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仿真输尿管膀胱镜成像的初步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杨秀军 彭仁罗 +3 位作者 凌桂明 文伟 陈海曦 陈元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3期253-256,共4页
目的 探讨CT仿真输尿管膀胱镜成像技术和价值。方法 应用螺旋CT采集排泄期尿路断面影像 47例 ,层厚 5mm ,螺距 2 .0或 1.0 ,重建层厚 2 .5mm ;将源影像送至工作站作内窥镜成像等后处理。 6例同时作了膀胱镜或输尿管镜检查。结果 CT ... 目的 探讨CT仿真输尿管膀胱镜成像技术和价值。方法 应用螺旋CT采集排泄期尿路断面影像 47例 ,层厚 5mm ,螺距 2 .0或 1.0 ,重建层厚 2 .5mm ;将源影像送至工作站作内窥镜成像等后处理。 6例同时作了膀胱镜或输尿管镜检查。结果 CT IVU和VE技术成功率达 10 0 % ,无并发症。VE内镜样显示了肾盏、肾盂、输尿管和膀胱内壁、内腔及其病变的三维结构 ,对 5mm以上膀胱癌检出率达 10 0 % ,较好地显示了肿瘤特征 ,增加了诊断信息。但VE无法显示尿路结石和区分输尿管真性狭窄与正常蠕动波 ,在显示尿路内腔解剖和病变细节也无输尿管膀胱镜佳 (P <0 .0 5 )。CT IVU图像质量比常规静脉尿路造影 (X IVU)的佳 (P <0 .0 5 )。结论 CT IVU内镜重建三维内镜样显示了尿路内腔与病变 ,对肿瘤病变准确性高 ,但无法检出尿路结石。CT IVU优于X IV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 膀胱癌 诊断 计算机辅助 尿路造影 内镜检查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T_1加权DCE-MRI技术对脑胶质瘤分级 被引量:9
2
作者 邓振生 张娜 +3 位作者 孟莉 王小宜 廖伟华 HOU BL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21,共6页
应用T1加权动态对比度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技术对脑胶质瘤进行术前分级,验证其用于脑胶质瘤分级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对26例脑胶质瘤患者团注Gd-DTPA对比剂后,以1.5TSiemens Syngo MRI扫描仪采集DCE T1加权图像。首先基于改进的Toft... 应用T1加权动态对比度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技术对脑胶质瘤进行术前分级,验证其用于脑胶质瘤分级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对26例脑胶质瘤患者团注Gd-DTPA对比剂后,以1.5TSiemens Syngo MRI扫描仪采集DCE T1加权图像。首先基于改进的Tofts两室药物动力学模型,从采集到的动态组图像建立病灶区感兴趣区内的平均信号强度-时间曲线,然后应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方法对该曲线进行拟合,获取定量参数。这些参数包括:初始增强率ER、回流速率常数Kep、排泄速率常数Kel、曲线下面积AUC、峰值高度PH、到达峰值的时间TTP,最后与临床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比较,建立这些定量参数与脑胶质瘤分级之间的定量关系。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任意两个分级之间各定量参数的统计学差异,P<0.05作为统计学差异标准。ER、AUC和PH随着脑胶质瘤的病理分级由低到高地增加;低级别脑胶质瘤中的Ⅰ与Ⅱ级之间以及高级别中的Ⅲ与Ⅳ级之间的比较结果显示,ER、AUC和PH的值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低级别与高级别级之间的比较结果显示,仅参数ER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R是术前准确界定脑胶质瘤低级别与高级别的最具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参数,其界定阈值约为0.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灌注MRI T1加权DCE 脑胶质瘤 定量药物动力学 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