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1篇文章
< 1 2 8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ogistic增长的城市交通运输方式共生模型及演化机理 被引量:9
1
作者 林义成 李夏苗 刘大鹏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6期91-96,共6页
根据生态学中的Logistic方程,建立城市交通运输方式共生演化模型,并讨论城市交通运输方式共生演化机制。同时以长株潭地区为例,实证各交通运输方式间的共生关系。得出:共生演化实质是城市交通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藕合而成的复杂适应系统... 根据生态学中的Logistic方程,建立城市交通运输方式共生演化模型,并讨论城市交通运输方式共生演化机制。同时以长株潭地区为例,实证各交通运输方式间的共生关系。得出:共生演化实质是城市交通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藕合而成的复杂适应系统,其发展受利益驱动机制和生态平衡机制的双重制约;三城市的主导交通运输方式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原则,为地方政府管理交通运输系统的稳定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输方式 LOGISTIC方程 共生模型 演化机制 拟合 实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运输互联互通对中越老缅贸易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雷定猷 曾徵芳 程杨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064-2069,共6页
明确中越老缅交通运输互联互通内涵,基于2000-2013年我国和越老缅国家交通和经济的数据,在引力模型的基础上构建边境效应衍生模型,分析交通运输互联互通对中越老缅贸易的影响;在边境效应衍生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交通基础设施平均密... 明确中越老缅交通运输互联互通内涵,基于2000-2013年我国和越老缅国家交通和经济的数据,在引力模型的基础上构建边境效应衍生模型,分析交通运输互联互通对中越老缅贸易的影响;在边境效应衍生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交通基础设施平均密度、运输机制互联互通程度、旅客运输互联互通程度和边界接壤程度参数,得出具体模型,运用Stata12.0求解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运输机制互联互通的推进、旅客运输互联互通的增强都对中越老缅进出口贸易具有重要的正向影响;2)进口效应值大于出口效应值,表明我国对越老缅国家以出口贸易为主,存在着明显的贸易顺差,我国调整相关的贸易策略,降低贸易顺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互联互通 引力模型 边境效应衍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货物及时送达可靠性是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3
作者 朱晓立 李夏苗 《技术经济》 2004年第3期49-51,共3页
关键词 交通运输业 货物运输 JIT 准时制 服务质量 运输时间 中国 经济效益 运输企业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运输企业工作流程的数据挖掘
4
作者 李义华 李夏苗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1-64,共4页
在介绍数据挖掘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交通运输企业工作流程中的数据特点、建模与数据处理方法、数据挖掘的特点,探讨数据挖掘在交通运输企业工作流程中的应用途径、主要原则和一般步骤。对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提出开发交通运输企业工作流程... 在介绍数据挖掘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交通运输企业工作流程中的数据特点、建模与数据处理方法、数据挖掘的特点,探讨数据挖掘在交通运输企业工作流程中的应用途径、主要原则和一般步骤。对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提出开发交通运输企业工作流程专业数据挖掘商用软件;数据挖掘与数据仓库结合,实现生产过程决策支持;发展基于Web的数据挖掘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 数据挖掘 数据处理 工作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拥堵与风险的中欧班列运输网络集装箱配流
5
作者 冯芬玲 韩铭禧 +2 位作者 张泽 董开云 杨晓明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518-2528,共11页
中欧班列作为亚欧大陆桥梁连接东西方经济圈的关键运输载体,正面临着国际形势、货运需求和基础设施能力的多重压力。为研究拥堵和风险对中欧班列运输网络集装箱流量分布的影响,定义货主的广义运输费用由货物时间价值费用、运输费用和风... 中欧班列作为亚欧大陆桥梁连接东西方经济圈的关键运输载体,正面临着国际形势、货运需求和基础设施能力的多重压力。为研究拥堵和风险对中欧班列运输网络集装箱流量分布的影响,定义货主的广义运输费用由货物时间价值费用、运输费用和风险费用3个部分构成,量化瓶颈节点作业能力、运营风险水平和多品类货物时间价值,构建以广义运输费用最小化为目标的中欧班列网络集装箱配流优化模型。以中欧班列四大通道运输网络为典型实例,设计改进的自适应加权平均算法求解,并验证分析了模型有效性和算法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货物倾向于选择东、中、西三大通道,但低时间敏感性货物存在选择南通道的可能,各换装站及港口节点均存在一定拥堵现象。考虑风险成本后,过境俄罗斯的东、中、西通道仍是主要运输通道,但部分低时间敏感性货物开始由三大通道向南通道转移,南通道的瓶颈节点拥堵程度将加剧。建议优先提升布列斯特-马拉舍维奇的作业能力,并同步解决南通道跨“两海”港口和国内口岸站节点能力不足的问题,提高南通道海铁联运能力和通关效率,以提升中欧班列网络的运输效率和抗风险能力。研究成果可为优化中欧班列的运输韧性和提升效能提供借鉴,同时为中欧班列科学运营提供了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集装箱配流 Logit随机用户均衡 中欧班列 拥堵 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扰动视角下中欧班列运输网络韧性评估
6
作者 冯芬玲 方源 +1 位作者 张泽 董开云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8-351,共14页
中欧班列涉及多地区跨国运输,安全管理面临高度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为提升中欧班列运输网络的风险防控能力,本文结合网络流理论与韧性理论,采用熵权-优劣解距离(TOPSIS)法评估节点风险,并将其融入网络加权扰动过程;引入虚拟弧表示扰动下... 中欧班列涉及多地区跨国运输,安全管理面临高度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为提升中欧班列运输网络的风险防控能力,本文结合网络流理论与韧性理论,采用熵权-优劣解距离(TOPSIS)法评估节点风险,并将其融入网络加权扰动过程;引入虚拟弧表示扰动下的未满足运输需求,构建风险扰动下的货流分配模型;以全局网络效率为结构指标,以货流保留比为功能指标,从结构与功能双视角量化不同扰动节点与扰动规模下中欧班列运输网络的韧性表现,并提出相应的韧性优化策略。结果表明:中欧班列运输网络自身具有一定的风险化解能力,单节点发生扰动时,74.36%的节点给网络带来的结构损失小于1%,53.45%的节点功能损失小于1%,网络中的低韧性节点主要分布在西部出境通道、集结中心与新亚欧大陆桥沿线;中欧班列运输网络的功能韧性比结构韧性更容易受到风险扰动影响,且其恢复过程呈现出非线性特征;韧性提升方面,本文提出的基于风险和韧性聚类的综合保护策略可以使网络在应对大规模扰动时韧性表现同比提升38.24%,效果优于基于节点风险大小的传统节点保护策略。研究成果可为中欧班列网络韧性评估与抗风险能力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网络韧性 韧性三角理论 中欧班列 风险扰动 复杂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节性运输波动下山区铁路工程弃渣回收物流网络优化
7
作者 张得志 罗湘钰 +1 位作者 李翔 王煜恺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101,共13页
我国山区铁路工程建设桥隧比高、工程弃渣量大的特征使巨量弃渣的合理处置与利用成为铁路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然而,季节因素会对山区铁路工程建设的物资运输能力与运价率等产生影响。基于此,考虑运输能力与运价率随... 我国山区铁路工程建设桥隧比高、工程弃渣量大的特征使巨量弃渣的合理处置与利用成为铁路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然而,季节因素会对山区铁路工程建设的物资运输能力与运价率等产生影响。基于此,考虑运输能力与运价率随季节波动以及弃渣的产出不确定性,研究山区铁路工程建设弃渣回收物流网络优化问题,构建多周期多产品弃渣回收物流网络多目标优化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物流网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优化确定弃渣加工厂的选址与投资建设规模、采购与弃渣回收利用比例、弃渣运输路线规划与流量分配等,并采用Epsilon-约束法对模型进行转化和求解。最后,以长赣铁路工程项目为例,验证了模型有效性;对求解结果从多目标平衡和季节影响等角度进行结果分析;并对机制砂市场采购价格和运价率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社会环境效益权重较大的范围内,弃渣的回收利用有助于提高网络的经济效益;(2)弃渣的回收利用应主要安排在秋季,且当运价率上涨时可以将其他季节的弃渣回收行为转移至秋季以降低物流网络总成本;(3)政府可以通过政策颁布介入采购和运输市场以控制网络碳排放水平,主要对秋季运价率进行上涨控制以避免秋季碳排放量的突增。研究结果为我国山区铁路工程建设中的弃渣回收利用物流网络优化问题提供了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工程建设 弃渣回收 物流网络设计 季节性运输波动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沪高速铁路运输服务质量驱动要素识别与优化策略
8
作者 严佐魁 苏畅 +1 位作者 秦进 马丽妮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28,共9页
京沪高铁作为我国客运最繁忙和增长潜力最大的高速铁路线路之一,其运输服务质量的提升和优化,不仅代表着中国高铁的形象,同时也直接影响线路运输收入增加和京沪高铁品牌资产价值提升。基于SERVQUAL模型,从车站有形性服务感知、列车有形... 京沪高铁作为我国客运最繁忙和增长潜力最大的高速铁路线路之一,其运输服务质量的提升和优化,不仅代表着中国高铁的形象,同时也直接影响线路运输收入增加和京沪高铁品牌资产价值提升。基于SERVQUAL模型,从车站有形性服务感知、列车有形性服务感知、站车响应性服务感知3个维度设计运输服务质量调研问卷,结合问卷调查、文献分析和线下咨询交流等方式,全面调研京沪高铁运输服务质量现状,识别和分析其运输服务质量驱动要素。基于扎根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和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等理论和方法,提出京沪高铁运输服务品牌建设的具体优化策略。通过12306平台发放调研问卷短信1 022 942条,回收有效问卷16 887份,在对调研数据进行清洗和效度检验后,从不同视角对京沪高铁运输服务驱动要素进行分析和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京沪高铁实际特征,从塑造服务品牌形象、提升服务品质和增强品牌影响力等方面,提出进一步强化建设和提升京沪高铁运输服务品牌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沪高铁 运输服务质量 驱动要素 问卷调查 SERVQUAL模型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补贴额度优化 被引量:2
9
作者 邓连波 汪晴 +1 位作者 刘国欢 高勋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26-232,共7页
基于广义出行费用下的弹性客流需求,结合列车运行计划、票价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补贴额度进行优化。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的政府补贴的效率原则,构造客流人均补贴效益最大化目标函数,并设计以模拟退火算法为基础的求解算法,综合优化确定列车... 基于广义出行费用下的弹性客流需求,结合列车运行计划、票价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补贴额度进行优化。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的政府补贴的效率原则,构造客流人均补贴效益最大化目标函数,并设计以模拟退火算法为基础的求解算法,综合优化确定列车开行数量、票价和补贴额度。以长沙地铁2号线为例,对运营补贴额度进行优化计算,进一步对客流需求强度和需求弹性的灵敏度分析表明,两者与补贴总额、人均补贴均呈显著负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运营补贴额度 广义出行费用 列车运行计划 票价 模拟退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随机需求的高铁快递运输计划优化方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光明 郭婧 +2 位作者 周培澜 秦进 钟林环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4-455,共12页
为了充分利用高速铁路非高峰期的列车运输能力,提升高速铁路运营的经济效益,研究载客动车组客货共运模式下的高铁快递运输计划优化问题。首先,考虑高铁快递运输需求的时效性与随机性,以最大化高铁快递运营企业期望总利润为优化目标,同... 为了充分利用高速铁路非高峰期的列车运输能力,提升高速铁路运营的经济效益,研究载客动车组客货共运模式下的高铁快递运输计划优化问题。首先,考虑高铁快递运输需求的时效性与随机性,以最大化高铁快递运营企业期望总利润为优化目标,同时满足列车运输能力、车站装卸效率、标准箱到发量守恒等约束,构建高速铁路快递运输计划优化的2阶段随机规划模型。在第1阶段,以最大化高铁快运期望总利润为目标,确定各列车的运输能力分配计划;在第2阶段,根据第1阶段获得的列车运输能力分配计划,确定随机需求场景下的高铁快递实际装运方案,使该场景下的运营收益达到最大。其次,基于蒙特卡洛模拟随机生成需求场景,采用反向消减算法(BRA)将2阶段随机规划模型转化为包含有限场景数的确定性整数线性规划模型,从而调用商业求解器GUROBI进行求解。最后,以宁杭高速铁路为背景进行算例分析,验证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相较于基于确定性需求得到的运输计划,利用随机规划方法得到的方案更能适应需求的随机性,从而达到更好的盈利效果,同时可以兼顾服务水平与企业收益,适用于实际运营中高铁快递运输计划的设计与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快递 能力分配 送到时限 随机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进化的超限超重货物运输专列路径优化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英贵 刘家忱 雷定猷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8-148,共11页
针对超限超重货物运输专列路径优化问题,引入限界改造和桥梁加固要素,以铁路运能损失、运输时间和运输费用的最小化为优化目标,构建铁路超限超重货物运输专列路径优化模型;考虑专列同时运送多件超限超重货物的特点,设计货物综合投影算法... 针对超限超重货物运输专列路径优化问题,引入限界改造和桥梁加固要素,以铁路运能损失、运输时间和运输费用的最小化为优化目标,构建铁路超限超重货物运输专列路径优化模型;考虑专列同时运送多件超限超重货物的特点,设计货物综合投影算法,并以Pareto支配关系框架下的NSGA-Ⅱ多目标进化算法为基础,结合基于移动不可行解的自适应惩罚函数的约束处理技术及超限超重货物运输专列开行特征,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进化的铁路超限超重货物运输专列路径优化算法。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高效合理地处理路径优化任务中的多个目标;与常用的3种约束多目标算法相比,设计的优化算法能使计算耗时降低0.24%~29.94%、超体积指标值提高4.25%~13.11%,并得到一组收敛性和多样性更好的相对最优方案。该方法克服了传统专列路径优化中单纯依靠经验或从备选方案中择优的弊端,可为铁路超限超重货物运输专列路径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货物运输 超限超重货物运输专列 路径优化 多目标进化 约束处理技术 自适应惩罚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乘务交路方案编制的禁忌搜索优化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邓连波 谢子若 +2 位作者 甘书怀 张颖 任绍坤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4-171,共8页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普遍采用轮乘制、日班和两头班混合等特点,对城市轨道交通乘务交路方案编制问题进行研究,旨在降低乘务成本并提高乘务效率.首先,通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乘务交路方案的构成要素,考虑值乘时长、值乘片段接续时间和接续地...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普遍采用轮乘制、日班和两头班混合等特点,对城市轨道交通乘务交路方案编制问题进行研究,旨在降低乘务成本并提高乘务效率.首先,通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乘务交路方案的构成要素,考虑值乘时长、值乘片段接续时间和接续地点等要求,构建值乘片段、值乘任务构成和乘务规则约束,由此建立以乘务组数量和总接续时间等综合指标最小化为目标函数的多目标0-1整数规划模型.然后,针对该模型设计禁忌搜索(Tabu Search,TS)算法进行求解,以先到先走(First-In-First-Out,FIFO)的就近指派原则得到初始解,并设计4种邻域变换策略,以提高邻域解的多样性,并构建基于多邻域结构的禁忌搜索求解算法,实现对乘务交路方案的优化.最后,以广州地铁7号线的乘务交路方案为例进行实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优化方案较实际运营方案的乘务作业段数和总接续时间分别降低了20%和4.94%,每个乘务作业段值乘列车数量从8.2列增加到10.3列,有效驾驶时间从5.4 h增加到5.8 h,优化方案的各项指标均得到显著提升.研究成果可以为城市轨道交通乘务计划编制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乘务交路计划 多目标0-1整数规划 禁忌搜索算法 多邻域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OD需求聚类的区域多层公路交通网络混合路径诱导模型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璞 王天浩 阳虎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55-1364,共10页
随着交通出行需求的快速增长,我国高速公路网络面临的运输压力日渐增加,经常出现严重的交通拥堵现象。为了缓解高速公路交通拥堵,并实施更有针对性的交通管控措施,提出了考虑OD需求聚类的区域多层公路交通网络混合路径诱导模型。首先,... 随着交通出行需求的快速增长,我国高速公路网络面临的运输压力日渐增加,经常出现严重的交通拥堵现象。为了缓解高速公路交通拥堵,并实施更有针对性的交通管控措施,提出了考虑OD需求聚类的区域多层公路交通网络混合路径诱导模型。首先,利用湖南省高速公路以及国道、省道的地理信息数据构建区域多层公路交通网络。然后,根据OD对间距离和OD交通量的差异,利用K-均值聚类算法对OD对进行聚类分析,将OD对划分为3个不同的类别。最后,应用遗传算法筛选出各类OD对中对拥堵贡献较大的出行群体,并建立有针对性的混合路径诱导模型,对拥堵贡献较大和拥堵贡献较小的出行群体分别应用不同的路径诱导方案。当OD需求扩样系数设置为6时,对OD对聚类可以将总出行成本进一步降低35186.03 min。在不进行OD对聚类时,使用规划路径的出行总数为79140,而实施OD对聚类后,使用规划路径的出行总数为70374。使用诱导路径的出行的平均出行时间由121.47 min下降为85.61 min,极少数出行(3.75%)的时间增加,且增加最大值低于3 min。对多个不同扩样系数进行敏感性分析进一步说明了考虑OD需求聚类的混合路径诱导模型具有良好的拥堵缓解效果。考虑OD需求聚类的区域多层公路交通网络混合路径诱导模型可以用于识别对拥堵贡献较大的关键出行群体,进而制定有针对性的路径诱导策略,在缓解高速公路交通拥堵的同时能够减少对大多数出行者的影响,降低路径诱导策略的实施难度。另外,研究结果还表明:对出行距离较长的出行群体实施路径诱导能够更加有效地缓解区域多层公路交通网络中的交通拥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网络 拥堵缓解 聚类分析 混合路径诱导模型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碳化硅三电平牵引变流器应用探索
14
作者 向超群 李佳怡 +3 位作者 冯江华 杜京润 陈特放 成庶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01-2013,共13页
城轨交通将绿色节能作为发展目标,城轨牵引变流器以低损耗为发展方向。碳化硅器件具有耐高温、所承受开关频率较高和功率损耗低的优势,应用于三电平变流器,可有效提高系统效率、降低能耗、减轻设备重量。针对碳化硅三电平牵引变流器在... 城轨交通将绿色节能作为发展目标,城轨牵引变流器以低损耗为发展方向。碳化硅器件具有耐高温、所承受开关频率较高和功率损耗低的优势,应用于三电平变流器,可有效提高系统效率、降低能耗、减轻设备重量。针对碳化硅三电平牵引变流器在城轨牵引领域的应用,首先分析城轨牵引变流器功率器件和拓扑的发展现状,从牵引系统的发展需求提炼出牵引变流器的优化需求;结合材料特性研究碳化硅器件应用于城轨牵引领域的性能优势,以及可能给牵引系统设计带来的技术挑战。对比探究5种常用的三电平逆变器拓扑结构和各种牵引传动控制方法在城轨领域的适应性,总结其结构特点对碳化硅器件应用的促进作用。归纳三电平变流器在城轨牵引系统中的应用局限,探讨碳化硅器件对其输出性能的优化作用。讨论碳化硅三电平变流器拓扑在城轨牵引系统中的应用可能,通过仿真实验对比不同拓扑的器件损耗分布。研究结果表明:碳化硅器件本身即对降低功率损耗具有明显优势,三电平拓扑及合适的控制策略可降低碳化硅器件的应用成本,二者结合可进一步缩小变流器和相关设备的体积,延长系统使用寿命。因此,将碳化硅三电平变流器应用于城轨交通符合发展需求。研究可为后续城市轨道交通牵引变流器的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牵引系统 变流器 城市轨道交通 三电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运载火箭铁路运输侧翻吸能系统技术研究
15
作者 邵健帅 姚曙光 +1 位作者 梁平路 孔令香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72,92,共9页
对固体运载火箭在铁路运输过程中出现侧翻异常工况下的安全性进行研究,在调研、分析多种减振吸能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缓冲气囊和蜂窝金属组合的侧翻吸能系统技术方案。采用Hypermesh和LS-DYNA软件进行侧翻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案可将... 对固体运载火箭在铁路运输过程中出现侧翻异常工况下的安全性进行研究,在调研、分析多种减振吸能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缓冲气囊和蜂窝金属组合的侧翻吸能系统技术方案。采用Hypermesh和LS-DYNA软件进行侧翻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案可将火箭侧翻跌落的加速度由27g降为8.91g,发射筒与车厢的接触碰撞力由382.59kN降为无接触,可明显提高固体运载火箭在铁路运输侧翻等异常工况下的生存能力,为后续固体运载火箭专用铁路车的设计提供重要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运载火箭 侧翻过程 减振吸能系统 仿真分析 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拥堵车源的区域多层交通网络混合路径诱导策略
16
作者 王璞 王天浩 +3 位作者 李明伦 郭宝 吴紫健 肖健和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5-791,共7页
为了缓解高速公路交通拥堵,利用国道和省道实现交通分流,并有针对性地实施路径诱导策略,建立了考虑拥堵车源的区域多层交通网络混合路径诱导模型。首先,构建了由国道、省道以及湖南省高速公路组成的区域多层交通网络,标定网络链接权重... 为了缓解高速公路交通拥堵,利用国道和省道实现交通分流,并有针对性地实施路径诱导策略,建立了考虑拥堵车源的区域多层交通网络混合路径诱导模型。首先,构建了由国道、省道以及湖南省高速公路组成的区域多层交通网络,标定网络链接权重。然后,定位交通拥堵车源,建立了考虑拥堵车源的混合路径诱导模型,对从拥堵车源出发的车辆实施有针对性的路径诱导,在保障缓解交通拥堵效果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对出行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实现多层网络有效分流,有效减少路网中车辆的平均出行时间。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只对少数出行者提供路径诱导信息以降低模型的实施难度,并通过调查出行者对建议路径的接受率,制定合适的路径诱导信息发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拥堵车源 拥堵缓解 混合路径诱导模型 多层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主体博弈下铁路保价运输与货运保险协同定价策略
17
作者 冯芬玲 战映辰 +1 位作者 刘承光 邹朝辉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467-4477,共11页
为提升铁路货运风险保障产品市场化水平,考虑铁路保价运输与铁路货运保险的协同,研究铁路运输企业货运风险保障产品的费率优化问题。根据铁路运输企业、商业保险企业、客户3类市场主体间的博弈关系,建立线性环形市场。构建两阶段双层的... 为提升铁路货运风险保障产品市场化水平,考虑铁路保价运输与铁路货运保险的协同,研究铁路运输企业货运风险保障产品的费率优化问题。根据铁路运输企业、商业保险企业、客户3类市场主体间的博弈关系,建立线性环形市场。构建两阶段双层的多主体博弈定价模型:上层两阶段确定企业最优产品定价,下层确定客户最优购买策略。基于迭代算法和混合人工蜂群算法求解模型,得到企业的最优产品定价。研究结果表明:当铁路保价运输与铁路货运保险协同发展时,铁路运输企业推出保价保险一体化产品是可行的,最优费率取值约为铁路保价运输和铁路货运保险费率之和的六、七成,且货物越易损,客户越倾向于购买保价保险一体化产品,其优势越显著。在此基础上,铁路运输企业市场化调整货运风险保障产品费率,铁路保价运输和铁路货运保险的最优费率均低于原费率水平,货物越易损,费率下降幅度越小,其中,铁路保价运输对损失概率较高的货物品类定价能力更强,铁路货运保险对损失概率较低的货物品类定价能力更强。为应对市场变化,商业保险企业将采用降价、保障市场份额的行动策略以维持市场竞争力。研究结果为铁路运输企业根据定期调研的市场情况灵活调整其提供的货运风险保障产品费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货物运输 铁路保价运输 货物运输保险 协同定价 多主体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出行费用的城市轨道交通补贴优化模型 被引量:1
18
作者 汪晴 邓连波 +1 位作者 刘康妮 徐光明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4-362,共9页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国家重大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大动脉,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极其重要。科学合理地定价和补贴是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健康发展、提升系统整体和多方主体效益的重要手段。基于此,深入揭示乘客出行需求、企业运行计划...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国家重大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大动脉,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极其重要。科学合理地定价和补贴是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健康发展、提升系统整体和多方主体效益的重要手段。基于此,深入揭示乘客出行需求、企业运行计划和政府政策实施之间的多方主体博弈关系和利益需求,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系统出发,并考虑补贴的公平性,构建了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的补贴优化模型,并融合票价和客流出行里程对补贴的影响。依据补贴优化模型特点,设计相应的启发式求解算法。以长沙地铁2号线为例,分析所提基于出行费用的补贴方案对客流出行行为和运营系统的影响,验证优化模型及算法的可行性。此外,以固定补贴方案为比较对象,研究结果表明:1)相比于固定补贴方案,基于出行费用的补贴方案对运营企业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能够吸引更多的客流出行,提高运营效益,同时降低所需的补贴额度;2)2种补贴方案下客流集中度存在差异,基于出行费用的补贴方案较固定补贴方案下的客流分布更为均衡,更能体现补贴的公平性。基于出行费用的补贴方案综合考虑了乘客出行距离和票价,补贴分配符合“递远递增”的规律,体现了补贴的公平性,并有利于补贴资源的合理分配,研究成果可以为公共交通“合理补贴”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社会福利 出行费用 补贴系数 服务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算法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行调度优化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欣昊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17年第6期948-951,共4页
针对轨道交通列车存在偏离列车时刻表的问题,为保证列车的实际到站时间和发车时间与计划到站发车时间绝对值之差最小,将PSO算法引入轨道交通运行调度,在构建数学模型和约束条件的基础上,运用PSO算法优化求解。研究结果表明,通过PSO算法... 针对轨道交通列车存在偏离列车时刻表的问题,为保证列车的实际到站时间和发车时间与计划到站发车时间绝对值之差最小,将PSO算法引入轨道交通运行调度,在构建数学模型和约束条件的基础上,运用PSO算法优化求解。研究结果表明,通过PSO算法优化调度,可以实时调整列车运行,确保列车晚点时间在较小的范围内,与此同时,与其他算法相比,本文算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低的时间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度优化 粒子群算法 遗传算法 轨道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用大功率IGBT结电容退化规律
20
作者 刘海涛 刘兴平 +3 位作者 吴梓媛 刘文业 王丽萍 向超群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82-1089,共8页
结电容作为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芯片重要寄生参数之一,与器件开关动态性能密切相关。通过建立IGBT开关动态数学模型,搭建基于IGBT器件级行为模型的双脉冲测试仿真电路,研究了器件内部结电容对IGBT动态性能的影响规律和机理。进一步... 结电容作为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芯片重要寄生参数之一,与器件开关动态性能密切相关。通过建立IGBT开关动态数学模型,搭建基于IGBT器件级行为模型的双脉冲测试仿真电路,研究了器件内部结电容对IGBT动态性能的影响规律和机理。进一步地,对机车不同服役时间的IGBT样本的结电容进行测试分析,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IGBT结电容随服役时间增长均出现一定程度退化,其中栅极-发射极电容退化最为显著,进而导致IGBT开关损耗增大。这可能与长时间复杂应力耦合作用造成的栅氧退化、湿气侵入甚至材料特性变化有关。在工程应用中,结电容退化性能检测可为器件品质评估、状态监测及可靠性分析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电容 行为模型 双脉冲测试 动态性能 退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