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法治疗中医骨伤科领域临床优势病种的证据图谱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冯天笑 王旭 +4 位作者 卜寒梅 秦晓宽 肖想玉 魏戌 朱立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2期4021-4028,共8页
背景确立手法治疗中医骨伤科领域的优势病种,将对推动手法技术和骨伤科优势专科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但目前其评价和筛选尚缺乏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量化评价过程。目的应用证据图方法,系统梳理手法治疗中医骨伤科领域疾病的系统评价,探索... 背景确立手法治疗中医骨伤科领域的优势病种,将对推动手法技术和骨伤科优势专科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但目前其评价和筛选尚缺乏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量化评价过程。目的应用证据图方法,系统梳理手法治疗中医骨伤科领域疾病的系统评价,探索手法治疗中医骨伤科领域的优势病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维普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搜集手法治疗中医骨伤科领域疾病的系统评价,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3-03-05,运用图表结合文字的方式呈现证据分布特点。结果纳入的126篇系统评价发表年限为2003—2023年,国内外相关研究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显示13篇为中等质量、64篇为低质量、49篇为极低质量。证据图显示,手法治疗中医骨伤科领域研究证据主要分布于18个临床病种包括颈椎病、腰痛、膝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踝关节扭伤、肩周炎、颈源性头痛、寰枢关节半脱位、桡骨远端骨折、肱骨外上髁炎、腕管综合征、腰扭伤、脊柱侧弯、髋关节炎、纤维肌痛综合征、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肩袖损伤、肱骨髁上骨折,呈现出有益或可能有益的效应。结论手法治疗在中医骨伤科的临床应用广泛,但由于方法学质量存在不足,并且缺乏安全性和经济性的研究证据,未来仍需多层级机构间联动合作,建立健全评价标准和体系,提高研究质量,更新研究证据,进一步探索手法在中医骨伤科领域中的优势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法 骨科 中医骨伤科学 优势病种 证据图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骨伤科临床实践指南的发展:现状、挑战及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冯天笑 孙凯 +4 位作者 秦晓宽 王旭 卜寒梅 朱立国 魏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1期3850-3856,共7页
临床实践指南旨在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合理配置资源和保障患者权益,但这一切是在指南的严谨设计、科学制订和规范报告的基础上实现的。随着国家对中医药标准化事业的高度关注,许多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指南已经发布。... 临床实践指南旨在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合理配置资源和保障患者权益,但这一切是在指南的严谨设计、科学制订和规范报告的基础上实现的。随着国家对中医药标准化事业的高度关注,许多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指南已经发布。中医骨伤科作为中医药领域专业化优势明显的特色学科,临床实践指南的数量正快速增加,促使学科向标准化、现代化、国际化的方向逐步迈进。但在此背景下许多问题也日益显现,引起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系统梳理和总结了骨伤科临床实践指南发展的现状和挑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策略。目前骨伤科临床实践指南的发展面临着临床问题定位不准、高质量临床证据匮乏、指南制订规范性不足、多学科人才培养欠缺、指南更新和实施缺乏等诸多问题。在未来研究中,专业学会/协会应加强对指南制订的引导,研究者要注重提高原始研究的质量、加强指南方法学的学习和研究、重视指南的更新与改编、促进指南的传播与实施,以制订高质量的骨伤科指南,促进骨伤科的标准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骨伤科学 临床实践指南 发展现状 挑战 策略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防治骨与关节退行性疾病的优势、关键问题及研究策略 被引量:19
3
作者 魏戌 韩涛 +3 位作者 孙凯 陈忻 银河 朱立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5期4421-4426,共6页
以颈椎病、腰椎退行性疾病、膝骨关节炎为代表的骨与关节退行性疾病治疗以非手术治疗为主,是骨伤科临床治疗优势病种。中药、手法、针灸、传统功能锻炼等是中医常用的特色疗法,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预防疾病复发。目前,中... 以颈椎病、腰椎退行性疾病、膝骨关节炎为代表的骨与关节退行性疾病治疗以非手术治疗为主,是骨伤科临床治疗优势病种。中药、手法、针灸、传统功能锻炼等是中医常用的特色疗法,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预防疾病复发。目前,中医药防治骨与关节退行性疾病存在临床疗效评价欠规范、临床生物样本库应用不够、中医关键技术装备研发不足、多学科交叉协同创新匮乏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建议中医药防治该类疾病应遵循“证据为重、中西共识”的原则开展临床研究,规范中医诊疗信息采集并构建临床生物样本库,融合现代科学技术研发中医关键技术装备,整合优势资源实现协同攻关组织模式,完善中医药防治骨与关节退行性疾病的研究证据,进一步提升临床诊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骨与关节退行性疾病 椎间盘退行性变 中医疗法 优势 关键问题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中医治疗方案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陈琳 杨克新 +7 位作者 于杰 尹逊路 银河 魏戌 孙凯 梁龙 陈忻 朱立国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8期594-597,601,共5页
目的:探讨可能影响中医方案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DLS)获得显著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前期多中心RCT研究中通过中医方案治疗的DLS患者267例,剔除数据缺失病例36例,观察患者JOA评分及其疗效指数变化情况,根据治疗结束后JOA疗效指数... 目的:探讨可能影响中医方案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DLS)获得显著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前期多中心RCT研究中通过中医方案治疗的DLS患者267例,剔除数据缺失病例36例,观察患者JOA评分及其疗效指数变化情况,根据治疗结束后JOA疗效指数划分为疗效显著(≥50%)和疗效欠佳(<50%)。采用单因素筛选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DLS疗效的因素。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病程、平卧翻身-计分、洗漱动作-计分、长时间久坐-计分、举重物并保持-计分对纳入患者获得显著疗效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治疗前JOA评分总分、平卧翻身-计分对患者疗效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方案治疗DLS疗效影响因素较多,患者治疗前JOA评分总分及平卧翻身-计分每增加1分获得显著疗效的概率分别增加1.167和0.410倍。结论:临床采用中医方案治疗DLS时JOA评分越高或平卧翻身受限程度越小的患者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 中医治疗 LOGISTIC回归分析 JOA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9
5
作者 齐保玉 王旭 +4 位作者 杨克新 冯敏山 金哲峰 刘平 朱立国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1期3026-3030,共5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以腰痛和下肢放射痛为主要特征,属中医学“腰腿痛”“痹证”范畴。中医手法是治疗本病的常用手段,具有缓解疼痛、改善局部功能的效应,因其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和安全性高等优势在临床中被广...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以腰痛和下肢放射痛为主要特征,属中医学“腰腿痛”“痹证”范畴。中医手法是治疗本病的常用手段,具有缓解疼痛、改善局部功能的效应,因其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和安全性高等优势在临床中被广泛使用。近年来,中医手法治疗LDH临床评价与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存在欠规范的问题,制约了中医手法的临床推广和应用。随着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医工结合研究模式为解决中医手法研究难题提供了有效途径。鉴于此,本文重点从临床和基础研究等方面对常用中医手法治疗LDH进行系统梳理,归结手法研究的不足,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和方法,为后续手法规范化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助力中医药现代化研究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手法 中医药现代化 理筋 关节整复 机制 综述 医工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动力学网格划分技术在骨骼有限元建模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邓达人 孟春玲 +1 位作者 冯敏山 张刚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42-447,共6页
目的研究一种高质量、高效率的骨骼分网方式。方法结合骨结构的特点,将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的分网方法引入到骨生物力学的网格划分中,用六面体单元模拟皮质骨,四面体单元模拟松质骨。结果采用CFD网格划分技术... 目的研究一种高质量、高效率的骨骼分网方式。方法结合骨结构的特点,将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的分网方法引入到骨生物力学的网格划分中,用六面体单元模拟皮质骨,四面体单元模拟松质骨。结果采用CFD网格划分技术能够划分出高质量的六面体单元,并且较好地模拟骨骼的结构特征,可以实现计算机自动分网,分网花费时间约为传统分网方法的1/5,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基本符合尸体实验测量值。结论CFD网格划分技术可应用于骨生物力学领域中,为复杂人体骨骼的重构探索了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生物力学 皮质骨 有限元模型 流体动力学 网格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工结合的中医手法治疗脊柱退行性疾病疗效机制研究:思路与前景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旭 魏戌 +3 位作者 朱立国 冯天笑 王志鹏 师彬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3期4118-4124,共7页
脊柱退行性疾病是目前骨伤科临床较为常见的病种之一,也是中医骨伤科学的主要优势病种。中医手法是中医骨伤科学治疗该类疾病的常用手段,但现阶段中医手法疗效机制研究仍不够深入,阻碍了手法研究的现代化进程与国际化推广。医工结合是... 脊柱退行性疾病是目前骨伤科临床较为常见的病种之一,也是中医骨伤科学的主要优势病种。中医手法是中医骨伤科学治疗该类疾病的常用手段,但现阶段中医手法疗效机制研究仍不够深入,阻碍了手法研究的现代化进程与国际化推广。医工结合是近年来相关科学技术进步与中医药现代化需求相结合而产生的全新研究思路,有助于实现中医手法疗效机制研究现代化,促进中医手法的国际化推广。本文将从机械工程技术、软件工程技术、神经工程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等现代工程技术在中医手法中的应用现状为思路,梳理近年来“医工结合”研究模式下中医手法疗效机制的现代化研究,为后续手法治疗脊柱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疾病 肌肉骨骼手法 中医手法 脊柱退行性疾病 医工结合 中医药现代化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试验注册现状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秦晓宽 孙凯 +3 位作者 孙传睿 肖想玉 魏戌 朱立国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1期3013-3017,共5页
目的:基于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和美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linicalTrials.gov)数据库,分析总结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试验注册现状,为今后相关临床试验注册和实施提供借鉴。方法:系统检索ChiCTR和ClinicalTrials.gov建库... 目的:基于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和美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linicalTrials.gov)数据库,分析总结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试验注册现状,为今后相关临床试验注册和实施提供借鉴。方法:系统检索ChiCTR和ClinicalTrials.gov建库至2023年5月31日收录的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注册临床试验,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试验筛选和数据提取,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9录入数据,并进行整理统计。结果:最终纳入87项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注册临床试验,包括78项干预性研究和9项观察性研究。国内注册地区涉及17个省级行政区,注册数量最多的是上海市和北京市,经费来源以地方财政为主。干预措施多为中医药疗法的联合,结局指标以疗效性指标为主,安全性指标较少。结论:目前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试验注册数量呈上升趋势,但整体数量仍偏少。研究者应重视注册细节和研究方案方面的优化,进一步提升注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药 临床试验 注册 世界卫生组织 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 美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调控肠道菌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9
作者 孙传睿 李秋月 +6 位作者 金子开 齐保玉 方圣杰 刘宁 章轶立 朱立国 魏戌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39-744,共6页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逐年上升,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仍未完全阐明,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关系密切,以肠道菌群视角探讨中医药调控骨内环境稳态是一个全新的视角。中医药通过...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逐年上升,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仍未完全阐明,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关系密切,以肠道菌群视角探讨中医药调控骨内环境稳态是一个全新的视角。中医药通过肠道菌群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着巨大的研究潜力,不失为一条新的有效治疗途径。该文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总结肠道菌群调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和作用机制研究,阐述“肝肾-肠”“脾-肠”“肺合大肠”“心合小肠”理论指导下的临床应用,归纳复方、中药(单体)、中成药以及其他中医药疗法通过肠道菌群改善骨骼健康的相关研究,以拓宽防治思路,为临床上通过调控肠道菌群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中医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管狭窄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2023年) 被引量:9
10
作者 魏戌 徐卫国 +5 位作者 李路广 秦晓宽 葛龙 杨克新 高景华 朱立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5期3076-3082,3099,共8页
腰椎管狭窄症是导致腰腿痛常见的原因之一。目前尚缺乏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循证指南,为规范中西医结合诊治腰椎管狭窄症,本指南严格遵循国内外指南制订的相关指导原则,成立了多学科工作组,采用GRADE方法进行证据质量和推荐强... 腰椎管狭窄症是导致腰腿痛常见的原因之一。目前尚缺乏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循证指南,为规范中西医结合诊治腰椎管狭窄症,本指南严格遵循国内外指南制订的相关指导原则,成立了多学科工作组,采用GRADE方法进行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分级,最终形成了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推荐意见,旨在规范临床实践。本指南适用于各种程度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狭窄 腰椎管狭窄症 中西医结合 诊疗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实践指南和专家共识的方法学质量评价与综合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秦晓宽 孙凯 +5 位作者 冯天笑 肖想玉 王国辰 苏祥飞 魏戌 朱立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1期3857-3864,共8页
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近年来发病人数逐年攀升。高质量的指南可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筛选和制订高质量的指南对于规范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的系统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 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近年来发病人数逐年攀升。高质量的指南可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筛选和制订高质量的指南对于规范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的系统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和专家共识方法学质量,并对高质量指南和共识推荐意见进行分析,以期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防治提供借鉴。方法计算机检索数据库、指南网和相关专业网中腰椎间盘突出症指南和专家共识,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3-10-31。同时手工检索当当网等获取以专著形式出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指南。由2名研究人员通过一致性评价后,采用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价系统Ⅱ(AGREEⅡ)对纳入的指南及共识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对高质量指南和共识推荐意见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5部指南及共识,最终9部评级为B级(修改后可推荐),6部为C级(暂不推荐)。推荐疗法主要包括卧床休息、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和专家共识的方法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治疗方法存在争议,指南推荐意见尚需进一步完善、统一,以优化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痛 指南 专家共识 指南研究与评价工具Ⅱ 方法学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病的防治研究刍议 被引量:19
12
作者 陈明 韩涛 +6 位作者 朱立国 王尚全 展嘉文 赵国东 邱模炎 魏戌 李凯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311-315,320,共6页
颈椎病是一种多发病、难治病,复发率高,并趋于年轻化,已成为目前国内乃至国际多发难治性疾病,其机制研究及临床诊治仍具有较大争议。本文将从中国古代医学和现代西方医学两种医学探讨有关颈椎病的病因病机、机制研究及相关治疗措施,重... 颈椎病是一种多发病、难治病,复发率高,并趋于年轻化,已成为目前国内乃至国际多发难治性疾病,其机制研究及临床诊治仍具有较大争议。本文将从中国古代医学和现代西方医学两种医学探讨有关颈椎病的病因病机、机制研究及相关治疗措施,重点总结颈椎病的现代防治研究进展,以期为现代临床治疗颈椎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防治 临床治疗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林改错》中活血逐瘀类方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探析 被引量:19
13
作者 朱立国 孙凯 +4 位作者 魏戌 于杰 冯敏山 银河 金哲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9-22,共4页
《医林改错》是王清任活血化瘀法应用的经典之作,其独创的活血逐瘀类系列方剂一直为后世医家所推崇,尤其是身痛逐瘀汤、血府逐瘀汤等经典名方,迄今仍广泛应用心血管、骨伤科、妇科等疾病治疗中。主要探讨书中常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医林改错》是王清任活血化瘀法应用的经典之作,其独创的活血逐瘀类系列方剂一直为后世医家所推崇,尤其是身痛逐瘀汤、血府逐瘀汤等经典名方,迄今仍广泛应用心血管、骨伤科、妇科等疾病治疗中。主要探讨书中常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活血逐瘀类方剂的用药特点及主治疾病,并对国内外近20年相关的临床应用和现代研究进行梳理总结,以供骨伤科临床和科研工作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清任 《医林改错》 活血逐瘀类方 腰椎间盘突出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活血中药介导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延缓椎间盘终板压力退变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韩涛 尹逊路 +6 位作者 展嘉文 魏戌 冯敏山 于杰 李学朋 陈明 朱立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5期4427-4436,共10页
背景椎间盘退行性变是导致脊柱退行性疾病发生的根本因素,终板是椎间盘力学传导与营养传输的主要结构,终板退变会加速椎间盘退变的发生,中药复方对延缓椎间盘退变具有独特的疗效,但具体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目的观察补肾活血中药对压... 背景椎间盘退行性变是导致脊柱退行性疾病发生的根本因素,终板是椎间盘力学传导与营养传输的主要结构,终板退变会加速椎间盘退变的发生,中药复方对延缓椎间盘退变具有独特的疗效,但具体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目的观察补肾活血中药对压力下离体兔脊柱运动节段椎体终板的影响,阐明其调控终板软骨细胞、延缓椎间盘退行性变的效应特点及作用机制。方法2019年将40只健康新西兰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中药组、中药抑制剂组、中药激动剂组,每组10只。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脊柱运动节段离体加载和培养装置进行造模,并通过HE染色病理形态学方法、免疫组化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方法检测相关指标,包括蛋白多糖、Ⅱ型胶原及Wnt-3α、β-caten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药物对椎间盘退变的影响:①HE染色显示,培养第7天时中药组软骨细胞分散程度、数目及软骨层排列均较对照组完整;培养第14天时对照组、中药组终板软骨组织退变程度均加重,对照组退变程度较中药组更加明显。②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显示,中药组培养第1、3天时细胞外基质蛋白多糖、Ⅱ型胶原表达量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中药组及对照组培养第7、14天细胞外基质蛋白多糖、Ⅱ型胶原表达量均较培养前降低(P<0.05);中药组细胞外基质蛋白多糖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Ⅱ型胶原表达量较中药组升高(P<0.05)。③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中药组及对照组培养第1、3、7、14天时Wnt-3α和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均较培养前降低(P<0.05),中药组培养第1、3、7、14天时Wnt-3α、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④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中药组及对照组培养第1、3、7、14天时Wnt-3α、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与培养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培养第1、3、7、14天时Wnt-3α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但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2)药物延缓椎间盘退变机制:①HE染色显示,中药激动剂组较中药抑制剂组培养第3天时终板软骨组织结构的完整性、软骨层排列较好。②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显示,中药激动剂组、中药抑制剂组蛋白多糖、Ⅱ型胶原表达量分别与中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中药激动剂组、中药抑制剂组第3天时Wnt-3αmRNA表达水平分别与中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激动剂组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较中药组降低(P<0.05),中药抑制剂组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较中药组升高(P<0.05)。④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中药激动剂组第3天时Wnt-3α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以及中药抑制剂组Wnt-3α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与中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药抑制剂组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较中药组升高(P<0.05)。结论补肾活血中药可以通过介导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终板软骨细胞延缓椎间盘退变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行性变 补肾活血中药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终板 软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干预椎间盘退变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5
作者 韩涛 于杰 +3 位作者 金哲峰 展嘉文 陈明 朱立国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1期3042-3046,共5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椎间盘退变是其主要的病理基础,椎间盘生物学活性是影响椎间盘退变程度的重要指标,椎间盘细胞受病理因素影响,会加快衰老,出现细胞代谢障碍,导致细胞内环境稳态破坏,使其生物学活性降低,进一...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椎间盘退变是其主要的病理基础,椎间盘生物学活性是影响椎间盘退变程度的重要指标,椎间盘细胞受病理因素影响,会加快衰老,出现细胞代谢障碍,导致细胞内环境稳态破坏,使其生物学活性降低,进一步导致了椎间盘退变的发生。目前现代医学对于LDH的治疗主要集中在手术治疗和非甾体抗炎药等,但是手术创伤较大、非甾体抗炎药较大的不良反应等影响了这类手段的临床疗效。现代基础研究证实,中药(单味药/复方)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具有多成分、多通路、多靶点的特点,能够有效提高椎间盘细胞生物学活性,降低应激反应,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细胞自噬。主要能通过抗炎镇痛、改善微循环、调节免疫功能、促进软骨再生和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等作用机制来改善LDH的临床症状,在LDH的治疗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药 作用机制 椎间盘退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活血方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7
16
作者 朱立国 展嘉文 +4 位作者 冯敏山 王尚全 张平 于杰 王源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3期554-557,共4页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43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采用补肾活血方内服治疗,连续服用2周,于治疗前、治疗后,随访时(疗程结束后1个月)进行VAS和ODI评分,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43例患者治疗第1周有效率为86....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43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采用补肾活血方内服治疗,连续服用2周,于治疗前、治疗后,随访时(疗程结束后1个月)进行VAS和ODI评分,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43例患者治疗第1周有效率为86.04%,治疗第2周及随访时有效率为90.69%;在VAS评分及ODI评分上,治疗第1周、第2周与随访均与治疗前有明显差异(P<0.001),治疗第2周、随访与治疗第1周也有差异(P<0.05),但治疗第2周与随访时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能有效改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的临床症状,随访期疗效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方 椎间盘源性腰痛 腰椎间盘退变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活血方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对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活性和功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玲慧 李凯明 +5 位作者 杨少锋 朱立国 王尚全 陈明 梁龙 展嘉文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20期1521-1525,1531,共6页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对共培养体系中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增殖活性和功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手术患者皮下脂肪组织及退变髓核组织,采用多次酶消化法原代分离、培养ADSCs及NPCs,建立细胞共培养体系。纳入腰椎间盘退...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对共培养体系中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增殖活性和功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手术患者皮下脂肪组织及退变髓核组织,采用多次酶消化法原代分离、培养ADSCs及NPCs,建立细胞共培养体系。纳入腰椎间盘退变患者,连续服用补肾活血方2周,分别于初次服药前和末次服药后1 h抽取静脉血,采用二次离心法制备富血小板血浆,以不同血浆干预培养,实验共分为5组:富血小板血浆组(PRP)、贫血小板血浆组(PPP)、含药富血小板血浆组(M-PRP)和含药贫血小板血浆组(M-PPP)、胎牛血清组(FBS)。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共培养体系中细胞的形态变化;采用MTT法分别在干预24、48 h及72 h检测细胞增殖率;一周后采用甲苯胺蓝染色检测蛋白聚糖表达情况;两周后采用RT-PCR法检测细胞COL2A1、ACAN、SOX9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本研究经原代消化分离、共培养体系中获得的细胞胞质体积略增大,形态由长梭形逐渐转变为短梭形或多角形为主,折光性较好。采用MTT法检测发现,与FBS组相比,PRP组及M-PRP组细胞增殖率显著提高(P<0.05)。甲苯胺蓝染色结果显示,M-PRP组、M-PPP组及PRP组细胞的数量及阳性染色率均明显高于PPP组和FBS组,其中M-PRP组的作用最显著。RT-PCR结果显示,与FBS组相比,PRP组和M-PRP组COL2A1 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5),其余组无明显变化(P>0.05);PRP组ACAN 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5);PRP组和M-PRP组SOX9 mRNA表达量维持不变(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可以提高共培养体系中ADSCs细胞增殖活性,上调COL2A1、ACAN、SOX9的mRNA表达,促进成软骨分化,为椎间盘退变的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方 富血小板血浆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增殖活性 功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活血方与PRP对Ⅰ型胶原活性和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玲慧 李凯明 +5 位作者 杨少锋 朱立国 王尚全 展嘉文 陈明 张清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22期1681-1685,1692,共6页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与富血小板血浆(PRP)对共培养体系中Ⅰ型胶原活性和表达的影响。方法:取腰椎间盘退变行髓核摘除手术患者的皮下脂肪组织及退变髓核组织,运用多次酶消化法原代分离、培养,建立ADSCs/NPCs共培养体系。纳入腰椎间盘退...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与富血小板血浆(PRP)对共培养体系中Ⅰ型胶原活性和表达的影响。方法:取腰椎间盘退变行髓核摘除手术患者的皮下脂肪组织及退变髓核组织,运用多次酶消化法原代分离、培养,建立ADSCs/NPCs共培养体系。纳入腰椎间盘退变患者,连续服用补肾活血方2周,分别于初次服药前和末次服药后1 h抽取静脉血各50 mL,采用二次离心法制备富血小板血浆,以不同血浆干预培养。实验共分为5组:富血小板血浆组(PRP)、贫血小板血浆组(PPP)、含药富血小板血浆组(M-PRP)和含药贫血小板血浆组(M-PPP)、胎牛血清组(FBS)。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的形态变化;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Ⅰ型胶原活性变化;干预培养2周后采用RT-PCR法检测细胞COL1A1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本研究发现经过补肾活血方和PRP分组干预后的结果显示,与其余组别相比,M-PRP组及PRP组细胞轮廓更为清晰、折光度更好,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PRP组和M-PRP组细胞数量较多,但单个细胞的染色强度明显低于FBS组。RT-PCR结果显示,PPP组、PRP组、M-PRP组和M-PPP组COL1A1 mRNA表达均显著下调(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联合富血小板血浆组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Ⅰ型胶原活性,抑制其表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方 富血小板血浆 Ⅰ型胶原 活性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高强度肩袖穿骨缝合方式的生物力学研究
19
作者 马佳 张磊 +7 位作者 冯敏山 魏戌 刘广伟 刘晓华 李妍 范丁元 韩庆欣 徐晓旭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91-799,共9页
目的:在新鲜冷冻猪尸体肩关节重塑模型,与传统穿骨缝合方式(X盒子)进行比较,评估新的肩袖穿骨缝合方式的生物力学强度优效性。方法:将12例猪尸体肩关节重塑标本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X盒子穿骨缝合方式(n=6),实验组双排线桥穿骨缝合方式(n... 目的:在新鲜冷冻猪尸体肩关节重塑模型,与传统穿骨缝合方式(X盒子)进行比较,评估新的肩袖穿骨缝合方式的生物力学强度优效性。方法:将12例猪尸体肩关节重塑标本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X盒子穿骨缝合方式(n=6),实验组双排线桥穿骨缝合方式(n=6)。采用力学实测方法,先后测量耐疲劳性(间隙差值比率、足印区裸露面积比率)、失效强度(失效最大负荷、失效类型)。结果:双排线桥穿骨缝合方式的平均失效强度为546.8±73.6 N,高于X盒子缝合方式(364.3±71.7 N),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49,P=0.001)。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双排线桥穿骨缝合方式(Ⅰ型再撕裂n=1;Ⅱ型再撕裂n=5)比X盒子缝合方式(Ⅰ型再撕裂n=5;II型再撕裂n=1)存在高3.2倍的趋势出现Ⅱ型再撕裂(与Ⅰ型再撕裂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8)。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双排线桥穿骨缝合方式在标记点间隙差值比率(F=11.74,P=0.006)及足印区裸露面积方面(F=6.85,P=0.026)显著低于X盒子缝合方式。其中双排线桥穿骨缝合方式在40 N、60 N、80 N及100 N位置的标记点间隙差值比率以及80N及100 N位置的足印区裸露面积比率显著低于X盒子缝合方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者在40 N及60 N位置的足印区裸露面积比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的肩袖双排线桥穿骨缝合方式失效强度、耐疲劳强度优于X盒子穿骨缝合方式,双排线桥穿骨缝合方式较X盒子穿骨缝合方式更易倾向出现Ⅱ型再撕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骨缝合 肩袖撕裂 双排线桥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新膝骨关节炎循证国际指南纵览 被引量:41
20
作者 周帅琪 梁龙 +7 位作者 于杰 冯敏山 魏戌 陈明 展嘉文 银河 尹逊路 朱立国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388-391,共4页
膝骨关节炎(KOA)是骨关节炎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更新对本病的认识,提出明确的诊断标准并确定合适的治疗方式,2018、2019年欧洲骨质疏松和骨关节炎临床经济学会(ESCEO)、德国科学医学协会(AWMF)和巴西相继... 膝骨关节炎(KOA)是骨关节炎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更新对本病的认识,提出明确的诊断标准并确定合适的治疗方式,2018、2019年欧洲骨质疏松和骨关节炎临床经济学会(ESCEO)、德国科学医学协会(AWMF)和巴西相继制定了针对膝骨关节炎的指南,指南通过对大量文献的系统评价,循证医学证据分析,确定不同指导建议。本文对指南进行对比和解读,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论述,供临床医生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国际指南 诊疗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