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丁酸钠对脂多糖联合D-氨基半乳糖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1
作者 龙毅 游子怡 +3 位作者 谭秀英 张柔 张钰浛 杨丽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14-1620,共7页
目的:探讨丁酸钠(NaB)脂多糖(LPS)联合D-氨基半乳糖(D-Gal)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3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NaB组,每组10只。NaB组小鼠给予200 mg·kg^(-1)·d^(-1)NaB,对照组... 目的:探讨丁酸钠(NaB)脂多糖(LPS)联合D-氨基半乳糖(D-Gal)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3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NaB组,每组10只。NaB组小鼠给予200 mg·kg^(-1)·d^(-1)NaB,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给予等体积无菌水。模型组和NaB组小鼠腹腔注射20μg·kg^(-1)LPS和600 mg·kg^(-1)D-Gal诱导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检测各组小鼠体质量和肝脏质量,计算肝脏指数。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形态表现,试剂盒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及肝脏组织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小鼠肝脏组织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各组小鼠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脏指数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NaB组小鼠肝脏指数明显降低(P<0.01)。HE染色观察,对照组小鼠肝脏组织结构正常,肝细胞边界清晰、大小一致,围绕中央静脉呈放射状均匀排列,且核位于细胞中央;模型组小鼠可见肝细胞排列紊乱,细胞肿胀,多发灶状肝细胞坏死,炎症细胞浸润及出血;与模型组比较,NaB组肝细胞形态结构得到改善,炎症浸润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ALT和AST活性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NaB组小鼠血清中ALT和AST活性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脏组织中T-SOD和CAT活性均明显降低(P<0.01),MDA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NaB组小鼠肝脏组织中T-SOD和CAT活性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MDA水平明显降低(P<0.01)。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脏组织中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NaB组小鼠肝脏组织中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NaB对LPS/D-Gal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NaB上调肝脏组织中Nrf2和HO-1蛋白表达和增加抗氧化酶活性,进而减轻肝脏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钠 急性肝损伤 氧化应激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血红素加氧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死亡与继发性肾脏病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钰浛 杨丽娜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7-384,共8页
继发性肾脏病是继发于其他基础疾病的一系列慢性肾脏病,主要表现为肾结构和功能异常、代谢紊乱,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具有发病率高、危害大等特点。铁是人体细胞中必需的金属元素,铁死亡是一种非传统形式的、铁依赖性的细胞... 继发性肾脏病是继发于其他基础疾病的一系列慢性肾脏病,主要表现为肾结构和功能异常、代谢紊乱,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具有发病率高、危害大等特点。铁是人体细胞中必需的金属元素,铁死亡是一种非传统形式的、铁依赖性的细胞死亡,其主要机制包括铁蓄积、脂质代谢紊乱、氨基酸代谢异常和抗氧化系统损伤。近年研究发现铁死亡参与继发性肾脏病的发生、发展,不同继发性肾脏病中铁死亡的发生机制不同。深入、系统地了解铁死亡与继发性肾脏病之间的关联及其特异性调控机制,可为继发性肾脏病的诊疗、防治及预后评估提供理论依据,为探索继发性肾脏病新的临床治疗靶点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继发性肾脏病 糖尿病肾病 高血压肾病 狼疮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自噬调控慢性肾脏病细胞焦亡与铁死亡
3
作者 黄越 杨丽娜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69-1776,共8页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一种肾损伤或肾功能下降的慢性进展性疾病,具有发病隐匿、危害大的特点,现已成为危及人类健康的世界公共卫生问题。异常的细胞死亡可能直接或间接导致肾受损,其中过度的细胞焦亡与铁死亡是CKD...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一种肾损伤或肾功能下降的慢性进展性疾病,具有发病隐匿、危害大的特点,现已成为危及人类健康的世界公共卫生问题。异常的细胞死亡可能直接或间接导致肾受损,其中过度的细胞焦亡与铁死亡是CKD病理进程中的核心事件,且二者可能通过活性氧释放等方式交互作用,从而加重肾损伤。线粒体自噬作为一种选择性清除受损线粒体的特殊自噬过程,在维持机体稳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CKD中线粒体自噬机制受损,增强线粒体自噬信号通路的表达可减缓肾细胞中的炎症反应、减少铁蓄积与脂质过氧化等,表明线粒体自噬信号通路可能是调控肾细胞焦亡与铁死亡的关键,有望成为预防、诊断与治疗CKD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细胞死亡 焦亡 铁死亡 线粒体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老年性痴呆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6
4
作者 罗莉 黄忆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66-569,共4页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老年性痴呆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同时评价其对生殖系统的作用。方法:成年健康昆明种雌性小鼠84只,根据跳台实验成绩随机分为6组,每组14只,A组行假手术,B组为模型组[OVX+D-galatose(D-gal)...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老年性痴呆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同时评价其对生殖系统的作用。方法:成年健康昆明种雌性小鼠84只,根据跳台实验成绩随机分为6组,每组14只,A组行假手术,B组为模型组[OVX+D-galatose(D-gal)],C组为灌胃雌激素对照组(OVX+D-gal+己烯雌酚),D为Res低剂量组(OVX+D-gal+低剂量Res),E为Res中剂量组(OVX+D-gal+中剂量Res),F为Res高剂量组(OVX+D-gal+高剂量Res)。结果:各剂量Res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模型小鼠行为学测试成绩,抑制血清和脑组织SOD活力下降,减少MDA生成,同时抑制脑组织乙酰胆碱酯酶活力,减少海马bax表达;Res各剂量组小鼠子宫内膜均呈萎缩性改变。结论:Res对老年性痴呆小鼠认知功能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为抗氧化、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力和抗凋亡,Res无促进老年性痴呆小鼠子宫内膜增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老年性痴呆 认知功能 生殖系统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态学与形态计量学观察大豆异黄酮对前列腺增生大鼠的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任国峰 袁泉 +2 位作者 杨爱青 汤凌 黄忆明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1期24-27,I0006,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大豆异黄酮(SI)对前列腺增生大鼠组织形态学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应用丙酸睾酮诱导雄性SD大鼠前列腺增生,随机分为五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3个大豆异黄酮剂量组,分别灌胃SI 60、120、240 mg/(kg.d),28 d后,光镜观...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大豆异黄酮(SI)对前列腺增生大鼠组织形态学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应用丙酸睾酮诱导雄性SD大鼠前列腺增生,随机分为五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3个大豆异黄酮剂量组,分别灌胃SI 60、120、240 mg/(kg.d),28 d后,光镜观察前列腺组织形态,同时结合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前列腺腺体、间质的形态计量学改变,透射电镜观察前列腺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各剂量大豆异黄酮均可降低前列腺增生大鼠前列腺湿重、指数及体积,降低上皮细胞高度、腺体面积、腺体相对总体积、单位体积内腺体平均直径、平均体积、平均表面积和间质相对总体积,提高腺体数目、腺体数密度、腺体表面积/腺体体积和腺体平均曲率。结论大豆异黄酮具有抑制大鼠前列腺增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前列腺增生 形态计量学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对大鼠前列腺增生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任国峰 黄忆明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43-346,共4页
目的 :探讨补充不同剂量大豆异黄酮对大鼠前列腺增生的影响。方法 :应用丙酸睾酮诱导大鼠前列腺增生 ,观察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中剂量及高剂量大豆异黄酮组大鼠前列腺的湿重、前列腺指数、形态学、前列腺特异性酸性磷酸酶及酸... 目的 :探讨补充不同剂量大豆异黄酮对大鼠前列腺增生的影响。方法 :应用丙酸睾酮诱导大鼠前列腺增生 ,观察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中剂量及高剂量大豆异黄酮组大鼠前列腺的湿重、前列腺指数、形态学、前列腺特异性酸性磷酸酶及酸性磷酸酶改变。结果 :①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前叶前列腺湿重及前列腺指数、前列腺特异性酸性磷酸酶均显著低于模型组 (P <0 .0 5 ) ;②中、高剂量组大鼠前叶前列腺湿重及前列腺指数和前列腺特异性酸性磷酸酶均显著低于低剂量组 (P <0 .0 5 )。结论 :大豆异黄酮可显著抑制大鼠前列腺增生 ,抑制酸性磷酸酶水平的升高 ,且呈剂量依赖性。大豆异黄酮可能对预防和辅助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大鼠 前列腺增生 抑制作用 营养学 酸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7
作者 陈磊 胡敏予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4年第4期6-8,共3页
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球性问题。污染土壤的传统治理方法成本高、效率低,并且还给生态环境带来其它危害。植物修复技术因成本较低、易被公众接受且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越来越受到重视。介绍了植物修复技术的分类及超积累植物的来源、发... 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球性问题。污染土壤的传统治理方法成本高、效率低,并且还给生态环境带来其它危害。植物修复技术因成本较低、易被公众接受且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越来越受到重视。介绍了植物修复技术的分类及超积累植物的来源、发展、筛选、应用,就植物修复技术的植物资源进行了综述,并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污染 植物修复技术 超积累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沙市围绝经期妇女膳食钙主要食物来源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邓静 黄忆明 林茜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75-879,共5页
目的:了解长沙市围绝经期妇女膳食钙的摄入状况和膳食来源。方法:采用连续3 d 24 h膳食询问法对长沙市来源于社区的157名自愿者进行调查。计算每人每日各种食物的摄入,并对各类食物提供钙的比例和各种食物对膳食钙的贡献进行计算,对调... 目的:了解长沙市围绝经期妇女膳食钙的摄入状况和膳食来源。方法:采用连续3 d 24 h膳食询问法对长沙市来源于社区的157名自愿者进行调查。计算每人每日各种食物的摄入,并对各类食物提供钙的比例和各种食物对膳食钙的贡献进行计算,对调查人群膳食钙的主要来源进行分析。结果:排除钙制剂的摄入后,长沙市围绝经期妇女平均每天膳食摄入钙为(506.61±33.94)mg,仅6.25%的妇女钙摄入达到推荐摄入量(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RNI)的标准。蔬菜是主要的膳食钙来源,提供45.5%的膳食钙、21.8%的奶类,其余来源为谷类、肉类和水果类。按贡献率排序,33种食物提供了调查人群90%以上的膳食钙,其中蔬菜15种,豆类3种,奶类4种,主食5种,蛋类3种,油脂1种,水果1种。结论:长沙市围绝经期妇女膳食钙的摄入不足,主要食物来源为蔬菜,应倡导在该人群消费奶类、豆类及其制品,并进行适量的钙剂补充,以改善该人群膳食钙的摄入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调查 膳食钙 围绝经期妇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与健康相关知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贺永梅 阴苏月 +2 位作者 林茜 吕晶 李莹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78-383,共6页
目的 了解当前网民对盐与健康相关知信行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健康教育和营养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以文献分析为基础,经过专业论证和预填报后形成调查问卷,利用问卷星的形式在网络平台对浏览该网站的18岁及以上网民进行为期7... 目的 了解当前网民对盐与健康相关知信行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健康教育和营养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以文献分析为基础,经过专业论证和预填报后形成调查问卷,利用问卷星的形式在网络平台对浏览该网站的18岁及以上网民进行为期7天的调查。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使用限盐勺和理解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NRV%)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1288份。37.42%的调查对象知道我国成人每日推荐盐摄入量不宜超过6 g。限盐勺使用率及正确使用率为9.78%和5.75%。仅5.36%的调查对象能够理解NRV%的含义。通过多因素分析,调查对象使用限盐勺和理解NRV%的共同影响因素为文化程度以及限盐意愿。此外,年龄较大的人群更愿意使用限盐勺(OR=1.31,95%CI:1.02~1.69);与国家公务人员比较,非医药专业学生不愿意使用限盐勺(OR=0.06,95%CI:0.01~0.57);自估盐摄入量越高的人群越不愿意使用限盐勺(OR=0.76,95%CI:0.62~0.93)。在理解NRV%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中,男性较女性更能理解NRV%的意义(OR=2.43,95%CI:1.44~4.11),且知晓推荐盐摄入量的人群更能理解NRV%(OR=1.94,95%CI:1.14~3.32)。结论 调查人群对盐与健康的认知水平较低,减盐行为不容乐观,应加大教育宣传工作,提高网民对于减盐行为的认知及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盐勺 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 营养标签 认知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镉·砷·汞污染的治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谢文娟 胡敏予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3期13001-13003,共3页
重金属污染问题是工业化和城市化活动导致的最有危害性环境问题之一,环境中重金属能通过食物链污染食品、危害人体健康。治理重金属污染已成为热点研究话题,分别对重金属铅、镉、砷、汞污染的治理现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重金属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复合肥和腐植酸液肥对苋菜重金属富集与转运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奔 谢文娟 胡敏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5-111,共7页
【目的】探讨施用复合肥、腐植酸液肥对苋菜重金属富集和转运的影响,以期为蔬菜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更多数据支持。【方法】以"红圆叶"苋菜为供试品种,以清水组为对照组,分别用复合肥、腐植酸液肥1号和2号于播种前处理土壤0,1... 【目的】探讨施用复合肥、腐植酸液肥对苋菜重金属富集和转运的影响,以期为蔬菜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更多数据支持。【方法】以"红圆叶"苋菜为供试品种,以清水组为对照组,分别用复合肥、腐植酸液肥1号和2号于播种前处理土壤0,1和2次,播种后第7,14和21天分别再施用1次,检测种植前后土壤以及苋菜可食部和根部的铅、镉、汞、砷含量,分别对土壤和苋菜的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评价,采用富集系数(BCFs)和转运系数(TFs)评价苋菜富集土壤重金属和重金属由根部向可食部转运的能力。【结果】试验前部分处理土壤铅、砷含量和所有处理土壤镉含量超过国家蔬菜土壤限量标准,试验后各处理土壤镉含量仍超过国家蔬菜土壤限量标准。苋菜整体铅含量仅少数处理符合国家叶菜类限量标准;苋菜可食部和根部镉、无机砷含量均符合国家叶菜类限量标准;在检出限范围内,苋菜中未检出汞。复合肥组、腐植酸液肥1号组、腐植酸液肥2号组苋菜铅BCFs均值分别为0.025±0.016,0.013±0.011,0.006±0.003,苋菜铅TFs均值分别为6.18±1.87,2.22±1.75,0.95±0.40,三者之间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试验菜地镉元素虽超过土壤限量标准,但未导致苋菜镉含量超过叶菜类限量标准,可能与该苋菜品种类型有关。施用复合肥提高了苋菜富集铅的能力,且铅主要存留于苋菜可食部;施用腐植酸液肥可降低苋菜对铅的富集作用,将部分铅有效地阻滞于根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肥 腐植酸液肥 苋菜 重金属 富集与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售蔬菜铅、镉、砷含量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何一宁 成佩霞 +1 位作者 王明 胡敏予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5期4804-4805,4808,共3页
[目的]检测并分析长沙市区市售8种蔬菜中铅、镉、砷的含量,了解蔬菜所受重金属污染的情况,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长沙市区大型菜市场及超市各6处,选取有代表性的8种蔬菜,共96份样品进行检测,依照现行GB2762-2012食... [目的]检测并分析长沙市区市售8种蔬菜中铅、镉、砷的含量,了解蔬菜所受重金属污染的情况,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长沙市区大型菜市场及超市各6处,选取有代表性的8种蔬菜,共96份样品进行检测,依照现行GB2762-201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尼梅罗综合污染指数(Pt)及分级标准进行评估,其中Pt≤1为未污染,1〈Pt≤2为轻污染,2〈Pt≤3为中污染,Pt>3为重污染。[结果]96份样品中铅、镉、砷含量范围分别为0.06~1.41、0.06~1.26、0.00~0.91,超标率分别为78.13%、45.83%和34.38%;综合污染指数值在0.90~6.05,其中茄子为6.05,辣椒为3.24;各组蔬菜间铅(F=23.908,P=0.001)、镉(F=64.908;P=0.000)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砷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4.634,P=0.705>0.05)。[结论]研究表明,长沙市售蔬菜中存在一定铅、镉、砷含量超标的情况,以铅超标率最高。综合污染指数分析表明,蔬菜重金属污染大多属于轻至中污染,瓜果类蔬菜属于重污染,镉是引起瓜果类蔬菜污染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调控巨噬细胞胆固醇稳态改善载脂蛋白E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 被引量:14
13
作者 罗纲 向露 +1 位作者 姚平 肖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95-1400,共6页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高脂膳食诱导的载脂蛋白E敲除(apolipoprotein E knockout,ApoE KO)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保护效应及其对巨噬细胞胆固醇稳态的调控作用机制。方法雌性成年ApoE KO小鼠45只随机分为3组:普通饲料组、...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高脂膳食诱导的载脂蛋白E敲除(apolipoprotein E knockout,ApoE KO)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保护效应及其对巨噬细胞胆固醇稳态的调控作用机制。方法雌性成年ApoE KO小鼠45只随机分为3组:普通饲料组、高脂饲料组、高脂饲料+槲皮素组,持续喂养16周。检测血脂水平、主动脉斑块形成情况及胆固醇稳态调控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建立RAW264.7巨噬细胞泡沫化模型并进行槲皮素干预,检测巨噬细胞胆固醇蓄积情况及胆固醇稳态调控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槲皮素可有效改善ApoE KO小鼠AS斑块损伤并降低其血脂水平;通过上调巨噬细胞CYP27A1表达,抑制CD36介导的胆固醇摄取,并增加LXRα-ABCA1/G1信号通路介导的胆固醇输出,有效降低巨噬细胞泡沫化水平。结论槲皮素可通过CYP27A1/LXRα信号通路调控巨噬细胞胆固醇稳态,发挥AS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槲皮素 巨噬细胞 胆固醇稳态 CYP27A1 ApoE敲除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和自噬及其交互作用在胰岛素抵抗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4
作者 杨丽娜 曹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42-746,共5页
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早期症状、核心特征和主要发病机制之一。胰岛素抵抗是机体对正常剂量胰岛素的生理性应答减弱,导致机体葡萄糖摄取和利用效率下降,因此为维持机体血糖的稳定,保证正常生理功能,机体自发代偿性地分泌过多胰岛素... 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早期症状、核心特征和主要发病机制之一。胰岛素抵抗是机体对正常剂量胰岛素的生理性应答减弱,导致机体葡萄糖摄取和利用效率下降,因此为维持机体血糖的稳定,保证正常生理功能,机体自发代偿性地分泌过多胰岛素从而产生高胰岛素血症。引起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原因为各种刺激导致的胰岛素转导信号通路异常。由肥胖引起的慢性炎症状态和自噬被证实在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炎症信号通路的激活及炎症因子的大量释放干扰胰岛素受体信号转导,自噬失调可导致内质网应激和线粒体功能紊乱等,从而影响胰岛素信号通路,导致胰岛素抵抗。炎症和自噬在胰岛素不同靶器官中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慢性炎症状态和自噬可相互影响、相互调节,共同在胰岛素抵抗中发挥作用,使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机制更为复杂。本文就慢性炎症状态和自噬在胰岛素不同靶器官中的作用机制及二者的交互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反应 自噬 胰岛素抵抗 交互作用 内质网应激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对去卵巢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
15
作者 朱建林 杨桂莲 黄忆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1-83,共3页
目的 :研究大豆异黄酮对去卵巢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4 5只健康雌性昆明种小鼠按体重随机均分为 5组 ,A组为对照组 (假手术组 ) ,B组为去卵巢模型组 (OVX) ,C组为OVX +大豆异黄酮低剂量组 ,D组为OVX +大豆异黄酮中剂量... 目的 :研究大豆异黄酮对去卵巢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4 5只健康雌性昆明种小鼠按体重随机均分为 5组 ,A组为对照组 (假手术组 ) ,B组为去卵巢模型组 (OVX) ,C组为OVX +大豆异黄酮低剂量组 ,D组为OVX +大豆异黄酮中剂量组 ,E组为OVX +大豆异黄酮高剂量组。试验期为 6 0d。结果 :B组小鼠到达水迷宫终点时间明显长于D组和E组 (P <0 .0 5 ) ;跳台记忆试验B组小鼠平台潜伏期短于D组 ,且错误次数高于A ,C ,D ,E组 (P <0 .0 5 )。A ,C ,D ,E组小鼠血清SOD活力、脑组织Na+ K+ ATP酶活力均高于B组 ,血清MDA水平均低于B组 (P <0 .0 5 ) ;Ca2 + Mg2 + ATP活力A ,D组高于B组 ,E组小鼠脑组织中AchE活力明显高于B ,C ,D ,组(P <0 .0 5 ) ,单胺氧化酶活力B组高于D组 (P <0 .0 5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去卵巢小鼠 认知功能 老年性痴呆 绝经 脂质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红素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脑血管和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文媤贤 杨玮春 +2 位作者 申子宜 王维 胡敏予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3-101,共9页
目的研究番茄红素对高脂血症所致脑血管和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在饲喂高脂饮食的同时每天ig给予番茄红素5,25,45,65,85,105和125 mg·kg-1,同时设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和氟伐他汀钠10 mg·kg-1组,实验期4周。用... 目的研究番茄红素对高脂血症所致脑血管和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在饲喂高脂饮食的同时每天ig给予番茄红素5,25,45,65,85,105和125 mg·kg-1,同时设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和氟伐他汀钠10 mg·kg-1组,实验期4周。用试剂盒检测血清和脑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总抗氧化能力(T-AOC)、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一氧化氮(NO)水平;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脑组织密封蛋白5、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磷酸化P38蛋白(p-P38)水平;尼氏染色观察海马CA1和CA3区神经元形态变化并对其计数;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清番茄红素浓度。结果实验第4周末,与高脂模型组相比,番茄红素25~85 mg·kg-1组血清和脑TC,TG,LDL-C,Ox-LDL,IL-1,TNF-α,VCAM-1,VEGF及脑NO,GFAP,p-P38水平降低(P<0.01),血清T-AOC,NO及脑密封蛋白5水平和脑海马区神经元数升高(P<0.01),105和125 mg·kg-1组仅血清TC,TG,LDL-C及血清和脑IL-1,TNF-α水平降低(P<0.05),血清NO水平升高(P<0.01)。番茄红素干预剂量与血清番茄红素浓度呈二次曲线关系(P<0.01),其中65和85 mg·kg-1组血清番茄红素浓度高于其他各组(P<0.01)。结论番茄红素主要通过影响血液中胆固醇水平以减少Ox-LDL生成,减轻炎性反应,减轻对血管内皮的损伤,维护血脑屏障通透性,间接降低星型胶质细胞活化程度,减少脑P38蛋白磷酸化及IL-1,TNF-α和NO分泌,发挥脑血管和神经元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红素 高脂血症 脑血管 神经元 血脑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酰胺单核苷酸对酒精诱导大鼠肝细胞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17
作者 肖琳 郝丽萍 罗纲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633-1638,共6页
目的 探讨烟酰胺单核苷酸(nicotinamide mononucleotide,NMN)对酒精诱导肝脏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大鼠肝细胞分为不同浓度(0、0.1、0.25、0.5、1 mmol·L^(-1)),CCK-8实验检测NMN对细胞活性的影响;酒精暴露(25 mmol... 目的 探讨烟酰胺单核苷酸(nicotinamide mononucleotide,NMN)对酒精诱导肝脏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大鼠肝细胞分为不同浓度(0、0.1、0.25、0.5、1 mmol·L^(-1)),CCK-8实验检测NMN对细胞活性的影响;酒精暴露(25 mmol·L^(-1))诱导肝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添加不同浓度NMN(0.1、0.5 mmol·L^(-1))或联合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的抑制剂Ex527(10μmol·L^(-1))进行干预,酶法和蒽酮法分别检测肝细胞葡萄糖利用率和糖原含量;Western blot检测p-PI3K/PI3K、p-Akt/Akt比值及SIRT1表达水平;荧光试剂盒检测肝细胞内NAD^(+)含量。结果与酒精模型组相比,高、低浓度的NMN均增加了肝细胞的葡萄糖利用率及糖原含量,并上调了p-PI3K/PI3K和p-Akt/Akt水平;同时,高、低浓度的NMN有效恢复了细胞内NAD^(+)水平及SIRT1蛋白表达。此外,Ex527明显阻断了NMN的改善作用。结论NMN对酒精诱导的肝脏胰岛素抵抗存在一定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上调细胞NAD^(+)/SIRT1通路,并进一步恢复PI3K/Akt胰岛素信号通路活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 胰岛素抵抗 烟酰胺单核苷酸 NAD+/SIRT1 胰岛素信号通路 原代大鼠肝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pase-3调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细胞焦亡和凋亡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曹赛颖 龙毅 杨丽娜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年第6期1060-1066,共7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全球肝病的主要原因,包括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和晚期纤维化,可导致肝硬化,最终...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全球肝病的主要原因,包括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和晚期纤维化,可导致肝硬化,最终发展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肝脏中脂肪酸过度累积会引发一系列肝细胞死亡并加剧NAFLD的进展,其中细胞焦亡和凋亡被视为NAFLD进展的关键事件。新近研究发现:胱天蛋白酶-3(cysteine aspartic acid specific protease-3,caspase-3)是调控NAFLD中细胞焦亡和凋亡的关键枢纽,活化的caspase-3不仅直接导致细胞凋亡,还可切割焦孔素E(gasdermin E,GSDME)的N端结构域,破坏细胞膜,释放炎症因子,介导细胞焦亡。抑制NAFLD中caspase-3的表达可减缓肝细胞中细胞损伤(如肝细胞气球样变)、促炎信号转导以及细胞凋亡,caspase-3可能是调控肝细胞焦亡和凋亡的关键,有望成为防治NAFLD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细胞焦亡 细胞凋亡 胱天蛋白酶-3 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