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iO_(2)-CNTs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1
作者 张瀚文 习小明 +3 位作者 卓晓军 沈裕军 周小舟 彭俊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1-155,162,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超声分散法制备了TiO_(2)-CNTs复合光催化剂,并进行了光催化还原CO_(2)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当CNTs负载量为0.75%时,TiO_(2)-CNTs复合光催化剂光催化还原CO_(2)的性能较佳,在波长365 nm的紫外光照射下,相比于单一TiO_(2...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超声分散法制备了TiO_(2)-CNTs复合光催化剂,并进行了光催化还原CO_(2)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当CNTs负载量为0.75%时,TiO_(2)-CNTs复合光催化剂光催化还原CO_(2)的性能较佳,在波长365 nm的紫外光照射下,相比于单一TiO_(2)催化剂,CH_(4)平均产率提升了90%,CO平均产率提升了156%。反应机理认为:CNTs作为助催化剂与半导体TiO_(2)形成了紧密的电子传输结构,显著加快了光生载流子的转移,降低了电子-空穴的复合效率;此外,CNTs高比表面积和优异的吸附性能可以增加反应活性位点,从而提高催化剂光催化还原CO_(2)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剂 二氧化碳 碳纳米管 TiO_(2) 溶胶-凝胶法 紫外光 催化还原 活性点位 光生载流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型稀土矿区土壤中高岭土对氨氮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靖青秀 郭欢 +3 位作者 黄晓东 王巍 钟盛文 黄亚祥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64-70,共7页
我国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区土壤氨氮污染严重,高岭土是矿区土壤的主要黏土成分之一。本文对高岭土黏土矿物与氨氮污染间的吸附特点及吸附动力学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氨氮初始浓度、温度的升高,高岭土对氨氮的吸附量与吸附速率均提... 我国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区土壤氨氮污染严重,高岭土是矿区土壤的主要黏土成分之一。本文对高岭土黏土矿物与氨氮污染间的吸附特点及吸附动力学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氨氮初始浓度、温度的升高,高岭土对氨氮的吸附量与吸附速率均提高;pH〈9.2时,高岭土对氨氮的吸附量随pH值增大而增大;pH〉9.2时,二者间的吸附量随pH值增大急剧降低;高岭土对氨氮的等温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对于实际的我国南方的离子型稀土开采矿区,在矿区土壤的温度存在主要区间(298~310K)、pH值存在范围(3.0~6.0)内,随原地浸矿时温度、浸矿液浓度或pH值的升高,矿区土壤中氨氮的吸附残留量均会增大;可通过使用较低浓度的原地浸矿液、控制较低的土壤pH值和温度,加强对矿区污染土壤中氨氮的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土 氨氮污染 吸附 离子型稀土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品位红土镍矿粗细分级?重磁联合除铬工艺 被引量:3
3
作者 许鹏云 方浩 +4 位作者 陈洲 刘波 蒋振康 郭学益 许开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67-578,共12页
为了降低铬铁矿对红土镍矿湿法冶炼设备的磨蚀,对红土镍矿原矿进行系统的工艺矿物学表征,提出“粗细分级—螺旋溜槽—摇床—磁选”工艺对红土镍矿中的铬铁矿进行富集分离,降低红土镍矿原矿中铬铁矿的含量并获取部分品质合格的铬精矿。... 为了降低铬铁矿对红土镍矿湿法冶炼设备的磨蚀,对红土镍矿原矿进行系统的工艺矿物学表征,提出“粗细分级—螺旋溜槽—摇床—磁选”工艺对红土镍矿中的铬铁矿进行富集分离,降低红土镍矿原矿中铬铁矿的含量并获取部分品质合格的铬精矿。研究结果表明:红土镍矿中的铬主要富集在0.058~1.500 mm粒级中,赋存物相为铬铁矿和褐铁矿,分别占比54.51%和44.04%;Ni不存在独立矿物相,95.95%的镍赋存于褐铁矿中。“粗细分级—螺旋溜槽—摇床—磁选”工艺能够将送入冶炼的红土镍矿Cr2O3品位由原矿的2.24%降低至1.27%,去除率达43.30%,能够有效降低铬铁矿对红土镍矿冶炼设备的磨蚀;同时,该工艺还能获得Cr2O3品位为36.19%,回收率32.07%,铬铁比为2.51的铬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土镍矿 粗细分级 重选 磁选 褐铁矿 铬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0.5Cd0.5S@Ni(OH)2可见光下光催化制氢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建 习小明 +5 位作者 沈裕军 李运姣 张典伟 彭俊 周小舟 马鹏程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9-152,共4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Zn0.5Cd0.5S纳米片状光催化剂,并通过沉淀法原位负载Ni(OH)2,制备出光催化剂Zn0.5Cd0.5S@Ni(OH)2。Zn0.5Cd0.5S异质结有着良好的光吸收性能,负载Ni(OH)2能为催化剂提供大量反应活性中心,有效减少了光生载流子的复合,能...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Zn0.5Cd0.5S纳米片状光催化剂,并通过沉淀法原位负载Ni(OH)2,制备出光催化剂Zn0.5Cd0.5S@Ni(OH)2。Zn0.5Cd0.5S异质结有着良好的光吸收性能,负载Ni(OH)2能为催化剂提供大量反应活性中心,有效减少了光生载流子的复合,能大幅度提高产氢速率。实验结果表明,当Ni(OH)2负载量为15%时,光催化剂产氢性能达到最佳,在可见光(λ≥420 nm)照射下,其平均产氢速率为44.46 mmol/(g·h),是未负载Ni(OH)2基体材料的5.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制氢 Zn0.5Cd0.5S NI(OH)2 可见光 水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3AlF6-K3AlF6-AlF3熔体中电解制备Al-Sc中间合金的工艺研究
5
作者 李怡凡 杨凯 +4 位作者 胡勋 银瑰 彭可 田忠良 赖延清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2-94,共3页
在Na3AlF6-K3AlF6-AlF3熔盐体系中,采用电解法制备Al-Sc中间合金,研究了阴极电流密度、电解时间、氧化铝及氧化钪加入量对电流效率的影响,并采用XRD和SEM对阴极析出产物进行了微观分析。结果表明:在电解温度950℃时,Na3AlF6-K3AlF6-AlF... 在Na3AlF6-K3AlF6-AlF3熔盐体系中,采用电解法制备Al-Sc中间合金,研究了阴极电流密度、电解时间、氧化铝及氧化钪加入量对电流效率的影响,并采用XRD和SEM对阴极析出产物进行了微观分析。结果表明:在电解温度950℃时,Na3AlF6-K3AlF6-AlF3熔体中电解制备Al-Sc中间合金的最佳实验条件为:氧化铝加入量1.0%、氧化钪加入量3.0%、电解时间90 min、阴极电流密度1.5 A/cm^2,在此条件下平均电流效率为82.91%,阴极析出产物呈大小不均的球状颗粒,由Al相和Al3Sc相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盐电解 Al-Sc中间合金 电解条件 电流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