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耳菌渣和芥菜废菜及其混合物的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及能量值研究
1
作者 秦洁 杨浩瑜 +2 位作者 李丹丹 彭琛琛 武晓燕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9期162-165,共4页
该研究旨在探究利用菌渣和废菜混合发酵制备饲料的可行性。通过厌氧发酵处理,探讨该种模式对饲料营养价值的影响。该试验利用银耳废弃菌渣和常见的芥菜秧作为原料,设置单一发酵与混合发酵处理。结果表明,混合发酵组的pH较低、乳酸含量高... 该研究旨在探究利用菌渣和废菜混合发酵制备饲料的可行性。通过厌氧发酵处理,探讨该种模式对饲料营养价值的影响。该试验利用银耳废弃菌渣和常见的芥菜秧作为原料,设置单一发酵与混合发酵处理。结果表明,混合发酵组的pH较低、乳酸含量高达11.9%,且淀粉含量(7.12%)与中性洗涤纤维含量(27.85%)均优于单一发酵组,粗蛋白含量达到16%。综合评估显示,混合发酵组的总可消化养分高达67%,其维持净能、泌乳净能和生长净能也较高,V-Score为优良等级。该研究结果为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途径,有助于降低养殖业的生产成本,推动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耳菌渣 芥菜废菜 混合物 发酵品质 营养成分 能量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体融合背景下科技期刊创新发展问题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彭光晶 《传媒论坛》 2019年第2期1-2,5,共3页
科技期刊作为传播科技创新成果、助力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在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科技竞争力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当前媒体融合不断深化的情况下,如何通过有效的创新来增强科技期刊发展能力,确保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目... 科技期刊作为传播科技创新成果、助力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在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科技竞争力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当前媒体融合不断深化的情况下,如何通过有效的创新来增强科技期刊发展能力,确保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目标的顺利实现,是科技期刊发展过程中重点关注的问题。文章在明确媒体融合背景下创新科技期刊发展必要性的基础上,对创新工作开展过程中遭遇的挑战,以及优化科技期刊创新发展的策略进行探讨,为新时代科技期刊的创新发展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以确保科技期刊引领科技发展使命的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融合 科技期刊 创新 必要性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浸过程中蒙其古尔铀矿床地下水位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3
作者 王福东 陈程 +2 位作者 张虎军 张浩浩 魏显珍 《铀矿冶》 CAS 2024年第4期14-19,共6页
矿床的地下水位一般随季节变化而变化,但在采区外围进行铀矿勘探时,发现地下水位与季节变化的联动不明显,这与前人对该矿床地下水天然流场的认识存在较大差异。通过收集矿床勘探阶段的水文地质资料,并结合实际测量结果,分析了地浸开采... 矿床的地下水位一般随季节变化而变化,但在采区外围进行铀矿勘探时,发现地下水位与季节变化的联动不明显,这与前人对该矿床地下水天然流场的认识存在较大差异。通过收集矿床勘探阶段的水文地质资料,并结合实际测量结果,分析了地浸开采对蒙其古尔矿床地下水系统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地浸采区上游未受地浸开采影响,采区内部地下水位出现缓慢下降现象,采区下游地下水位呈持续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其古尔 铀矿床 原地浸出 地下水动力场 气象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材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路径浅析 被引量:37
4
作者 韩玉杰 肖佳 《森林防火》 2024年第2期106-109,共4页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木材产业作为重要的经济产业之一,其绿色低碳发展变得至关重要,但面临着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挑战。为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和措施,从产业结构优化、生产工艺优化、木材资源...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木材产业作为重要的经济产业之一,其绿色低碳发展变得至关重要,但面临着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挑战。为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和措施,从产业结构优化、生产工艺优化、木材资源循环利用、绿色低碳标准建设和行业交流合作5个方面,深入剖析推动木材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因素。旨在探讨木材产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有效路径,为实现全球绿色低碳发展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产业 绿色低碳 产业结构优化 技术创新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盐度下施氮量对甜菜生长发育及氮素吸收利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魏显珍 赵斌 +1 位作者 武晓燕 宋运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04-211,共8页
本研究以Na Cl为盐分模拟不同盐度环境(轻度S1:2.5 g·kg^(-1);中度S2:5.0 g·kg^(-1);重度S3:7.5g·kg^(-1)),研究了施氮对盐环境下甜菜生长发育与氮素吸收利用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实验的三种盐度条件下,在N1(0.3 g... 本研究以Na Cl为盐分模拟不同盐度环境(轻度S1:2.5 g·kg^(-1);中度S2:5.0 g·kg^(-1);重度S3:7.5g·kg^(-1)),研究了施氮对盐环境下甜菜生长发育与氮素吸收利用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实验的三种盐度条件下,在N1(0.3 g·kg^(-1))~N4(2.4 g·kg^(-1))的范围内施氮可显著缓解盐胁迫对甜菜造成的伤害或显著增强其在盐胁迫下的生存能力,甜菜在轻度与中度盐胁迫下的最佳施氮量均为N3(1.2 g·kg^(-1)),在重度盐胁迫下的最佳施氮量为N2(0.6 g·kg^(-1));(2)在轻、中、重三种盐度下,随着施氮水平(0~2.4 g·kg^(-1))的提高,甜菜叶片渗透势随之降低,渗透调节能力呈增强趋势;(3)在各盐度环境下,施氮均可促进甜菜叶片(同化枝)光合色素的合成,增加光合色素含量,从而提高光合效率,同时增强其对盐渍环境的适应能力;(4)在三种盐度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甜菜氮素生产力与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在N1(0.3 g·kg^(-1))~N3(1.2 g·kg^(-1))水平下表现为大幅度下降,并且氮素生产力与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均随着盐度的增加而下降;(5)在三个盐度环境下,甜菜块根、叶柄、叶的含氮量均随着施氮量(0~2.4 g·kg^(-1))的增加而升高,且同一施氮水平下甜菜各部位含氮量总体表现为:叶>叶柄>块根;(6)在轻、中、重三种盐度胁迫下的最高施氮限量分别为1.39、1.33 g·kg^(-1)和1.24 g·kg^(-1)(其最高干物质产量分别为90.09、72.86 g·pot^(-1)和32.47 g·pot^(-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盐胁迫 施氮量 氮素利用率 生长发育 渗透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当归多糖对点带石斑鱼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庆奎 赵海运 +2 位作者 吕志敏 陈成勋 邢克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3857-13860,共4页
[目的]研究口服当归多糖对点带石斑鱼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方法]将05、02、00、350和500 mg/kg当归多糖添加到基础饵料中饲喂点带石斑鱼28 d,研究血浆中酸性磷酸酶(ACP)、溶菌酶(LZM)、补体C3和C4含量、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血... [目的]研究口服当归多糖对点带石斑鱼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方法]将05、02、00、350和500 mg/kg当归多糖添加到基础饵料中饲喂点带石斑鱼28 d,研究血浆中酸性磷酸酶(ACP)、溶菌酶(LZM)、补体C3和C4含量、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血液白细胞数和白细胞吞噬能力。[结果]喂食当归多糖能提高血浆ACP、LZM活力、补体C3和C4含量,降低血浆A/G值。另外,喂食当归多糖能提高点带石斑鱼血液白细胞数和白细胞吞噬率。[结论]当归多糖能提高点带石斑鱼非特异性免疫力,饵料中当归多糖的建议添加量为50 mg/kg,连续喂食21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带石斑鱼 当归多糖 非特异性免疫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景观结构对旋幽夜蛾种群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徐养诚 王明全 +6 位作者 顾世民 张鑫 冯丽凯 王鑫 谢宗铭 王登元 吕昭智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8-33,共6页
农业景观复杂性对昆虫种群的影响是目前昆虫生态学研究的热点。新疆兵团和地方在土地利用模式及作物景观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可能影响昆虫种群动态及其管理策略。在兵团和地方的不同试验点,应用智能测报灯、杀虫灯诱集监测在地区尺度... 农业景观复杂性对昆虫种群的影响是目前昆虫生态学研究的热点。新疆兵团和地方在土地利用模式及作物景观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可能影响昆虫种群动态及其管理策略。在兵团和地方的不同试验点,应用智能测报灯、杀虫灯诱集监测在地区尺度和区域尺度旋幽夜蛾Scotogramma trifolii种群动态,结合各样点作物种类及面积调查,分析旋幽夜蛾种群动态与景观复杂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在地区尺度上,简单景观条件下旋幽夜蛾诱集量小于复杂景观,不同调查半径下旋幽夜蛾诱集量与景观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呈显著正相关(P<0.05);(2)在区域尺度上,兵团作物体系内,南疆的旋幽夜蛾诱集量小于北疆,并且存在显著性差异;地方作物体系内南疆的旋幽夜蛾诱集量大于北疆,同样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南疆地区,兵团和对应地方的诱蛾量均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在北疆地区,兵团与对应的地方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这可能与北疆地区兵团和地方在土地利用模式及其作物布局趋于一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景观结构 旋幽夜蛾 种群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海沟铀矿床Ⅶ旋回水化学条件与铀源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王福东 张磊 +1 位作者 陈程 魏显珍 《矿产勘查》 2021年第6期1332-1338,共7页
本文主要以洪海沟铀矿床Ⅶ旋回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水化学条件、铀源对铀矿床成因影响的深入分析,总结了此类铀矿的区域成矿规律。本文认为洪海沟铀矿床Ⅶ旋回砂体中的铀元素大部分是在含矿建造形成完整的补-径-排体系之后,由含氧水从... 本文主要以洪海沟铀矿床Ⅶ旋回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水化学条件、铀源对铀矿床成因影响的深入分析,总结了此类铀矿的区域成矿规律。本文认为洪海沟铀矿床Ⅶ旋回砂体中的铀元素大部分是在含矿建造形成完整的补-径-排体系之后,由含氧水从矿床南部山区淋滤并携带进入Ⅶ旋回砂体中。研究区目的含水层砂体厚度适中,隔水层连续、稳定,与上下含矿含水层之间无水力联系,本研究为今后的铀矿探寻和矿山开采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海沟地区 水化学条件 成矿规律 铀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麦虫蛋白粉在南美白对虾幼体开口饵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赵海运 赵斌 +1 位作者 张玲 苏玉娟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20-23,30,共5页
为研究大麦虫蛋白粉在南美白对虾幼体开口饵料中的应用,以大麦虫蛋白粉和鱼粉的不同添加比例(1︰1、1︰2和1︰3,即配方1、配方2及配方s3)投喂南美白对虾幼体12 d。实验结束后,测定各组生长性能、水质变化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 为研究大麦虫蛋白粉在南美白对虾幼体开口饵料中的应用,以大麦虫蛋白粉和鱼粉的不同添加比例(1︰1、1︰2和1︰3,即配方1、配方2及配方s3)投喂南美白对虾幼体12 d。实验结束后,测定各组生长性能、水质变化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等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结果表明,用不同比例的大麦虫蛋白粉和鱼粉饲养南美白对虾幼体对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配方1(1︰1)的养殖效果最好,能不同程度地提高体内ACP、AKP、SOD、CAT等非特异性免疫能力,且对水质无不良影响。因此认为,在南美白对虾幼体开口期间,大麦虫蛋白粉可部分替代鱼粉,是一种较好的动物蛋白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虫蛋白粉 非特异性免疫指标 动物蛋白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施液态地膜对盐碱地植被和土壤理化因子的影响
10
作者 黎轩 刘福德 +4 位作者 宋莉 赵斌 武晓燕 李德生 秦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7期68-71,共4页
[目的]探讨喷施液态地膜对盐碱地植被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在轻度退化的盐碱地上设置了CK(0 kg/hm^(2))、LF(375.0 kg/hm^(2))、HF(562.5 kg/hm^(2))3个液态地膜喷施梯度试验,探讨不同液态地膜喷施量对盐碱化土壤地上植被生物... [目的]探讨喷施液态地膜对盐碱地植被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在轻度退化的盐碱地上设置了CK(0 kg/hm^(2))、LF(375.0 kg/hm^(2))、HF(562.5 kg/hm^(2))3个液态地膜喷施梯度试验,探讨不同液态地膜喷施量对盐碱化土壤地上植被生物量、有机碳含量、土壤养分和酸碱度等指标的影响。[结果]随着液态地膜喷施量的增加,土壤理化性质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与对照相比,562.5 kg/hm^(2)的喷施量使土壤有机碳提高了7.79%,全磷含量提高了111.11%,地上生物量提高了65.3%;在375.0 kg/hm^(2)的喷施情况下土壤全氮超过对照样地的46.2%。[结论]液态地膜的使用显著提高了植物地上部分生物量和土壤有机碳储量,增加了土壤中全磷含量,有助于盐碱地土壤改良和固碳增汇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地膜 土壤有机碳 生物量 盐碱地 土壤氮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构造运动对蒙其古尔铀矿床地下水演化的影响
11
作者 李锐 王福东 +1 位作者 陈程 魏显珍 《铀矿冶》 CAS 2022年第4期352-358,共7页
根据伊犁盆地构造期次以及铀矿石成矿年龄测试结果,反推蒙其古尔铀矿床铀成矿期的地下水径流条件的演化,总结出蒙其古尔铀矿床地下水演化的4个不同阶段,即:晚侏罗世至晚白垩世、渐新世至中新世、上新世至早更新世、中更新世至全新世;并... 根据伊犁盆地构造期次以及铀矿石成矿年龄测试结果,反推蒙其古尔铀矿床铀成矿期的地下水径流条件的演化,总结出蒙其古尔铀矿床地下水演化的4个不同阶段,即:晚侏罗世至晚白垩世、渐新世至中新世、上新世至早更新世、中更新世至全新世;并得出4个阶段铀沉积差异与各阶段地下水的补-径-排体系的关系。本研究为总结铀成矿规律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其古尔铀矿床 构造 成矿年龄 新构造运动 地下水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Cl_(2)-DTPA法提取土壤有效态砷的条件优化
12
作者 王雨 宋庆瑞 《粮食加工》 2022年第6期63-67,共5页
CaCl_(2)-DTPA提取法是目前已用较多的土壤有效态元素的浸提方法,通常适用于中性、酸性和石灰性土壤中有效锌、铁、铜、锰、镉和汞等元素的提取,而对有效态砷的提取方法则鲜有企及。本实验采用原子荧光法测定农用地土壤有效态砷,对土液... CaCl_(2)-DTPA提取法是目前已用较多的土壤有效态元素的浸提方法,通常适用于中性、酸性和石灰性土壤中有效锌、铁、铜、锰、镉和汞等元素的提取,而对有效态砷的提取方法则鲜有企及。本实验采用原子荧光法测定农用地土壤有效态砷,对土液比、振荡时间、振荡速度进行了正交实验设计,以找出CaCl_(2)-DTPA提取剂测定土壤有效砷的最优提取条件。试验结果表明:CaCl_(2)-DTPA作为土壤有效砷的提取剂时,最优的提取条件为土液比1:10,振荡时间90 min,振荡速度200 r/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有效态砷 CaCl_(2)-DPTA 提取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