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氯气氧化分解草酸钴沉淀母液中的草酸 被引量:2
1
作者 田庆华 易宇 郭学益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558-2562,共5页
为有效去除草酸沉钴母液中残留的大量草酸,采用氯气作为氧化剂探索氧化分解母液中草酸的可行性。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氯气用量、搅拌速度和钴离子浓度等因素对氧化效果的影响。确定了优化工艺条件:反应温度50℃,搅拌速度700 r/min... 为有效去除草酸沉钴母液中残留的大量草酸,采用氯气作为氧化剂探索氧化分解母液中草酸的可行性。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氯气用量、搅拌速度和钴离子浓度等因素对氧化效果的影响。确定了优化工艺条件:反应温度50℃,搅拌速度700 r/min,次氯酸钙150 g,6 mol/L盐酸550 mL,反应时间3 h。在此条件下,草酸的氧化率可达97.9%,母液中残留的草酸质量浓度仅为0.42 g/L,处理后的母液可直接返回含钴物料的浸出,实现了工艺流程的闭路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气 氧化 草酸 草酸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沉积法制备高孔隙率微孔金属锌泡沫材料 被引量:2
2
作者 田庆华 郭学益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44-647,652,共5页
为制备电极材料用金属锌泡沫材料,研究了以孔径0.3mm的微孔聚氨酯泡沫为基体,经脱脂、粗化、活化、化学镀、电沉积等工艺制备泡沫锌的工艺,探讨了主盐浓度、镀液温度、pH值、阴极电流密度、异极距及超声强化对电沉积工艺的影响.研究得... 为制备电极材料用金属锌泡沫材料,研究了以孔径0.3mm的微孔聚氨酯泡沫为基体,经脱脂、粗化、活化、化学镀、电沉积等工艺制备泡沫锌的工艺,探讨了主盐浓度、镀液温度、pH值、阴极电流密度、异极距及超声强化对电沉积工艺的影响.研究得到电沉积优化工艺条件为:硫酸锌250g/L、硫酸铝20g/L、硫酸铝钾40g/L、硫酸钠30g/L、添加剂H6g/L、硫锌-30光亮剂10mL/L,镀液温度30℃,pH值为3.5,异极距4.0cm,阴极表观电流密度0.04A/cm2.研究了超声强化对提高电沉积工艺的深镀能力和电流效率的积极作用,在优化条件下,可制得三维网状结构、光亮性好且孔隙率高达92.2%的泡沫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泡沫锌 高孔隙率 微孔 聚氨酯泡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基普鲁士蓝类似物VHCF用于水系铜电池正极
3
作者 文小雨 张昌凡 +2 位作者 向楷雄 周伟 陈晗 《包装学报》 2023年第3期65-75,共11页
针对开发高性能水系铜电池电极材料的迫切需求,通过简易的共沉淀法制备钒基普鲁士蓝类似物铁氰化钒(VHCF)用作水系铜电池正极,考察反应温度及转速对VHCF样品表面形貌及微观结构的影响,探究不同VHCF样品在电化学性能上的差异,并分析VHCF... 针对开发高性能水系铜电池电极材料的迫切需求,通过简易的共沉淀法制备钒基普鲁士蓝类似物铁氰化钒(VHCF)用作水系铜电池正极,考察反应温度及转速对VHCF样品表面形貌及微观结构的影响,探究不同VHCF样品在电化学性能上的差异,并分析VHCF样品的铜离子储存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适当提升反应温度及搅拌器的转速,可以制备出[Fe(CN)_(6)]^(4-)含量多,粒径小且结构稳定的立方相VHCF;丰富的[Fe(CN)_(6)]^(4-)可以为Cu^(2+)离子提供更多的化学活位点,较小的粒径有利于提高Cu^(2+)离子的扩散速率,与普鲁士蓝骨架结合更稳定的结晶水则能改善电池循环稳定性;电化学反应过程中,Cu^(2+)离子会取代VHCF骨架中的V5+离子形成不可逆新相。VHCF正极在0.1 A/g电流密度下的首次放电比容量高达146.5 m A·h/g,循环500次后,保留了56.1 m A·h/g的可逆容量;在1.0 A/g的大电流密度下的放电比容量仍有60.1 m A·h/g。因此,钒基普鲁士蓝类似物VHCF在水系铜电池中的应用,为设计及发展水系铜电池高性能电极材料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鲁士蓝类似物 铁氰化钒 水系电池 铜电池 正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