皮瓣均可有效修复全舌切除术后的组织缺损,再造舌的... 目的:探讨舌根癌全舌切除的临床治疗。方法:对2例舌根癌患者分别行保留少量舌根组织的全舌切除加游离腹直肌肌皮瓣舌再造术及全舌、会厌切除加带蒂胸大肌肌皮瓣全舌再造术。结果:两种皮瓣均可有效修复全舌切除术后的组织缺损,再造舌的形态满意。2例病例均获成功,19个月后复查皮瓣成活良好且肿瘤无复发,保留部分舌根患者语音及进食恢复较好。结论:带蒂胸大肌肌皮瓣及游离腹直肌肌皮瓣均可作为全舌切除后组织缺损的有效修复方法;保留舌根与否及保留组织的多少对再造舌术后的功能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蒂胸大肌肌皮瓣 游离腹直肌肌皮瓣 舌根癌 全舌再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唇裂或唇腭裂患者唇裂术后鼻唇畸形的Ⅱ期整复治疗 被引量:11
9
作者 翦新春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 :介绍双侧唇裂 /唇腭裂患者术后鼻唇畸形的Ⅱ期整复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 5 0例患者按鼻畸形、唇畸形的不同 ,分别采用三种不同的术式治疗。对上唇组织较多者 ,采用鼻底叉形瓣延长鼻小柱 ,上唇创缘直接缝合法 ;对鼻及上唇畸形较轻... 目的 :介绍双侧唇裂 /唇腭裂患者术后鼻唇畸形的Ⅱ期整复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 5 0例患者按鼻畸形、唇畸形的不同 ,分别采用三种不同的术式治疗。对上唇组织较多者 ,采用鼻底叉形瓣延长鼻小柱 ,上唇创缘直接缝合法 ;对鼻及上唇畸形较轻者 ,采用Noordhoff整复法治疗 ;对鼻唇畸形严重并有上唇过紧者 ,采用前唇组织瓣延长鼻小柱 ,下唇Abb啨瓣旋转修复上唇正中缺损?峁?:5 0例患者中 ,30例Ⅱ期修复后鼻形态正常 ,鼻孔大小对称 ,有良好的鼻堤 ,鼻小柱长度适中 ;恢复了上唇的高度和宽度 ,有明显的人中嵴、唇峰及唇珠 ,上下唇和谐。 11例患者一般。结论 :本文介绍的三种术式适用于不同类型双侧唇裂术后鼻唇畸形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裂 唇腭裂 双侧唇裂术 术后 鼻畸形 唇畸形 Ⅱ期整复方法 手术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