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添加有NiOOH的混合晶型Ni(OH)_2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1
作者 袁国霞 黄可龙 +1 位作者 刘素琴 仲晓玲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99-1104,共6页
采用络合沉淀法制备了具有特殊表面纳米片状结构的微米级混合晶型氢氧化镍,并研究了添加化学氧化NiOOH纳米颗粒对上述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采用SEM、XRD等手段表征了样品的形貌及物相特征,并考察了其作为镍氢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的电化学... 采用络合沉淀法制备了具有特殊表面纳米片状结构的微米级混合晶型氢氧化镍,并研究了添加化学氧化NiOOH纳米颗粒对上述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采用SEM、XRD等手段表征了样品的形貌及物相特征,并考察了其作为镍氢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添加的纳米片状β-NiOOH随机分布在氢氧化镍表面.以制备的样品为正极材料组装成镍氢模拟电池,在0.2C充放电条件下,制备材料的放电比容量可达306mAh/g;添加NiOOH能有效地改善镍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添加量为7wt%时,0.2C充放电条件下样品放电比容量为326mAh/g,在2C充放电条件下放电比容量可达311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镍 羟基氧化镍 化学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酸新戊二醇壬二酸混合酯的润滑性能 被引量:11
2
作者 廖德仲 金小容 +3 位作者 刘士军 何节玉 毛立新 许怡学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2-74,共3页
以新戊二醇、壬二酸和油酸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了一种混合酯,测定了混合酯的流变学性能、生物降解性能和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混合酯的粘度比较高,粘度指数为227,凝点低于-40.5℃,最大无卡咬负荷为784N,其流变学性能、生物降解性能... 以新戊二醇、壬二酸和油酸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了一种混合酯,测定了混合酯的流变学性能、生物降解性能和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混合酯的粘度比较高,粘度指数为227,凝点低于-40.5℃,最大无卡咬负荷为784N,其流变学性能、生物降解性能和摩擦学性能优于矿物油。生物降解率大于97%,是一类高粘度的环境友好酯类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戊二醇 壬二酸 油酸 混合酯 润滑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设计法优选芦荟总蒽醌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太平 李芬芳 +1 位作者 邢健敏 盛丽萍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15-616,共2页
关键词 芦荟 蒽醌类物质 提取 均匀设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酸新戊二醇邻苯二甲酸复合酯的润滑性能 被引量:2
4
作者 廖德仲 金小容 +3 位作者 刘士军 何节玉 毛立新 许怡学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7-59,共3页
以邻苯二甲酸酐、新戊二醇和油酸为原料合成了复合酯,测定了复合酯的流变学性能、生物降解性能和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复合酯的粘度范围宽,40℃的粘度在135~331mm2/s之间,粘度指数约为130,凝点低于-38℃,其中聚合度为1.42的复合酯的最... 以邻苯二甲酸酐、新戊二醇和油酸为原料合成了复合酯,测定了复合酯的流变学性能、生物降解性能和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复合酯的粘度范围宽,40℃的粘度在135~331mm2/s之间,粘度指数约为130,凝点低于-38℃,其中聚合度为1.42的复合酯的最大无卡咬负荷为784N,磨斑直径为0.40mm,优于矿物油。生物降解率大于75%,热分解温度大于300℃,因此复合酯是一类性能优良的合成酯类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酸 邻苯二甲酸酐 新戊二醇 复合酯 润滑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羟基二苯乙烯及其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生长抑制和致凋亡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欣 谢立 +4 位作者 胡建国 蒋新宇 向大雄 高洁生 高戈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0-399,共10页
目的:以虎杖为原料提取的白藜芦醇(Res),再经甲基化反应合成的3,5,4'-三羟基二苯乙烯(3,5,4'-trimethoxystilbene,TMS),对TMS进行结构鉴定和药代动力学测定。检测TMS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的生长抑制和致凋亡作用。方法:... 目的:以虎杖为原料提取的白藜芦醇(Res),再经甲基化反应合成的3,5,4'-三羟基二苯乙烯(3,5,4'-trimethoxystilbene,TMS),对TMS进行结构鉴定和药代动力学测定。检测TMS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的生长抑制和致凋亡作用。方法:用紫外吸收光谱、红外吸收光谱、1H-NMR谱、13C-NMR图谱、质谱检测等方法对TMS进行结构鉴定。测定大鼠口服TMS后的生物利用度,肠道吸收特点,体内组织分布和体内排泄。测定TMS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利用大鼠肺动脉制备PASMCs。将细胞分为8组。A组(空白对照组):不加TNF-α,TMS,Res;B组(TNF-α组):100 pg/mL TNF-α;C^E组(低~高浓度TMS组):TNF-α(100 pg/mL)+TMS(5,10,20μmol/L);F^H组(低~高浓度Res组):TNF-α(100 pg/mL)+Res(50,100,200μmol/L)。MTT法测定TMS对PASMCs增殖的影响。流式Annexin V/PI法测定TMS对PASMCs凋亡的影响。结果:TMS的紫外吸收图谱为λmax(MeOH):318,306.2,217.8nm;红外光谱解析为IRνKmaBxr/cm:2999,2935,2836,1591,1511,1456/cm;1H-NMR谱解析显示结构含有3个羟基;13C-NMR图谱解析为17个碳信号,并且其结构中含有对称的结构片段。质谱图谱解析为ESI-MS m/z:271[M+H]+,256[M+H-CH3]+,241[256-CH3]+,相对分子质量为270,推测分子式为C17H18O3,结构中含有甲基。样品元素分析得分子结构式可用C17H18O3表示,因此可确定化合物为反-3,5,4'-三羟基二苯乙烯。TMS绝对生物利用度为45.4%,在小肠上段有较好吸收,通过粪便、胆汁排泄,在各组织中均有分布,最大耐受量(MTD)约5.85 g/kg。TMS干预PASMCs 24 h后经MTT法测定显示对其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强度呈剂量依赖性改变。A^H组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4.07±2.12)%,(6.54±4.78)%,(9.35±4.26)%,(16.75±5.34)%,(23.74±7.07)%,(6.78±5.58)%,(8.81±5.16)%,(17.81±6.03)%。流式Annexin V/PI法检测结果显示:TMS干预PASMCs 24 h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TNF-α干预组,且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A^H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63±0.74)%,(3.54±0.81)%,(5.77±4.62)%,(11.68±5.35)%,(18.79±4.15)%,(4.11±3.59)%,(6.33±4.8)%,(12.47±5.06)%。结论:TMS的分子式可用C17H18O3表示,结构式为反-3,5,4'-三羟基二苯乙烯。TMS的生物利用度为45%。TMS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PASMCs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3 5 4'-三羟基二苯乙烯 白藜芦醇 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