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影视作品中的方言因素与影视用语的规范化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艾尔丽
-
机构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文化艺术学院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31-32,共2页
-
文摘
方言影视作品是备受人们关注同时也是最有争议的话题之一。从语用的角度看,根据方言因素在影视用语中所占的地位和比例,方言影视作品分为纯方言影视作品、方言特色影视作品、方言版影视作品等三大类,方言对影视作品的传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同时方言在影视作品中面临着规范问题。
-
关键词
方言影视作品
方言因素
规范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胡玫版《孔子》中孔子形象的现代化塑造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曹亚峰
-
机构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文化艺术学院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60-61,共2页
-
文摘
胡玫版的《孔子》试图为我们展现一个鲜活、生动的“真实”孔子,而这种“真实”并非要还原历史的“真实”,也不是再次塑造一个遥不可及的神话,而是要让孔子这一形象能够在现实和理想间达到最大的审美张力,最大限度地回到现实又顺应观众审美期待的现代化塑造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形象气质的偶像化、悲剧美学演绎、性别观念的含蓄改写三方面来实现的。
-
关键词
孔子
现代化塑造
审美期待
性别观念
-
分类号
J905.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论199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创作
- 3
-
-
作者
徐丽萍
-
机构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文化艺术学院
-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51-153,共3页
-
文摘
女性作家以女性的视角、文本形态、叙事逻辑来表达个人的情感体验和生存体验,表现出对自我、对环境的理想化的自恋。199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创作的繁荣景观,标示着中国当代女性意识的觉醒已转化为女性写作的主动行为,女性书写已从性别歧视、性别压抑、性别遮蔽中解脱出来而浮出当代文化历史地表。
-
关键词
1990年代
中国女性文学
个人化写作
生存体验
自恋
-
Keywords
1990s
China's female literature
individual writing
survival experience
narcissism
-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非诚勿扰》的“谎言”哲学
- 4
-
-
作者
任天华
-
机构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文化艺术学院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7-78,共2页
-
文摘
影片《非诚勿扰》向人们昭示了生存的“谎言”哲学,充满了绝望与悲凉的气息。笑笑总是生活在她与情人一起为自己编织的爱情“谎言”中,秦奋也时刻准备冀图与别人一起共谋着幸福的“神话”。最终,秦奋以其特有的“痞气”和“贫”语解构了“谎言”与“神话”,而这个“小人物”却偏偏成为生活的胜利者,给人以温暖和希望。
-
关键词
绝望
谎言
希望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