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均质地层石油污染绿色修复的微观尺度机理
1
作者 王晓璞 王晴萱 +3 位作者 李严 龙涛 李航宇 杨永飞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27,共5页
针对传统实验方法在直接测量多孔介质内微观渗流机理方面的不足,采用自主研发的孔隙尺度可视化实验装置,对非均质地层石油污染的绿色修复过程进行微观尺度研究。探讨了多孔介质渗透率及绿色环保驱替剂对残余油分布和饱和度的影响,实现... 针对传统实验方法在直接测量多孔介质内微观渗流机理方面的不足,采用自主研发的孔隙尺度可视化实验装置,对非均质地层石油污染的绿色修复过程进行微观尺度研究。探讨了多孔介质渗透率及绿色环保驱替剂对残余油分布和饱和度的影响,实现了多孔介质内孔隙尺度两相渗流过程的实时监测。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制作一次性孔隙模型,模拟地下油藏。驱替剂包括生物质绿色溶剂、T-80表面活性剂、去离子水。实验结果表明,在非均质孔隙模型中,低渗透区的残余油饱和度比高渗透区高0.700左右;高流速的残余油饱和度较低流速增加了0.130;生物质绿色溶剂表现出最佳修复效果,残余油饱和度为0.079,去离子水次之,T-80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石油污染修复 非均质多孔介质 孔隙尺度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域分布驼鹿和马鹿的栖息地适宜性与重叠性分析
2
作者 李银泰 李安军 +2 位作者 刘永志 张文文 许青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6期71-81,共11页
掌握同域分布相似物种的空间分布格局是制定管理和保护政策的基础,研究同域分布相似物种的栖息地适宜性和重叠状况,可以更好认识物种共存、竞争及生态位分化,也有助于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笔者通过红外相机和样线法获取岭峰国家级自然保... 掌握同域分布相似物种的空间分布格局是制定管理和保护政策的基础,研究同域分布相似物种的栖息地适宜性和重叠状况,可以更好认识物种共存、竞争及生态位分化,也有助于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笔者通过红外相机和样线法获取岭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驼鹿59个位点、马鹿67个位点,结合9个环境变量利用最大熵模型进行栖息地适宜性和重叠性分析.结果表明:栖息地适宜性分析的预测结果准确;驼鹿适宜栖息地分布主要受距水源距离、海拔、距公路距离、降水量季节性变化、坡度的影响,马鹿适宜栖息地分布主要受距水源距离、海拔、距公路距离影响;驼鹿、马鹿的适宜、较适宜栖息地总面积分别为20 175.3,20 543.31 hm^(2),分别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9.72%,30.26%,驼鹿的适宜栖息地主要分布在保护区西部的山间河谷区域,同时于东南部的草甸湿地也有一定分布,马鹿的适宜栖息地基本覆盖驼鹿的适宜栖息地并且范围更大;驼鹿和马鹿的生态重叠指数较高,其D值和I值分别为0.838 7和0.973 4,适宜、较适宜栖息地重叠总面积为16 791.39 hm^(2),分别占驼鹿、马鹿的适宜、较适宜栖息地总面积的83.23%,81.74%,重叠区域主要集中在保护区西部区域,该区域具有地势平缓、河流充沛、食物丰富、人为干扰少的特点.该研究结果可为保护区内驼鹿和马鹿的保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驼鹿 马鹿 栖息地适宜性 最大熵模型 同域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