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文献挖掘中医药治疗儿科哮喘的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任宇哲 于宙 +3 位作者 陈宏 杨泽一 彭雪金 杨祥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3期168-172,共5页
目的为了解中医药治疗儿科哮喘的用药规律,利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对其进行网络分析。方法登录中国知网(CNKI),检索时限为2009年1月—2019年12月,以“儿科哮喘”并含“中药”为主题整理文献,统计中医治则、中药复方剂型、西药联合使用情况,... 目的为了解中医药治疗儿科哮喘的用药规律,利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对其进行网络分析。方法登录中国知网(CNKI),检索时限为2009年1月—2019年12月,以“儿科哮喘”并含“中药”为主题整理文献,统计中医治则、中药复方剂型、西药联合使用情况,结合Bibexcel分析软件对治疗儿科哮喘的中药进行频次统计、药对统计及对主要配伍关系进行抽取和整理,采用Ucinet 6.0软件中NetDraw构建可视化网络。结果由统计结果得知治疗儿科哮喘的中药复方剂型以汤剂、贴剂、膏剂、糊剂为主;西药中以糖皮质激素类与中药联合使用居多(11,51.52%);中医治疗儿科哮喘主要治则为“宣肺平喘”“平喘止咳”,多采用药味“苦、甘、辛”,药性“寒、温”,归“肺、脾、肾”经为主的药物。用药频次最高的为麻黄(63次),药对频次最高的是麻黄与杏仁(43次),网络关系配伍中麻黄、黄芪、地龙、桑白皮、杏仁均位于中心点。结论目前儿科哮喘治疗倾向于选择依从性较高的外用剂型,治疗主要以“宣肺”“平喘”“止咳”为主,多采用解表类与化痰、止咳、平喘类药物,治疗儿科哮喘中药复方的文献数据挖掘对临床用药具有指导意义,且对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哮喘 中医药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带教对儿科实习护生教学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晓宇 贾丽丹 +1 位作者 杨钰 宋丽娜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5年第4期176-177,共2页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表格在儿科本科实习护生带教中的效果。方法将在儿科实习的60名本科护生按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使用传统带教方法和肺炎喘嗽临床护理路径带教方法 ,经过相同实习时间后,比较两组的出科理论考试成绩和操作...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表格在儿科本科实习护生带教中的效果。方法将在儿科实习的60名本科护生按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使用传统带教方法和肺炎喘嗽临床护理路径带教方法 ,经过相同实习时间后,比较两组的出科理论考试成绩和操作考试成绩,以评价带教效果。结果试验组理论考核成绩和操作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炎喘嗽临床护理路径表格应用于儿科本科实习护生带教有较好的效果,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实习护生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药开玄”理论治疗儿童发声性抽动的经验
3
作者 郭建波 韩阳飞 +2 位作者 邢鑫鑫 宋丽娜 张伟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12期146-149,183,共5页
儿童发声性抽动是抽动障碍的一种表现形式,包括简单发声抽动和复杂发声抽动,病症复杂错综,病程迁延难愈。张伟教授认为儿童发声性抽动病位在咽喉,乃官窍之玄府。外感邪气、脾虚生痰、气机不畅、热盛火燔、阴虚风动等均可造成玄府郁闭而... 儿童发声性抽动是抽动障碍的一种表现形式,包括简单发声抽动和复杂发声抽动,病症复杂错综,病程迁延难愈。张伟教授认为儿童发声性抽动病位在咽喉,乃官窍之玄府。外感邪气、脾虚生痰、气机不畅、热盛火燔、阴虚风动等均可造成玄府郁闭而发儿童发声性抽动,故提出玄府闭塞是儿童发声性抽动的基本病机。治疗上善用风药,发挥“风药开玄”之特性,以“开通玄府”为基本原则,针对不同病因病机合理运用恰当的治则治法,旨在恢复闭塞之玄府。附临床验案一则,以期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府 风药开玄 发声性抽动 经验 医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证而治思路在儿科疾病中临床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吕凯峰 陈宏 张伟 《环球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2期2091-2093,共3页
中医儿科“先证而治”的思想是在把握疾病演变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儿童特有的生理、病理特点,有预见性的以药治之。“先证而治”之法抓住疾病的传变规律,一方面可以控制病邪蔓延深入,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正气的过度损耗,对于儿科疾病未生、未... 中医儿科“先证而治”的思想是在把握疾病演变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儿童特有的生理、病理特点,有预见性的以药治之。“先证而治”之法抓住疾病的传变规律,一方面可以控制病邪蔓延深入,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正气的过度损耗,对于儿科疾病未生、未成、未发、未传和未变起着关键作用。但如何应用“先证而治”思想指导临床实践是现今中医儿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如对于治疗乙脑、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儿科常见的感染、传染性疾病。病位在卫分时即要清解里热使解表透邪而病不内传,病在气分时应及早考虑通腑攻下,防止脏腑内结,使邪有出路,既传营分则早配凉血化瘀以防蕴邪入血。此外对于五脏病症,应遵循肝病先实脾,肺病先护心,脾虚谨防滞,泻实防伤正的传变规律进行治疗等。因此本文从儿童的生理特点及儿科疾病的病机出发,以五脏传变、卫气营血传变及纯阳体质角度举例探讨“先证而治”思想在中医儿科临床中的研究思路及防治方法,以提高疾病诊断及治疗的预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证而治 中医儿科 卫气营血 五脏病症 临床应用 治则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伟教授基于“肝脾一体”理论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经验 被引量:1
5
作者 郭建波 邢鑫鑫 +1 位作者 韩阳飞 张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0期112-115,共4页
儿童多动症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神经发育心理障碍性疾病,其病因病机复杂,临床表现参差互见,病程长,进展慢,严重妨碍儿童的健康成长。“肝脾一体”理论源于《黄帝内经》,张伟教授认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阴阳失衡是儿童多动症发生的重要病... 儿童多动症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神经发育心理障碍性疾病,其病因病机复杂,临床表现参差互见,病程长,进展慢,严重妨碍儿童的健康成长。“肝脾一体”理论源于《黄帝内经》,张伟教授认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阴阳失衡是儿童多动症发生的重要病机,治疗上注重调整脏腑功能阴阳为根本。基于“肝脾一体”理论以调肝与治脾为基本原则,针对不同病因病机、病理产物、证候特点合理运用恰当的治则治法、组方用药,旨在恢复肝、脾之生理机能、生理特性,维持机体气机平衡协调,以使五脏安定,血脉和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脾一体 儿童多动症 调肝 治脾 经验 医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栀早颗粒对性早熟大鼠血清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杨丽珍 赵渺凡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栀早颗粒对性早熟大鼠血清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I)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SD清洁级未孕大鼠,雌雄鼠20对配对,选用4 d内出生的雌鼠,每组8只随机分配,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5组建立性早熟模型。分别用注射用醋酸亮... 目的:探讨栀早颗粒对性早熟大鼠血清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I)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SD清洁级未孕大鼠,雌雄鼠20对配对,选用4 d内出生的雌鼠,每组8只随机分配,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5组建立性早熟模型。分别用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抑那通)和栀早颗粒高、中、低剂量对建立性早熟模型的雌鼠进行干预,观察不同干预措施对性早熟模型大鼠血清GH、IGF-I水平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性早熟模型组的血清GH、IGF-I水平明显升高,其余各个干预组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性早熟模型组比较,栀早高、中剂量组的血清GH、IGF-I水平明显降低(P<0.05),栀早低剂量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栀早各个剂量组与亮丙瑞林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栀早颗粒高、中剂量组能降低性早熟模型大鼠的血清GH、IGF-I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早熟 栀早颗粒 生长激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醋酸亮丙瑞林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中药治疗性早熟的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志伟 刘璐佳 +2 位作者 景伟超 曲婉莹 王有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10期120-123,136,共5页
目的挖掘中药治疗性早熟的组方用药特点及规律,提取新的处方。方法检索1979年1月1日~2018年10月1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的中药治疗性早熟的相关文献,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数... 目的挖掘中药治疗性早熟的组方用药特点及规律,提取新的处方。方法检索1979年1月1日~2018年10月1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的中药治疗性早熟的相关文献,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数据,提取结果。结果本研究纳入文献104篇,共计包含处方124例,得出应用频次较多的药物从高到低依次为知母、黄柏、牡丹皮、茯苓、生地黄、白芍等,得到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用药模式,进一步提取潜在的组方特点,并通过演化得到3味药的核心组合22个,用于新方聚类的核心组合10个,新处方5个。结论本研究分析了中药治疗性早熟的组方规律,并得出以补益肝肾、养阴清热,兼益气生津、行气散结为主要治则的新处方,为临床中药治疗本病提供依据,也为本病的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性早熟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早期维生素D补充水平对生长发育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祝海波 周苗苗 +1 位作者 王海 张晓宇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8年第12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和研究婴儿早期补充维生素D水平对其生长发育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出生的健康婴儿23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维生素D补充情况分为观察组(维生素补充充足组) 134例和对照... 目的:探讨和研究婴儿早期补充维生素D水平对其生长发育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出生的健康婴儿23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维生素D补充情况分为观察组(维生素补充充足组) 134例和对照组(维生素缺乏组) 101例为研究对象,统计婴儿出生时和6月龄时的身长、体重和体质指数(BMI)变化情况,检测6月龄时肠道内主要菌群含量,对两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出生时两组婴儿身长、体重和BMI等指标无明显变化(P> 0. 05),6月龄时观察组体重和BMI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或P <0. 01),观察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或P <0. 01)。结论:婴儿早期维生素D补充不足能够导致体重增加和BMI升高,并能引起肠道菌群数量增加,影响婴儿的生长,应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维生素D 生长发育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科护生毕业实习前3个月临床实践行为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郭闯 李艳秋 +3 位作者 李芳 王丽芹 王东梅 祝海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20期148-151,共4页
目的探讨本科护生毕业实习前3个月临床实践行为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择2017年7~9月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习的75名本科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本科护生一般资料问卷和邓仁丽修订的临... 目的探讨本科护生毕业实习前3个月临床实践行为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择2017年7~9月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习的75名本科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本科护生一般资料问卷和邓仁丽修订的临床实践行为量表分别于实习第1、2、3个月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本科护生临床实践行为总分均在2.5以上,总均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实习第1个月、实习第2个月及第3个月。实习第3个月的四个维度中运用理论知识、自我导向的学习行为、明确患者的权利和义务、临床技能维度得分均高于实习第1个月,临床实践行为实习第1个月总分高于实习第2个月和第3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爱护理事业护生临床实践行为得分高于不热爱护理事业护生,第一志愿是护理专业的护生临床实践行为得分高于第一志愿非护理专业的护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科护生对实习初期临床实践行为满意,影响本科护生临床实践行为的因素为第一志愿是否护理专业和是否热爱护理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护生 实习 临床实践行为 动态变化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血小板减少为首发表现的儿童少见病2例
10
作者 朱永琴 董勤 +2 位作者 陈雅琴 陈丽君 邬思远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185-186,共2页
一些儿童少见病、罕见病起初临床表现不完整或不典型,易被误诊或漏诊,现就我科收治的2例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为首发表现的儿童少见病报道如下.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首发表现 少见病 儿童 临床表现 罕见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荣谦对健康儿童偏颇体质分析概要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海 杨舒龄 +1 位作者 徐荣谦 霍誉之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24期165-168,共4页
徐荣谦教授依据中医脏腑理论和临床经验,认为健康儿童也存在偏颇体质,如肺气偏弱质、心火偏盛质、脾气偏弱质、肝气偏亢质、胆气偏怯质、肾气偏弱质、阳热质、阴寒质等。这些偏颇体质的形成主要源于小儿先天禀赋不足和后天抚养不当。本... 徐荣谦教授依据中医脏腑理论和临床经验,认为健康儿童也存在偏颇体质,如肺气偏弱质、心火偏盛质、脾气偏弱质、肝气偏亢质、胆气偏怯质、肾气偏弱质、阳热质、阴寒质等。这些偏颇体质的形成主要源于小儿先天禀赋不足和后天抚养不当。本文就徐荣谦教授对健康儿童偏颇体质分析的概要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荣谦 中医体质辨识 儿童偏颇体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淋巴母细胞建株方法的改进研究
12
作者 熊乐琴 马昌杯 +1 位作者 李善妮 帅云飞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4期258-259,共2页
目的探讨人体淋巴母细胞建株方法的改进。方法经EB病毒转染后对207例淋巴母细胞标本进行建株,随机分为①、②、③组各69例,①组开放培养,早期分离活细胞;②组开放培养;③组密闭培养。结果①组成功66例,成功率为95.7%;②组成功45例,成功... 目的探讨人体淋巴母细胞建株方法的改进。方法经EB病毒转染后对207例淋巴母细胞标本进行建株,随机分为①、②、③组各69例,①组开放培养,早期分离活细胞;②组开放培养;③组密闭培养。结果①组成功66例,成功率为95.7%;②组成功45例,成功率为65.2%;③组成功27例,成功率为39.1%。结论采取开放培养,并早期分离活细胞可以有效提高淋巴母细胞建株的成功率,有效缩短建株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母细胞 建株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升降浮沉理论探讨升降散在儿童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3
作者 郭建波 宋丽娜 +2 位作者 栾俊琦 陈宏 张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14期150-153,共4页
儿童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属中医“乳蛾”范畴,临床上常以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为治疗原则。升降浮沉理论通过改善脏腑气机升降紊乱及病势顺逆的功效为依据,也是中药组方配伍的重要原则,受药物的气味、归经、质地轻重、炮制方法及药用部位... 儿童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属中医“乳蛾”范畴,临床上常以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为治疗原则。升降浮沉理论通过改善脏腑气机升降紊乱及病势顺逆的功效为依据,也是中药组方配伍的重要原则,受药物的气味、归经、质地轻重、炮制方法及药用部位等因素影响。升降散初为温病所设,正所谓“表里三焦大热,其证治不可名状者,此方主之”,现此方已广泛应用于儿童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诊治。笔者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中医发病的关键病机出发,运用升降散中僵蚕与蝉蜕、姜黄与大黄及黄酒与蜂蜜配伍的药性理论,从而升清降浊、通利三焦、调畅气机,以求平衡气机。本文旨在探讨升降浮沉理论治疗儿童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理论依据,随症加减,辨证论治,并附医案1则,将药性理论与儿科临床实践相结合,拓宽升降散的理论研究,也为治疗儿童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降沉浮 药性理论 升降散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单体成分治疗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机制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侯博 李东楠 +1 位作者 张永政 王海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32期92-96,共5页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IOP)是药物诱发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类型。近年来研究发现,许多中药及其提取物在防治GIOP方面表现出积极作用。中药单体成分可通过调控MAPK、PI3K/AKT、Wnt/β-catenin、NF-κB、OPG/RANKL等信号通路功能...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IOP)是药物诱发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类型。近年来研究发现,许多中药及其提取物在防治GIOP方面表现出积极作用。中药单体成分可通过调控MAPK、PI3K/AKT、Wnt/β-catenin、NF-κB、OPG/RANKL等信号通路功能,保护成骨细胞增殖分化能力,调整细胞内促/抗凋亡蛋白的表达,抑制糖皮质激素诱导的炎症因子释放,刺激细胞自噬功能,纠正骨稳态失衡,最终达到治疗GIOP的目的。黄酮类、皂苷类、有机酚类、苯乙醇苷类、多糖类等多种中药单体成分已应用于GIOP的治疗。研究多种中药单体成分治疗GIOP的作用机制及应用情况,有望为中医药治疗GIOP相关研究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单体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 黄酮 皂苷 有机酚 苯乙醇苷 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医大师段富津教授辨治小儿疳证验案赏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代金珠 胡晓阳 +1 位作者 唐仁康 梁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1期152-155,共4页
国医大师段富津教授(1930—2019)生前辨治小儿疳证效果显著,善用经方六君子汤、理中汤加减治疗,并研制出疗效显著的小儿温脾消积散。段富津教授指出,病因上当代儿科疳证多“因实致虚”,对此,治疗中应注意“通补兼施”,同时应要求患儿忌... 国医大师段富津教授(1930—2019)生前辨治小儿疳证效果显著,善用经方六君子汤、理中汤加减治疗,并研制出疗效显著的小儿温脾消积散。段富津教授指出,病因上当代儿科疳证多“因实致虚”,对此,治疗中应注意“通补兼施”,同时应要求患儿忌口,避免食积,缓复脾气。用药时重视调补脾胃,善用通腑不伤气、温脾不助火的药物,其思想和经验值得推广实践。本文通过对三则验案进行分析,展示段富津教授的临证思路和辨证方法,以期为临床上治疗小儿疳证的辨证论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富津 儿科 疳证 小儿温脾消积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菟丝子-淫羊藿”治疗白癜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6
16
作者 吕凯峰 王远红 +1 位作者 张伟 刘宏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5期4-8,17,共6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菟丝子-淫羊藿”治疗白癜风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中医药综合数据库等筛选“菟丝子-淫羊藿”的活性成分及其靶标。通过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等数据库获取白癜...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菟丝子-淫羊藿”治疗白癜风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中医药综合数据库等筛选“菟丝子-淫羊藿”的活性成分及其靶标。通过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等数据库获取白癜风的主要靶标,对交集靶标使用STRING、Cytoscape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并利用David数据库对所获靶点进行分析。结果“菟丝子-淫羊藿”共有31种活性成分和222个潜在靶标,白癜风共457个靶标,提取共同靶标47个。KEGG富集筛选出23条通路,GO分析获得356个条目。结论“菟丝子-淫羊藿”可以通过多靶标、多通路治疗白癜风,为其临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白癜风 网络药理学 靶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毒伤气络,血络瘀滞”分期论治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被引量:4
17
作者 路楠楠 牛玉灵 陈文霞 《环球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0期1915-1918,共4页
本文基于气络血络理论,探讨分期论治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临证应用。该病属中医“肺痹”范畴,病机责之于本虚标实,肺虚为本,毒、痰、瘀为标。疾病初起毒伤气络,肺气郁痹,毒热交结,疾病处于急性期,表现为高热鼻煽,以“毒”为主;病邪不... 本文基于气络血络理论,探讨分期论治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临证应用。该病属中医“肺痹”范畴,病机责之于本虚标实,肺虚为本,毒、痰、瘀为标。疾病初起毒伤气络,肺气郁痹,毒热交结,疾病处于急性期,表现为高热鼻煽,以“毒”为主;病邪不解,毒热郁肺,炼津成痰,痰阻气道,疾病由此转入波动期,表现为痰喘连滞,以“痰”为主;久病入络,毒邪留滞,渐入血络,肺气虚损,痰瘀交结,此时疾病转入缓解期,表现为运动不耐受、肺功能阻塞,以“瘀”为主。因此临证分期论治,急性期以宣肺达邪为先,波动期以开肺豁痰为要,缓解期以养肺通络为本。据病势深浅运用叶、藤、根等草木药及虫类等血肉有情之品,验于临床,疗效确切,为治疗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提供新思路,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络病 气络 血络 分期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otch/STAT信号通路研究PCG对哮喘EOS的调控作用及分子机制 被引量:4
18
作者 任宇哲 于宙 +2 位作者 陈宏 杨泽一 杨祥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28期22-27,F0004,共7页
目的探讨PCG治疗哮喘的作用靶点及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将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Model组、平喘颗粒(PCG)组及地塞米松(DXMS)组,每组20只。联合吸入卵白蛋白和氢氧化铝制备哮喘模型大鼠,造模结束前5 d开始灌胃给予相应的药物... 目的探讨PCG治疗哮喘的作用靶点及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将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Model组、平喘颗粒(PCG)组及地塞米松(DXMS)组,每组20只。联合吸入卵白蛋白和氢氧化铝制备哮喘模型大鼠,造模结束前5 d开始灌胃给予相应的药物干预治疗,每组根据成模情况取10只用于后续实验。比较四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血清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EOS阳离子蛋白(ECP)和活化趋化因子(Eotaxin)的表达;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肺Notch、STA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Model组BALF及血清EOS计数高于Control组(均P<0.01);PCG组BALF及血清EOS计数低于Model组(均P<0.01)。Model组ECP及Eotaxin含量高于Control组(均P<0.01);PCG组ECP及Eotaxin含量低于Model组(P<0.05或P<0.01)。Model组Notch1、2、4,Hes,Jagged1,Delta4蛋白及mRNA表达高于Control组;Notch3,Delta1、3蛋白及mRNA表达低于Control组(均P<0.01)。PCG组Notch1、2、4,Hes,Jagged1,Delta4蛋白及mRNA表达低于Model组;Notch3,Delta1、3蛋白及mRNA表达高于Model组(P<0.05或P<0.01)。Model组P-STAT1、3、5、6蛋白及mRNA表达高于Control组;P-STAT4蛋白及mRNA表达低于Control组(均P<0.01)。PCG组P-STAT1、3、5、6蛋白及mRNA表达低于Model,P-STAT4蛋白及mRNA表达高于Model组(均P<0.01)。结论PCG通过调控Notch/STAT信号通路降低EOS含量治疗哮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Notch/STAT信号通路 平喘颗粒 嗜酸性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瘀血内伏”理论治疗儿童抽动障碍验案二则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晓畅 杨丽珍 陈鹏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7期1428-1431,共4页
抽动障碍属中医“瘛疭”“肝风”“痉证”等范畴,病情迁延,时发时止,呈“发作→缓解→平稳→再发作→再缓解”的过程,这与伏邪致病的发病特点相吻合,推测瘀血内伏是抽动障碍的潜在致病因素。瘀血内伏于经脉,又由外感或情志等因素引动肝... 抽动障碍属中医“瘛疭”“肝风”“痉证”等范畴,病情迁延,时发时止,呈“发作→缓解→平稳→再发作→再缓解”的过程,这与伏邪致病的发病特点相吻合,推测瘀血内伏是抽动障碍的潜在致病因素。瘀血内伏于经脉,又由外感或情志等因素引动肝风,内外合邪,而致抽动。伏瘀与肝风互结,变幻多端,凝滞留恋,使抽动反复迁延。本文以血虚血瘀,肝亢风动证和肝风内动,痰瘀互结证2个证型为例,展示了以“瘀血内伏”理论治疗抽动障碍的确切疗效。案1患儿久病血虚致血瘀,经情绪刺激引动伏瘀,肝风内动而致抽动,治疗以补阳还五汤为基础,兼以平肝安神药物,在养血祛瘀的基础上平肝息风,镇静安神。案2患儿抽动日久,缠绵难愈,病情较重,病机演变复杂,肝风内动,气机逆乱,痰瘀互生,阻滞经脉清窍,引起抽动,治疗以定痫丸为基础,祛瘀化痰,平肝息风,抽动缓解后以调理脾胃之法扶正以固本。基于瘀血内伏理论,治疗时在调节脏腑机能的基础上施以化瘀药,能明显减少抽动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瘀血内伏 伏邪 儿童抽动障碍 肝风内动 血虚血瘀 痰瘀互结 临床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寒饮论治儿童荨麻疹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勇军 郭峥 +1 位作者 王有鹏 邢鑫鑫 《环球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1期2180-2183,共4页
本文通过分析荨麻疹的病因病机,以及从寒饮论治儿童荨麻疹的理论依据,总结临床应用苓桂术甘汤治疗儿童荨麻疹的经验。指出寒饮病机贯穿于儿童荨麻疹的始终,在治疗过程中以温阳气、开结滞、化水饮为治疗法则,运用苓桂术甘汤为基础方淡渗... 本文通过分析荨麻疹的病因病机,以及从寒饮论治儿童荨麻疹的理论依据,总结临床应用苓桂术甘汤治疗儿童荨麻疹的经验。指出寒饮病机贯穿于儿童荨麻疹的始终,在治疗过程中以温阳气、开结滞、化水饮为治疗法则,运用苓桂术甘汤为基础方淡渗化饮,理气通阳,并根据外风、食积、伏风血瘀之病机差异,分别侧重于宣表行气、安脏理气、搜邪行瘀,治疗中与小青龙汤、枳术丸、小活络丹合牵正散合方应用,使治疗有所偏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饮 儿童 荨麻疹 苓桂术甘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