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渣优化石粉源钙基CO_(2)吸附剂循环稳定性研究
1
作者 彭兴华 李国栋 +4 位作者 谭靖 尤大海 张朝宏 张晋 张立 《无机盐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1-118,共8页
循环稳定性差是制约钙基CO_(2)吸附剂发展应用的主要瓶颈。以石粉和钢渣制备前驱体,运用响应曲面法确定前驱体制备吸附剂的适宜条件,并通过钙循环实验和SEM、XRD、BET检测,研究了钢渣对吸附剂循环稳定性的影响和机理。结果表明:制备吸... 循环稳定性差是制约钙基CO_(2)吸附剂发展应用的主要瓶颈。以石粉和钢渣制备前驱体,运用响应曲面法确定前驱体制备吸附剂的适宜条件,并通过钙循环实验和SEM、XRD、BET检测,研究了钢渣对吸附剂循环稳定性的影响和机理。结果表明:制备吸附剂的优化条件是煅烧温度为860℃,煅烧时间为95 min,空气气氛,石粉、钢渣、水泥质量比为90∶7∶3,此时吸附剂有效分解值为94.06%;掺入钢渣的吸附剂经过35次钙循环后(GX_(35)),CO_(2)吸附量和碳酸化转化率分别为0.4261 g/g和78.60%,优于未掺入钢渣的吸附剂经过20次钙循环后(SX_(20))的CO_(2)捕集性能;GX_(35)中含有较多的1~3 nm孔隙,呈疏松海绵状,而SX_(20)中5 nm以下孔隙极少,呈致密团块状;掺入钢渣的吸附剂在钙循环过程中,晶粒生长和孔隙结构变化幅度均小于未掺入钢渣的吸附剂。钢渣可发挥加快分解、阻挡分隔、分散限域、骨架支撑和成核作用,抑制晶粒聚集和颗粒团聚,降低孔结构坍塌和堵塞幅度,增强吸附剂抗烧结能力和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基CO_(2)吸附剂 循环稳定性 钢渣 石粉 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位素地质在鄂东南铜铁矿床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2
作者 苏欣栋 刘陶梅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7-32,共6页
同位素地质在鄂东南铜铁矿床研究中,提供了地质年龄、硫同位素组成及硫同位素测温资料,为长江中下游鄂东南地区铜铁矿床的岩浆活动、成岩成矿规律、时代划分,以及矿床成因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关键词 地质构造 同位素 铜矿床 铁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北地区韧性剪切带的地质特征及含矿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刘腾飞 《黄金科学技术》 1994年第3期29-32,共4页
鄂北地区近期发现数条韧性剪切带,以封江口一青苔脆韧性剪切带含矿性最好。本文在分析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简述了该区韧性剪切带的空间展布特征,岩石变质变形及带状分布特征和构造地球化学特征等。指出韧性剪切带与金矿化有密... 鄂北地区近期发现数条韧性剪切带,以封江口一青苔脆韧性剪切带含矿性最好。本文在分析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简述了该区韧性剪切带的空间展布特征,岩石变质变形及带状分布特征和构造地球化学特征等。指出韧性剪切带与金矿化有密切关系,其一封江口一青苔脆韧性剪切带为含矿韧性剪切带。在含矿韧性剪切带上及附近,先后发现了黑龙潭、汪家湾、卸甲沟等剪切带型金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剪切带 鄂北地区 含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栅格分辨率下赣州市石城县崩岗易发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郭飞 张晶鑫 +4 位作者 山宏盼 程冬兵 李小伟 夏栋 陈洋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70,共8页
探究不同栅格分辨率下崩岗易发性评价对崩岗防控具有重要意义.为开展相关研究,以赣州市石城县为例,利用地理探测器选取降雨侵蚀力、可蚀性、岩石种类、植被高度、叶面积指数、高程、坡度、归一化植被指数指标作为评价指标,划分出15、30... 探究不同栅格分辨率下崩岗易发性评价对崩岗防控具有重要意义.为开展相关研究,以赣州市石城县为例,利用地理探测器选取降雨侵蚀力、可蚀性、岩石种类、植被高度、叶面积指数、高程、坡度、归一化植被指数指标作为评价指标,划分出15、30、60、90、120 m 5种分辨率的栅格单元,以频率比(FR)为联接方法,构建频率比-随机森林(FR-RF)模型开展崩岗易发性评价.结果显示:栅格单元空间分辨率对崩岗易发性评价有一定影响,5种不同栅格分辨率下易发性结果的AUC值依次为0.840、0.830、0.830、0.820、0.810,基于随机森林模型下15 m分辨率栅格单元更适用于研究区的崩岗易发性评价(AUC值为0.840);研究区较高易发区以及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区域.研究结果可以为赣南地区的崩岗易发性评价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城县 崩岗 不同栅格单元分辨率 随机森林模型 易发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视角下露天建材矿山碳排放周期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裴明松 刘海 +4 位作者 李小伟 代光俊 刘林 斯小华 陈爱章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42,共7页
“双碳”目标的提出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露天建材矿山是建材产业原料的重要来源之一,同时也是建材行业碳源和潜在碳汇之一,分析露天建材矿山碳排放规律,对实现建材行业“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露天建材矿山碳排... “双碳”目标的提出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露天建材矿山是建材产业原料的重要来源之一,同时也是建材行业碳源和潜在碳汇之一,分析露天建材矿山碳排放规律,对实现建材行业“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露天建材矿山碳排放要素,研究矿山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和碳排放量,构建了露天建材矿山净碳排放量模型。露天建材矿山生态系统净碳排放量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峰值一般出现在矿山服务期的中后期,峰值和达峰时间与矿山边坡占比呈负相关,零点一般在生态复绿阶段出现,此后进入负值阶段。根据矿山生态系统净碳排放量将矿山碳排放周期分为碳达峰、碳减排(含碳中和)以及碳归零三个阶段。结合鄂西某建材矿山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研究成果对于研究建材行业碳排放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同时对于露天建材矿山生态复绿、绿色矿山建设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露天建材矿山 碳汇 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制砂粒形和级配优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彭兴华 李国栋 +4 位作者 张晋 张朝宏 尤大海 裴明松 张立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7-211,共5页
为优化机制砂粒形和级配,以立式棒状搅拌磨机为整形设备,研究了介质种类、介质配比、磨机转速、料球比等整形参数对机制砂粒形的影响,并借助光学显微镜和图像处理软件,对比分析了整形机制砂与未整形机制砂的级配特性和粒形特性。结果表... 为优化机制砂粒形和级配,以立式棒状搅拌磨机为整形设备,研究了介质种类、介质配比、磨机转速、料球比等整形参数对机制砂粒形的影响,并借助光学显微镜和图像处理软件,对比分析了整形机制砂与未整形机制砂的级配特性和粒形特性。结果表明:氧化锆球整形效果优于钢球和氧化铝球;在直径6 mm和8 mm氧化锆球质量比1∶1、磨机转速300 r/min、料球比1∶3、矿浆体积分数62.5%条件下整形,整形机制砂中片状颗粒质量分数和+0.15 mm粒级产率分别为4.5%和84.98%;整形机制砂具有更好的密实度和棱角性,能达到GB/T 14684—2022中Ⅰ类砂要求,其级配、粒形均优于未整形机制砂;粗粒级颗粒轮廓形状和棱角性改善程度大于细粒级颗粒。在适宜条件下,立式棒状搅拌磨可明显改善机制砂粒形、优化较粗的颗粒级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砂 粒形 级配 立式棒状搅拌磨 整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钴锰三元前驱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尤大海 张朝宏 +3 位作者 李国栋 张晋 张立 彭兴华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8-182,共5页
研究了采用共沉淀法制备镍钴锰三元前驱体,考察了氨水浓度、体系pH、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所制备前驱体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氨水浓度1 mol/L,体系pH=12、反应温度55℃、反应温度28 h最佳试验条件下,所制备前驱体产品粒度分布良... 研究了采用共沉淀法制备镍钴锰三元前驱体,考察了氨水浓度、体系pH、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所制备前驱体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氨水浓度1 mol/L,体系pH=12、反应温度55℃、反应温度28 h最佳试验条件下,所制备前驱体产品粒度分布良好,呈均匀的类球形,结晶致密;混锂煅烧后的正极材料在2.8~4.4 V、0.2 C充放电制度下首次放电容量为169.14 mAh/g,首次效率为88.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沉淀法 三元前驱体 锂电池 正极材料 制备 性能 放电 振实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北大竹园萤石矿床Sm-Nd等时线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9
8
作者 张遵遵 龚银杰 +3 位作者 金世超 漆双林 甘金木 张利国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49-958,共10页
黔东北(沿河)-渝东南(酉阳)一带广泛发育萤石、重晶石及铅锌(汞)矿化,关于其成矿时代,一直缺少直接的同位素年龄证据。黔东北大竹园萤石矿床位于上扬子地块东南缘,矿体赋存于下奥陶统桐梓组和红花园组碳酸盐岩内,受NW向断裂控制,是本区... 黔东北(沿河)-渝东南(酉阳)一带广泛发育萤石、重晶石及铅锌(汞)矿化,关于其成矿时代,一直缺少直接的同位素年龄证据。黔东北大竹园萤石矿床位于上扬子地块东南缘,矿体赋存于下奥陶统桐梓组和红花园组碳酸盐岩内,受NW向断裂控制,是本区热液脉型萤石矿床的代表。本文以该矿床为研究对象,利用单矿物Sm-Nd等时线方法进行了成矿年龄测定,获得萤石Sm-Nd等时线年龄为436±15 Ma(MSWD=0. 85),萤石与共生方解石Sm-Nd等时线年龄为430±13 Ma(MSWD=1. 02),两者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表明矿床形成于加里东期,该年龄与湘西-黔东MVT铅锌矿床成矿时代(477~410 Ma)一致。本区萤石-重晶石矿床与区内产出的主要铅锌(汞)矿床关系密切,推测它们有相近的物质来源,是在同一构造运动时期形成的一个有亲缘关系的成矿系列。研究结果指示加里东期是区内重要的萤石-重晶石-铅锌(汞)中低温热液成矿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萤石矿 SM-ND同位素 大竹园 黔东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降雨型滑坡入渗特征及变形机制——基于一维和二维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王力 南芳芸 +4 位作者 王世梅 陈勇 李小伟 范志宏 陈玙珊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63-1374,共12页
强降雨诱发古滑坡的浅层变形是三峡库区最为严重的地质灾害,因此,探索暴雨作用下滑坡土体的入渗规律及其浅层变形机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以三峡库区的降雨型滑坡为研究对象,统计了降雨型滑坡土体的渗透特性分布特征,考虑强降雨作用,... 强降雨诱发古滑坡的浅层变形是三峡库区最为严重的地质灾害,因此,探索暴雨作用下滑坡土体的入渗规律及其浅层变形机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以三峡库区的降雨型滑坡为研究对象,统计了降雨型滑坡土体的渗透特性分布特征,考虑强降雨作用,分别开展一维土柱入渗试验和二维滑坡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降雨强度条件下滑坡土体的入渗特征以及对应的滑坡浅层变形机制。降雨入渗试验结果表明:降雨入渗土体的速度取决于降雨强度与土体渗透系数的相对大小,当降雨强度小于或等于土体渗透系数时,入渗能力随降雨强度增大而增大。当降雨强度大于土体渗透系数时,入渗能力反而随之减小。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强降雨入渗时,会造成地表土体暂态饱和,表层土体以下非饱和区内的气体被暂态封闭并受到表层孔隙水压力作用而压缩,导致孔隙气压力随降雨入渗迅速增大。对于三峡库区的降雨型滑坡,短时的暴雨会产生瞬态饱和区。封闭气体,这也是影响强降雨入渗能力的主要原因;同时封闭气体传递水压使得浅层土体的孔隙水压力骤增,这也是许多滑坡发生浅层变形和破坏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模型试验 降雨诱发滑坡 入渗特征 变形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羟基荧光酮类试剂荧光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郭茂生 赵锦端 何应律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11-317,共7页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五种常见的三羟基荧光酮的荧光性质,同时还研究了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对三羟基荧光酮类试剂荧光的增敏作用,最后,对三羟基荧光酮类试剂在荧光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 三羟基 荧光酮试剂 荧光 矿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物相分析方法研究矿石中金的赋存状态 被引量:22
11
作者 唐肖玫 姚敬劬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62-167,共6页
综述了矿石中Au的各种存在形式和赋存状态以及研究工作概况。介绍了几种典型金矿石和单矿物中Au的赋存状态分析实例。
关键词 赋存状态 化学物相分析 矿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萤石重晶石方解石共生非金属矿物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峰 倪海燕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49-455,共7页
萤石、方解石、重晶石是自然界中普遍共生的非金属矿,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价值。目前对于该类共生矿物中不同矿物含量的分离测定,尚未建立较系统、准确的方法。本文通过条件试验,选用10%冰醋酸作为溶剂溶解分离方解石和萤石,硝酸-高氯酸... 萤石、方解石、重晶石是自然界中普遍共生的非金属矿,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价值。目前对于该类共生矿物中不同矿物含量的分离测定,尚未建立较系统、准确的方法。本文通过条件试验,选用10%冰醋酸作为溶剂溶解分离方解石和萤石,硝酸-高氯酸溶解分离萤石和重晶石,制定了一套适用于方解石、萤石、重晶石共生矿物的分离分析方法流程。应用该实验流程对三类矿石组合样品及实际样品进行分析,内外检的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对GBW 07250~GBW 07254五个萤石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和一个重晶石管理样品进行分析,方法精密度(RSD)<0.4%,证明该方法流程也适用于萤石或重晶石含量较高的样品分析。与国家标准方法 GB/T 5195.1—2006(萤石氟化钙含量测定)比较,本流程更加连续简便,可指导方解石、萤石、重晶石共生矿物资源评价、选矿及回收试验,有利于提高该类非金属矿物的综合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萤石 方解石 重晶石 分离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首例蚀变闪长岩岩筒型金矿地质特征 被引量:10
13
作者 苏欣栋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6,共6页
金矿体赋存在闪长岩岩筒内部相和边缘相接触过渡地段环边状蚀变裂隙带中。矿体受岩筒产状控制。与金矿化有关的围岩蚀变有硅化、碳酸盐化、粘土化和赤(褐)铁矿化。矿石主要由含金蚀变闪长(斑)岩和含金风化赤(褐)铁矿化闪长(斑)... 金矿体赋存在闪长岩岩筒内部相和边缘相接触过渡地段环边状蚀变裂隙带中。矿体受岩筒产状控制。与金矿化有关的围岩蚀变有硅化、碳酸盐化、粘土化和赤(褐)铁矿化。矿石主要由含金蚀变闪长(斑)岩和含金风化赤(褐)铁矿化闪长(斑)岩组成。金矿物以自然金为主,成色高达966.74。自然金粒度以粗一巨粒金为主,重选回收率达85%以上。根据同位素、稀土配分模式等确定闪长岩岩筒由混合岩浆上侵演化结晶而成,成矿物质与其同源,为中-低温热液形成的金矿,其类型属于蚀变闪长岩岩筒型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长岩 岩筒型 金矿床 矿化 地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深埋条件下土壤给水度的测定——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为例
14
作者 陈永宝 胡顺军 +5 位作者 雷磊 徐圣 刘海 张书杰 张巧丽 徐志华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9-458,共10页
为研究地下水深埋条件下土壤给水度的变化规律,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为研究区域,采用野外原位观测的试验方法,测定了地表零通量条件下的完全给水度、蒸散发条件下的平均疏干给水度和侧向渗漏补给条件下的平均充水给水度,探讨了地下水... 为研究地下水深埋条件下土壤给水度的变化规律,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为研究区域,采用野外原位观测的试验方法,测定了地表零通量条件下的完全给水度、蒸散发条件下的平均疏干给水度和侧向渗漏补给条件下的平均充水给水度,探讨了地下水埋深、入渗、蒸散发对给水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包气带剖面含水率法测定地下水深埋条件下的土壤给水度是可行的;(2)地表零通量条件下完全给水度μ随地下水埋深H的增大而增大,当地下水埋深超过毛管水最大上升高度时,完全给水度变化较小,可近似看作常数;(3)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丘间地地下水埋深平均值为8.80 m,地表零通量条件下完全给水度等于0.36,蒸散发条件下的平均疏干给水度为0.13,侧向渗漏补给条件下的平均充水给水度为0.17。研究结果可为地下水深埋区土壤给水度的测定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水度 地下水深埋区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毛管水上升高度 干旱荒漠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的磁各向异性及其在地质上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徐柏安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39-46,共8页
本文阐述了岩石磁各向异性的表示方法,三大类岩石磁各向异性的一般特征,控制因素及其在地质上的应用.介绍了鄂东南地区侵入岩的磁各向异性特征及其应用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 岩石 各向异性 磁组构 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中锰矿控岩控矿构造遥感地质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绍濂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33-39,共7页
应用遥感信息结合其他地学资料综合分析湘中锰矿构造型式及控岩控矿地质特征,提出东西向和北东向同期构造与台地边缘相带共同控制锰矿的新认识。
关键词 遥感 锰矿床 控岩构造 控矿构造 地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东金矿中石英的热发光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腾飞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0期26-30,共5页
不同成矿阶段和不同成因类型的石英热发光特征有明显区别,在垂向上热发光强度有一定的变化规律,石英的热发光数据对矿床评价和外围找矿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关键词 金矿床 石英 热发光 地质 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地闪锌矿单矿物中银的物相分析方法研究
18
作者 唐肖玫 张菊娴 +1 位作者 王凯 陈平 《岩矿测试》 CAS 1986年第4期278-281,I0005,共5页
本文以选择溶解法研究了某地闪锌矿单矿物中各相态银的分别含量。方法以硫酸高铁铵为选择性溶剂,首先将试样中裸露的自然银溶解分离,加入Hg^(2+)消除S^(2-)的干扰。继以硫酸酸化的硫脲溶剂溶解裸露的辉银矿,然后根据自然银在非氧化性的... 本文以选择溶解法研究了某地闪锌矿单矿物中各相态银的分别含量。方法以硫酸高铁铵为选择性溶剂,首先将试样中裸露的自然银溶解分离,加入Hg^(2+)消除S^(2-)的干扰。继以硫酸酸化的硫脲溶剂溶解裸露的辉银矿,然后根据自然银在非氧化性的无机酸中不溶的特性,采用盐酸溶解闪锌矿并浸出被包裹的辉银矿,以二氯化锡消除Fe^(3+)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矿物 物相分析 闪锌矿 选择性溶剂 硫酸高铁铵 二氯化锡 选择溶解 辉银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西柴家坪萤石矿微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物质来源
19
作者 漆双林 刘海 +3 位作者 张巧丽 张书杰 张遵遵 陈爱章 《地质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65-876,共12页
鄂西柴家坪萤石矿是湖北省21世纪发现的唯一大型萤石矿床,深入研究其成矿系统对鄂西地区萤石矿找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萤石矿石、碳酸盐围岩和变质岩的稀土、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萤石中微量元素含量均低于地壳元素丰度,相... 鄂西柴家坪萤石矿是湖北省21世纪发现的唯一大型萤石矿床,深入研究其成矿系统对鄂西地区萤石矿找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萤石矿石、碳酸盐围岩和变质岩的稀土、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萤石中微量元素含量均低于地壳元素丰度,相对亏损Zr、Hf和Rb元素,富集U、Sr元素;稀土元素含量较低(ΣREE=2.70×10^(-6)~16.89×10^(-6)),具有Eu负异常(δEu=0.60~0.80)和Ce负异常(δCe=0.41~0.71),表现为轻稀土相对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的右倾REE配分型式。研究区萤石与围岩的稀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相似。通过对萤石Tb/Ca-Tb/La和Y/Ho-La/Ho图解的分析,认为研究区萤石为同期成矿,成矿物质来源与围岩密切相关,成矿流体来自同一流体体系。综合研究认为本区萤石矿成矿物质中,Ca主要来源于碳酸盐围岩,F主要来源于震旦系陡山沱组—灯影组富F地层;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建造水,没有岩浆热液参与。因此,结合其成矿地质特征,认为该萤石矿床为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家坪萤石矿床 稀土元素 微量元素 物质来源 鄂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昌柑橘园土壤-叶片系统养分互作及稀土元素迁移富集机制分析
20
作者 陈晨 王峰 +2 位作者 贾海峰 谭清月 兰绿灯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6期49-53,共5页
为了给柑橘园土壤改良、精准施肥及稀土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湖北省宜昌市柑橘园为对象,通过测定土壤和柑橘树叶片的养分含量及稀土元素分布,结合相关性分析与生物吸收系数计算,探讨了土壤-叶片系统中养分互作关系及稀土元素的迁移... 为了给柑橘园土壤改良、精准施肥及稀土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湖北省宜昌市柑橘园为对象,通过测定土壤和柑橘树叶片的养分含量及稀土元素分布,结合相关性分析与生物吸收系数计算,探讨了土壤-叶片系统中养分互作关系及稀土元素的迁移富集特征。结果表明,95.30%的柑橘园土壤pH适宜柑橘生长,但有机质含量普遍偏低,67.06%为低量及缺乏,有效磷和锌供应不足,而铁、锰、铜含量较高,高量及过量占比分别为59.31%、72.10%、39.54%。柑橘树叶片中磷、氮含量偏低,69.23%和75.24%处于低量及缺乏水平,铁含量全部处于高量及过量水平;土壤pH与有机质、速效钾等呈显著负相关(P<0.01),养分之间存在复杂的动态平衡关系;稀土元素在“土壤-根-枝-叶”系统中呈现选择性迁移,轻稀土元素La、Ce在柑橘树叶片中显著富集(生物吸收系数大于0.10)。研究表明,宜昌市柑橘园需增加有机肥与磷锌肥投入,减少含铁锰铜杀菌剂使用,并关注稀土元素的农用潜力与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园 土壤养分 叶片养分 生物吸收系数 稀土元素 迁移富集机制 湖北省宜昌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