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相乳液聚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
作者 魏鑫 钟宏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7年第12期12-14,共3页
反相乳液聚合由于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和自身的技术优势,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系统地阐述了反相乳液聚合的特点、性质、反应机理及应用,介绍了反相乳液聚合在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并对反相乳液聚合的发展及研究前景提出了自己的... 反相乳液聚合由于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和自身的技术优势,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系统地阐述了反相乳液聚合的特点、性质、反应机理及应用,介绍了反相乳液聚合在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并对反相乳液聚合的发展及研究前景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乳液聚合 聚合机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耐酸性碳酸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满瑞林 赵眉飞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共3页
回顾了国内外碳酸钙在耐酸性处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叙述了其处理方法经历了从制备耐酸性碳酸钙组合物,到对碳酸钙进行表面改性及复合的过程,并着重介绍了用磷酸盐、铝酸盐或铝盐、硅酸盐及钡盐等对碳酸钙进行表面改性或复合。
关键词 碳酸钙 耐酸性 磷酸盐 铝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水溶性金属注射成形用粘结剂的研制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海普 钟宏 祝爱兰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75-279,共5页
论文在抽提MIM粘结剂中水溶性组分及病分子组元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参数计算、溶解试验确定了水溶性组分的品种、PEG的分子龟分布,进而结合混合试验以及扫描电镜测试确定了水溶性MIM粘结剂中的高分子组元和整个粘结剂配方。结果表明,PE... 论文在抽提MIM粘结剂中水溶性组分及病分子组元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参数计算、溶解试验确定了水溶性组分的品种、PEG的分子龟分布,进而结合混合试验以及扫描电镜测试确定了水溶性MIM粘结剂中的高分子组元和整个粘结剂配方。结果表明,PEG是一种合适的水溶性组分,恰、与的分子最分布,即10%PEG600+30%PEG1000+60%PEG1500的混合配方呵以满足MIM工艺时其热收缩率的要求;PEG—POM具有热力学相容性,其混合物流动性、冷却强度好但水溶性苊;PMMA分子量时PMMA—PEG的混合性具有决定讹的作用,住PMMA分子量适中(M=(40.7~98.4)×10^4)时,PEG—PMMA混合物棚容性、冷却强度和水溶性都较好,但流动性稍差;当PEG-POM—PMMA三者以75:23:2配比组成三元素时,它兼备了PEG—POM和PEG—-PMMA二元体系的优点,总体效果最好。为了增加粘结剂水溶性纰分PEG的热稳定性、改善组分间的相容性、降低黏度和增加粘结剂对粉末的润湿性,粘结剂需要配以适篷抗氧刹BHT、增塑剂DOP和表师活性剂。最终确定粘结剂适宜配方为:PEG72%,POM23%,PMMA2%,SA2%,DOP1%,BHT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注射成形 水溶性粘结剂 聚乙二醇 聚甲醛 聚甲越阿烯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抛光砖防污剂 被引量:8
4
作者 卢红梅 钟宏 符剑刚 《中国陶瓷》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1-33,共3页
实验研制的一种新型抛光砖防污剂,能防止一般生活污渍对抛光砖的污染。关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关键词 抛光砖 防污剂 应用 生活污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改性烷氧羰基硫脲螯合树脂对Cu(Ⅱ)的吸附性能
5
作者 王帅 赵刚 +3 位作者 钟宏 文彦龙 肖静晶 刘广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35-37,42,共4页
采用静态吸附法考察了吸附时间、吸附温度、Cu(Ⅱ)初始浓度和溶液酸度对聚苯乙烯改性烷氧羰基硫脲螯合树脂(PSATU)吸附Cu(Ⅱ)性能的影响,树脂对Cu(Ⅱ)的饱和吸附容量为0.431mmol/g。PSATU树脂吸附过程符合Boyd液膜扩散方程和Langmuir等... 采用静态吸附法考察了吸附时间、吸附温度、Cu(Ⅱ)初始浓度和溶液酸度对聚苯乙烯改性烷氧羰基硫脲螯合树脂(PSATU)吸附Cu(Ⅱ)性能的影响,树脂对Cu(Ⅱ)的饱和吸附容量为0.431mmol/g。PSATU树脂吸附过程符合Boyd液膜扩散方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吸附过程焓变和熵变大于零,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值小于零,吸附过程为吸热的自发过程。PSATU树脂吸附Cu(Ⅱ)后,C=O、C=S和N-H键的吸收峰发生了变化,表明吸附过程中Cu与相应官能团发生了配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烷氧羰基硫脲螯合树脂 吸附 Cu(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钠及其肟化产品的合成与表征
6
作者 项林峰 钟宏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74-1077,共4页
以甲醇水溶液为溶剂、过硫酸钾和乙二胺为氧化还原引发剂、十二硫醇为链转移剂、丙烯酸和丙烯酸甲酯为单体进行自由基聚合制备了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酸钠。通过均匀设计实验得出聚合过程中各因素对产品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顺序为:过硫... 以甲醇水溶液为溶剂、过硫酸钾和乙二胺为氧化还原引发剂、十二硫醇为链转移剂、丙烯酸和丙烯酸甲酯为单体进行自由基聚合制备了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酸钠。通过均匀设计实验得出聚合过程中各因素对产品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顺序为:过硫酸钾用量>十二硫醇用量>聚合温度>过硫酸钾与乙二胺的摩尔比。在过硫酸钾质量分数3.5%、过硫酸钾与乙二胺摩尔比1∶1、聚合温度75℃、十二硫醇质量分数3.72%、丙烯酸与丙烯酸甲酯摩尔比4.0的条件下制备了相对分子质量为1244、可作为分散剂使用的聚丙烯酸钠。同时,对聚丙烯酸钠进行肟化改性,制备出具有鳌合金属离子性能的功能型共聚物,并通过红外光谱对聚丙烯酸钠和肟化改性聚丙烯酸钠的结构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 丙烯酸甲酯 自由基聚合 聚丙烯酸钠 分散剂 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