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合近红外光谱和颜色参数的草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定量分析模型构建 被引量:3
1
作者 蔡德玲 唐春华 +2 位作者 梁玉英 曾川 彭碧宁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18-224,共7页
草莓可溶性固形物(soluble solids content,SSC)含量是评价草莓内部品质的关键指标。为了实现对该指标的快速、无损评估,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构建了线性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PLS)和非线性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 草莓可溶性固形物(soluble solids content,SSC)含量是评价草莓内部品质的关键指标。为了实现对该指标的快速、无损评估,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构建了线性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PLS)和非线性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模型,联合蒙特卡罗无信息变量消除和连续投影算法(Monte-Carlo uninformative variable elimination,successive projections algorithm,MC-UVE-SPA)从原始光谱4254个变量中提取了27个有效变量,并构建了基于有效变量的定量分析模型。同时,考虑到草莓表面颜色的影响,基于草莓RGB图像各分量获取了颜色特征参数,进一步融合光谱和颜色特征构建了多参数融合PLS和LS-SVM模型。基于相同的校正集和预测集,比较了所有模型对草莓内部SSC的预测性能。结果表明,MC-UVESPA是一种有效的草莓光谱变量选择算法,且多参数融合非线性LS-SVM模型是草莓内部SSC定量预测的最优模型。针对预测集样本,该模型相关系数RP和预测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prediction,RMSEP)分别为0.9885和0.1532。该研究为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草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检测便携式仪器和在线检测设备研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近红外光谱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参数融合 建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树材小蠹Xyleborus festivus Eichhoff (Scolytinae: Xyleborini)在中国南方的发生及其共生真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猷 林伟 +2 位作者 唐也 HULCR Jiri 高磊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7-151,共5页
松树材小蠹Xyleborus festivus Eichhoff是东南亚地区为害松属植物的重要害虫,为掌握该虫在中国南方的发生情况及其共生真菌种类,本文通过检视标本馆标本和野外调查,并对采集的标本携带的真菌进行分类培养,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获得... 松树材小蠹Xyleborus festivus Eichhoff是东南亚地区为害松属植物的重要害虫,为掌握该虫在中国南方的发生情况及其共生真菌种类,本文通过检视标本馆标本和野外调查,并对采集的标本携带的真菌进行分类培养,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获得的真菌种类进行鉴定。本文提供了松树材小蠹的鉴别特征,记录了其在中国南方的发生情况、地理分布、寄主等,同时分离出共生真菌7种,并确定其储菌囊中的优势真菌--Raffaelea cf.arxii。松树材小蠹对寄主植物的危害极有可能引起或加速其他病害发生,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 材小蠹属 松脂 虫道 寄主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结合CARS-PLS模型检测草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蔡德玲 彭碧宁 +2 位作者 曾川 梁玉英 唐春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8期185-188,共4页
为了实现对草莓内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oluble solids content,SSC)客观、准确、快速和无损检测,采用近红外光谱结合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采样(CARS)变量选择以及多变量校正分析的测定方法。164个草莓样本被分成校正集(123个)和预测集... 为了实现对草莓内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oluble solids content,SSC)客观、准确、快速和无损检测,采用近红外光谱结合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采样(CARS)变量选择以及多变量校正分析的测定方法。164个草莓样本被分成校正集(123个)和预测集(41个)。基于全光谱数据,通过CARS算法获得了可以表征原始光谱信息的117个特征光谱变量。全光谱变量和特征光谱变量分别作为输入构建了偏最小二乘回归PLS和多元线性回归MLR模型,通过比较3类模型发现,基于特征光谱的PLS模型(即CARS-PLS模型)对草莓内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测定性能最优,针对预测集样本,模型预测相关系数r P和均方跟误差RMSEP分别为0.9509和0.33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近红外光谱 CARS-PLS模型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无损检测 光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氨基酸分析仪对酱油中皮革水解蛋白标志物羟脯氨酸的鉴定 被引量:2
4
作者 彭碧宁 曾川 +2 位作者 钟艺园 潘亮 蔡德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21期202-206,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利用氨基酸分析仪分析鉴定酱油中皮革水解蛋白标志物羟脯氨酸的方法。[方法]选用4-羟基-α-吡咯甲酸为参考物质,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法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对酱油中L-羟脯氨酸的含量进行测定,比较这2种检测方法测定羟脯... [目的]建立一种利用氨基酸分析仪分析鉴定酱油中皮革水解蛋白标志物羟脯氨酸的方法。[方法]选用4-羟基-α-吡咯甲酸为参考物质,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法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对酱油中L-羟脯氨酸的含量进行测定,比较这2种检测方法测定羟脯氨酸的优劣点。[结果]紫外分光光度法在羟脯氨酸的质量浓度为1~6 mg/L与吸光度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 2=0.9980),RSD为0.91%,分别添加0.5、2.0、6.0 mg/L羟脯氨酸标准溶液的加标回收率为90.0%~93.8%。氨基酸分析仪法在羟脯氨酸质量浓度为0.5~30.0 mg/L与峰面积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 2=0.9993),RSD为0.75%,分别添加0.5、10.0、20.0 mg/L羟脯氨酸标准溶液的加标回收率为96.8%~99.7%。[结论]氨基酸分析仪法自动化程度好,重现性和准确度较好,适用于酱油中是否添加动物皮革水解蛋白的鉴定和检测,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分析仪法 皮革水解蛋白标志物 羟脯氨酸 酱油掺假 紫外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蒙进出境动物检疫法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季新成 员丽娟 +3 位作者 石磊 方海萍 兰乃洪 李建军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1年第11期73-77,共5页
为深入了解中国与蒙古国进出境动物检疫制度,促进贸易开展,对双方进出境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的主要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和《蒙古国进出境动植物及动植物原材料、产品检疫法》进行比较,并分析各自... 为深入了解中国与蒙古国进出境动物检疫制度,促进贸易开展,对双方进出境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的主要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和《蒙古国进出境动植物及动植物原材料、产品检疫法》进行比较,并分析各自特点。对比发现:中蒙两国动物检疫法在基本情况、立法目的、被检疫对象、境外检疫要求、检疫审批、进境检疫、出境检疫、过境检疫、旅客携带邮寄物检疫、运输工具检疫以及各方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的规定基本一致。但蒙古国检疫法规定对进境、出境或过境的动物及动物产品须进行专门风险分析,而我国没有对风险分析相关内容在法律和行政法规层面进行规定;蒙古国对不同动物分类规定了不同的境外隔离检疫期限,而我国仅以双边签署的议定书形式进行规定,期限大多统一为30 d;蒙古国按旅客携带动物、动物产品,如果来自严重动物传染病的国家/地区,则禁止进境,而我国则禁止携带、邮寄几乎所有的动物及其产品,这种一律禁止的做法过于机械。由此建议,我国需在法律层面作出进出境动物检疫风险分析和可接受风险的规定,并提高管理能力,根据不同动物风险等级设定隔离检疫期限,调整携带、邮寄物的检疫措施,加快推进进出境动物检疫法修订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出境动物检疫法 中国 蒙古国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徐博文 邵建宏 +2 位作者 王永刚 陈德镁 罗宝正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年第4期48-53,共6页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丝状支原体亚种引起的严重牛科动物传染性疾病,是WO-AH规定必须报道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属我国一类动物疫病。该病于20世纪初传入我国并在我国多个地区暴发流行,导致大量牛只死亡,相关产品的出口贸易受到严重影响,经...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丝状支原体亚种引起的严重牛科动物传染性疾病,是WO-AH规定必须报道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属我国一类动物疫病。该病于20世纪初传入我国并在我国多个地区暴发流行,导致大量牛只死亡,相关产品的出口贸易受到严重影响,经济损失惨重。1996年我国宣布消灭该疾病,但直至2011年才获WOAH认可为无CBPP国家。目前该病在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频发,严重影响当地农牧业发展,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近年来该病在我国周边国家仍有报道,具有再次传入我国的风险。我国对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研究分析工作与国外相比较晚、较少,该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从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学特征、流行病学特点、致病机制、临床特征、检测与诊断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并结合疫病发病机理和流行特点提出了防控建议,以期为我国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深入研究、监测防控及预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 牛肺疫 CBPP 病原学 流行病学 疾病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