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青诵怀--冯远中国画作品展(西北师范大学)作品选登
1
作者 冯远 《西部文艺研究》 2025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歌舞的方法与戏剧的个性——少数民族戏剧文化建设一得
2
作者 于平 《民族艺术研究》 2007年第2期22-23,共2页
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演艺活动以歌舞见长。少数民族戏剧样式通过对本民族题材的戏剧表现,正逐步构建自己的特有形态。少数民族戏剧也可以在非本民族题材的表现方面有所作为,可以把用少数民族舞蹈语言表现少数民族题材的舞剧纳入视野之内。
关键词 少数民族戏剧 歌舞 方法 个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京剧、昆曲发展策略四题 被引量:4
3
作者 于平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10,共5页
艺术的生命在于一种积极生产理念指导下的艺术生产。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当代生存面临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如结合落实科学发展观谋划京剧现代戏创新的问题,对现代题材的关注、表现以及戏曲艺术本身的发展问题,京剧、昆曲实现创新、发展... 艺术的生命在于一种积极生产理念指导下的艺术生产。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当代生存面临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如结合落实科学发展观谋划京剧现代戏创新的问题,对现代题材的关注、表现以及戏曲艺术本身的发展问题,京剧、昆曲实现创新、发展的机制、制度问题,等等。尤其对于现实题材的表现和戏曲现代戏的创作,绝不能再仅仅停留在一般的号召、倡导层面。要激发艺术家创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同时更要营造有利的创作氛围,努力在实践中解决"创作难"问题。对于艺术实践,各级政府文化管理部门要在精神上给予鼓励、在资金上提供扶持、要允许"试错"宽容"越界",同时更要洞察新意、促进新生。以昆曲为例,全国各艺术院团、艺术创作单位应确立"生产自救"的理念进行"创新"的生产。要通过剧目的创新使剧种得以跟进大幅迁变中的文化生态,分别可以从"古曲新翻"、"相互移植"、"应时新制"三个方面来考虑。对于昆曲艺术在当代中国的生存、发展、繁荣,极为关键的是确立其自身积极的生产理念。只有生长着的生存和使生态不断好转的生存才体现出昆曲艺术当代生存的生机。昆曲艺术的当代生存应该是有质量、有价值的生存;也必然是有生长、有生机的生存。这也必将促使中国的传统戏曲在谋生长、促生产、护生存、显生机方面探索出一条新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 中国 传统戏曲 发展 策略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撕裂:体味萧何之痛——新编京剧《成败萧何》题旨的思辨性探析
4
作者 万素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1-116,共6页
上海京剧院新编创的京剧作品《成败萧何》将人物投放到滚滚滔滔、雄浑磅礴的历史大势裹挟之下,去审视他们个体生命的局限和陷入群体的无奈,并由此进入人性反思。作品涉及了道德、责任、友情、生命、人格、天性、人的尊严及国家与个体关... 上海京剧院新编创的京剧作品《成败萧何》将人物投放到滚滚滔滔、雄浑磅礴的历史大势裹挟之下,去审视他们个体生命的局限和陷入群体的无奈,并由此进入人性反思。作品涉及了道德、责任、友情、生命、人格、天性、人的尊严及国家与个体关系等伦理范畴,颇具人文品格,力求由审美判断进入更加深邃的哲理思辨层面。作品对社会、历史、时代与现实具有锐利的穿透力,渗透了对生命价值、人生境界、理想信念和精神价值取向的期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京剧 《成败萧何》 艺术创作 人性反思 人文品格 艺术作品 哲理思辨 精神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感:咀嚼古典情味——上昆演绎全本《长生殿》触动“情感境界”
5
作者 万素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1-113,131,共4页
昆曲艺术优雅的文化品位和独特的审美价值应是我们民族永恒的记忆,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学不可忽略的宝贵资源。上海昆剧团演绎的全本《长生殿》谨守古典风范、不失皇家气派,是以昆曲表演程式的承传为艺术创造根基的一次古典名剧修复工程... 昆曲艺术优雅的文化品位和独特的审美价值应是我们民族永恒的记忆,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学不可忽略的宝贵资源。上海昆剧团演绎的全本《长生殿》谨守古典风范、不失皇家气派,是以昆曲表演程式的承传为艺术创造根基的一次古典名剧修复工程。伴随着悲欢离合与兴亡之感双线交织结构的渐次展开,在厚重的历史感导引下,创作者在当代昆曲舞台上活体地、动态地勾勒出人类丰富的内心与复杂情感的一尊尊标本,从而更完整、更全面地传达出原作深邃的思想内涵,也在不经意中触动了观者内心深处潜藏的古典情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洪昇 全本《长生殿》 昆曲艺术 文化修复 人文情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