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调查某高校医学研究生对医学统计学的态度以及统计学成绩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医学研究生对医学统计学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汉化版的统计学态度调查量表(survey of attitudes towards statistics-28,SA...目的调查某高校医学研究生对医学统计学的态度以及统计学成绩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医学研究生对医学统计学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汉化版的统计学态度调查量表(survey of attitudes towards statistics-28,SATS-28)测量医学研究生的统计学态度,通过自制问卷在线收集学生基础信息,通过学号关联期末成绩,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成绩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有595名学生完成调查,量表情感维度得分为3.50(0.67),认知能力维度得分为3.50(0.67),价值判断维度得分为3.33(0.44),难度评价维度得分为2.71(0.86);学生的性别、年龄、专业、统计学基础是影响医学统计学成绩的主要因素;考试成绩仅与情感维度得分呈正相关关系,且为弱相关(rs=0.106,p=0.010)。结论该校医学研究生对医学统计学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在进行医学统计学教学时,应针对不同性别、年龄、专业、统计学基础的学生面临的学习障碍,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果,同时加强对学生态度的引导。展开更多
目的:伤害是儿童和青少年死亡的首位原因。尽管国内外学者已发表数十个儿童非故意伤害风险评估工具,但目前全球并未就已有工具的规范使用形成共识。本研究旨在系统阐明当前国内外涉及0~6岁儿童非故意伤害风险评估工具的特点,以期为工具...目的:伤害是儿童和青少年死亡的首位原因。尽管国内外学者已发表数十个儿童非故意伤害风险评估工具,但目前全球并未就已有工具的规范使用形成共识。本研究旨在系统阐明当前国内外涉及0~6岁儿童非故意伤害风险评估工具的特点,以期为工具的科学选择和优化提供参考。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中检索并筛选从建库至2025年1月收录的与儿童非故意伤害风险评估相关的文献。建立资料信息提取表,从文献中提取儿童非故意伤害评估工具的基本特征、评估形式、定量计分方法和评判标准、评估维度、信度和效度,以及涉及的非故意伤害类型等。结果:共纳入50个涉及0~6岁儿童非故意伤害风险的评估工具,其中35个评估工具评估2种及以上的非故意伤害类型。分别有38、2、3及7个评估工具采取儿童照护人自我报告、调查员询问、调查员现场观察及结合多种方式实施风险评估。评估工具涉及的4个维度为知识、态度、行为、环境,11个工具涵盖3个维度,仅1个工具全面涵盖4个维度。19个评估工具有明确的计分方法,14个评估工具有风险判定标准,11个评估工具同时有计分方法及风险判定标准,28个评估工具既无计分方法又无风险判定标准。22个评估工具已有信度和/或效度方面的评价。25个英文评估工具中,仅有3个有汉化版本。结论:目前暂无工具能同时满足6岁以下儿童所有常见非故意伤害类型风险评估的需要,建议在实践中结合具体用途选择恰当的工具。此外,针对现有工具的不足,建议开展优化工作,如翻译英文工具并评估其信效度、对缺乏评分方法和判断标准的工具制订相应的量化评估方法和评判标准、针对现有工具涉及不足的重要非故意伤害类型(如道路交通伤害、溺水)开发适用于中国儿童的风险评价工具。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调查某高校医学研究生对医学统计学的态度以及统计学成绩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医学研究生对医学统计学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汉化版的统计学态度调查量表(survey of attitudes towards statistics-28,SATS-28)测量医学研究生的统计学态度,通过自制问卷在线收集学生基础信息,通过学号关联期末成绩,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成绩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有595名学生完成调查,量表情感维度得分为3.50(0.67),认知能力维度得分为3.50(0.67),价值判断维度得分为3.33(0.44),难度评价维度得分为2.71(0.86);学生的性别、年龄、专业、统计学基础是影响医学统计学成绩的主要因素;考试成绩仅与情感维度得分呈正相关关系,且为弱相关(rs=0.106,p=0.010)。结论该校医学研究生对医学统计学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在进行医学统计学教学时,应针对不同性别、年龄、专业、统计学基础的学生面临的学习障碍,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果,同时加强对学生态度的引导。
文摘目的:伤害是儿童和青少年死亡的首位原因。尽管国内外学者已发表数十个儿童非故意伤害风险评估工具,但目前全球并未就已有工具的规范使用形成共识。本研究旨在系统阐明当前国内外涉及0~6岁儿童非故意伤害风险评估工具的特点,以期为工具的科学选择和优化提供参考。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中检索并筛选从建库至2025年1月收录的与儿童非故意伤害风险评估相关的文献。建立资料信息提取表,从文献中提取儿童非故意伤害评估工具的基本特征、评估形式、定量计分方法和评判标准、评估维度、信度和效度,以及涉及的非故意伤害类型等。结果:共纳入50个涉及0~6岁儿童非故意伤害风险的评估工具,其中35个评估工具评估2种及以上的非故意伤害类型。分别有38、2、3及7个评估工具采取儿童照护人自我报告、调查员询问、调查员现场观察及结合多种方式实施风险评估。评估工具涉及的4个维度为知识、态度、行为、环境,11个工具涵盖3个维度,仅1个工具全面涵盖4个维度。19个评估工具有明确的计分方法,14个评估工具有风险判定标准,11个评估工具同时有计分方法及风险判定标准,28个评估工具既无计分方法又无风险判定标准。22个评估工具已有信度和/或效度方面的评价。25个英文评估工具中,仅有3个有汉化版本。结论:目前暂无工具能同时满足6岁以下儿童所有常见非故意伤害类型风险评估的需要,建议在实践中结合具体用途选择恰当的工具。此外,针对现有工具的不足,建议开展优化工作,如翻译英文工具并评估其信效度、对缺乏评分方法和判断标准的工具制订相应的量化评估方法和评判标准、针对现有工具涉及不足的重要非故意伤害类型(如道路交通伤害、溺水)开发适用于中国儿童的风险评价工具。
文摘目的: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IA)起病隐匿,一旦破裂,致死率、致残率均较高。心血管代谢因素可能与其形成和破裂相关。本研究旨在总结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方法在IA心血管代谢因素研究中的应用,以期为阐明IA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提供线索。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建库至2024年2月21日收录的基于MR方法的IA研究相关文献,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叙述整合方法对纳入文献进行定性系统综述。结果:共纳入2017至2024年发表的11篇文献(11项研究),其中4项被判定为高质量研究。研究探讨了血压、血脂、血糖、肥胖相关指标和炎症因子与IA及其亚型的关系,但存在重复发表的问题。4项基于同一欧洲人群不同筛选标准的MR研究及1项基于不同欧洲人群的MR研究均发现血压是IA及其亚型的危险因素;其他MR研究中血脂、血糖、肥胖相关指标和炎症因子与IA及其亚型关联的结果不一致。结论:血压升高可增加IA及其亚型的发生风险,对于其他心血管代谢因素与IA及其亚型的关联需要进一步研究。MR研究仍存在局限性,需综合其他证据,谨慎进行因果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