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脂氧合酶在人体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7
1
作者 唐石树 胡建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38-445,共8页
5-脂氧合酶(5-1ipoxygenase,5-LOX)是LOX同工酶中研究较为深入的一种氧化代谢酶,它普遍存在于人体各种组织细胞中,参与内源和外源化学物的氧化代谢,产生多种代谢产物,与人体的炎症、哮喘、动脉粥样硬化和肿瘤等疾病的发生有关。5-LOX在... 5-脂氧合酶(5-1ipoxygenase,5-LOX)是LOX同工酶中研究较为深入的一种氧化代谢酶,它普遍存在于人体各种组织细胞中,参与内源和外源化学物的氧化代谢,产生多种代谢产物,与人体的炎症、哮喘、动脉粥样硬化和肿瘤等疾病的发生有关。5-LOX在人体正常组织或器官中表达很少,而当组织或器官发生异常时表达增多,甚至过度表达。5-LOX与人体的卵巢、脑、心血管、肺、肝、胰腺等组织的许多疾病有关,其异常表达往往会促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脂氧合酶 代谢产物 炎症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组学在环境污染物的毒作用及其机制研究中的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付金 胡建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92-700,共9页
应用代谢组学或结合其他组学方法在环境污染物的毒性作用研究中发现:重金属汞、砷、镉、铬、铅等暴露可引起哺乳动物等多种细胞的能量、脂类、核酸、氨基酸等含量发生明显变化;强致癌物苯并(a)芘暴露可引起浦珠母贝腺体出现能量代谢紊... 应用代谢组学或结合其他组学方法在环境污染物的毒性作用研究中发现:重金属汞、砷、镉、铬、铅等暴露可引起哺乳动物等多种细胞的能量、脂类、核酸、氨基酸等含量发生明显变化;强致癌物苯并(a)芘暴露可引起浦珠母贝腺体出现能量代谢紊乱、细胞损伤、信号转导障碍、氧化应激、渗透性调节障碍等改变;持续性有机物多氯联苯可通过影响斑马鱼氨基酸代谢、DNA与蛋白质的甲基化作用及其生物合成而对斑马鱼胚胎产生毒性作用;内分泌干扰物壬基酚、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双酚基丙烷等暴露可导致金鱼发生能量、脂质、核酸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环境污染物 毒理学 毒作用机制 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RNA与肠道菌群失调及与肠道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何丽 周瑶 +1 位作者 孙强 黄瑞雪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10-815,共6页
近年来,微RNA(miRNA)的表达水平变化与肠道菌群失调在肠道疾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发现,miRNA和肠道菌群之间存在相互调控关系,在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以及结直肠癌等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miRNA表达水平变... 近年来,微RNA(miRNA)的表达水平变化与肠道菌群失调在肠道疾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发现,miRNA和肠道菌群之间存在相互调控关系,在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以及结直肠癌等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miRNA表达水平变化和肠道菌群失调的关系,以及肠道菌群失调与miRNA表达水平变化在肠道疾病中的作用近年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可作为肠道疾病诊断、治疗的候选miRNA,为肠道疾病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失调 微RNA 炎症性肠病 肠易激综合征 结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黄酮类抗氧化剂对脂氧合酶介导四种具有苯环结构化合物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黄云 胡建安 +2 位作者 熊敏如 罗莎菲 陈勇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2-218,共7页
目的 研究天然黄酮类抗氧化剂茶多酚(GTP)、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EGCG)、槲皮素、芦丁对脂氧合酶介导愈创木酚、联苯胺、对苯二胺和二甲氧联苯胺协同氧化的影响 ,初步探讨此类抗氧化剂通过抑制脂氧合酶协同氧化作用的机制发挥其... 目的 研究天然黄酮类抗氧化剂茶多酚(GTP)、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EGCG)、槲皮素、芦丁对脂氧合酶介导愈创木酚、联苯胺、对苯二胺和二甲氧联苯胺协同氧化的影响 ,初步探讨此类抗氧化剂通过抑制脂氧合酶协同氧化作用的机制发挥其抗氧化作用的可能性。方法 用分光光度法和电子自旋共振技术 (ESR)检测加入或未加抗氧化剂等调节物的反应体系中反应产物及自由基中间产物的生成情况。结果 GTP ,EGCG ,槲皮素、芦丁均可降低大豆脂氧合酶 (SLO)介导的受试化合物协同氧化反应的速度 ,以及氧化产物和自由基中间产物的生成量。其对SLO介导愈创木酚氧化的半数抑制浓度 (IC50 )分别为 8.2mg·L- 1,17.4 ,4 1.4和 4 6 .1μmol·L- 1,均有显著意义地低于还原型谷胱甘肽、二硫苏糖醇、丁基羟基茴香醚、棉子酚。结论GTP ,EGCG ,槲皮素、芦丁均可明显抑制SLO介导愈创木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氧合酶 异生物质 抗氧化药 黄酮类化合物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铅、汞、砷和铬致肾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5
作者 申云帅 胡建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66-768,共3页
重金属镉、铅、汞、砷和铬是最常见的环境和职业危害因素。不同的重金属对人体损伤的表现不尽相同,但都具有肾损伤特性。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这些重金属的肾损伤机制进行了较多的研究。本文综述了其氧化应激、细胞凋亡、金属硫蛋白、生... 重金属镉、铅、汞、砷和铬是最常见的环境和职业危害因素。不同的重金属对人体损伤的表现不尽相同,但都具有肾损伤特性。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这些重金属的肾损伤机制进行了较多的研究。本文综述了其氧化应激、细胞凋亡、金属硫蛋白、生物膜损伤和细胞内Ca2+平衡失调的几种肾损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金属硫蛋白 生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代谢酶DNA甲基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周思园 胡建安 黄璨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05-414,共10页
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修饰过程之一,能导致基因表达异常。细胞色素P450酶、环氧合酶、脂氧合酶和单胺氧化酶是人体内介导内外源化学物氧化代谢的酶类,这些酶基因在正常组织与病理组织中的甲基化模式存在差异,异常的甲基化模式会导致酶表... 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修饰过程之一,能导致基因表达异常。细胞色素P450酶、环氧合酶、脂氧合酶和单胺氧化酶是人体内介导内外源化学物氧化代谢的酶类,这些酶基因在正常组织与病理组织中的甲基化模式存在差异,异常的甲基化模式会导致酶表达和功能发生改变,进而影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本文就上述4种氧化代谢酶基因甲基化状态在一些疾病组织中的特征性变化、对化学物的代谢活性的影响以及对机体的作用变化进行综述,为疾病的诊断以及化学物毒作用机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化 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 脂氧合酶 环氧合酶2 单胺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酮类化合物对脂氧合酶活性的影响及其生物学作用 被引量:8
7
作者 黄云 胡建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90-496,共7页
脂氧合酶(LOX)与急慢性炎症、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和肿瘤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抑制其活性可能对这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起重要作用。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如查耳酮、黄酮醇、黄酮和黄烷醇等对5-LOX,12-LOX和15-LOX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 脂氧合酶(LOX)与急慢性炎症、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和肿瘤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抑制其活性可能对这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起重要作用。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如查耳酮、黄酮醇、黄酮和黄烷醇等对5-LOX,12-LOX和15-LOX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为抑制LOX的表达、与酶结合或与酶活性中心产生的自由基反应等,且抑制作用与结构有关。黄酮类化合物对LOX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其具有抗炎、抗肿瘤和抗心脑血管疾病等生物学作用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类 脂氧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肽—蛋白酶体对TRAIL诱导凋亡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新文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 :探讨泛肽 蛋白酶体对TRAIL诱导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方法 :对四种不同处理组 (PBS ;anti DR5 ;lactacystin和anti DR5加lactacystin)的RSAF细胞及SCID小鼠滑囊细胞分别用Hoechst 33342染色和TUNEL染色后 ,检测其细胞凋亡率。用Ho... 目的 :探讨泛肽 蛋白酶体对TRAIL诱导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方法 :对四种不同处理组 (PBS ;anti DR5 ;lactacystin和anti DR5加lactacystin)的RSAF细胞及SCID小鼠滑囊细胞分别用Hoechst 33342染色和TUNEL染色后 ,检测其细胞凋亡率。用Hoechst染色和LuminescentATPLite法定量分析Caspase抑制剂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Lactacystin阻断泛肽 蛋白酶体通路后 ,Anti DR5与TRAILR2结合后能诱导 95 %以上的RASF细胞出现凋亡。而分别用anti DR5抗体和lactacystin单独处理的细胞却没有观察到这种现象。结论 :泛肽 蛋白酶体通路参与了对TRAIL诱导的细胞凋亡的调节。而Caspase 8和Caspase 4的激活在泛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肽-蛋白酶体 细胞凋亡 信号传导 肿瘤细胞 肿瘤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9家族对恶性肿瘤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志鹏 邓利红 +2 位作者 潘雄峰 吴小丽 刘爱忠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45-453,共9页
目的:准确评价微小RNA-29(miRNA-29)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3个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和Web of Science以及2个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Wanfang Data),检索自各数据库建立时间起至2018年9月15日miRNA-29的文献... 目的:准确评价微小RNA-29(miRNA-29)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3个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和Web of Science以及2个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Wanfang Data),检索自各数据库建立时间起至2018年9月15日miRNA-29的文献资料,检索词包括miRNA-29(miR-29)、肿瘤、癌、血清、血浆、诊断、tumor、cancer、carcinoma、serum、plasma、diagnosis等,用诊断准确性研究的质量评价-2(QUADAS-2)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控制,用Stata12.0统计学软件计算合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及诊断比值比,采用Meta回归分析及亚组分析探究异质性来源。结果:从1 172篇与肿瘤、miR-29相关的文献中筛选出20篇文献,其合并灵敏度为0.76(95%CI:0.68~0.83),合并特异度为0.83(95%CI:0.74~0.89),合并阳性似然比(PLR)为4.5(95%CI:2.70~7.40),合并阴性似然比(NLR)为0.28(95%CI:0.20~0.41),诊断优势比(DOR)为16(95%CI:7~3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86(95%CI:0.83~0.89)。血浆标本的合并特异度显著高于血清标本(P<0.01)。miR-29对乳腺癌、胰腺癌诊断价值较高(DOR=101.52、11.22),对结直肠癌、非小细胞性肺癌诊断价值较低(DOR=5.05、6.57);miR-29b对恶性肿瘤诊断价值较高(DOR=60.91)。未发现显著性发表偏倚(P>0.05)。结论:miR-29对恶性肿瘤有良好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具有潜在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29 恶性肿瘤 诊断 肿瘤标志物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氧合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宏翔 胡建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41-547,共7页
脂氧合酶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的非血红素铁蛋白,其对内源性多不饱和脂肪酸双加氧作用产生的白三烯等生物活性因子和对外源化学物协同氧化酶活性的氧化活化产物,与人体的肿瘤、炎症、哮喘、动脉硬化等疾病以及化学物的毒作用密切相... 脂氧合酶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的非血红素铁蛋白,其对内源性多不饱和脂肪酸双加氧作用产生的白三烯等生物活性因子和对外源化学物协同氧化酶活性的氧化活化产物,与人体的肿瘤、炎症、哮喘、动脉硬化等疾病以及化学物的毒作用密切相关。脂氧合酶抑制剂有异羟肟酸类、去甲二氢愈创木酸类、黄酮类和脂氧合酶激活蛋白抑制剂,他们均能有效地抑制脂氧合酶的代谢活性;研究证明这些抑制剂能抑制有关活性因子和毒性产物的产生,临床应用能防治有关疾病,保护人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氧合酶 氧化还原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支气管上皮细胞5-脂氧合酶介导4-氨基联苯的活化及DNA损伤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宏翔 胡建安 +2 位作者 黄云 武越 熊敏如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3-200,共8页
目的探讨人支气管上皮(HBE)细胞内5-脂氧合酶(5-LOX)对4-氨基联苯(4-ABP)的氧化活化及所致DNA损伤,为LOX作为前致癌物氧化活化的代谢途径提供依据。方法①体外酶系统实验:4-ABP在含有大豆脂氧合酶(SLO)的体外酶体系中反应,用分光光度法... 目的探讨人支气管上皮(HBE)细胞内5-脂氧合酶(5-LOX)对4-氨基联苯(4-ABP)的氧化活化及所致DNA损伤,为LOX作为前致癌物氧化活化的代谢途径提供依据。方法①体外酶系统实验:4-ABP在含有大豆脂氧合酶(SLO)的体外酶体系中反应,用分光光度法检测体系中反应产物生成。②细胞实验:4-ABP 100~800μmol.L-1染毒HBE细胞,MTT法检测HBE细胞存活率;Western印迹法检测5-LOX蛋白表达;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DNA损伤。同时,检测特异性5-LOX抑制剂AA861对5-LOX蛋白表达和多种酶抑制剂对细胞存活率和DNA损伤的影响。结果在过氧化氢参与下,SLO可以协同氧化4-ABP,LOX抑制剂去甲二氢愈创木酸可抑制该协同氧化作用。4-ABP可以使HBE细胞内5-LOX蛋白表达增加,AA861对5-LOX蛋白表达没有影响;4-ABP 400μmol.L-1可以使HBE细胞产生明显的DNA损伤,彗星细胞的阳性率达47.7%(P<0.01),AA861和萘普生可以抑制该浓度4-ABP所致的DNA损伤,最大保护率分别为58.1%和21.7%。结论 4-ABP上调HBE的5-LOX蛋白表达。5-LOX可能通过介导4-ABP协同氧化,导致DNA损伤,这可能是4-ABP致癌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四烯酸盐5-脂氧合酶 氨基联苯化合物 药物协同作用 DNA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氧合酶介导的氧化代谢与氧化应激 被引量:8
12
作者 彭敏兰 胡建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49-454,共6页
氧化应激及其所致的组织损伤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关系密切。脂氧合酶是一种多功能氧化酶,能参与多种内源性化学物和药物、环境污染物等外源化学物的氧化代谢,并在氧化反应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产生活性氧。脂氧合酶能催化内源性化学... 氧化应激及其所致的组织损伤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关系密切。脂氧合酶是一种多功能氧化酶,能参与多种内源性化学物和药物、环境污染物等外源化学物的氧化代谢,并在氧化反应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产生活性氧。脂氧合酶能催化内源性化学物如花生四烯酸的反应并伴有活性氧的产生,脂氧合酶还能通过影响细胞间的信号转导而激活其他活性氧产生途径;此外,脂氧合酶还能催化外源化学物代谢为高活性的自由基中间体而诱发活性氧的产生。这些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氧超过抗氧化系统的清除能力时可导致机体氧化抗氧化系统的失衡而诱发氧化应激,这可能是这些化学物发挥毒性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氧合酶 氧化应激 活性氧 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色素P450酶表观遗传学改变与间接致癌物致癌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娇凤 胡建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0-160,共11页
细胞色素P450(CYP450)酶系是最受关注的人体内介导间接毒物活化及毒作用发挥的酶系,主要亚型包括CYP1A,CYP1B,CYP2A,CYP2B,CYP2C,CYP2E,CYP2W和CYP3A等,其活性受到表观遗传学调控。苯并(a)芘、2,3,7,8-四氯二苯并对二噁英、己烯雌酚、... 细胞色素P450(CYP450)酶系是最受关注的人体内介导间接毒物活化及毒作用发挥的酶系,主要亚型包括CYP1A,CYP1B,CYP2A,CYP2B,CYP2C,CYP2E,CYP2W和CYP3A等,其活性受到表观遗传学调控。苯并(a)芘、2,3,7,8-四氯二苯并对二噁英、己烯雌酚、黄曲霉毒素B1和环磷酰胺等间接致癌物,可通过引起DNA甲基化特异性改变,组蛋白乙酰化、甲基化或泛素化等修饰以及微RNA表达上调或下调等表观遗传学改变,影响CYP450主要亚型的功能及其对间接致癌物活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 间接致癌物 表观遗传学 致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化学物氧化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肿瘤易感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夏光辉 胡建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39-1446,共8页
人类的基因多态性引起相应基因的表达差异,与人体生理功能和疾病密切相关。细胞色素P450酶系、环氧合酶以及脂氧合酶是人体介导外源化学物氧化代谢的重要酶类,在间接致癌物氧化活化和药物代谢中起重要作用;这些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可引... 人类的基因多态性引起相应基因的表达差异,与人体生理功能和疾病密切相关。细胞色素P450酶系、环氧合酶以及脂氧合酶是人体介导外源化学物氧化代谢的重要酶类,在间接致癌物氧化活化和药物代谢中起重要作用;这些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可引起酶的表达和活性改变,影响某些致癌物及肿瘤相关内源性物质的代谢转化,从而造成肿瘤易感性差异。研究以上3类氧化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内、外源化学物氧化代谢和肿瘤易感性之间的关系,可为探讨肿瘤的遗传标志和进一步完善肿瘤的发病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 环氧合酶 脂氧合酶 基因多态性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在氧化代谢酶功能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15
作者 王静 胡建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6-410,共5页
RNA干扰(RNAi)是真核细胞内某些双链RNA能高效、特异地结合并降解互补mRNA,阻断其基因的表达,介导序列特异的基因沉默,导致细胞出现特定基因表达缺失的表型。RNAi技术作为抑制策略具有特异性、选择性和高效性等优点,被用于特异性的沉默... RNA干扰(RNAi)是真核细胞内某些双链RNA能高效、特异地结合并降解互补mRNA,阻断其基因的表达,介导序列特异的基因沉默,导致细胞出现特定基因表达缺失的表型。RNAi技术作为抑制策略具有特异性、选择性和高效性等优点,被用于特异性的沉默细胞色素P450酶、脂氧合酶、环氧化酶和单胺氧化酶等氧化代谢酶的基因,探讨这些酶对内、外源化学物的生物转化作用及其与某些疾病发生、发展和治疗的关系,发现了一些代谢酶的新功能,获得了对动脉粥样硬化、多囊卵巢综合征、肾病综合征以及多种癌症等疾病发生机制新的认识以及防治的新方法和新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 脂氧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支气管上皮HBE细胞中p53相关的放射诱导表达长链非编码RNA的鉴定和生物功能预测分析
16
作者 胡赛 黄瑞雪 +1 位作者 周平坤 黄波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87-594,共8页
目的鉴定人支气管上皮HBE细胞中p53相关的γ射线诱导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分子,为研究与p53关联的lncRNA分子在放射损伤反应如上皮间充质转化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信息。方法使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p53敲除的人支气管上皮细... 目的鉴定人支气管上皮HBE细胞中p53相关的γ射线诱导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分子,为研究与p53关联的lncRNA分子在放射损伤反应如上皮间充质转化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信息。方法使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p53敲除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p53-/-),Western印迹法检测P53表达水平,lncRNA芯片杂交分析lncRNA表达谱的改变,实时定量RT-PCR分析验证部分lncRNA分子的表达变化,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差异变化lncRNA的生物学功能。结果与野生型HBE细胞相比,HBEp53-/-细胞在照射后有239条lncRNA出现上调表达,287条出现下调表达。上调和下调表达前5位lnc RNA的差异表达变化经PCR得到验证。生物信息学GO分析表明,前10位差异表达的lncRNA的靶基因主要涉及β3肾上腺素受体结合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蛋白、DNA结合蛋白、锌离子跨膜转运体蛋白、突触融合蛋白结合蛋白和泛素结合蛋白等分子功能。KEGG分析表明,差异表达lnc RNA的靶基因功能的生物体系统主要涉及感知、神经、免疫、内分泌、环境适应、发育和循环系统等。结论鉴定了人支气管上皮HBE细胞中与p53相关的放射诱导lncRNA分子;经生物信息学预测,发现这些lncRNA分子在细胞照射应答过程中,涉及多种生理功能,参与多个功能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射线 长链非编码RNA P53 支气管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在肺纤维化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俊海 黄瑞雪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05-809,共5页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转录及转录后等多个层次调控基因的表达,有望为肺纤维化治疗提供新的作用靶点。近年来,有关lncRNA在肺纤维化中作用机制的研究主要围绕3个方面展开:一是lncRNA参与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相关信号通路及通过竞...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转录及转录后等多个层次调控基因的表达,有望为肺纤维化治疗提供新的作用靶点。近年来,有关lncRNA在肺纤维化中作用机制的研究主要围绕3个方面展开:一是lncRNA参与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相关信号通路及通过竞争性结合微RNA调控EMT进程,二是lncRNA参与调控纤维化炎性-免疫反应进程,三是lncRNA参与调控凋亡过程。本文综述以上机制的研究进展,为探索肺纤维化治疗途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肺纤维化 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COVID-19疫情反弹事件中的疫情信息采集现状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宗慧莹 宁佩珊 +8 位作者 成佩霞 饶蓁蓁 严俊霞 史静琤 冯湘玲 李杏莉 黄云 虞仁和 胡国清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37-841,847,共6页
目的分析2020年4月1日至2021年8月13日国内118起COVID-19疫情反弹事件的特点,为疫情常态化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中央和地方人民政府、政府职能部门和专业防控机构官方网站发布的信息以及官方媒体登载的疫情事件信息,提取各起反弹... 目的分析2020年4月1日至2021年8月13日国内118起COVID-19疫情反弹事件的特点,为疫情常态化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中央和地方人民政府、政府职能部门和专业防控机构官方网站发布的信息以及官方媒体登载的疫情事件信息,提取各起反弹事件的开始/结束时间、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数量、疫情波及地域范围、首例报告感染者人口学信息、接触史/感染史、确诊前14天活动轨迹、首例报告感染者发现方式等数据。结果 118起疫情均为境外输入关联病例引起的疫情扩散,时间持续最短1天,最长52天;其中,51起以有症状感染者为主,累计确诊病例占所有感染者的比例均在90%以上;36起首例报告病例是从医院"应检尽检"重点人群环节发现,112起为非入境人员(94.9%);在首例报告感染者的身份方面,有25起事件的"零号感染者"溯源信息不详(21.2%);在首例报告感染者接触确诊患者或疑似感染源的时间间隔上,78起事件(66.1%)的信息不详。首例报告感染者确诊前14天常去的场所主要有公共场所(64起)、居民生活区(52起)、交通客运站(37起)和医疗卫生机构/药房(30起)。结论我国当前对COVID-19疫情防控信息采集尚存在一些不足,这对"外防输入"防控策略构成了挑战。政府部门应针对这些不足完善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的日常监测,切实做到疫情防控的"早发现、早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疫情反弹 信息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