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81例成人IgA肾病肾移植的临床疗效
1
作者 汤周琦 李腾芳 +7 位作者 冯晨 彭龙开 谢续标 彭风华 蓝恭斌 余少杰 王彧 代贺龙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17-1025,共9页
目的:免疫球蛋白A肾病(immunoglobulin A nephropathy,IgAN)是最常见的肾病类型之一,肾移植手术是终末期肾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本研究旨在分析成人IgA肾病肾移植的临床疗效,探讨IgA肾病肾移植围手术期及中远期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目的:免疫球蛋白A肾病(immunoglobulin A nephropathy,IgAN)是最常见的肾病类型之一,肾移植手术是终末期肾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本研究旨在分析成人IgA肾病肾移植的临床疗效,探讨IgA肾病肾移植围手术期及中远期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实施的所有81例成人IgA肾病肾移植的临床资料和随访数据。受者年龄(34.1±9.9)岁,其中男性47例(58.0%),体重指数为(20.8±3.2)kg/m2,人白细胞抗原错配数为(3.5±1.2)个。总结受者肾移植手术后第1、5、7天以及出院时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及每日24 h尿量情况,综合评估其移植肾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估随访第6、12、24、36、48个月的eGFR、尿蛋白、尿隐血等指标。结果:随访(25.7±15.8)个月。围手术期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原发性移植肾无功能,51例(62.9%)患者属于移植物功能立即恢复,16例(19.8%)患者属于移植物功能缓慢恢复,两者占总数的82.7%;14例患者出现了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占17.3%。共发生19例围手术期并发症,包括急性排斥反应9例、尿瘘5例、双下肢血管血栓1例、淋巴瘘4例。随访第6、12、24、36及48个月的eGFR分别为(65.3±22.9)、(67.6±23.0)、(64.3±21.8)、(65.9±24.7)及(68.7±31.2)mL/(min·1.73 m2)。中长期随访eGFR均保持较高水平,最长随访至56个月,eGFR波动仍较小;末次随访尿蛋白阳性率与尿隐血阳性率较低。移植肾IgAN复发4例,占总患者的4.94%,未出现严重肾功能不全。3例患者因重症肺炎、排斥反应、移植肾结石出现移植肾失功能,总体移植肾存活率达95%以上,随访至2022年1月所有患者存活率100%。结论:成人IgAN肾病肾移植近期效果显著,受者受益明显,中远期效果良好,IgAN复发率较低,且很少引起严重肾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肾移植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肾移植模型:3种创新术式
2
作者 汤周琦 冯晨 +7 位作者 李亚光 李腾芳 张和栋 曾颖祺 彭龙开 谢续标 彭风华 代贺龙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0-235,共16页
目的:小鼠肾移植模型手术难度大,成功率低,难以掌握,本研究拟改良并探索新型小鼠肾移植模型,为移植免疫基础研究提供借鉴。方法:分别建立小鼠腹部缝合法原位肾移植模型、腹部套管法原位肾移植模型和颈部套管法异位肾移植模型共57对供受... 目的:小鼠肾移植模型手术难度大,成功率低,难以掌握,本研究拟改良并探索新型小鼠肾移植模型,为移植免疫基础研究提供借鉴。方法:分别建立小鼠腹部缝合法原位肾移植模型、腹部套管法原位肾移植模型和颈部套管法异位肾移植模型共57对供受体。供受体采用BALB/c小鼠或C57BL/6小鼠;供受体均选用8~12周龄、体重20~25 g的雄性无特定病原级小鼠。总结和比较3种模型的技术特点和手术时间、并发症、病理学检查等术后早期指标。结果:成功建立3种不同手术方式的小鼠肾移植模型。3组小鼠供肾热缺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04),腹部缝合组的供体手术总时间与腹部套管组和颈部套管组比较最短[(18.3±3.6)min vs(26.2±4.7)min和(22.8±2.5)min;均P<0.0001]。冷缺血时间比较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腹部套管组、颈部套管组及腹部缝合组分别为(88.8±6.7)、(60.8±4.1)及(43.3±5.0)min。受体由于吻合方式不同,颈部套管用时最短[(17.6±2.7)min],腹部套管用时最长[(38.8±5.4)min]。受体的总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腹部缝合组、颈部套管组及腹部套管组分别为(44.0±6.9)、(64.1±5.2)及(80.0±6.0)min。在并发症发生方面,32只腹部缝合组中6只发生术中出血,其中1只因为动脉内膜损伤出血,5只为血管开放后出血;6只小鼠发生输尿管并发症,包括输尿管膀胱吻合口狭窄、坏死以及肾盂积水;2只小鼠术后发生腹腔感染。腹部套管组未发生术中出血,但6只出现动脉轻度狭窄,5只静脉狭窄,4只动脉损伤,4只动脉血栓,2只输尿管并发症,没有小鼠在术后发生感染。在颈部套管组中,13只小鼠均未发生术中出血、动脉内膜损伤、动脉/静脉狭窄以及血栓,5只发生输尿管并发症,包括输尿管坏死和感染,是颈部套管组最主要的并发症。3组小鼠在移植后7 d肾功能保持稳定;苏木精-伊红和过碘酸希夫染色显示3种手术方式的移植物在急性排斥反应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3种术式均能成功建立小鼠肾移植模型,在近期移植物生存期和排斥反应方面未见明显差别。改良后的腹部缝合法以及腹部套管法在研究应用中各有优势,首创的小鼠颈部套管法异位肾移植模型的制备相对简单、小鼠创伤较小,可为异种移植、二次移植及局部淋巴引流探索等研究提供更多选择,但供肾摘取难度大,输尿管感染发生率高,远期存活还需更多模型验证。本研究为不同研究需求下选择小鼠肾移植模型的类型提供了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肾移植 套管法 缝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