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商务英语教学内容与方法的研究与实践——以中华女子学院外语系为例
1
作者 谷劲松 《英语教师》 2015年第13期19-30,共12页
依据社会学界Max Weber、Emile Durkheim等人的文化理论、专门用途英语(ESP)学界Linda Putnam、Iris Varner等学者的理论为研究框架,参考现有经验及资料,提出中华女子学院外语系商务英语课程群的建设应以"跨文化商务沟通"及&q... 依据社会学界Max Weber、Emile Durkheim等人的文化理论、专门用途英语(ESP)学界Linda Putnam、Iris Varner等学者的理论为研究框架,参考现有经验及资料,提出中华女子学院外语系商务英语课程群的建设应以"跨文化商务沟通"及"会展英语"为主干课程的理念;同时,根据学校特点,选择不同年级的英语专业学生及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座谈和访谈等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了解学生需求,结合对用人单位的调研结果,提出可供参考的教学改革思路、对策和建议,为提高女性职场竞争力寻求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务英语 课程群建设 教学内容与方法 跨文化商务沟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跨文化理论下的中美日女子大学网络沟通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梦蝶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0年第1期98-103,共6页
本文基于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运用内容分析,通过对比网站主页的图片,探讨文化特征对中美日女子大学网站设计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美国大学的网站反映了个人主义(如"小型群体照片多""学生照片多")的文化特征... 本文基于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运用内容分析,通过对比网站主页的图片,探讨文化特征对中美日女子大学网站设计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美国大学的网站反映了个人主义(如"小型群体照片多""学生照片多")的文化特征;中国和日本大学的网站图片反映了集体主义(如"群体照片多""各职位分类明显")的文化特征。此外,中国和美国大学网站主页呈现出低不确定性规避维度特征(如"提供丰富的选择");日本大学网站主页呈现出高不确定性规避维度特征(如"提供有限的选择")。在男性特征文化维度方面,三所大学网站均突出女性特征,都将女性图片放置显著位置。此研究为采用跨文化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跨学科探讨中国大学"走出去"改善网络沟通效能做出有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夫斯泰德 大学网站 图片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戏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证研究——以“大学英语读写译”课程为例 被引量:23
3
作者 孙彦彬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16年第11期80-86,共7页
为了测试游戏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大学生学习动力的影响,文章以掌握学习法和游戏化学习理念为指导,在实验班和对照班共629名学生中开展了为期一个学年的教学实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实验班学生对游戏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接受... 为了测试游戏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大学生学习动力的影响,文章以掌握学习法和游戏化学习理念为指导,在实验班和对照班共629名学生中开展了为期一个学年的教学实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实验班学生对游戏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接受度良好,认为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实验结束后,实验班的英语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班,且实验班学生之间的英语水平差异缩小,差生数量明显减少。该实验表明,游戏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大学生的学习动力有持续促进作用,并有利于实现差生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戏化 翻转课堂 掌握学习法 多元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英数字差异看多位数口译 被引量:1
4
作者 丁占罡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6-89,共4页
多位数口译,是口译员必须攻克的难关。一方面,中英文数字段位和计数单位的不对应导致了两种语言数字识读方式的不同;另一方面,位值"间接对应对儿"的存在为现场口译员在短时间内完成两种数字体系之间不同单位的转换制造了障碍... 多位数口译,是口译员必须攻克的难关。一方面,中英文数字段位和计数单位的不对应导致了两种语言数字识读方式的不同;另一方面,位值"间接对应对儿"的存在为现场口译员在短时间内完成两种数字体系之间不同单位的转换制造了障碍,这正是多位数口译的困难所在。要突破这一"瓶颈",口译员须养成"数位期待"意识,采取科学有效的转换方法,以实现多位数的准确、快速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位数口译 数位期待 记录、转换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代“威塞克斯小说”女性形象的塑造
5
作者 毕素珍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22-25,共4页
哈代在"威塞克斯小说"中塑造了性格各异、脍炙人口的女性形象。根据作者的褒贬之情,把这些形象分为离经叛道的新女性、半途而废的觉醒女性、因循守旧的传统女性以及沉沦放荡的轻浮女性四个主要类型。女性形象塑造的艺术手法... 哈代在"威塞克斯小说"中塑造了性格各异、脍炙人口的女性形象。根据作者的褒贬之情,把这些形象分为离经叛道的新女性、半途而废的觉醒女性、因循守旧的传统女性以及沉沦放荡的轻浮女性四个主要类型。女性形象塑造的艺术手法是多方面的,包括自然与女性的紧密融合、细腻的心理描写、巧合与象征的出色运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塞克斯小说 女性形象 艺术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力的游戏》简繁版译本翻译策略的对比研究——以屈畅和谭光磊译本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沈悦 史晓春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7年第9期41-43,共3页
大陆和台湾虽然同为华语区,但是在魔幻文学的翻译策略和风格上大有不同,差别显著。归化和异化策略是翻译外国文学作品采用的主要翻译策略,《权力的游戏》(《冰与火之歌》第一卷)的大陆译本和台湾译本都使用了归化和异化策略,但台湾译本... 大陆和台湾虽然同为华语区,但是在魔幻文学的翻译策略和风格上大有不同,差别显著。归化和异化策略是翻译外国文学作品采用的主要翻译策略,《权力的游戏》(《冰与火之歌》第一卷)的大陆译本和台湾译本都使用了归化和异化策略,但台湾译本结构相对西化,语言简洁并富有闽南语特色;大陆译本更注重文采,用词华丽并且成语化。本文以《冰与火之歌》系列作品为例,探讨大陆与台湾在魔幻文学翻译上的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幻文学 归化策略 本土化与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英文报刊中的修辞运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琳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77-80,共4页
近20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和对外交流的迅速扩大,渴望通过外语直接了解世界信息的人群越来越多,其最广泛、最直接的表现途径就是英语报刊媒体。读英语报刊最难理解的问题之一是修辞的运用,这主要是因为由于文化和思维的差异,英文报刊文章... 近20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和对外交流的迅速扩大,渴望通过外语直接了解世界信息的人群越来越多,其最广泛、最直接的表现途径就是英语报刊媒体。读英语报刊最难理解的问题之一是修辞的运用,这主要是因为由于文化和思维的差异,英文报刊文章中的修辞运用与中文的修辞运用在种类和数量上差别很大,有的编辑为了吸引读者,尽量把修辞运用得标新立异,富有色彩,这就大大增加了读懂文章的难度。所以初涉英文报刊的读者,普遍有对英文报刊中修辞的含义理解不透、难以把握的感觉。本文正是针对这一问题对英语报刊中修辞运用的特色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文报刊 修辞运用 写作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励理论在艺术类学生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郭洋 《山东纺织经济》 2016年第3期62-65,共4页
激励是一种引起需要、激发动机、指导行为、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本文通过总结分析当下艺术类学生大学英语的学习现状及其学习心理与特点,探究了激励理论中的需要层次论、双因素论以及增权论在艺术类学生的大学英语课堂上的应用,并对激... 激励是一种引起需要、激发动机、指导行为、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本文通过总结分析当下艺术类学生大学英语的学习现状及其学习心理与特点,探究了激励理论中的需要层次论、双因素论以及增权论在艺术类学生的大学英语课堂上的应用,并对激励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原则和局限性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励理论 艺术类学生 大学英语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议拒绝中道德暗示的会话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淑玲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23,49,共8页
本文运用会话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汉语自然会话中建议行为的非优先回应,即建议拒绝中的道德暗示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不同的拒绝方式对建议者产生不同程度的道德暗示:当被建议者暗示建议不适合个人情况时,被建议者承担了非优先回应的责任,... 本文运用会话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汉语自然会话中建议行为的非优先回应,即建议拒绝中的道德暗示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不同的拒绝方式对建议者产生不同程度的道德暗示:当被建议者暗示建议不适合个人情况时,被建议者承担了非优先回应的责任,是一种结盟行为,对建议者的道德评价不产生影响;当被建议者通过陈述建议存在的问题来拒绝建议时,造成非优先回应的责任在于建议者知识不足,并对其道德评价产生一定影响;当被建议者暗示建议者本应具有某些常识性知识,但未能在提供建议时考虑该知识,从而造成建议不充分而被拒绝,被建议者把拒绝的责任完全归到建议者身上,对建议者的道德评价产生较严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议 拒绝 道德暗示 会话分析 知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盛顿邮报》中国女性形象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立新 《语文学刊》 2019年第6期109-116,共8页
研究西方媒体如何呈现中国女性,再现了怎样的中国女性形象十分必要。运用费尔克劳夫的三维分析模式,对《华盛顿邮报》关于中国女性的报道从篇章、话语实践和社会文化实践三个层面进行批评话语分析。研究发现:该报运用话语策略对有关中... 研究西方媒体如何呈现中国女性,再现了怎样的中国女性形象十分必要。运用费尔克劳夫的三维分析模式,对《华盛顿邮报》关于中国女性的报道从篇章、话语实践和社会文化实践三个层面进行批评话语分析。研究发现:该报运用话语策略对有关中国女性的事实或信息进行主观选择,植入其国家意识形态和性别意识陈规。报道中总是把党和政府作为攻击对象,呈现出该报中国女性报道中无处不在的美国意识形态。同时,该报把中国女性描述为私人领域的主角、定型的社会性别角色,男权文化的受虐者以及失去自由的受害者,暴露出明显的性别意识陈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女性形象 批评话语分析 意识形态 性别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善以恶行——“纯真”与不可靠的叙述
11
作者 张菊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57-63,共7页
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的小说《纯真》通过层层递进的不可靠叙述,辩证地揭示了"纯真"这一美德的负面——纯真之昧,以及由此导致的善以恶行。小说中事件的严肃可怕和叙述的轻描淡写之间产生了极大的张力,增强了审美效果,带... 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的小说《纯真》通过层层递进的不可靠叙述,辩证地揭示了"纯真"这一美德的负面——纯真之昧,以及由此导致的善以恶行。小说中事件的严肃可怕和叙述的轻描淡写之间产生了极大的张力,增强了审美效果,带给读者始料未及的阅读体验。这不仅体现了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的叙事技巧,也体现了她独到的洞察力和对人性本善/恶命题的哲学思考。本文以《纯真》文本的细读为基础,从叙事"构筑性"出发,结合"不可靠叙述"理论,分析《纯真》开篇层层递进的不可靠叙述,揭示纯真之昧,以及由此造成的对他人巨大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真》 不可靠叙述 纯真之昧 善以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CS学生评价体系在“英语影视赏析”课程中应用的实证研究
12
作者 代宁 史晓春 《海外英语》 2016年第9期16-17,共2页
教学评估是英语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英语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估会对教学目标的实现产生直接的影响。该文以"英语影视赏析"课程的教学实践为实证研究对象,探讨ICCS学生评价体系中IC模块在该课程中的应... 教学评估是英语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英语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估会对教学目标的实现产生直接的影响。该文以"英语影视赏析"课程的教学实践为实证研究对象,探讨ICCS学生评价体系中IC模块在该课程中的应用,探索过程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课程设计及应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影视赏析 ICCS学生评价体系 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翻译中的话语基调:分类及属性
13
作者 张娇 高生文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26-33,共8页
话语基调涉及言语交际中的参与者因素,文章探讨的是翻译这种言语交际中的话语基调问题,包括分类和属性两方面的内容。文章提出翻译中的话语基调可分为宏观话语基调和微观话语基调两大类。前者可细分为显性话语基调和隐性话语基调,后者... 话语基调涉及言语交际中的参与者因素,文章探讨的是翻译这种言语交际中的话语基调问题,包括分类和属性两方面的内容。文章提出翻译中的话语基调可分为宏观话语基调和微观话语基调两大类。前者可细分为显性话语基调和隐性话语基调,后者从不同的角度可细分为双参与者话语基调和多参与者话语基调,以及有嵌入话语基调和无嵌入话语基调,其中,有嵌入话语基调还可细分为嵌入话语基调和被嵌入话语基调。此外,文章认为与翻译中的主体、主体间性相比,翻译中的话语基调具有语篇依存性、参与者对应性以及参与者关系现实性三个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话语基调 分类 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Analysis on the Differences in Time Orientation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Germans
14
作者 单晓晖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13年第2期20-24,共5页
The in - depth study of time orientation attempts to examine the differences in communication patterns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Germans in German Multinationals in China.After reviewing general major theoretical and ap... The in - depth study of time orientation attempts to examine the differences in communication patterns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Germans in German Multinationals in China.After reviewing general major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studies of cultural differences,this thesis proposes one hypothesis of different patterns,which is further identified by applying qualitative methodology with semi - structured interviews with respect to planning and scheduling.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