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泰长江大桥施工阶段大型沉井基础沉降变形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郭明伟 马欢 +3 位作者 杨忠明 王斌 董学超 王水林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05-1712,1723,共9页
随着我国大跨度桥梁工程建设中沉井基础的规模越来越大,大型沉井基础的整体沉降对高速铁路桥梁线型控制至关重要。以常泰长江大桥公铁两用大跨度斜拉桥主墩沉井基础为工程背景,详细分析了常泰长江大桥桥梁建设阶段沉井基础的整体沉降,... 随着我国大跨度桥梁工程建设中沉井基础的规模越来越大,大型沉井基础的整体沉降对高速铁路桥梁线型控制至关重要。以常泰长江大桥公铁两用大跨度斜拉桥主墩沉井基础为工程背景,详细分析了常泰长江大桥桥梁建设阶段沉井基础的整体沉降,并根据实际的沉井基础尺寸和地层分布,设计了对应的离心机模型试验,综合评估了该沉井基础在桥梁施工阶段的整体沉降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上部结构施工阶段,沉井整体变形可分为缓慢增长、急剧变形、趋于平稳3个阶段;当土体压缩模量依据实际受力状态取值时计算得到的整体沉降量与离心模型试验结果比较吻合;工程荷载施加完毕时,该沉井基础整体沉降量约为225 mm。该研究成果为常泰长江大桥主墩沉井基础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并对类似沉井基础工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总和法 压缩模量 离心机模型试验 沉降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红山矿帷幕注浆治水工程及其评价 被引量:31
2
作者 祝世平 王伏春 曾夏生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9-83,93,共6页
大红山矿大理岩岩溶发育,由于突水造成井下大量涌水,同时引起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引发了较大范围、较大规模的地面塌陷。通过幕址勘察、帷幕注浆设计及施工,并从钻孔单位注浆量分析、帷幕内外地下水位观测、坑道抽水试验、钻孔电磁波透视... 大红山矿大理岩岩溶发育,由于突水造成井下大量涌水,同时引起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引发了较大范围、较大规模的地面塌陷。通过幕址勘察、帷幕注浆设计及施工,并从钻孔单位注浆量分析、帷幕内外地下水位观测、坑道抽水试验、钻孔电磁波透视和钻检查孔等多个方面,对帷幕注浆治水效果进行评价,确认注浆帷幕堵水效果明显,帷幕注浆质量较好,可发挥显著的截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 帷幕注浆 矿山防治水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庞村古滑坡发育特征与危险性评价
3
作者 齐畅 吴瑞安 +3 位作者 马海善 朱德明 李祥 姚尉 《地质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0-352,共13页
【研究目的】喜马拉雅山地区大型—巨型古滑坡发育,近年来古滑坡复活问题日益突出,潜在危害严重。然而,内外动力耦合作用下的古滑坡复活机理不清,导致危险性预测不准。【研究方法】以西藏山南市隆子县加玉乡庞村古滑坡为研究对象,采用... 【研究目的】喜马拉雅山地区大型—巨型古滑坡发育,近年来古滑坡复活问题日益突出,潜在危害严重。然而,内外动力耦合作用下的古滑坡复活机理不清,导致危险性预测不准。【研究方法】以西藏山南市隆子县加玉乡庞村古滑坡为研究对象,采用遥感解译、现场调查、工程地质钻探、综合监测等方法,分析了庞村古滑坡发育特征与复活影响因素,并采用数值模拟技术预测滑坡失稳后的运动过程,评价其潜在危险性。【研究结果】庞村滑坡最早发生于中—晚更新世,体积约18.9×10^(6) m^(3),滑坡发育两层滑带,埋深分别为6~25 m和25~55 m。目前滑坡复活变形特征明显,历史滑动所形成的碎石土堆积体是现今主要的复活变形区,该区左侧变形强烈,右侧变形较弱,其复活变形受降雨作用影响明显,周边地震活动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结论】一旦滑坡复活变形区发生整体失稳,滑体最大堆积厚度达25 m,最大运动速度达16.52 m/s,最远距离达175 m,将严重威胁坡脚的庞村居民区和国道G219。该研究结果对深化喜马拉雅山地区古滑坡复活机理的认识和支撑当地防灾减灾工作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滑坡 发育特征 复活变形 危险性评价 喜马拉雅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工程岩土锚固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
4
作者 闻炼 黄亮 +2 位作者 向欣 杨新志 章广成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5-45,共11页
锚固工程因其经济、有效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高边坡和地下洞室加固。通过回顾国内外水电工程岩土锚固技术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水电工程岩土锚固技术的基本特点,系统分析了水电工程锚固技术在加固作用与荷载传递机理、锚固结... 锚固工程因其经济、有效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高边坡和地下洞室加固。通过回顾国内外水电工程岩土锚固技术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水电工程岩土锚固技术的基本特点,系统分析了水电工程锚固技术在加固作用与荷载传递机理、锚固结构预应力损失规律、新型锚固材料与锚固技术工艺开发以及环境因素对锚固性能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指出水电工程岩土锚固技术研究中存在实际工程条件考虑不足、锚固结构预应力损失研究影响因素未耦合、新型锚固材料缺少实际应用场景以及环境因素对锚固性能的影响研究尚未定量化等问题,并针对目前国内水电工程已基本完成建设的发展阶段和实际需求,分析了水电工程锚固结构优化设计和锚固结构防护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基于光纤监测技术与大数据平台相结合的信息化监测系统,强调了锚固工程耐久性对水电工程长久正常运行的重要性,据此对未来锚固系统长期安全性评价研究进行探究和展望,以期为水电工程锚固技术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工程 岩土锚固技术 锚固机理 荷载传递机理 预应力损失 光纤监测技术 长期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直径桩端岩溶三维高精度成像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邦 张炀 周杰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60-1069,共10页
在岩溶地区,大直径桩基础受桩端岩溶的威胁较大,传统的钻探和物探等手段难以实现桩端岩溶三维精细探测。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声成像原理的桩端岩溶探测方法,使用超声相控阵传感器在桩底采集全矩阵数据,采用全聚焦方法可对桩端岩溶成像... 在岩溶地区,大直径桩基础受桩端岩溶的威胁较大,传统的钻探和物探等手段难以实现桩端岩溶三维精细探测。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声成像原理的桩端岩溶探测方法,使用超声相控阵传感器在桩底采集全矩阵数据,采用全聚焦方法可对桩端岩溶成像。为解决超声远场成像横向分辨率低的问题,在桩底多个测点采集全矩阵数据,采用多面阵合成孔径全聚焦技术进行远场成像,实现桩端大范围、大深度、高精度成像。制作1:1足尺桩基岩溶实验模型并开展了探测实验,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结合工程实例检验了该方法的实用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对桩端10 m深度范围内的岩溶进行三维高精度成像,探测分辨率达0.1 m。该方法为大直径桩端岩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有效的探测技术和手段,对保障岩溶区桩基施工安全与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桩 岩溶探测 超声相控 远场成像 高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高分辨率RGB影像的城乡地物分类算法 被引量:2
6
作者 汪荃 罗贤华 董翔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5期54-58,共5页
为了得到更高的城乡地物分类精度,采用Worldview-2卫星1.8 m分辨率的RGB影像,基于光谱、形状、纹理特征进行多组参数设置试验,并进一步分别构建水域、植被、裸地、道路和建筑物5类地物的提取规则集。结果表明,采用基于面向对象的标准最... 为了得到更高的城乡地物分类精度,采用Worldview-2卫星1.8 m分辨率的RGB影像,基于光谱、形状、纹理特征进行多组参数设置试验,并进一步分别构建水域、植被、裸地、道路和建筑物5类地物的提取规则集。结果表明,采用基于面向对象的标准最近邻法分类结果的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83.84%和0.774,采用基于像元的最大似然法分类结果的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72.90%和0.633。由此可知,基于面向对象的标准最近邻法可以更有效地提取高分辨率RGB影像的城乡边界地物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 RGB影像 面向对象 地物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割耦合规则集的城乡遥感地物分类
7
作者 汪荃 陈军军 董翔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3期79-82,89,共5页
利用Worldview-2卫星1.8 m分辨率的RGB影像,建立了基于分割耦合规则集的城乡遥感地物分类方法,使用改进的Canny算子(影像边缘检测算法)以获取影像边缘信息并将其用于地物分割,基于光谱、形状、纹理特征获取各类特征因子在不同地物分割... 利用Worldview-2卫星1.8 m分辨率的RGB影像,建立了基于分割耦合规则集的城乡遥感地物分类方法,使用改进的Canny算子(影像边缘检测算法)以获取影像边缘信息并将其用于地物分割,基于光谱、形状、纹理特征获取各类特征因子在不同地物分割中的最优参数,分别构建水域、植被、裸地、道路和建筑物五类地物的提取规则集;最后,采用基于面向对象的分层次多尺度分割耦合规则集分类方法对研究区进行地物分类。结果表明,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93.66%和0.912,能较为精确地分割影像对象且影像对象的矢量边界与真实地物边缘吻合程度较高,说明建立的基于面向对象的分层次多尺度的分割耦合规则集分类方法适合城乡遥感地物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物分类 RGB影像 影像边缘检测算法 多尺度分割 面向对象 精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止水帷幕的深基坑降水预测解析计算 被引量:34
8
作者 高旭 郭建波 晏鄂川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31-1439,共9页
提出止水帷幕条件下的深基坑降水预测的解析算法。以武汉长江航运中心深基坑为实例,概化其水文地质模型,以现场抽水试验数据分析止水帷幕的止水效果。基于此,修正非完整型干扰井群降深公式,结合镜像法原理编制计算程序进行降水预测解析... 提出止水帷幕条件下的深基坑降水预测的解析算法。以武汉长江航运中心深基坑为实例,概化其水文地质模型,以现场抽水试验数据分析止水帷幕的止水效果。基于此,修正非完整型干扰井群降深公式,结合镜像法原理编制计算程序进行降水预测解析计算,并与实测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分别进行对比验证。研究表明:所概化的水文地质模型为承压含水层,东侧止水效果最差,南侧止水效果不如北侧,西侧止水效果最好。按原布井方案进行降水解析计算发现,在基坑南侧将达不到安全降水的目的,当增加2口降水井后降水效果有所改善,与实测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基本一致。研究成果可指导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质模型 止水帷幕 镜像法 降水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危险源识别的山区地质灾害风险定量评价——以贵州省茅台镇为例 被引量:11
9
作者 徐庆方 何开寿 +2 位作者 胡励耘 谢配红 张辉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2-165,共14页
我国西南山区是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地,特别是贵州省西北部近四川盆地的盆山过渡带,滑坡和崩塌对居民生产和生活构成了严重威胁。为合理预测山区地质灾害风险的空间分布特征,以贵州省茅台镇为研究区,开展了山区乡镇尺度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 我国西南山区是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地,特别是贵州省西北部近四川盆地的盆山过渡带,滑坡和崩塌对居民生产和生活构成了严重威胁。为合理预测山区地质灾害风险的空间分布特征,以贵州省茅台镇为研究区,开展了山区乡镇尺度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探索性研究。应用层次分析法,以水文斜坡单元为基础评价单元,对研究区地质灾害易发性、危险性、易损性和风险进行了量化,并通过划分地质灾害易发性临界阈值识别地质灾害相关危险源,分析其运动特征和影响范围,建立了一套适合山区的地质灾害危险源识别及run-out定量分析方法,并据此对斜坡单元的风险评价结果进行修正。结果表明:斜坡坡度、工程地质岩组和斜坡变形是研究区地质灾害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研究区地质灾害空间预测准确率为92%,ROC曲线的AUC值为0.97;结合危险源影响范围预测和风险分析,确定研究区赤水河两岸及北部山区人口伤亡风险和建筑物财产损失风险较高,而茅台镇北部罗村及柏杨村一带的丘陵地区人口伤亡风险和建筑物财产损失风险较低。本研究提出的危险源分析手段和地质灾害定量风险评价方法适用于盆山地带乡镇尺度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可为国土空间规划和地质灾害应急决策提供必要的资料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 地质灾害 风险评价 危险源识别 run-out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库诱发地震对混凝土坝的影响及抗震设防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丽芬 廖武林 +1 位作者 曾夏生 王秋良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1-75,共5页
水库诱发地震已成为影响大坝安全的重大环境问题,会给大坝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以新丰江水库地震和柯依纳水库地震对大坝的破坏为例,探讨水库地震对混凝土大坝的影响。对于混凝土坝通常坝顶最易遭到破坏,坝顶的过坝公路及非结构建筑,增... 水库诱发地震已成为影响大坝安全的重大环境问题,会给大坝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以新丰江水库地震和柯依纳水库地震对大坝的破坏为例,探讨水库地震对混凝土大坝的影响。对于混凝土坝通常坝顶最易遭到破坏,坝顶的过坝公路及非结构建筑,增加了破坏的可能性,因此在抗震设计时需要考虑坝顶动力放大效应和坝体高阶振型对坝头应力的影响。利用实测的地震加速度记录,对大坝进行抗震反应分析,综合大坝地震应力分析来看,地震作用在坝踵处产生较大的拉应力,而坝趾附近的剪应力也较大。在刚度发生突变的位置及上下游坝面坡折部等易发生较大拉应力处,均为坝体的抗震薄弱部位。基于水库地震对大坝的影响,做好抗震设防是保障大坝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诱发地震 混凝土坝 动力响应分析 抗震设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二元结构地层基坑降水及其地面沉降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李英 何忠泽 +2 位作者 严桂华 廖展宇 梁书英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767-772,共6页
分析了武汉二元结构地层工程地质特性,结合地下水流动特征与地面沉降计算,建立了武汉二元结构地层基坑地质模型。运用与之相关联的Processing Modflow软件计算基坑周围沉降量,分析计算结果,得出武汉二元结构地层基坑降水及其地面沉降的... 分析了武汉二元结构地层工程地质特性,结合地下水流动特征与地面沉降计算,建立了武汉二元结构地层基坑地质模型。运用与之相关联的Processing Modflow软件计算基坑周围沉降量,分析计算结果,得出武汉二元结构地层基坑降水及其地面沉降的规律,对同类基坑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结构地层 基坑 降水 地面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螺旋灌注桩单桩极限承载力的预测 被引量:16
12
作者 胡焕校 刘静 祝世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39-1244,共6页
根据6根全螺旋灌注桩的实测桩顶载荷-桩顶沉降(Q-s)曲线,用双曲线法预测全螺旋灌注桩的极限承载力。研究结果表明:在极限加载范围内,用双曲线法能较好地预测全螺旋灌注桩的单桩极限承载力,拟合曲线与实测的曲线比较吻合且预测的结果偏... 根据6根全螺旋灌注桩的实测桩顶载荷-桩顶沉降(Q-s)曲线,用双曲线法预测全螺旋灌注桩的极限承载力。研究结果表明:在极限加载范围内,用双曲线法能较好地预测全螺旋灌注桩的单桩极限承载力,拟合曲线与实测的曲线比较吻合且预测的结果偏于安全,预测结果的偏差与地层情况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曲线法 全螺旋灌注桩 单桩极限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重点监视区构造地震与矿震时频谱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丽芬 廖武林 +1 位作者 曾夏生 钟羽云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99-706,共8页
基于三峡数字遥测地震台网记录的数字化波形资料,利用谱图时频分析方法,研究了三峡地区构造地震和矿震波谱的时频特征,发现二者的时频谱特征存在着明显的差异:1)构造地震波主频高于矿震;2)构造地震波的频率成分比矿震丰富,能量密度频谱... 基于三峡数字遥测地震台网记录的数字化波形资料,利用谱图时频分析方法,研究了三峡地区构造地震和矿震波谱的时频特征,发现二者的时频谱特征存在着明显的差异:1)构造地震波主频高于矿震;2)构造地震波的频率成分比矿震丰富,能量密度频谱随频率轴展布较宽,前者带宽是后者的4倍;3)矿震能量强度的峰值在整个波列中出现的时间较构造地震早,且能量衰减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地震 矿震 时频分析 三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江水布垭库岸木竹坪滑坡失稳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丽芬 魏贵春 +1 位作者 曾夏生 廖武林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17,共5页
木竹坪滑坡发生于2007年5月10日,总方量约800万m3,是水布垭库岸的重大滑坡灾害之一。根据实地调查资料,阐述了滑坡区基本地质条件及滑坡基本地质地貌特征。结合滑坡稳定性计算分析了滑坡的成因机制,认为木竹坪滑坡的发生是内外因共同作... 木竹坪滑坡发生于2007年5月10日,总方量约800万m3,是水布垭库岸的重大滑坡灾害之一。根据实地调查资料,阐述了滑坡区基本地质条件及滑坡基本地质地貌特征。结合滑坡稳定性计算分析了滑坡的成因机制,认为木竹坪滑坡的发生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坡体前缘受清江支流的弧形切割,为滑坡提供了临空条件,而薄层灰岩及第四系坡积物又为易发生滑坡的地层岩性条件。在内部条件具备的前提下,滑坡发生前的连续降雨及水库蓄水均使得坡体物质的力学强度降低,故引发了大规模的滑坡失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地质特征 滑坡成因 水布垭水库蓄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地区某基坑二元结构地层渗透系数反演 被引量:4
15
作者 高旭 晏鄂川 +1 位作者 尹晓萌 郭建波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8-224,共7页
武汉地区广泛分布二元结构地层,其渗透系数对于该地区基坑降水工程而言具有重要研究意义。依托该地区某基坑勘察期静力触探试验和抽水试验,采用最优分割法对二元结构地层进行了定量划分。基于此,建立了抽水试验的三维数值模型,结合该地... 武汉地区广泛分布二元结构地层,其渗透系数对于该地区基坑降水工程而言具有重要研究意义。依托该地区某基坑勘察期静力触探试验和抽水试验,采用最优分割法对二元结构地层进行了定量划分。基于此,建立了抽水试验的三维数值模型,结合该地区经验数据设计了正交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回归分析,根据回归模型反演得出其中的含水层渗透系数,并对反演值正确性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研究区静力触探范围内可划分为5层,地下水位以下各层渗透系数反演值分别为:0.46,1.19,5.45,10.73,21.82m/d,且反演值可信度较高,与实际抽水试验计算值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结构地层 静力触探 抽水试验 渗透系数 参数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周口店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丽芬 曾夏生 张树明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80-486,共7页
通过对周口店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和构造环境及其与埃达克岩对比的分析,发现该岩体具有C型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143Nd/144Nd87Sr/86Sr图解发现该岩体的锶、钕同位素投影点均落在EMⅠ型富集地幔区域内,表明其物质来源与EMⅠ型富集地幔... 通过对周口店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和构造环境及其与埃达克岩对比的分析,发现该岩体具有C型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143Nd/144Nd87Sr/86Sr图解发现该岩体的锶、钕同位素投影点均落在EMⅠ型富集地幔区域内,表明其物质来源与EMⅠ型富集地幔有关。而εNd(t)ISr图解中,其投影点正好落在汉诺坝二辉麻粒岩包体范围内(汉诺坝二辉麻粒岩包体是幔源基性岩浆在晚古生代—中生代底侵到下地壳底部构成的年轻下地壳的一部分)。由此推测认为,周口店岩体是中生代新增生的华北克拉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达克岩 地球化学 成因 周口店岩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等间隔时序灰色模型的深基坑变形预测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廖展宇 李英 +2 位作者 晏鄂川 蔡玲玲 李其良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522-1525,共4页
灰色理论广泛应用于深基坑位移预测,对基坑工程设计与施工具有重要意义。预测中灰色模型的建立是以等时距原始数据作为前提条件,而实际工程的位移监测数据多是非等时距,因此难以建立合理的预测模型。文章采取引入单位时间差系数方法将... 灰色理论广泛应用于深基坑位移预测,对基坑工程设计与施工具有重要意义。预测中灰色模型的建立是以等时距原始数据作为前提条件,而实际工程的位移监测数据多是非等时距,因此难以建立合理的预测模型。文章采取引入单位时间差系数方法将不等间隔序列调整为等间隔序列,分析其差值后将序列还原,从而可以建立非等间隔时序灰色模型;同时将数据矩阵的第一列元素由原2个连续元素增加为3个连续元素平均值的相反数构成;以某深基坑工程为算例,验证了上述改进模型的正确性,其预测结果与监测结果更为接近。结果表明,非等间隔时序灰色模型在深基坑变形预测中更符合工程条件,精度更高,为深基坑支护信息化施工提供了更好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等间隔 深基坑变形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帷幕在降水条件下对基坑周边渗流及变形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5
18
作者 马昌慧 毛云 +1 位作者 黄魏 蔡红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294-298,共5页
人工降低基坑水位是基坑工程中的常用技术手段之一,需要合理评价其在地基中引起渗流及附加的变形。采用Visual MODFLOW数值计算软件分析降水条件下武汉某基坑工程的渗流场,并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变形场。结果表明,随着离基坑的距离增... 人工降低基坑水位是基坑工程中的常用技术手段之一,需要合理评价其在地基中引起渗流及附加的变形。采用Visual MODFLOW数值计算软件分析降水条件下武汉某基坑工程的渗流场,并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变形场。结果表明,随着离基坑的距离增加,基坑外的水头逐渐增大,而地基沉降逐渐减小。增加帷幕深度可以提高降水效果,并有效减小基坑降水引起的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 降水 变形 渗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静水浸泡对三峡库区滑带土物理-化学-力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迪 李岚星 +3 位作者 胡新丽 牛李飞 王斌 王强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81-289,共9页
三峡水库蓄水使得库岸大量土体长期处于浸泡状态,导致土体软化从而诱发滑坡失稳。为研究长期浸泡对滑坡土体物理-化学-力学性质的影响,以马家沟滑坡原状滑带土为对象开展了浸泡软化试验,通过比较不同浸泡时间滑带土的粒度分布、界限含... 三峡水库蓄水使得库岸大量土体长期处于浸泡状态,导致土体软化从而诱发滑坡失稳。为研究长期浸泡对滑坡土体物理-化学-力学性质的影响,以马家沟滑坡原状滑带土为对象开展了浸泡软化试验,通过比较不同浸泡时间滑带土的粒度分布、界限含水率、化学与矿物成分、剪切特性等特征,探讨了滑带土浸泡软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浸泡过程中滑带土中Ca^(2+)、Mg^(2+)等离子流失较多,但矿物成分无变化;浸泡后滑带土出现阶段性粒度细化现象,液塑限和塑性指数均随黏粒含量增加而增大;随着浸泡时间增加,滑带土应力应变关系在低法向应力下由强软化型变为弱软化型,在高法向应力下由软化型变为硬化型;滑带土抗剪强度参数随着浸泡时间增加呈指数形式降低,黏聚力c降低程度大于内摩擦角φ。研究成果可以为水库滑坡稳定性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滑坡 滑带土 浸泡软化 物理化学性质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床渗透性对超覆型库岸老滑坡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何忠泽 曾耀 +2 位作者 吕坤 吴江 晏鄂川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2-116,共5页
超覆型库岸老滑坡滑床前缘大多发育一砂卵石层,该砂卵石层的强渗透性将影响滑坡渗流场,从而影响滑坡的稳定性。以三峡库区万州中学老滑坡为例,在确定该滑坡中地下水作用模式为承压水含水层作用模式的基础上,假定砂卵石层的4种不同渗透系... 超覆型库岸老滑坡滑床前缘大多发育一砂卵石层,该砂卵石层的强渗透性将影响滑坡渗流场,从而影响滑坡的稳定性。以三峡库区万州中学老滑坡为例,在确定该滑坡中地下水作用模式为承压水含水层作用模式的基础上,假定砂卵石层的4种不同渗透系数,来研究在库水位波动条件下,滑床砂卵石层渗透性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表明,超覆型老滑坡砂卵石层的渗透系数不同,滑坡中浸润线也不同,渗透系数越小,浸润线越低,滑坡中地下水相对库水位的滞后效应越明显;库水位上升阶段、高水位运行阶段和下降初期,万州中学老滑坡各级滑坡的稳定性系数随砂卵石层渗透系数k2的增大而减小;库水位稳定在150m时,老滑坡整体稳定性随k2的增大而增大,k2的变化对次级滑体和三级滑体的稳定性影响不明显。这对于库区老滑坡的复活和监测预警工程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变化 滑床渗透性 超覆型库岸老滑坡 承压水含水层作用模式 稳定性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