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公路网络配流 被引量:2
1
作者 范振宇 孙立军 +1 位作者 葛亮 邵敏华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205-1209,共5页
通过对国内外公路网交通量预测方法的分析,指出了传统方法的弊端;基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特点,从用户出行需求的角度出发,对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进行了体系的界定和网络定义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提出了基于用户出行需求的方式吸引函数,建... 通过对国内外公路网交通量预测方法的分析,指出了传统方法的弊端;基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特点,从用户出行需求的角度出发,对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进行了体系的界定和网络定义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提出了基于用户出行需求的方式吸引函数,建立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网络交通分配模型,给出了交通量分配的流程,并结合实例验证.新方法从理论上实现了基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公路网络配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公路网 网络配流 吸引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交通科学发展加快现代交通业建设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盛霖 《人民论坛》 2008年第2期4-6,共3页
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推进交通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实质上就是推进现代交通业的发展。要紧紧抓住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转型的历史机遇,加快发展现代交通业。
关键词 交通业 科学发展 经济发展战略 服务性行业 基础性产业 现代服务业 国民经济 传统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风险分析在港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利鸣 李树兵 +1 位作者 龚辉 朱俊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1-95,共5页
提出了适合于港口总体规划特点的环境风险评价的内容与模式,并通过在营口港总体规划环境风险分析中的应用,讨论了港口规划环境风险分析应注意的问题,认为港口总体规划的环境风险分析的重点在于最大可信事故的风险影响程度、范围与周边... 提出了适合于港口总体规划特点的环境风险评价的内容与模式,并通过在营口港总体规划环境风险分析中的应用,讨论了港口规划环境风险分析应注意的问题,认为港口总体规划的环境风险分析的重点在于最大可信事故的风险影响程度、范围与周边其它功能区及相邻敏感点的空间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路运输 环境风险分析 港口规划 环境影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轻质混合土强度变形特性的微观试验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姬凤玲 吕擎峰 马殿光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9-23,共5页
聚苯乙烯(EPS)轻质混合土是一种新型的轻质土工材料.通过扫描电镜对聚苯乙烯颗粒轻质混合土的微观性状进行了研究,从轻质混合土的微结构基本单元的形状、基本单元体的接触状态、基本单元体间的联结形式等微观角度解释了轻质混合土的强... 聚苯乙烯(EPS)轻质混合土是一种新型的轻质土工材料.通过扫描电镜对聚苯乙烯颗粒轻质混合土的微观性状进行了研究,从轻质混合土的微结构基本单元的形状、基本单元体的接触状态、基本单元体间的联结形式等微观角度解释了轻质混合土的强度变形机理.其微观结构研究表明,轻质混合土试样内部由于水泥水化、水解形成的网络状胶结结构是其强度的主要来源;轻质混合土中的EPS颗粒是通过置换效应和空间效应影响强度变形特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轻质混合土 EPS颗粒 轻质土工材料 微观结构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工程通航建筑物技术设计审查 被引量:5
5
作者 梁应辰 《中国工程科学》 2000年第5期34-43,共10页
三峡工程是当代全球最大的水利工程 ,其中的每一项重大工程技术设计与施工建造 ,均可列为世界水利工程的难题和典型案例 ,是人类水利工程建设中的一笔宝贵财富。文章根据 1 994年开始的三峡通航建筑物技术设计的全面审查 ,就通航建筑物... 三峡工程是当代全球最大的水利工程 ,其中的每一项重大工程技术设计与施工建造 ,均可列为世界水利工程的难题和典型案例 ,是人类水利工程建设中的一笔宝贵财富。文章根据 1 994年开始的三峡通航建筑物技术设计的全面审查 ,就通航建筑物总体布置 ,船闸输水系统和船闸水力学 ,永久船闸高边坡设计 ,永久船闸水工结构 ,升船机 ,技术设计阶段的科研工作成果等 6个部分做了阐述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工程 通航建筑物 技术设计 永久船闸 升船机 审查 水工结构 高边坡 水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已成为世界港口大国
6
作者 徐祖远 《人民论坛》 2005年第8期46-48,共3页
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日益紧密结合,港口已成为代表国家经济发展、城市经济增速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在我国已成为世界港口大国的今天,本刊记者将与新闻界同仁一道行程万里,遍访中国重要港口,全面展现港口城市的当代风貌。本刊从这期开... 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日益紧密结合,港口已成为代表国家经济发展、城市经济增速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在我国已成为世界港口大国的今天,本刊记者将与新闻界同仁一道行程万里,遍访中国重要港口,全面展现港口城市的当代风貌。本刊从这期开始推出“中国港口万里行”专题报告。专栏以“落实科学发展观看中国港口的建设与发展”为主题。通过对若干重点港口的有关领导、专家进行访谈,全面展示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港口建设的发展变化,从科学发展观大背景着眼,把握港口贸易与物流的脉动,探寻国际化大港的未来趋势与战略定位,以发展的目光为中国港口绘制一幅经济地图,同时见证中国港口向国际港航一体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为加快中国港口建设与发展营造更加和谐、健康、积极的舆论环境。感谢交通部体改法规司对本刊“中国港口万里行”专题报告的大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 港口建设 世界 大国 总体规模 布局合理 港口体系 科技兴港 人才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