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曾国藩文化思想简论 |
熊吕茂
肖高华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2
|
|
2
|
现代新儒学的历史命运与中国现代化 |
熊吕茂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0 |
|
3
|
梁漱溟的“文化三路向”说评析 |
熊吕茂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0 |
|
4
|
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婚姻变革思想的演进 |
陈文联
桂运奇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4 |
4
|
|
5
|
论近代中国女权思想的政治化倾向 |
陈文联
|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6
|
泽国旸旱:清代至民国洞庭湖区旱灾及其社会影响 |
刘志刚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5 |
2
|
|
7
|
清代至民国洞庭湖区水利治理的发展与困境 |
刘志刚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8
|
论梁漱溟的道德伦理思想 |
熊吕茂
|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9
|
论唐君毅的道德观——读《道德自我之建立》 |
熊吕茂
|
《伦理学研究》
CSSCI
|
2008 |
2
|
|
10
|
论近代女权思想中的“男性化”倾向 |
陈文联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1
|
清代以来洞庭湖区渍涝特征与灾害防治 |
刘志刚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12
|
论唐君毅的教育观 |
熊吕茂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
2008 |
1
|
|
13
|
戊戌南学会集会讲论活动若干史实的补正 |
彭平一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1 |
1
|
|
14
|
论唐君毅的人生观——读《人生之体验》 |
熊吕茂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1
|
|
15
|
再论唐君毅的人生观——读《人生之体验续篇》 |
熊吕茂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1
|
|
16
|
论唐君毅的伦理观 |
熊吕茂
|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7
|
湘军群体价值取向的传承与湖南维新运动 |
彭平一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8
|
论冯友兰的人生哲学思想 |
熊吕茂
|
《学习论坛》
|
2008 |
0 |
|
19
|
论唐君毅的文学观 |
熊吕茂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0 |
|
20
|
清末湖南近代民办教育的兴起 |
彭平一
|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
200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