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古典皇家园林庭院理景艺术分析——以颐和园排云殿院落为例
1
作者 朱利峰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9-85,共7页
以颐和园排云殿为例,对清代皇家园林的造园艺术、建筑序列、庭院空间、露天陈设景观配置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理景艺术作为园林建筑的重要手段,与建筑的主题和功能是一致和相协调的,表现出传统建筑和谐的空间观念与整体性。
关键词 颐和园 皇家园林 建筑 露天陈设 理景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婷婷设计艺术作品——传统技艺再造
2
作者 张婷婷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F0003-F0003,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百家:张璇
3
作者 张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F0003-F0003,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电影生态系统中的后产业链发展战略——以入世以来的中国电影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覃晓玲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4-7,共4页
加入WTO后,中国电影在与好莱坞的竞争中逐渐摸索出了一套应对之道,完善了自己的生态系统,后产业链的开发也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但是从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这四个方面来看,存在着版权保护不力、消费观念单薄、开发观念淡... 加入WTO后,中国电影在与好莱坞的竞争中逐渐摸索出了一套应对之道,完善了自己的生态系统,后产业链的开发也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但是从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这四个方面来看,存在着版权保护不力、消费观念单薄、开发观念淡薄、与创作脱节等问题。为了保证中国电影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我们需要借鉴好莱坞的后产业链发展战略,依靠政府、电影制作企业、后产品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消费者四部分的集体发力,让中国电影产业处在一个良性发展的快速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产业链 非生物环境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拍片中的文化互渗现象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覃晓玲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7,共4页
本文以文化冲突和文化互渗理论为基础,分别探讨了内地和香港近十年合拍片、内地和台湾合拍片以及中国和外国合拍片三种合拍片模式,从文化元素、民俗、地标性建筑、神话或者民间传说等方面重点分析了中外合拍片的文化互渗及融合方式。最... 本文以文化冲突和文化互渗理论为基础,分别探讨了内地和香港近十年合拍片、内地和台湾合拍片以及中国和外国合拍片三种合拍片模式,从文化元素、民俗、地标性建筑、神话或者民间传说等方面重点分析了中外合拍片的文化互渗及融合方式。最后,文章指出了在合拍片中建构中国话语体系的具体方法:通过一系列共享的概念传播中华文化、用"文化差异"的观念进行跨文化交流、使用国际化主创队伍、通过文化杂交的方式产生新鲜的文化符号,指出这种文化互渗现象对未来中国电影发展模式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文化冲突 文化互渗 合拍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电影创作战略的实施 被引量:1
6
作者 覃晓玲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4-5,共2页
中国电影目前还只是一个电影大国,距离电影强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认为很重要的就是电影创作战略的实施。在实践中如何实施创作战略,中国电影企业可以借鉴迈克尔·波特的三种竞争战略模式: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 中国电影目前还只是一个电影大国,距离电影强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认为很重要的就是电影创作战略的实施。在实践中如何实施创作战略,中国电影企业可以借鉴迈克尔·波特的三种竞争战略模式: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目标集中战略,形成一个层次分明而又完整的电影市场,让不同的电影消费者在市场中都能够找到符合自己定位的电影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作战略 成本领先战略 差异化战略 目标集中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式滑雪竞赛服面料优化及其压力舒适性评价 被引量:4
7
作者 袁围围 孙超 +1 位作者 刘莉 衣卫京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14,共7页
针对自由式滑雪竞赛服面料弹性不足的问题,选取7种梭织面料和3种针织面料进行性能测试,运用因子分析法选出综合性能较好的2种面料制作连体和分体款滑雪服,针对8个滑雪关键运动动作进行服装压力的主客观评价。结果表明:连体款滑雪服的主... 针对自由式滑雪竞赛服面料弹性不足的问题,选取7种梭织面料和3种针织面料进行性能测试,运用因子分析法选出综合性能较好的2种面料制作连体和分体款滑雪服,针对8个滑雪关键运动动作进行服装压力的主客观评价。结果表明:连体款滑雪服的主观评价较高,10#针织面料的连体款竞赛服的主观评价平均评分最高,为所制作样衣中穿着最舒适的竞赛服;服装压力客观评价结果为1#梭织面料的服装压最大为9.11 kPa,超出人体舒适压力范围,已影响着装的舒适性,而10#针织面料的服装压最大为4.31 kPa,处于压力舒适性范围内,能够满足自由式滑雪运动的需求,更加适用于竞赛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式滑雪 竞赛服 面料 服装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参数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织物导热性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包玉秀 肖红 +2 位作者 王越平 孙超 衣卫京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17,共4页
为了提高服装热量的传导,采用导热率较高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纱线作为纬纱与涤纶进行交织制成织物,并以电热片作为热源,通过铂电阻测温仪测量距离热源边界0、2、4 cm处织物表面温度随时间的变化。采用变量分离法测试纤维种类、... 为了提高服装热量的传导,采用导热率较高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纱线作为纬纱与涤纶进行交织制成织物,并以电热片作为热源,通过铂电阻测温仪测量距离热源边界0、2、4 cm处织物表面温度随时间的变化。采用变量分离法测试纤维种类、纱线线密度、织物密度以及织物组织结构等因素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织物导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含UHMWPE纱线交织物的导热性明显好于涤纶/涤纶和涤纶/锦纶交织物,且纱线越粗、织物密度越大、组织单元内纱线交织次数越少,织物导热性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热性 交织织物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织物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村室内环境生态设计的技术措施 被引量:3
9
作者 朱利峰 赵丹苹 周浩明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86-589,共4页
阐述了新农村室内环境生态设计的技术性措施,归纳出在常规能源的节约利用、室内废弃物处理、绿色装修材料的综合运用、生态技术的实施以及家具和家用电器的合理选配等方面,都应该考虑节约能源,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关键词 新农村 生态环境 室内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织物心电电极优化及在不同相对湿度下的性能比较 被引量:4
10
作者 牛頔璠 孙超 +3 位作者 邬小宇 郭佩萍 王雅倩 衣卫京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5-20,共6页
为解决用于心电监测的纺织结构电极与皮肤接触时电阻大、心电信号干扰大的问题,采用在织物电极中加入吸湿性纱线的方法进行优化,改善电极-皮肤界面的接触环境。当环境相对湿度改变时,分别测试加入不同种类和配比的吸湿性纱线时织物电极... 为解决用于心电监测的纺织结构电极与皮肤接触时电阻大、心电信号干扰大的问题,采用在织物电极中加入吸湿性纱线的方法进行优化,改善电极-皮肤界面的接触环境。当环境相对湿度改变时,分别测试加入不同种类和配比的吸湿性纱线时织物电极获取的心电信号。结果表明:在高相对湿度条件下,在镀银织物电极中加入吸湿性纱线,不仅能够改善电极与皮肤的接触状态,降低电极与皮肤的接触电阻,提高信号质量,而且有利于增强服装舒适性,降低电极制作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监测 智能服装 纺织结构电极 吸湿性纱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柔性织物电极的导电纱线耐久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倩文 周嘉琳 +1 位作者 孙超 衣卫京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26,共5页
为了提高运动训练领域智能服装的使用寿命,针对镀银纱线耐久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石墨烯聚合物导电纱线代替其作为织物电极导电材料的方法。通过实验分别比较汗液和光照对导电纱线表面形态、强力和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镀银导电... 为了提高运动训练领域智能服装的使用寿命,针对镀银纱线耐久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石墨烯聚合物导电纱线代替其作为织物电极导电材料的方法。通过实验分别比较汗液和光照对导电纱线表面形态、强力和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镀银导电纱线在汗液处理时电阻增加很快、纱线均匀性变差;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纤维表面镀银层脱落面积逐渐增大,当镀银层表面有缺陷时,破坏过程会加速;光照也会增加镀银纱线的电阻,同时降低电阻均匀性;腈纶石墨烯纱线耐汗液性能比镀银导电纱线有明显的提高,且具有比较稳定的耐光照性能。腈纶石墨烯纱线更适合作为运动训练等场景下具有生理监测功能的织物电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服装 织物电极 导电纱线 腈纶导电长丝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电技术在日常运动训练疲劳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嘉琳 杨国伟 +1 位作者 孙超 衣卫京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6-54,共9页
监测运动训练状态对提高训练的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为使服装通过采集表面肌电信号实现检测肌肉疲劳的功能,提出一种基于织物电极的肌电服设计方案,使用16通道无线遥测表面肌电分析仪和一次性Ag/AgCl凝胶电极,采集10名男性运动爱好者在... 监测运动训练状态对提高训练的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为使服装通过采集表面肌电信号实现检测肌肉疲劳的功能,提出一种基于织物电极的肌电服设计方案,使用16通道无线遥测表面肌电分析仪和一次性Ag/AgCl凝胶电极,采集10名男性运动爱好者在进行俯卧撑、蹲起和跑步3种运动时的肌电信号,分析时域及频域指标的变化规律;对比分析织物电极和一次性Ag/AgCl凝胶电极采集受试者在静坐、静站、慢走、慢跑、快跑5种状态下的肌电信号。结果表明:3种运动中,受试者开始运动时和力竭疲劳后的时域和频域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电极对比实验中,2种电极的积分肌电值iEMG和均方根值RMS值均呈显著相关,且一致性好。由此提出肌电服的设计方案,使其具备实时监测运动训练中肌电信号变化的功能,期望可以更为科学的指导运动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训练 肌肉疲劳 肌电技术 织物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遗毛毡制作技艺与创新设计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婷婷 王苏芳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17,共4页
通过对非遗毛毡制作技艺的实践,结合其独特的毡化特性,与丝绸材料、刺绣品等进行融合,以拓展毛毡材料设计创新,激发毛毡材料多样性的设计潜能,探讨毛毡再造设计的创新空间,综合运用湿毡、针毡以及湿毡与针毡相结合等再造手法,设计制作... 通过对非遗毛毡制作技艺的实践,结合其独特的毡化特性,与丝绸材料、刺绣品等进行融合,以拓展毛毡材料设计创新,激发毛毡材料多样性的设计潜能,探讨毛毡再造设计的创新空间,综合运用湿毡、针毡以及湿毡与针毡相结合等再造手法,设计制作出全新视觉的毛毡艺术作品。将这些成果进行开发利用,使其意义和价值在作品中得以体现。在不断丰富材料视觉与触觉效果,拓展毛毡设计内涵的同时,提升手作技艺的附加值,秉承继承与发展,为传统手工制作艺术倡导的时尚化发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再造 非遗创新 毛毡技艺 设计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手工艺品消费及发展趋向调查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利峰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19期89-93,共5页
依据乡村手工艺品消费的调查问卷,在数据分析基础上,掌握手工艺在当代的发展状况并探索未来发展趋向。通过田野调查、问卷、统计、分析等方式展开手工艺品消费及发展趋向的调查研究。根据调查研究提出城乡融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再设计理... 依据乡村手工艺品消费的调查问卷,在数据分析基础上,掌握手工艺在当代的发展状况并探索未来发展趋向。通过田野调查、问卷、统计、分析等方式展开手工艺品消费及发展趋向的调查研究。根据调查研究提出城乡融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再设计理念,围绕当代生活的客观需求,倡导传统手工艺与时尚生活美学的跨界融合,使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资源服务于当代的城市文化生活和乡村经济发展,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改善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工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创新 再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剧场”拓展:弗雷德“剧场化”理论影像评介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新铎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0-24,共5页
迈克尔·弗雷德(Michael Fred)是现代主义重要的理论批评家,他在撰写其代表作《艺术与物性》这篇文章之前,仍然受到格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的影响。但在格林伯格后期的艺术平面性理论提出后,尤其是在其1960年发表《现代主义... 迈克尔·弗雷德(Michael Fred)是现代主义重要的理论批评家,他在撰写其代表作《艺术与物性》这篇文章之前,仍然受到格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的影响。但在格林伯格后期的艺术平面性理论提出后,尤其是在其1960年发表《现代主义绘画》之后,弗雷德与他的观点差异愈发扩大,并最终导致两人分道扬镳。事实上,其矛盾的根源就在于,格林伯格在艺术的平面性及媒介的纯粹性上作了严格的规范,这种限制运行到一定程度之后,便走向了一种极端——极简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简主义 平面性 纯粹性 格林伯格 现代主义绘画 剧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香丝语之咏
16
作者 张婷婷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08-208,共1页
设计说明《卷香丝语之咏》以时装为载体,中国书画为灵感来源,采用绢丝为主要材质,以骨别子为闭合方式,利用层层的艺术叠加手法,表现古代书卷之美,营造书卷丹青的悠悠深情……此件作品被中国丝绸博物馆永久收藏。
关键词 灵感来源 中国书画 设计说明 香丝 主要材质 中国丝绸博物馆 绢丝 闭合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墨韵》系列
17
作者 张婷婷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5-95,共1页
作品材质:羊毛毡设计说明:本系列采用调性统一的黑白灰羊毛绒进行湿毡手作提袋的设计,结合东方气质的祥云缠绕着手袋表面,配以黑色木质提手,在丝与毛、黑与白、绒与水的揉搓中,手作出赋予温度的泼墨大写意触感。本系列入选美国'第... 作品材质:羊毛毡设计说明:本系列采用调性统一的黑白灰羊毛绒进行湿毡手作提袋的设计,结合东方气质的祥云缠绕着手袋表面,配以黑色木质提手,在丝与毛、黑与白、绒与水的揉搓中,手作出赋予温度的泼墨大写意触感。本系列入选美国'第七届可穿戴艺术国际展'(The 7th Wearable Art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说明 大写意 气质 黑色 触感 提袋 手袋 表面 祥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