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环路鉴定技术在中医药脑科学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崔雅茹 高倩 +5 位作者 李自发 胡明会 张浩 耿希文 王新宇 魏盛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59-1064,共6页
神经环路是由不同神经元组成的复杂网络,是大脑功能实现的物质载体。神经环路鉴定技术通过对特定神经环路的结构追踪及其活动操纵,研究其对脑功能的充分性和必要性,对理解脑疾病发病机制尤为关键。作为神经科学与脑科学领域的高新技术手... 神经环路是由不同神经元组成的复杂网络,是大脑功能实现的物质载体。神经环路鉴定技术通过对特定神经环路的结构追踪及其活动操纵,研究其对脑功能的充分性和必要性,对理解脑疾病发病机制尤为关键。作为神经科学与脑科学领域的高新技术手段,近年来已被逐渐引入中医药领域基础研究。本综述系统性梳理神经环路鉴定技术的原理及其在中医药脑科学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指出该领域后期发展方向应立足中医药特色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展开设计。开展中医药多样化手段干预疾病的神经环路机制研究有助于促进中医药与现代脑科学的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环路鉴定技术 中医药脑科学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体外实验验证探讨黄芩苷联合热刺激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作用机制
2
作者 刘自茹 孙竹筠 +6 位作者 葛平亮 石冉 刘孝云 叶冬雪 张国英 容蓉 杨勇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67-1176,共10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及体外实验探究黄芩苷联合热刺激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筛选热刺激干预ALL细胞系Jurkat、CCRF-CEM、Hut-78和正常淋巴细胞HMy2.CIR的适宜条件,并...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及体外实验探究黄芩苷联合热刺激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筛选热刺激干预ALL细胞系Jurkat、CCRF-CEM、Hut-78和正常淋巴细胞HMy2.CIR的适宜条件,并检测黄芩苷结合热刺激对3种ALL细胞系及正常细胞系增殖的影响。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得到黄芩苷联合发热刺激治疗ALL的关键靶点,通过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预测其可能的作用机制。通过RT-qPCR法检测黄芩苷单用及黄芩苷联合热刺激干预ALL细胞系Jurkat和CCRF-CEM后细胞中TNF-α、AKT1、TYMS、CASP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热刺激干预ALL细胞的最佳条件为41℃,24 h,热刺激结合黄芩苷可协同抑制ALL细胞系的生长,并有效减少黄芩苷的细胞毒性。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共获得黄芩苷与ALL疾病交集靶点55个,黄芩苷与发热交集靶点77个。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提示,黄芩苷联合发热刺激干预ALL可能与影响细胞内活性氧代谢、DNA转录和半胱氨酸酶参与的细胞凋亡过程有关,细胞凋亡、TNF-α和IL-17等信号通路是黄芩苷联合热刺激作用于ALL的关键通路。体外实验表明,以SDHA基因作为管家基因,在41℃热刺激条件下,黄芩苷能明显上调ALL细胞内TNF-α、CASP3表达量,下调TYMS表达量。结论网络药理学分析及体外实验证明黄芩苷联合热刺激可协同治疗ALL,其作用机制与调节ALL细胞TNF-α、CASP3基因水平,破坏细胞结构进而诱导细胞凋亡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黄芩苷 热刺激 网络药理学 抗肿瘤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NKI中医药数据挖掘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丽 付先军 +1 位作者 李学博 王振国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887-3893,共7页
目的通过对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近15年中医药数据挖掘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帮助研究者了解近15年中医药数据挖掘、数据分析领域的研究现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择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以"数据挖掘""... 目的通过对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近15年中医药数据挖掘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帮助研究者了解近15年中医药数据挖掘、数据分析领域的研究现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择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以"数据挖掘""数据分析""中医"和"中药"为检索词进行主题检索,限定时间范围为2005-2019年,使用Python的pandas数据分析包,对文献数据从发表年度趋势、研究机构、作者、期刊、关键词等方面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得到有效文献共计1894篇,发表文献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发表4篇及以上的的作者为核心作者,载文量最多的是《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使用关联规则针对方剂进行用药规律研究等方面。结论近年来,中医药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研究发展迅速,但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结合科研需求,利用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推进中医药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的立体化、多维度研究是当前该领域研究的的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数据挖掘 数据分析 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养神定志颗粒抗抑郁的作用
4
作者 吕世盟 尚蕊蕊 +7 位作者 钟霞 路亦桐 张光恒 高豪男 崔雅茹 张浩 阎兆君 魏盛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45-2050,共6页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养神定志颗粒抗抑郁作用机制,并进行实验验证。方法 通过TCMSP及BATMAN-TCM数据库收集养神定志颗粒潜在活性成分与靶点,在DrugBank、GeneCards及OMIM数据库收集抑郁症潜在靶点,并与养神定志颗粒...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养神定志颗粒抗抑郁作用机制,并进行实验验证。方法 通过TCMSP及BATMAN-TCM数据库收集养神定志颗粒潜在活性成分与靶点,在DrugBank、GeneCards及OMIM数据库收集抑郁症潜在靶点,并与养神定志颗粒潜在靶点取交集作为潜在关键靶点,将关键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获得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将潜在活性成分与潜在关键靶点导入Cytoscape软件获得网络图,筛选出养神定志颗粒潜在关键活性成分;利用Metascape数据库对潜在关键靶点进行GO和KEGG功能富集分析;最后通过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并将对接结果可视化。构建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CUMS)大鼠抑郁症模型,给予养神定志颗粒(2、4、8 g/kg)进行干预,采用糖水偏好实验、旷场实验、强迫游泳实验观察大鼠行为学;HE染色和尼氏染色法观察大鼠海马脑区结构;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大鼠海马脑区小胶质细胞和NLRP3荧光度;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TLR4/NF-κB/NLRP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共筛选得到养神定志颗粒560个作用靶点与42种潜在活性成分,抑郁症1 014个非重复靶点,两者取交集后共得到163个潜在关键靶点;KEGG富集分析涉及NOD样受体(NLR)及Toll样受体(TLR)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养神定志颗粒中潜在活性成分与部分关键靶点(TLR4、NF-κB、NLRP3)结合良好。行为学结果显示,养神定志颗粒能改善CUMS诱导的抑郁样行为,并且缓解大鼠海马病理损伤;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养神定志颗粒能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及抑制TLR4/NF-κB/NLRP3信号通路活性。结论 养神定志颗粒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及多途径发挥抗抑郁作用,其中可能与抑制TLR4/NF-κB/NLRP3信号通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神定志颗粒 抑郁症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TLR4/NF-κB/NLRP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究丹参-黄芪药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作用机制
5
作者 母伟林 邵欣欣 +5 位作者 刘青芝 张匣 宋田禹 高鹏飞 陈聪 胡亚洁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56-1366,共11页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动物实验探究中药药对丹参-黄芪(Salviae Miltiorrhizae Radix et Rhizoma-Astragali Radix,SMR-AR)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首先通过TCMSP、HERB、PubChem、GeneCard...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动物实验探究中药药对丹参-黄芪(Salviae Miltiorrhizae Radix et Rhizoma-Astragali Radix,SMR-AR)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首先通过TCMSP、HERB、PubChem、GeneCards等数据库获取SMR-AR的活性成分,预测该药对的作用靶点,筛选PCOS疾病靶点,然后利用微生信平台、STRING数据库、Cytoscape 3.9.1软件进行拓扑分析查看SMR-AR治疗PCOS的潜在靶点,使用DAVID数据库对潜在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最后,通过建立PCOS大鼠模型进行实验验证。SMR-AR共检索到109个活性成分,共预测作用靶点850个,通过与2169个PCOS疾病靶点进行交集映射,获得SMR-AR治疗PCOS的潜在靶点287个,主要涉及癌症、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通路、癌症中的蛋白聚糖、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癌症中的MicroRNAs、化学致癌受体激活通路、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感染、焦点粘附等信号通路。动物实验结果显示,SMR-AR可显著下调PCOS大鼠血清中睾酮、黄体生成素、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水平,使胰岛素抵抗稳态模型评估的数值明显降低,显著上调卵泡刺激素水平,卵巢组织病理变化得到明显改善,促进卵巢组织PI3K/AKT信号通路中PI3K、p-AKT/AKT、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的蛋白表达。综上,本研究初步揭示SMR-AR通过多成分多靶点途径治疗PCOS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从而促进PCOS大鼠卵泡发育和成熟,改善性激素失衡及调节糖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黄芪 多囊卵巢综合征 网络药理学 实验验证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理论:桥梁原理,揭示机制、解释现象、走向科学理论——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系列研究(上篇Ⅱ) 被引量:11
6
作者 乔明琦 高冬梅 +2 位作者 郭英慧 王杰琼 薛玲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60-468,共9页
围绕"为何建立现代中医基础理论以及建立什么样的理论"这一上篇的主题,从理论本身条件展开探讨。在明确理论与知识及科学理论与科学知识相关概念的基础上,论述理论发展途径及其评价标准,比较中西医学理论发展的方式,为现代中... 围绕"为何建立现代中医基础理论以及建立什么样的理论"这一上篇的主题,从理论本身条件展开探讨。在明确理论与知识及科学理论与科学知识相关概念的基础上,论述理论发展途径及其评价标准,比较中西医学理论发展的方式,为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的评价和发展提供参照。依据卡尔·亨普尔的"桥梁原理",抽象概括出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和建立的"五大桥梁原理"及"一门逻辑学保障原则",并阐述其作用。提出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的"三层五级,树状结构"理论框架,展示该框架下11条原理及概念的科学内涵,通过对照科学理论的作用和评价标准,分析论证其科学合理性,并进一步展望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理论 中医新理论 桥梁原理 新理论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学科:学科规律,深化领域、形成分支、迈向现代教学--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系列研究(上篇Ⅲ) 被引量:8
7
作者 乔明琦 于艳红 +2 位作者 魏盛 赵启韬 孙文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10-722,共13页
本文提出现代中医基础理论是一新学科,为论证这一新学科,需要探讨其面临的问题,达到深化研究领域、形成学科分支以及迈向现代教学的初衷,从国际视野首先探讨明确学科和中医学相关概念,其次探讨学科分类体系与中医学及中医理论学科在其... 本文提出现代中医基础理论是一新学科,为论证这一新学科,需要探讨其面临的问题,达到深化研究领域、形成学科分支以及迈向现代教学的初衷,从国际视野首先探讨明确学科和中医学相关概念,其次探讨学科分类体系与中医学及中医理论学科在其体系中的位置,进而探讨学科总体发生、发展及消亡规律,重点揭示医学和中医学学科规律及其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论证阐述现代中医基础理论新学科属性及定位、研究对象与领域、发展方向及意义,从而得出符合演绎逻辑推理的可信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分类体系 学科规律 学科评价 现代中医基础理论 现代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理念:“质疑、检验、公认”,凸显中医理论科学内涵——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系列研究(中篇Ⅰ) 被引量:7
8
作者 乔明琦 王文燕 +2 位作者 孙英霞 杨焕新 魏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47-959,共13页
为阐明现代中医基础理论新理念的内涵及其作用意义,本文从最基本概念理念入手,厘清其起源及源流演变,揭示理念、科学理念、中医学理念、现代中医基础新理念的基本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并尝试给出应有的定义;概括出科学理念的三大作用。以... 为阐明现代中医基础理论新理念的内涵及其作用意义,本文从最基本概念理念入手,厘清其起源及源流演变,揭示理念、科学理念、中医学理念、现代中医基础新理念的基本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并尝试给出应有的定义;概括出科学理念的三大作用。以此为据,阐明新理念是科学理念的核心精神贯穿"理性质疑,科学检验,研究与结论取得公认"的三点一线环环相扣的科学理念;具有"改变中医理论,引导中医创新研究,提升中医学人思想"的三大作用。以本研究所提出的阴阳指代机体生理与病理及防治效应假说,实证分析"医哲分开"阴阳转向到医学的可行途径;展示新理念引导,方显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其科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念 科学理念 中医学理念 现代中医基础理论新理念 质疑 检验 公认 科学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架﹢/〇迷宫实验:经典状态焦虑动物模型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孙世光 韩兴军 +2 位作者 王群 魏盛 乔明琦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37-442,共6页
目的探讨高架﹢迷宫实验(elevated plus maze,EPM)与高架〇迷宫实验(elevated zero maze,EZM)作为经典状态焦虑动物模型的相关性。方法昆明小鼠(4周龄,♂/♀)依次进行EPM、EZM,实验间隔1周,采用摄像系统记录5min行为变化,包括进入时间... 目的探讨高架﹢迷宫实验(elevated plus maze,EPM)与高架〇迷宫实验(elevated zero maze,EZM)作为经典状态焦虑动物模型的相关性。方法昆明小鼠(4周龄,♂/♀)依次进行EPM、EZM,实验间隔1周,采用摄像系统记录5min行为变化,包括进入时间及进入次数;最终纳入实验参数有:开臂区进入时间百分率(Otime%)和两臂区进入总次数(Entries);采用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及一致性检验进行EPM与EZM行为模式、结构维度及相关性研究。结果t检验结果显示,与EPM相比,EZM Otime%(♂/♀/♂+♀)均降低,而Entries(♂/♂+♀)均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edman检验结果显示,EPM/EZM实验参数Otime%(♂/♀/♂+♀)、Entries(♂/♀/♂+♀)重复测量片段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Wilcoxon检验结果显示,与EPM相比,EZM Otime%在1st min(♂/♀/♂+♀)、2nd min(♂/♀/♂+♀)、3rd min(♀/♂+♀)均降低,而Entries在1st min(♂/♂+♀)、4th min(♂/♀/♂+♀)、5th min(♂+♀)均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聚类分析结果显示,EPM/EZM实验参数可分组为EPM类和EZM类(♂/♀/♂+♀)。因子分析结果显示,EPM/EZM实验参数可提取为EPM因子和EZM因子(♂/♀/♂+♀)。相关分析结果显示,EPM和EZM实验参数Otime、Entries均具有一般或者较差相关性(♂/♀/♂+♀)。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EPM和EZM实验参数Otime%(♂/♀/♂+♀)具有一般一致性。结论尽管EPM/EZM作为状态焦虑动物模型具有相类似内在原理,但是因为其外在环境(结构)差异性,导致EPM/EZM具有不同行为模式,分属不同结构维度,且仅具有一般相关性和一致性,而稳定性实验参数则首选O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架﹢迷宫实验 高架〇迷宫实验 状态焦虑 动物模型 相关性 昆明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概念:理论前提,揭示概念内涵、朝向现代科学——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系列研究(上篇Ⅰ) 被引量:7
10
作者 乔明琦 魏盛 +2 位作者 王海军 孙鹏 张惠云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6-224,共9页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药的理论基础,中医药现代化迫切需求现代中医理论。然而,关于现代中医理论应当如何建立,以及应当建立起什么样的理论一直是国内外中医药同行所关注和探讨的重要议题。为引领现代中医理论的发展,本期"专论"...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药的理论基础,中医药现代化迫切需求现代中医理论。然而,关于现代中医理论应当如何建立,以及应当建立起什么样的理论一直是国内外中医药同行所关注和探讨的重要议题。为引领现代中医理论的发展,本期"专论"栏目特设"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系列专题讨论,分别以上、中、下三个篇幅连续展开深入系统地论述。其中,上篇包含新概念、新理论、新学科三篇文章;中篇包含新理念、新规范、怎样明确概念、如何检验假说、为何评价理论5篇文章;下篇包含整体观念更新、辨证论治发展、脏象学说创新、病因、发病、病机、预防、治则、知识结构、认知结构、专题探讨、展望5年前景12篇文章。本期刊发的是上篇"新概念"第一篇文章。本文从中医基础理论新概念层面,借鉴国际学术界对科学概念的认识,从概念的标签、理论定义和操作性定义三方面,阐述现代中医基础理论这一新概念的外延和内涵,论证理论前提对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和建立的必要性,说明走向现代科学的必然趋向。全文立义深刻,有一定突破创新。希望由此引发各位专家学者的关注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现代化 理论前提 现代中医基础理论 新概念 科学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说评价与检验:“科学检验,验前与验后评价”,引领中医学假说进入科学假说——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系列研究(中篇Ⅳ) 被引量:6
11
作者 乔明琦 高冬梅 +2 位作者 魏盛 王晓茹 李霞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286-2295,共10页
围绕假说如何评价和检验这一核心问题,从假说与科学假说的概念入手,借鉴国内外新近研究进展认识,对科学假说的类型、检验方式与验前和验后评价标准进行深入分析,树立起该研究的"科学视野"和"学科标尺",探查中医学... 围绕假说如何评价和检验这一核心问题,从假说与科学假说的概念入手,借鉴国内外新近研究进展认识,对科学假说的类型、检验方式与验前和验后评价标准进行深入分析,树立起该研究的"科学视野"和"学科标尺",探查中医学假说认识水平,指出存在问题和差距。藉此,分析论证现代中基"脑调控五脏整体观念"科学假说,证明其属于"科学理论假说",将会引领中医学假说由传统描述迈向本质阐明的理论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说 科学假说 中医学假说 现代中基科学假说 科学假说经验检验 验前评价与验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提高中医学术与现代中基研究水平——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系列研究(中篇Ⅱ) 被引量:5
12
作者 乔明琦 詹向红 +2 位作者 窦学俊 魏盛 王晓茹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442-1450,共9页
为保障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和建立,本文首次提出现代中基学术规范概念与其逻辑结构和规范要点。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对学术、学术规范、中医学术、中医学术规范等基本概念,进行深入探讨,给出相关概念逻辑定义,揭示概念内涵和彼此... 为保障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和建立,本文首次提出现代中基学术规范概念与其逻辑结构和规范要点。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对学术、学术规范、中医学术、中医学术规范等基本概念,进行深入探讨,给出相关概念逻辑定义,揭示概念内涵和彼此属种概念之间逻辑层次关系。以此为基础,提出现代中基学术规范三层次规范要点。为中医学术研究和现代中医基础理论建立,提供初步的规范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 学术规范 现代中医基础理论学术规范 学术追求规范 学术准则规范 学术研究与写作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心理学的发展:中医人格理论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家强 乔明琦 +1 位作者 张惠云 王米渠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9期1982-1983,共2页
中医学阐述了意识的整体本质,但是没有深入意识领域,实践上需要结合现代心理学的巨大优势,建立中医人格心理学。阴阳五行是人体的功能系统,而人格是心理行为模式,是功能的调控格式。元神是人的本我。中医心理学可以建立以功能五脏为核... 中医学阐述了意识的整体本质,但是没有深入意识领域,实践上需要结合现代心理学的巨大优势,建立中医人格心理学。阴阳五行是人体的功能系统,而人格是心理行为模式,是功能的调控格式。元神是人的本我。中医心理学可以建立以功能五脏为核心的五因素人格模型。而脑基因组是完全不同于体基因组的,中医心理学结合脑基因组的研究,可以揭示人类的意识本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论 人格 阴阳五行 元神 脑基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概念转变:“探查对象,转变认识”引导理论与教学及思维变革——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系列研究(中篇Ⅲ) 被引量:5
14
作者 乔明琦 魏盛 +1 位作者 张惠云 韩秀珍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678-1687,共10页
概念是理论的"细胞"。从概念着手,是构建现代中医基础理论首要且重要的一步。本文在前期"由现象描述向本质阐明的变革"思想下,首次引入"概念转变",点明其基本含义和作用。为准确应用这一新概念,对概念与... 概念是理论的"细胞"。从概念着手,是构建现代中医基础理论首要且重要的一步。本文在前期"由现象描述向本质阐明的变革"思想下,首次引入"概念转变",点明其基本含义和作用。为准确应用这一新概念,对概念与其表达对象,概念语词表达形式以及概念解释力等进行详尽分析论证,指出中医概念研究因忽略这些认识而导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总结出国际科学界实现"概念转变"的规律为"聚焦对象,探索未知,提出新识"。提出中医基础理论"概念转变"的定义。依据前期研究结果,概括出实现中基概念转变的目标及标准,并给出例证论证。由此得出结论:中医基础理论的概念通过概念转变,形成现代中基的科学概念;由此引导中医理论与思维及教学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 概念转变 中医基础理论概念转变 标准及评价 理论 思维与教学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理论如何构建及评价?聚焦现象,解释预测,中医理论由现象描述迈向机制阐明——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系列研究(中篇Ⅴ)(二) 被引量:3
15
作者 乔明琦 魏盛 +2 位作者 王少莲 李霞 辛荣荣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6期1119-1126,共8页
中医现代化迫切需要现代中医理论,已是共识。但如何建立以及建立一种什么样的现代中医理论,远无共识。本文在总结出科学理论构建共性规律基础上,尝试给出有望形成共识基础的回答。首先阐明中医学理论发展,应借鉴生命和医学科学理论作用... 中医现代化迫切需要现代中医理论,已是共识。但如何建立以及建立一种什么样的现代中医理论,远无共识。本文在总结出科学理论构建共性规律基础上,尝试给出有望形成共识基础的回答。首先阐明中医学理论发展,应借鉴生命和医学科学理论作用和价值的趋向;其次证明中医学及中医理论属于传统医学及理论,指出传统医学及其中医学和理论的局限;其后揭示出传统医学及中医学和中医理论国内外发展的必然趋向;逻辑得出构建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的必然选择;分析国内外不同学科新理论构建过程及方法步骤,发现其共性的五步曲规律;提出现代中基理论构建三原则和五步骤,论证其由传统现象描述迈向机制阐明理论变革中的重要作用,在国内外发展必然趋势下中医理论所具有的科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理论构建 共性规律 中医学理论构建 现代中医基础理论构建 构建三原则和五步骤 现代中基理论 阐明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理论如何构建及评价?聚焦现象,解释预测,中医理论由现象描述迈向机制阐明——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系列研究(中篇Ⅴ)(一) 被引量:1
16
作者 乔明琦 魏盛 +2 位作者 王少莲 李霞 辛荣荣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4期751-762,共12页
中医现代化迫切需要现代中医理论,已是共识。但如何建立以及建立一种什么样的现代中医理论,远无共识。本文在总结出科学理论构建共性规律基础上,尝试给出有望形成共识基础的回答。首先阐明中医学理论发展,应借鉴生命和医学科学理论作用... 中医现代化迫切需要现代中医理论,已是共识。但如何建立以及建立一种什么样的现代中医理论,远无共识。本文在总结出科学理论构建共性规律基础上,尝试给出有望形成共识基础的回答。首先阐明中医学理论发展,应借鉴生命和医学科学理论作用和价值的趋向;其次证明中医学及中医理论属于传统医学及理论,指出传统医学及其中医学和理论的局限;其后揭示出传统医学及中医学和中医理论国内外发展的必然趋向;逻辑得出构建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的必然选择;分析国内外不同学科新理论构建过程及方法步骤,发现其共性的五步曲规律;提出现代中基理论构建三原则和五步骤,论证其由传统现象描述迈向机制阐明理论变革中的重要作用,在国内外发展必然趋势下中医理论所具有的科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理论构建 共性规律 中医学理论构建 现代中医基础理论构建 构建三原则和五步骤 现代中基理论 阐明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小鼠焦虑与抑郁动物模型相关性研究:明暗箱实验与悬尾实验 被引量:18
17
作者 孙世光 李子峰 +2 位作者 刘健 张惠云 乔明琦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89-293,共5页
目的探讨明暗箱实验(light/dark box,LDB)和悬尾实验(tail suspension test,TST)作为动物模型评价昆明小鼠焦虑与抑郁情绪的相关性。方法成年♂昆明小鼠先后放入明暗穿梭箱和悬尾箱,摄像系统分别记录5 min和6 min内的行为变化,实验间隔1... 目的探讨明暗箱实验(light/dark box,LDB)和悬尾实验(tail suspension test,TST)作为动物模型评价昆明小鼠焦虑与抑郁情绪的相关性。方法成年♂昆明小鼠先后放入明暗穿梭箱和悬尾箱,摄像系统分别记录5 min和6 min内的行为变化,实验间隔1周,实验参数如下:LDB首次由明区进入暗区潜伏期(LDB_Latence)、明区停留时间百分率(LDB_Ltime%)、明区水平运动百分率(LDB_Lcross%)、明区垂直运动百分率(LDB_Lrear%),TST首次出现不动状态潜伏期(TST_Latence)、不动状态百分率(TST_Immobil-ity%);采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相关分析、一致性检验和生存分析等多种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①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提示,LDB参数反映焦虑情绪,TST参数反映抑郁情绪。②相关分析提示,LDB与TST参数组内具有较好相关性,而组间相关性较差;ICC和Kappa统计参数提示,LDB与TST评价焦虑与抑郁情绪一致性较差。③生存分析提示,LDB与TST半数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DB与TST相关参数各自独立反映了焦虑与抑郁情绪,但两者评价结果的相关性和一致性较差;在解决"特质焦虑与状态焦虑动物模型相关性"及"焦虑与抑郁动物模型相关性"科学问题时,可以考虑建立新型动物模型及综合评价方法或者筛选特质种属实验动物;而在进行药物效应评价时,可以考虑将多种动物模型联合组成"行为组学",根据不同结构维度进行"模式识别"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小鼠 焦虑 抑郁 动物模型 明暗箱实验 悬尾实验 相关性 行为组学 模式识别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相关分析 组内相关系数 Kappa一致性系数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小鼠强迫游泳实验与悬尾实验抑郁模型相关性 被引量:38
18
作者 孙世光 刘健 +4 位作者 鹿岩 孙鹏 魏盛 乔明琦 张惠云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7-112,共6页
目的探讨强迫游泳实验(FST)和悬尾实验(TST)作为昆明小鼠抑郁动物模型的相关性。方法成年雄性昆明小鼠先后进行TST和FST,摄像系统分别记录6 min内的行为变化,实验间隔1周,实验参数有不动状态潜伏期和不动状态持续时间百分率;采用因子分... 目的探讨强迫游泳实验(FST)和悬尾实验(TST)作为昆明小鼠抑郁动物模型的相关性。方法成年雄性昆明小鼠先后进行TST和FST,摄像系统分别记录6 min内的行为变化,实验间隔1周,实验参数有不动状态潜伏期和不动状态持续时间百分率;采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相关分析、一致性检验和生存分析等多种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①因子分析提示,FST与TST参数分别反映了FST与TST 2种不同抑郁模型维度。②聚类分析提示,不动状态潜伏期参数反映了抗抑郁状态,不动状态持续时间百分率反映了抑郁样绝望行为;经过适当数据转换后,FST与TST参数分别反映了FST与TST 2种不同抑郁模型维度。③相关分析结果提示,FST与TST参数组内具有较好相关性,而组间不动状态潜伏期参数相关性尚可。④一致性检验ICC统计参数提示,FST与TST参数评价抑郁样绝望行为一致性均较差;Kappa统计参数提示,不动状态潜伏期可作为FST与TST评价抑郁样绝望行为一致性的稳定参数。⑤生存分析提示,FST与TST的不动状态潜伏期参数半数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FST与TST实验操作对实验动物首次产生抑郁样绝望行为的效力不同,且FST<TST。结论 FST与TST参数反映了2种不同抑郁模型维度;不动状态潜伏期是FST与TST评价抑郁样绝望行为一致性及首次产生抑郁样绝望行为效力的稳定参数;FST与TST联合进行抗抑郁药物评价时,应注意动物模型异质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动物模型 强迫游泳实验 悬尾实验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伏邪理论发挥——七情伏邪学说的提出及论证 被引量:24
19
作者 魏盛 王海军 乔明琦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69-473,共5页
伏邪理论自提出到明代之前一直是温病病因学说的主导理论,曾对温病理论的发展与成熟起到至为关键的指导作用。然而随时代变迁,疾病谱漂移,该理论又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临床渐趋增多的事实与经验已很难用既有伏邪理论来解释和归纳。... 伏邪理论自提出到明代之前一直是温病病因学说的主导理论,曾对温病理论的发展与成熟起到至为关键的指导作用。然而随时代变迁,疾病谱漂移,该理论又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临床渐趋增多的事实与经验已很难用既有伏邪理论来解释和归纳。既然伏邪理论自有其地位与价值,不能轻率言弃,则如何发展此一理论以期更好揭示病机,指导诊疗成为当今关注的焦点。本文试以"七情伏邪"为例提供发展伏邪理论的一个可能范式,系统阐述七情伏邪学说的主要观点及论证过程,并探讨其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邪理论 七情伏邪学说 逻辑检验 实验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逆、郁病证结合模型大鼠外周血和不同脑区性激素及其调节激素含量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惠云 魏盛 +2 位作者 孙鹏 薛玲 乔明琦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0年第1期51-56,共6页
目的:借助前期研制成功的PMS肝气逆、郁两证大鼠模型检测其血清与不同脑区中E2、P、PRL含量,探索"肝失疏泄"的微观机制。方法:挑出动情周期非接受期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PMS肝气逆证造模组、PMS肝气郁证造模组、... 目的:借助前期研制成功的PMS肝气逆、郁两证大鼠模型检测其血清与不同脑区中E2、P、PRL含量,探索"肝失疏泄"的微观机制。方法:挑出动情周期非接受期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PMS肝气逆证造模组、PMS肝气郁证造模组、PMS肝气逆证造模给药组、PMS肝气郁证造模给药组。肝气逆证大鼠模型以情志刺激为主多因素复合造模法制备,肝气郁证大鼠模型以慢性束缚应激法制备,模型复制成功后肝气逆大鼠模型用经前平颗粒干预,肝气郁证大鼠模型用经前舒颗粒干预。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及中枢中E2、P、PRL含量,比较各组差异并进行分析。结果:旷场实验中,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大鼠造模后逆模组水平得分、垂直得分及可旷场实验总分均显著增加(P<0.05),而郁模组大鼠则显著减少(P<0.05),用药后这一趋势得到明显纠正(P<0.05)。肝气逆证模型大鼠症状呈现其血清中E2和P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肝气郁证模型大鼠血清中E2和P含量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中枢内激素变化与血清中相反。结论:PMS两证症状产生可能与体内性激素及其调节激素异常波动有关,经前平、经前舒颗粒可分别对外周血及中枢上述指标的异常变化起到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S肝气逆证/肝气郁证 大鼠模型 性激素及其调节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