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岩土工程勘察场地立体空间建模与可视化信息管理
- 1
-
-
作者
肖武威
-
机构
中南华鼎武汉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
出处
《大众标准化》
2022年第14期121-123,共3页
-
文摘
文章通过对于地质学方面的测绘、钻孔贯入以取得当地地质特点等多方面地质研究方法并通过对多方面资料的分析,对岩土工程中探测所得工作数据、立体空间集成建模以及所掌握的可视化信息的管理途径,通过数学模型的建立以及算法分析的方式进行直观表示,从而对岩土工程过程中所涉及的多方面内容与结构的表示通过三维集成建模以及可视化信息的标准化管理方式、对结论的汇总与深层次分析等,针对多方面岩土工程所涉及到的空间建模结构进行剖析。使用多维度的岩土工程勘察场地立体空间建模以及实施可视化信息的标准化管理,能够最大程度上对岩土工程所在的立体场地进行空间模拟,能够极大提高岩土工程中信息获取的效率和统筹规划的简易度,从而提高岩土工程的生产效率。
-
关键词
多维建模
可视化
信息管理
场地勘察
-
分类号
TP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题名基坑遇水位移过大的分析与处理
- 2
-
-
作者
许光
夏红萤
-
机构
中南华鼎武汉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出处
《安徽建筑》
2023年第8期104-107,共4页
-
文摘
湖北省某建筑基坑侧壁主要由硬塑状态的老黏性土组成,天然状态下的粘聚力、内摩擦角等抗剪强度指标较高。基坑深度为6.2~8.2m,采用悬臂排桩支护。基坑开挖到底后支护桩位移监测结果较小,后来因排桩后侧化粪池漏水,导致老黏性土层浸泡软化,强度降低。泡水段明显支护桩向坑内倾斜,冠梁最大位移达到70mm,远超报警值和理论计算值。达到报警值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坑内反压沙袋,坡顶卸土,反算老黏性土遇水强度降低后的抗剪强度,增设锚杆多项措施。以上措施及时有效控制基坑继续变形,为基坑事故处理提供参考。
-
关键词
老黏性土
抗剪强度
基坑
锚杆
-
分类号
TU463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
-
题名增加荷载后的基坑支护加固
- 3
-
-
作者
许光
夏红萤
-
机构
中南华鼎武汉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出处
《安徽建筑》
2023年第7期108-110,共3页
-
文摘
武汉某基坑深度5.6~6.8 m,原设计方案为悬臂桩,桩顶后设置卸土平台及放坡。支护桩施工完后,现场临时决定将2 m桩顶卸土平台取消,紧临桩顶后面增设一条临时施工道路,导致已施工支护桩桩长配筋无法满足要求。文章通过对两种方案即增设锚杆、桩前留土加斜撑进行综合分析,最后选定桩前留土加斜撑方案。施工过程和监测结果显示实施效果较好,可为类似场地布置条件改变的情况提供借鉴。
-
关键词
基坑
加固设计
桩前留土
斜撑
-
分类号
TU463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