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泡石陶瓷料浆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晓飞 柴立元 +2 位作者 彭兵 程明明 黄毅 《陶瓷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210-216,共7页
通过Zeta电位、沉降实验、粘度等测试表征不同分散剂对海泡石陶瓷料浆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阴离子活性剂十六烷基苯磺酸钠对固相浓度增大、粒径小的海泡石料浆的分散稳定性效果较好,且在pH=11,浓度为0.8wt%时达到最佳,其分散稳定作... 通过Zeta电位、沉降实验、粘度等测试表征不同分散剂对海泡石陶瓷料浆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阴离子活性剂十六烷基苯磺酸钠对固相浓度增大、粒径小的海泡石料浆的分散稳定性效果较好,且在pH=11,浓度为0.8wt%时达到最佳,其分散稳定作用的实质是增强了微粒间的静电排斥作用和空间位阻排斥作用,并减弱了范德华吸引作用。海泡石对SDBS的吸附曲线是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泡石料浆 稳定性 分散剂 粘度 吸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剂对污染土壤上蔬菜生长及吸收重金属的影响 被引量:20
2
作者 肖细元 杨淼 +2 位作者 郭朝晖 苗旭峰 王凤永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1-46,共6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石灰、钙镁磷肥、海泡石3种改良剂对重金属As、Cd、Pb和Zn复合污染土壤上蔬菜生长及其吸收重金属的影响,并表征了土壤有效态重金属含量、pH及脲酶活性等指标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施加石灰和钙镁磷肥可以促进蔬菜生长,...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石灰、钙镁磷肥、海泡石3种改良剂对重金属As、Cd、Pb和Zn复合污染土壤上蔬菜生长及其吸收重金属的影响,并表征了土壤有效态重金属含量、pH及脲酶活性等指标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施加石灰和钙镁磷肥可以促进蔬菜生长,其中,石灰处理下小白菜生物量较对照提高了99.0%;石灰和钙镁磷肥处理下,西红柿茎叶生物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80.7%和82.3%。施用改良剂提高了土壤pH和脲酶活性,土壤有效态重金属含量不同程度降低,特别是海泡石的后期修复效果明显。与对照相比,石灰和钙镁磷肥处理显著降低小白菜叶中As含量,明显抑制西红柿茎叶对As、Cd和Pb的吸收(p<0.05);施加石灰明显降低小白菜叶中Cd和Pb含量(p<0.05)。然而,海泡石对抑制蔬菜吸收重金属的效果不明显。石灰和钙镁磷肥能有效抑制重金属从蔬菜根部向地上部转运,可作为重金属污染土壤上种植农作物优先考虑施用的改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重金属 改良剂 土壤 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方香蒲(Typha orientalis Presl)对重度污染土壤中As、Cd、Pb的耐性与累积特征 被引量:30
3
作者 王凤永 郭朝晖 +1 位作者 苗旭峰 肖细元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966-1971,共6页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东方香蒲对重度污染土壤中As、Cd、Pb的耐受性能与累积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与未污染土壤处理相比,当土壤中As、Cd、Pb含量分别达到48.4、16.9mg·kg-1和316mg·kg-1时,东方香蒲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和过氧化...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东方香蒲对重度污染土壤中As、Cd、Pb的耐受性能与累积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与未污染土壤处理相比,当土壤中As、Cd、Pb含量分别达到48.4、16.9mg·kg-1和316mg·kg-1时,东方香蒲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等均无显著降低,东方香蒲对土壤中As、Cd、Pb表现了较强的耐受性能;当土壤中As、Cd、Pb含量分别达到285、42.1、1008mg·kg-1时,东方香蒲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等均明显下降(P<0.05),表现出植株矮小、叶片枯黄等中毒症状。东方香蒲对土壤中As、Cd、Pb的累积主要在根部,其含量分别可达31.69、35.12mg·kg-1和87.12mg·kg-1,而在茎叶中仅为2.06、2.83mg·kg-1和20.18mg·kg-1,根部向地上部转移系数小。研究结果表明,东方香蒲可作为As、Cd、Pb重度污染土壤植物稳定修复的潜在目标植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东方香蒲 叶绿素含量 过氧化氢酶活性 植物稳定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镉矿的区域分布及土壤镉污染风险分析 被引量:46
4
作者 袁珊珊 肖细元 郭朝晖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1-56,100,共7页
系统地分析和评价了中国镉矿的区域分布及长期采选冶活动所带来的土壤镉污染风险。研究结果表明,截至2005年底,中国累计探明镉资源储量约为719.47kt,保有镉资源储量约为587.37kt,且多与铅矿、锌矿等以共、伴生形式存在。中国镉矿主要分... 系统地分析和评价了中国镉矿的区域分布及长期采选冶活动所带来的土壤镉污染风险。研究结果表明,截至2005年底,中国累计探明镉资源储量约为719.47kt,保有镉资源储量约为587.37kt,且多与铅矿、锌矿等以共、伴生形式存在。中国镉矿主要分布在中部、西南部及华东地区,这些地区的镉资源探明储量占中国累计探明总储量的88.0%,保有储量占中国总保有储量的87.1%。据统计,中国镉采出量约为136.10kt,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其镉采出量占中国总采出量的59.4%。镉污染事件主要发生在镉矿相对丰富及采选冶活动较密集的云南、广东、湖南、贵州等地区,大部分矿冶区及周边土壤呈现重度镉污染,农作物中含镉量超出《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05)中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矿 储量 区域分布 镉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冶区重金属污染土壤肥力特征及生态修复潜力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苗旭锋 肖细元 +2 位作者 郭朝晖 杨淼 王凤永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5-119,共5页
通过对湖南长沙、株洲、衡阳和郴州地区典型矿冶区周边64个土壤样品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与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III级标准(pH6.5~7.5)比较,典型矿冶区周边土壤中As、Cd、Pb和Zn含量的超标率分别为75.8%、75.8%、66... 通过对湖南长沙、株洲、衡阳和郴州地区典型矿冶区周边64个土壤样品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与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III级标准(pH6.5~7.5)比较,典型矿冶区周边土壤中As、Cd、Pb和Zn含量的超标率分别为75.8%、75.8%、66.1%和71.0%,表现为多重金属污染。废弃地土壤中As、Cd、Cr、Cu、Pb和Zn含量显著高于菜地和水稻土壤中相应元素含量。典型矿冶区周边土壤整体呈酸性,质地较粘。土壤中有机质、碱解N、速效P、有效K含量范围分别为0.18~143g/kg、14.7~372、7.82~202、0.00~782mg/kg,其平均含量达到II级标准值的样品数分别占总样品数的93.7%、95.4%、100%和89.1%。土壤质地和肥力特征表明,典型矿冶区周边重金属污染土壤基本肥力总体水平较好,可以顺利开展其生态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土壤肥力 有色金属矿冶区 生态修复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色矿业区耕作土壤、蔬菜和大米中重金属污染 被引量:32
6
作者 郭朝晖 宋杰 +1 位作者 陈彩 程义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44-1148,共5页
有色金属矿业区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对我国生态环境质量、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构成了一定威胁,研究典型矿业区周边复合污染地带的土壤环境质量及其食物安全对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从湖南省的长沙、株洲、衡阳、郴州等有... 有色金属矿业区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对我国生态环境质量、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构成了一定威胁,研究典型矿业区周边复合污染地带的土壤环境质量及其食物安全对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从湖南省的长沙、株洲、衡阳、郴州等有色金属矿业区收集耕作土壤、蔬菜和大米样品,结合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分析,研究其中重金属元素的累积和迁移特征,评估蔬菜和大米中重金属元素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耕作土壤中主要重金属污染元素为Cd、As、Pb、Cu、Zn等;主成分分析表明,菜地土中第一主成分主要反映了Pb、Zn、Cd、As的复合污染信息以及与土壤pH的相关关系;水稻土中第一主成分主要反映了Cu、Zn、Pb、Cd的复合污染信息;聚类分析进一步阐明耕作土壤以Cd、Pb、As、Cu、Zn为主的复合污染特征。研究区蔬菜中Cd、Pb、As、Cu、Zn、Cr含量,大米中Cd、Pb和Zn含量均明显超过我国食品卫生标准;蔬菜中Cd、Pb、As和大米中Cd、Pb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金属矿业区 耕作土壤 蔬菜 大米 多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钒矿资源的区域分布与石煤中钒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31
7
作者 蒋凯琦 郭朝晖 肖细元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16-219,224,共5页
我国钒矿资源,尤其是石煤资源储量丰富。统计表明:我国钒矿资源保有储量(以V2O5计)约3400万t,累计查明资源储量约3600万t,主要分布在四川、陕西、湖南、安徽、湖北等地,5省合计储量占全国的90.1%,累计查明储量占全国的88.9%。含钒石煤... 我国钒矿资源,尤其是石煤资源储量丰富。统计表明:我国钒矿资源保有储量(以V2O5计)约3400万t,累计查明资源储量约3600万t,主要分布在四川、陕西、湖南、安徽、湖北等地,5省合计储量占全国的90.1%,累计查明储量占全国的88.9%。含钒石煤是我国一种独特的钒矿资源,其中V2O5储量约1128万t,占钒矿资源总储量的37.0%,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浙江、贵州等地,其中有工业开采价值的(w(V2O5)>0.8%)石煤中钒储量占62.6%。含钒石煤是我国钒矿资源利用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本文综述了火法-湿法联用、湿法从石煤中提取钒的工艺以及存在的问题,对生物浸出钒及其它有价金属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矿 区域分布 石煤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污泥对废水中铍的吸附与解吸 被引量:4
8
作者 庄明龙 柴立元 +2 位作者 闵小波 李青竹 韦顺文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5-48,共4页
本文研究了活性污泥对水中铍的吸附特性。考察了时间、温度、pH、共存离子等对吸附过程的影响,以及吸附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铍在污泥上的吸附主要为快速的表面吸附,受温度影响不大,在pH3~7范围,吸附量随pH的升高而增... 本文研究了活性污泥对水中铍的吸附特性。考察了时间、温度、pH、共存离子等对吸附过程的影响,以及吸附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铍在污泥上的吸附主要为快速的表面吸附,受温度影响不大,在pH3~7范围,吸附量随pH的升高而增大,铜、铅、锌、钙由于共同竞争吸附电位而使吸附量下降,铁、铝等由于产生微沉淀而致使吸附量增加,钠由于具有竞争和生成复盐双重作用导致吸附量交叉变化,硫酸根和磷酸根由于与铍生成沉淀而增加去除率,而氟和铍生成稳定配离子使去除率下降,溶液pH由于生成配离子而呈现反常的升高;此外,还探讨了不同解吸剂对污泥中铍的解吸效果,结果表明,盐酸解吸效果最佳,解吸率高达96.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 铍废水 吸附 特性 解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