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间分辨荧光侧流分析法检测水中17β-雌二醇
1
作者 王凌凌 王文龙 +3 位作者 杨成 徐正华 张毅 史学丽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409-1416,共8页
以偶联17β-雌二醇包被原(E2-BSA)的长余辉粒子(PLPs)为荧光供体,胶体金标记抗体为荧光受体,基于免疫识别和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原理,建立了E2的竞争型时间分辨荧光侧流分析方法。创新性地以余辉优良、微米级大尺寸的PLPs为荧光信号源,并... 以偶联17β-雌二醇包被原(E2-BSA)的长余辉粒子(PLPs)为荧光供体,胶体金标记抗体为荧光受体,基于免疫识别和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原理,建立了E2的竞争型时间分辨荧光侧流分析方法。创新性地以余辉优良、微米级大尺寸的PLPs为荧光信号源,并利用其在硝酸纤维素膜上不迁移的特性将E2竞争物固定于检测区,巧妙解决了常规试纸对信号材料尺寸的纳米级别限制和小尺寸PLPs余辉短暂的矛盾;采用低功率紫外灯为激发光源,以智能手机实现时间分辨荧光(TRF)模式荧光采集,有效去除试纸荧光背景干扰进而提高信噪比。该时间分辨荧光侧流分析(TRF-LFA)法对E2的检出限为0.1 ng/mL,比胶体金侧流分析(CG-LFA)降低了2个数量级,且特异性良好,30 min可完成检测。将该方法应用于水中E2的检测,与HPLC-FLD法的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分辨荧光 侧流分析(LFA) 17Β-雌二醇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长余辉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莱辛的诗画异质观——以里尔克的诗作《豹》为例
2
作者 胡蕴玮 禹雪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6期19-21,共3页
莱辛的《拉奥孔———或称论画与诗的界限》是德国启蒙运动时期重要的美学著作,指出诗与画的界限。他认为诗擅长表现时间艺术,即行为;而画擅长表现空间艺术,即物体。他的理论纠正了屈黎西派提倡描绘体诗的偏向和温克尔曼的古典艺术对静... 莱辛的《拉奥孔———或称论画与诗的界限》是德国启蒙运动时期重要的美学著作,指出诗与画的界限。他认为诗擅长表现时间艺术,即行为;而画擅长表现空间艺术,即物体。他的理论纠正了屈黎西派提倡描绘体诗的偏向和温克尔曼的古典艺术对静穆的片面看法,把人的动作提到首位,建立美学中的人本主义理想。里尔克是20世纪德国著名诗人,其作品《豹》被视为他最负盛名的佳作。《豹》表现关在铁笼里的豹的形象,抒发作者在探索人生意义时的迷惘、仿徨和苦闷的心情。通过分析这首"咏物诗"的代表作,诠释莱辛所认为的"诗是表达空间的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辛 诗画异质观 拉奥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