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人婚姻与幸福感的关系:事实描述与理论检验 被引量:22
1
作者 池丽萍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5-156,共12页
文章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0年的数据分析了中国人的婚姻状态与幸福感的关系,并从社会文化、经济资源和家庭生命历程三个方面检验了西方相关理论的适用性。分析结果显示:(1)中国已婚群体的幸福感最高,未婚群体次之,分居、离婚群体幸... 文章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0年的数据分析了中国人的婚姻状态与幸福感的关系,并从社会文化、经济资源和家庭生命历程三个方面检验了西方相关理论的适用性。分析结果显示:(1)中国已婚群体的幸福感最高,未婚群体次之,分居、离婚群体幸福感较低,丧偶者幸福感最低;(2)数据支持社会文化对婚姻状态与幸福感关系的影响,也支持已婚人群的幸福感变化表现出与家庭生命历程吻合的变化趋势,但基本不支持资源理论、收入的互补性假设和家务劳动专门化提升幸福感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 幸福感 CG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控制信念及其与人际信任的关系 被引量:7
2
作者 池丽萍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2013年第1期115-119,共5页
以290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量表法考察其控制信念和人际信任的特点及两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被试的认知控制信念得分最高,情感控制最低,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信念得分居中;且控制信念得分存在显著性别和生源地差异,女生的认知控制... 以290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量表法考察其控制信念和人际信任的特点及两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被试的认知控制信念得分最高,情感控制最低,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信念得分居中;且控制信念得分存在显著性别和生源地差异,女生的认知控制和情感控制得分都高于男生,农村生源学生的间接控制信念得分显著低于城市生源学生;(2)被试人际信任得分较低,且不存在性别和生源地差异;(3)控制信念与人际信任的关系因被试性别和生源地的不同而有差异,对于女生和农村生源大学生来说,直接控制、认知控制信念得分越高,人际信任得分也越高;而对于男生和城市生源学生而言,两变量之间不存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信念 人际信任 初级控制信念 二级控制信念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新生亲子沟通质量与“信任圈”的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池丽萍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2013年第5期648-653,共6页
研究以172名大学新生为被试,采用量表法测量其亲子沟通质量和不同情景中的信任圈大小。结果表明:(1)大学新生关系指向的亲子沟通质量高于问题指向的沟通质量,父子沟通在关系指向上的质量低于母子沟通,在问题指向上两者没有显著差异;(2)... 研究以172名大学新生为被试,采用量表法测量其亲子沟通质量和不同情景中的信任圈大小。结果表明:(1)大学新生关系指向的亲子沟通质量高于问题指向的沟通质量,父子沟通在关系指向上的质量低于母子沟通,在问题指向上两者没有显著差异;(2)在借钱和负面信息分享两个情景中大学新生的信任圈大小不同,且随着风险等级的增加,大学新生的信任圈明显缩小;(3)在借钱情景中,亲子沟通质量较高组的大学新生信任圈较大,而亲子沟通质量较差组被试信任圈较小,在负面信息分享情景中,亲子沟通质量不影响信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子沟通 信任圈 风险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任代际传递的中介机制:一个概念模型 被引量:22
4
作者 池丽萍 辛自强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0-147,共8页
父母可能是塑造子女人际信任的重要力量。父母的信任水平如果能预测子女的信任水平,就表明信任存在代际传递现象,然而,目前很少有研究完整揭示信任代际传递实现的路径。基于对信任文献的分析,文章区分考察了普遍信任和特殊信任实现代际... 父母可能是塑造子女人际信任的重要力量。父母的信任水平如果能预测子女的信任水平,就表明信任存在代际传递现象,然而,目前很少有研究完整揭示信任代际传递实现的路径。基于对信任文献的分析,文章区分考察了普遍信任和特殊信任实现代际传递的可能中介因素,提出了信任代际传递中介机制的概念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任 代际传递 普遍信任 特殊信任 父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空间”到“地方”:女性青少年依恋的社会微环境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池丽萍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3-77,共5页
许多青少年在其成长过程中都有一个依恋的社会微环境,文章采用质性分析方法研究了女性青少年依恋的社会微环境的特征及其活动特点,结果发现,女青少年依恋的社会微环境具有种类繁多、可得性强、自然环境较多等特点,同时具备一些恢复性特... 许多青少年在其成长过程中都有一个依恋的社会微环境,文章采用质性分析方法研究了女性青少年依恋的社会微环境的特征及其活动特点,结果发现,女青少年依恋的社会微环境具有种类繁多、可得性强、自然环境较多等特点,同时具备一些恢复性特征。被试在这些环境中从事一些恢复性行为来减少心理压力,恢复心理能量,更重要的是她们还在此从事一些情感性活动,由此这些环境产生了特殊的"地方"意义,成为女性青少年心灵成长中具有重要意义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青少年 社会微环境 地方依恋 恢复性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婚姻会使人幸福吗:实证结果和理论解释 被引量:13
6
作者 池丽萍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6-144,共9页
婚姻状态与幸福感的关系一直受到多个学科研究者的关注和讨论:是幸福的人选择了结婚,还是婚姻会使人幸福,抑或是婚姻不影响人们的幸福感,是否幸福取决于人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社会文化中。文章从婚姻承诺、社会文化、心理适应和社会选择等... 婚姻状态与幸福感的关系一直受到多个学科研究者的关注和讨论:是幸福的人选择了结婚,还是婚姻会使人幸福,抑或是婚姻不影响人们的幸福感,是否幸福取决于人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社会文化中。文章从婚姻承诺、社会文化、心理适应和社会选择等四个视角总结了不同学科对婚姻与幸福感关系的理论解释,并在分析实证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指出每个视角所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 幸福感 婚姻承诺 社会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秩序线索对个体信任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池丽萍 张弛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17-522,共6页
人类有追求规则、秩序的本能,有秩序的环境是否能提高人们的信任水平呢?本文的具身性研究思路将社会学中抽象的"秩序"具体化为任务操作,以197名大学生为被试,将其分为三组分别完成秩序程度不同的连线任务,然后通过投资博弈任... 人类有追求规则、秩序的本能,有秩序的环境是否能提高人们的信任水平呢?本文的具身性研究思路将社会学中抽象的"秩序"具体化为任务操作,以197名大学生为被试,将其分为三组分别完成秩序程度不同的连线任务,然后通过投资博弈任务测量被试信任水平。结果显示,(1)秩序线索影响信任水平,强秩序线索能提高个体信任水平;(2)秩序线索对信任的影响因个体性别不同而表现出差异,秩序线索的差异只影响女性信任水平;不同秩序条件下的男性信任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秩序线索 信任 秩序感 博弈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家庭中信任的代际传递:基于议价博弈的调查 被引量:3
8
作者 池丽萍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2014年第4期508-512,共5页
父母的信任水平如果能预测子女的信任水平,就表明信任存在代际传递现象。以198个家庭中的青少年及其父母为研究对象,采用投资博弈任务分别测量其信任水平,检验父母的信任是否能预测子女信任水平。结果发现:(1)父母的信任水平能够预测子... 父母的信任水平如果能预测子女的信任水平,就表明信任存在代际传递现象。以198个家庭中的青少年及其父母为研究对象,采用投资博弈任务分别测量其信任水平,检验父母的信任是否能预测子女信任水平。结果发现:(1)父母的信任水平能够预测子女的信任水平:如果母亲是高信任者,其子女相信陌生人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3.17倍;如果父亲是高信任者,子女成为高信任者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2.52倍;(2)父亲和母亲的信任水平存在显著关联,父母信任水平一致的家庭中半数以上子女表现出与父母相同的信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任 代际传递 议价博弈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