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姜黄素调控铁死亡干预帕金森病的网络药理学研究及实验验证
1
作者 吴春阳 欧阳竞锋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60-372,共13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实验验证,探讨姜黄素(curcumin,Cur)调控铁死亡干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可能靶标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SEA等数据库获取Cur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实验验证,探讨姜黄素(curcumin,Cur)调控铁死亡干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可能靶标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SEA等数据库获取Cur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取PD的治疗靶标。利用Venn在线工具获取共同作用靶点,通过Cytoscape插件获取核心靶点及核心子网络,并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富集分析及利用微生信平台进行可视化。通过FerrDb数据库获取铁死亡相关基因,并与Cur和PD的共同靶点进行综合探讨,对潜在治疗靶点作出预测。通过鱼藤酮构建C17.2 PD模型;CCK-8法确定Cur最佳浓度;试剂盒检测ROS、GSH、亚铁离子含量及GPx、SOD活性;RT-qPCR检测NFE2L2及NOX4基因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Nrf2、NOX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网络药理学预测得到NOX4、NFE2L2等17个Cur调控铁死亡抗帕金森病的可能作用靶标,并介导氧化应激相关信号通路调控铁死亡。体外实验验证,与模型组比较,2.0μmol/L Cur可降低ROS、亚铁离子含量(P<0.01),升高GSH含量(P<0.01)及GPx、SOD活性升高(P<0.05),抑制NOX4基因及蛋白表达(P<0.05)并促进Nrf2基因及蛋白表达(P<0.05)。结论:姜黄素可能通过调控Nrf2及NOX4改善鱼藤酮诱导的C17.2细胞的氧化应激及铁死亡状态,实现保护神经干细胞来改善PD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姜黄素 铁死亡 网络药理学 NRF2 NOX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蛋白质沉淀的药物靶点筛选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彤 秦伟捷 杨洪军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13-622,共10页
药物靶点是体内与药物分子结合的生物大分子。因此药物靶点的系统鉴定对于充分认识药物作用机制、疗效以及可能的副作用至关重要;同时全面的靶点识别可以加速药物发现及候选药物筛选的进程。生物质谱具有采集速度快、分辨率和灵敏度高... 药物靶点是体内与药物分子结合的生物大分子。因此药物靶点的系统鉴定对于充分认识药物作用机制、疗效以及可能的副作用至关重要;同时全面的靶点识别可以加速药物发现及候选药物筛选的进程。生物质谱具有采集速度快、分辨率和灵敏度高等特点,是蛋白质组深度鉴定和准确定量的关键工具;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学技术有助于系统性鉴定与小分子药物结合的蛋白质,阐述蛋白质-药物相互作用,在药物靶点筛选领域大显身手。常用的先进行标记再结合亲和富集的药物靶点表征方法需要对药物分子化学衍生,这既耗时也可能会改变药物的亲和力,同时衍生基团产生的空间效应可能会阻断药物和靶点相互作用,加大了靶点鉴定的难度。因此,无需衍生的药物靶点鉴定方法受到广泛关注。蛋白质受到温度、pH、变性剂以及机械力等条件的影响会发生变性、展开和沉淀。小分子药物与蛋白质结合可能改变蛋白质折叠平衡,稳定靶蛋白的构象,与游离蛋白相比,更能抵抗不同条件诱导的蛋白质沉淀。基于以上原理,联合蛋白质组学和生物质谱技术,目前已经发展了多种基于蛋白质沉淀的药物靶点规模化鉴定方法,包括热蛋白质组分析方法、溶剂诱导蛋白质沉淀方法、机械应力诱导蛋白质沉淀方法、pH依赖性蛋白质沉淀方法等,用于蛋白质组范围内的药物靶点筛选。本综述介绍了该领域近十年报道的药物靶点发现和药物-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方法,总结了这些方法的特点及其在药物疗效评价、药物发现等方面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谱 药靶鉴定 蛋白质沉淀 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动物实验探究安宫牛黄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砺寒 侯静怡 李雪丽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468-3475,共8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动物实验探究安宫牛黄丸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中医药综合数据库、中国天然产物化学成分库及文献检索获取活性成分,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药物的作用靶点,...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动物实验探究安宫牛黄丸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中医药综合数据库、中国天然产物化学成分库及文献检索获取活性成分,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药物的作用靶点,GeneCards、PubMed-Gene数据库获取缺血性卒中相关靶点。药物与疾病靶点相交集后,导入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互作关系分析,筛选关键作用靶点,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富集、KEGG通路富集分析,Schrodinger软件对活性分子与潜在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法构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给予安宫牛黄丸干预5 d,对神经功能、脑梗死率和脑组织病理学改变进行评估,RT-qPCR、Western blot法验证安宫牛黄丸对脑组织中部分关键靶点的调控作用。结果筛选出16种活性成分及940个与缺血性卒中相关的靶点,并得到交集靶点318个。富集分析表明,安宫牛黄丸主要与MAPK、cAMP、PI3K/Akt、细胞凋亡等信号通路的调控相关。分子对接显示,安宫牛黄丸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CDC42、SIRT1、PARP1和MAPK3均有较好的结合活性。动物实验显示,安宫牛黄丸能够降低MCAO大鼠脑梗死率,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和脑组织病理损伤状态,上调MAPK3、SIRT1表达,下调CDC42、PARP1表达。结论安宫牛黄丸对缺血性卒中的改善作用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征,本研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宫牛黄丸 缺血性脑卒中 网络药理学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痰瘀互结证脉诊信息特征研究
4
作者 李阳 刘佳 +4 位作者 莫国凤 刘跞 王星雅 常娜娜 汪南玥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3008-3014,共7页
目的:分析冠心病痰瘀互结证脉诊信息特征,为冠心病证型辨识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集的冠心病患者瘀互结证组和非痰瘀互结证组(对照组)脉诊信息进行分析。采用无监督学习的主成分分析和有监督学习的LS回归、Lasso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分类判... 目的:分析冠心病痰瘀互结证脉诊信息特征,为冠心病证型辨识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集的冠心病患者瘀互结证组和非痰瘀互结证组(对照组)脉诊信息进行分析。采用无监督学习的主成分分析和有监督学习的LS回归、Lasso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分类判决。结果:第1、9主成分所涉及的右手寸脉时域参数;双手频域相位参数降维拟合具有统计学t检验和f检验差异,有监督得到LS模型冠心病痰瘀互结组与非痰瘀互结证整体组判别准确率为74%;冠心病痰瘀互结组与痰阻热蕴、气滞血瘀证、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阳虚寒凝证各证型各组LS识别模型判别准确率为69%~78%,Lasso回归分析下,冠心病痰瘀互结证与非痰瘀互结证2组之间模型判别准确率分别为74%。构成2种证型脉诊信息差异的主要参数集中在左寸相位3、左寸相位6、左关相位6、右关相位6、右尺相位12等频域相位参数;冠心病痰瘀互结证与非痰瘀互结证2组之间模型判别在右寸S2时域参数特征明显。结论:脉诊数据与中医理论对应分析后,冠心病痰瘀互结证与非痰瘀互结证的证型脉象频域信息参数区别主要差异体现在双手寸脉、尺脉。尤其是在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痰浊、瘀特征辨识时,以右寸S2时域差异尤为明显。反映出“肺主治节”在气血精液输布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象特征 主成分分析 回归分析 时域差异 监督学习 冠心病 痰瘀互结证 痰浊 肺主治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患者脏腑红外热成像特征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佳丽 刘奕清 +4 位作者 王竹风 刘逸南 宋昌梅 李洪娟 雷燕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4期542-547,555,共7页
目的:应用红外热成像(IRTI)技术探究代谢综合征(MS)患者脏腑功能反射区红外热成像特征。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年8月至2022年4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内分泌门诊及病房就诊的MS患者和健康受试者,经严格筛查,符合纳入排除标准且... 目的:应用红外热成像(IRTI)技术探究代谢综合征(MS)患者脏腑功能反射区红外热成像特征。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年8月至2022年4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内分泌门诊及病房就诊的MS患者和健康受试者,经严格筛查,符合纳入排除标准且实验室指标完整者共120例,其中MS组96例,健康对照组24名。分析受试者躯干部位感兴趣区域(ROI)体表平均温度。结果:MS组患者红外热图呈现明显凉偏离,且分布不均匀、不连续、不对称;与健康对照组比较,MS组青年患者胃脘、大腹、任脉、右腰、左腰及督脉等ROI体表平均温度降低(P<0.01或P<0.05),MS组中年患者ROI体表平均温度降低(P<0.01或P<0.05);不同年龄受试者ROI体表平均温度呈现随代谢异常指标增多而降低的趋势,大腹、右腰明显凉偏离;MS组11例患者ROI体表平均温度与代谢指标腰围负相关(P<0.01或P<0.05)。结论:腰围是MS重要特异指标;MS患者躯干部位脏腑功能反射区红外热图存在凉偏离的特征性表现,尤其在大腹及右腰,提示脾肾阳气不足,脏腑功能低下,代谢障碍是MS红外特征形成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红外热成像 红外热图 感兴趣区域 脏腑功能反射区 躯干部位 体表平均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蚶抗癌蛋白主要组分的分离纯化及作用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梁桓熙 王子依 +3 位作者 李晶哲 马琰岩 刘长振 孙震晓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20期3012-3017,共6页
目的:对毛蚶抗癌蛋白(ASAP)进行了分离纯化,并研究分离后毛蚶抗癌蛋白主要组分的抗癌作用。方法:依次利用阴离子交换层析、疏水作用层析、凝胶过滤层析对ASAP进行分离;联合p53基因表达激活及CCK-8细胞活力测定检测分离组分的抗癌活性;CC... 目的:对毛蚶抗癌蛋白(ASAP)进行了分离纯化,并研究分离后毛蚶抗癌蛋白主要组分的抗癌作用。方法:依次利用阴离子交换层析、疏水作用层析、凝胶过滤层析对ASAP进行分离;联合p53基因表达激活及CCK-8细胞活力测定检测分离组分的抗癌活性;CCK-8细胞活力测定法检测毛蚶抗癌蛋白主要组分对人结直肠癌Colo205、HT-29、人肺癌A549、人慢性髓性白血病K562细胞活力的影响;Annexin-V/PI双染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Mcl-1、Bcl-2、Bax、pro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从ASAP中分离得到的毛蚶抗癌活性蛋白主要组分C6在24~72 h内对Colo205、HT-29、A549、K562的细胞活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Colo205细胞的抑制作用最明显,作用72 h时IC50为5.7μg/mL;C6可以诱导Colo205细胞凋亡且呈一定剂量依赖性;C6可以抑制抗凋亡蛋白Mcl-1和Bcl-2的表达,上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引起凋亡蛋白caspase-3前体procaspase-3下降。结论:毛蚶抗癌蛋白主要组分C6对人多种癌细胞活力具有抑制作用,可诱导人结直肠癌Colo205细胞发生caspase通路依赖的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蚶抗癌蛋白主要组分C6 层析分离 Colo205 HT-29 A549 K562 细胞凋亡 Casp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乌方对左旋多巴诱发异动症模型大鼠脑内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洋 焦玥 +4 位作者 孙丹丹 王丹巧 赵小亮 李涛 张美玉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13,共7页
目的观察中药首乌方(shou wu fang,SWF)对左旋多巴诱发异动症(levodopa-induced dyskinesias,LID)模型大鼠行为学指标及其脑内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探讨首乌方干预异动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6-羟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 目的观察中药首乌方(shou wu fang,SWF)对左旋多巴诱发异动症(levodopa-induced dyskinesias,LID)模型大鼠行为学指标及其脑内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探讨首乌方干预异动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6-羟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脑内立体定位注射造成偏侧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模型,成模动物灌胃投予左旋多巴(levodopa,L-DOPA)或L-DOPA+不同剂量SWF,分为L-DOPA组、L-DOPA+SWF低剂量组、LID+SWF高剂量组,另设假手术组。所有动物连续给药22 d,给药期间对大鼠进行异常不自主运动(abnormal involuntary movement,AIM)评分。第22天采用微透析技术对清醒大鼠纹状体细胞外液进行取样,并采用高效液相-荧光法检测样本中谷氨酸(glutamate,Glu)、γ-氨基丁酸(GABA)水平动态变化。结果大鼠给服LDOPA后,逐渐出现AIM,至给药结束,与假手术组相比,L-DOPA组AIM评分显著升高(P<0.01);与L-DOPA组相比,L-DOPA+SWF高剂量组AIM评分显著降低(P<0.05)。第22天,与假手术组相比,各给药组大鼠纹状体细胞外液Glu、GABA水平升高,其中L-DOPA组Glu、GABA水平表现出统计学差异(P<0.05);与L-DOPA组相比,L-DOPA+SWF高剂量组Glu水平明显降低(P<0.05)。给药后60 min,L-DOPA+首乌方各剂量组Glu、GABA水平均显著低于L-DOPA组(P<0.05,P<0.01)。结论 SWF能够减轻L-DOPA引起的副反应,改善LID大鼠行为学症状,其作用机制或与其改善LID大鼠脑内异常的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多巴诱发异动症 首乌方 微透析 谷氨酸 Γ-氨基丁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TRACP染色法检测CIA大鼠关节切片中破骨细胞的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徐慧慧 刘红 +4 位作者 李艳 潘静华 王少君 曹金凤 赵宏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66-1368,共3页
破骨细胞属于组织特异性的多核巨噬细胞,来源于骨髓造血单核巨噬细胞系,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及其继发的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CP)是破... 破骨细胞属于组织特异性的多核巨噬细胞,来源于骨髓造血单核巨噬细胞系,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及其继发的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CP)是破骨细胞分化成熟的标志物,也与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密切相关[1-2]。应用TRACP染色检测破骨细胞分化及观察破骨细胞活性是实验室常用技术之一,TRACP染色方法较多,多采用酸性磷酸酶试剂盒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CP染色 破骨细胞 关节炎 组织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