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冠心病患者中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33
1
作者 陈纪言 傅国胜 +10 位作者 傅向华 葛均波 高炜 韩雅玲 霍勇 贾绍斌 李拥军 乔树宾 沈卫峰 王建安 周玉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20-425,共6页
1制定共识背景近年来,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成为我国的首位死因,严重威胁人民的健康。《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4》显示,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现患人数为2.9亿,其中心肌梗死患者250万,心血管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
关键词 冠心病死亡 中国专家共识 调查研究结果 雷米普利 心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 上升阶段 群多普利 心血管病 福辛普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547
2
作者 张运 陈韵岱 +7 位作者 傅向华 陈文强 李丹丹 谷新顺 季晓平 刘昱琪 李伟 黄东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21-430,共10页
1背景 近年来,随着循汪医学和介入性心脏病学的迅速发展,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oronary microvaseular disease,CMVD)的临床意义日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虽然在医学文献中出现CMVD的报道已有43年的历史,但有关此病的诊断和治疗... 1背景 近年来,随着循汪医学和介入性心脏病学的迅速发展,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oronary microvaseular disease,CMVD)的临床意义日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虽然在医学文献中出现CMVD的报道已有43年的历史,但有关此病的诊断和治疗建议一直未写入国际心血管病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疾病诊断 冠状动脉 治疗 介入性心脏病学 专家 中国 医学文献 微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2(简本) 被引量:134
3
作者 韩雅玲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12期50-59,共10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当今世界威胁人类健康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主要病理生理机制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或阻塞所致的心肌缺血坏死。心肌血运重建治疗是指以冠状动脉介入或外科手术方法解除冠状动脉狭窄、...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当今世界威胁人类健康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主要病理生理机制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或阻塞所致的心肌缺血坏死。心肌血运重建治疗是指以冠状动脉介入或外科手术方法解除冠状动脉狭窄、重建血管,恢复心肌灌注,目前最主要的方法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二者结合的杂交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I 受体拮抗剂 血运重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依诺肝素 CABG 双联抗血小板 氯吡格雷 病变 替格瑞洛 普拉格雷 冠状动脉造影 冠脉造影 心血管造影 磺达肝癸钠 磺达肝素钠 支架内再狭窄 阿司匹林 乙酰水杨酸 负荷剂量 证据水平 稳定性冠心病 简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油三酯增高的血脂异常防治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26
4
作者 胡大一 郭艺芳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5期115-120,共6页
血脂异常是心血管系统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应用他汀类药物降低胆固醇水平可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与致死致残率。然而近年研究显示,血脂异常患者即使经过大剂量他汀强化降胆固醇治疗后仍面临很高... 血脂异常是心血管系统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应用他汀类药物降低胆固醇水平可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与致死致残率。然而近年研究显示,血脂异常患者即使经过大剂量他汀强化降胆固醇治疗后仍面临很高的心血管剩留风险[1],而在2型糖尿病、肥胖、代谢综合征和(或)心血管病患者中,甘油三酯(TG)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是构成心血管剩留风险的主要血脂异常表型[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甘油三酯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贝特类 他汀类 非诺贝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血压监测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27
5
作者 王继光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4期43-47,共5页
自动的电子血压计正在进入家庭。家庭血压监测已成为血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美国、欧洲与日本相继制定了家庭血压监测指南。我国家庭血压监测的研究工作尚在起步阶段,尚不能完全根据我国相关研究的结果制定指南。但随着高血压... 自动的电子血压计正在进入家庭。家庭血压监测已成为血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美国、欧洲与日本相继制定了家庭血压监测指南。我国家庭血压监测的研究工作尚在起步阶段,尚不能完全根据我国相关研究的结果制定指南。但随着高血压患者家庭血压管理意识的迅速提高,许多家庭不仅已拥有自动的电子血压计,而且已在进行家庭血压测量。为了促进家庭血压监测的健康发展,需要对家庭血压监测进行适当规范,因此,参考国外有关指南并经广泛、深入的讨论,制定本共识文件。就血压计的选择与校准、血压测量的频率(次数)与时间(天数)以及家庭血压的正常值等重要问题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血压监测 动态血压监测 血压 高血压患者 血压计 专家共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团队建设及运行规范中国专家建议 被引量:6
6
作者 葛均波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1期19-23,共5页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a 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是指将组装好的人工主动脉瓣经导管植入到病变的主动脉瓣处,在功能上完成主动脉瓣的置换。TAVR是治疗主动脉瓣狭窄的革命性新技术,目前欧美指南已推荐将外科手术禁...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a 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是指将组装好的人工主动脉瓣经导管植入到病变的主动脉瓣处,在功能上完成主动脉瓣的置换。TAVR是治疗主动脉瓣狭窄的革命性新技术,目前欧美指南已推荐将外科手术禁忌、高危和中危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作为TAVR的适应证[1-3]。TAVR同时也是一种复杂、高风险的技术,其开展需心内科、心外科、影像科、麻醉科等多学科的协同配合,因此很有必要建立一支多学科心脏团队(multiple disciplinary heart team,MDHT)。国产TAVR瓣膜近期已于我国获批上市,TAVR将在我国大范围地推广。为了促进TAVR在我国规范、安全、顺利地推广,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结构性心脏病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组织编写了此建议。本建议主要针对经外周血管途径的TAVR而编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置换术 中国医师协会 导管植入 团队建设 主动脉瓣狭窄 专家 运行 心脏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临床路径专家共识 被引量:44
7
作者 吴永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62-1169,共8页
时至今日,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过多个大型、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以及临床注册研究证实,并逐渐扩大适应证向中低危患者过渡。我国自2010... 时至今日,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过多个大型、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以及临床注册研究证实,并逐渐扩大适应证向中低危患者过渡。我国自2010年开始进行该领域实践,目前已经积累了1000余例TAVR经验,随着新器械的研发上市,多家中心陆续参与,中国的TAVR即将进入飞速提升阶段。为提高我国TAVR实战能力,介绍针对中国患者相关治疗经验,并推进TAVR规范、安全、健康的开展,特撰写此篇临床路径以指导患者评估、治疗操作以及术后康复随访的整个流程(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置换术 中国患者 临床路径 导管 专家 AORTIC 随机对照研究 术后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简明版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节选)--医务人员对患者教育的责任与内容、高血压认识的误区 被引量:7
8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7-89,共3页
1前言 慢性病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当前我国心血管病死亡占总死亡的41%。70%的脑卒中和50%的心肌梗死与高血压有关。因此,控制高血压是心血管病防治的切入点。
关键词 高血压 患者教育 医务人员 责任 指南 中国 公共卫生问题 心血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型高血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与高血压发生及控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9
作者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2期42-46,共5页
H型高血压是指伴有血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升高(≥10μmol/L)的高血压。高水平的H型高血压(高血压人群中患病率约为75%)是我国高血压人群的主要特征之一。现有研究表明,Hcy水平升高与高血压之间关联密切,作用机制明确;高... H型高血压是指伴有血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升高(≥10μmol/L)的高血压。高水平的H型高血压(高血压人群中患病率约为75%)是我国高血压人群的主要特征之一。现有研究表明,Hcy水平升高与高血压之间关联密切,作用机制明确;高血压患者Hcy水平与血压水平呈连续、线性正相关;同时,Hcy水平与降压药物的短期、中期及长期降压疗效呈连续、线性负相关:与Hcy水平<10μmol/L比较,Hcy水平为10~15μmol/L及≥15μmol/L的患者不同治疗周期收缩压下降幅度和血压达标率均显著下降;而由叶酸干预或饮食导致Hcy水平下降,可改善收缩压的控制。因而,血Hcy水平升高(≥10μmol/L)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高血压患者基线Hcy水平是影响降压药物效果的重要因素和干预靶点,H型高血压的筛检和规范干预是提高我国高血压控制水平的重要策略。现有循证证据支持下列结论 :对于高血压患者,当Hcy水平≥10μmol/L时,即应开始进行联合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高血压 同型半胱氨酸 血压控制 叶酸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肺动脉瓣置入术中国专家建议 被引量:5
10
作者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10期20-24,共5页
经皮肺动脉瓣置入术(percutaneous pulmonary valve implantation,PPVI)是最早应用于临床的经皮瓣膜置换技术[1],主要用于右心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RVOT)重建术后并发右心室流出道功能不全(right ventricular... 经皮肺动脉瓣置入术(percutaneous pulmonary valve implantation,PPVI)是最早应用于临床的经皮瓣膜置换技术[1],主要用于右心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RVOT)重建术后并发右心室流出道功能不全(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dysfunction,RVOTD)的患者。截至2016年6月,全球已完成约10 000例PPVI,美国多家学会近期联合发布了PPVI的操作者和机构要求的专家建议[2]。国内自2013年完成首例PPVI以来[3],已有多个中心开展了PPV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肺动脉瓣置入术 专家建议 肺动脉瓣反流 右心室流出道功能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