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用臭氧油通过抑制FcεRI/Syk信号通路缓解DNCB诱导的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被引量:5
1
作者 付志兵 谢雅洁 +6 位作者 曾丽月 高丽华 喻小春 谭丽娜 周璐 曾金容 鲁建云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4,共14页
目的:臭氧被广泛用于治疗过敏性皮肤病,如湿疹、特应性皮炎和接触性皮炎。然而其具体的机制仍然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医用臭氧油对2,4-二硝基氯苯(2,4-dinitrochlorobenzene,DNCB)诱导的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 目的:臭氧被广泛用于治疗过敏性皮肤病,如湿疹、特应性皮炎和接触性皮炎。然而其具体的机制仍然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医用臭氧油对2,4-二硝基氯苯(2,4-dinitrochlorobenzene,DNCB)诱导的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ACD)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小鼠均用DNCB处理。采用DNCB建立ACD样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基础油组、医用臭氧油组、FcεRI过表达质粒(FcεRI-OE)组和FcεRI空质粒(FcεRI-NC)组;基础油和医用臭氧油组分别采用同等剂量基础油和医用臭氧油进行处理,FcεRI-OE组和FcεRI-NC组分别皮内注射25μg FcεRI过表达质粒和空质粒。记录皮损每日的变化,并使用反射共聚焦显微镜(reflectance confocal microscope,RCM)评估皮损厚度和炎症改变,同时对皮损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RNA测序(RNA-sequencing,RNA-seq)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检测及分析。结果:医用臭氧油显著减轻了DNCB诱导的ACD样皮炎,并降低了IFN-γ、IL-17A、IL-1β、TNF-α和其他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均P<0.05)。RNA-seq分析显示医用臭氧油显著抑制了DNCB诱导的FcεRI/Syk信号通路的激活,后续通过real-time 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得到证实(均P<0.05)。与臭氧油组和FcεRI-NC组相比,FcεRI-OE组的IFN-γ、IL-17A、IL-1β、IL-6、TNF-α和其他炎症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FcεRI-OE组FcεRI和Syk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也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医用臭氧油通过抑制FcεRI/Syk信号通路显著改善ACD样皮炎,减轻DNCB诱导的ACD样皮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臭氧油 2 4二硝基氯苯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FcεRI/Sy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化脂肪酸酯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减少脓毒症致死
2
作者 王丹 刘袁洪 +2 位作者 宗秀乐 闫思聿 鲁建云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09-820,共12页
目的:脓毒症是一种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失调,具有病死率高的特点,目前的治疗方法难以达到满意的疗效。研究表明臭氧治疗因其具有加强抗感染和免疫调节的作用,在多种感染及炎症相关疾病中起治疗作用。臭氧油是重要的臭氧治疗方式,其中关键... 目的:脓毒症是一种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失调,具有病死率高的特点,目前的治疗方法难以达到满意的疗效。研究表明臭氧治疗因其具有加强抗感染和免疫调节的作用,在多种感染及炎症相关疾病中起治疗作用。臭氧油是重要的臭氧治疗方式,其中关键成分为酸化脂肪酸酯。而酸化脂肪酸酯在脓毒症中的作用并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索酸化脂肪酸酯在脓毒症小鼠模型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利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腹腔注射及盲肠结扎穿孔术(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构建小鼠脓毒症模型,取小鼠血清检测炎症因子,采集肺组织进行苏木精和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评估不同时间点及不同剂量酸化脂肪酸酯对脓毒症炎症因子释放及相关肺损伤的影响。在构建脓毒症模型后观察96 h,分析小鼠存活率。此外,用酸化脂肪酸酯处理原代腹腔巨噬细胞、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THP-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炎症因子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和下游消皮素D(gasdermin-D,GSDMD)蛋白的裂解。结果:不同时间和剂量的酸化脂肪酸酯处理均可减少脓毒症小鼠炎症小体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和IL-18的释放(均P<0.05),但对细胞因子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释放无显著影响(均P>0.05)。酸化脂肪酸酯可显著提高脓毒症小鼠存活率,减轻脓毒症小鼠肺损伤(均P<0.05)。酸化脂肪酸酯可抑制经典及非经典途径诱导的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family pyrin domain containing 3,NLRP3)炎症小体活化(均P<0.05),但不影响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absent in melanoma 2,AIM2)和含NLR家族CARD结构域4(NLR family CARD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4,NLRC4)炎症小体的活化(均P>0.05)。酸化脂肪酸酯可抑制caspase-1和下游GSDMD的裂解。结论:酸化脂肪酸酯通过减少炎症因子释放及脓毒症相关器官损伤进而在脓毒症中起到保护作用,其机制为酸化脂肪酸酯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活化,提示酸化脂肪酸酯可作为一种治疗脓毒症潜在的候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酸化脂肪酸酯 NLRP3炎症小体 臭氧治疗 臭氧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