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压力测试中多次触发连续存储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轩春青 轩志伟 赖富文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73-1476,共4页
压力信号测试过程中,现场干扰容易引起系统误触发导致测试失败。针对分布式存储测试系统,提出一种多次触发连续存储的技术,用于解决存储测试系统在误触发过程中压力信号到来而无法采集到完整信号的问题。根据冲击波信号特点,在信号采集... 压力信号测试过程中,现场干扰容易引起系统误触发导致测试失败。针对分布式存储测试系统,提出一种多次触发连续存储的技术,用于解决存储测试系统在误触发过程中压力信号到来而无法采集到完整信号的问题。根据冲击波信号特点,在信号采集存储过程中完成再触发的识别并增加相应记录时长。采用WiFi通信技术,对测试节点进行组网管理,解决大量数据回收不便的问题,并针对无线不稳定造成数据丢失制定相关策略,保证数据回收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处理技术 压力测试 多次触发 连续存储 无线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压式快速空投硬式气囊缓冲技术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杨卫 齐明思 张皎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6-108,共3页
创新地提出了冲压式快速空投硬式气囊缓冲技术观点,采取冲压集气方式,借助于空投设备的飞行速度,直接从大气中获取工作能源。使用冲压式快速空投硬式缓冲气囊进行空投,缩短了空投时间,体现了快速空投的特点。
关键词 硬式气囊 冲压式 快速空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iFi的无线存储测试系统设计 被引量:12
3
作者 轩春青 轩志伟 +1 位作者 赖富文 张国栋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58-763,共6页
为了解决传统测试仪器在针对场信号测试时布线麻烦、干扰严重;现有的存储测试系统无法监控各测点状态、数据不能及时回传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WiFi的无线分布式测试系统,综合运用存储测试和无线通信技术,解决了存储测试中出现的问题... 为了解决传统测试仪器在针对场信号测试时布线麻烦、干扰严重;现有的存储测试系统无法监控各测点状态、数据不能及时回传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WiFi的无线分布式测试系统,综合运用存储测试和无线通信技术,解决了存储测试中出现的问题。系统在FPGA控制下完成数据采集存储和无线传输等功能。增加了断线重连等无线功能,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并对天线进行选择。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工作稳定、数据传输可靠,能够对各测试节点进行状态监控、参数设置和数据回读等操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储测试 无线传输 状态监控 断线重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波测试系统网络节点的设计 被引量:3
4
作者 梁杰 张志杰 +2 位作者 王文廉 李立煌 轩志伟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22-925,共4页
设计了一种面向冲击波测试的网络节点。该节点基于间跳式的网络结构,参数可无线设置和回读查看,并具有无线控制上电、下电和复位等控制功能。数据可远距离无线传输,触发由光触发结合多种触发方式可选,并对传感器的动态响应特性进行了补... 设计了一种面向冲击波测试的网络节点。该节点基于间跳式的网络结构,参数可无线设置和回读查看,并具有无线控制上电、下电和复位等控制功能。数据可远距离无线传输,触发由光触发结合多种触发方式可选,并对传感器的动态响应特性进行了补偿。结合节点布设技术可组成测试大威力武器冲击波超压的测试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压测试 光触发 数字补偿 间跳式 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传感器测试系统的动态校准及特性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轩春青 轩志伟 赖富文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82-986,共5页
针对利用传感器静态灵敏度对动态信号进行测试时而引入的测量误差,使用激波管对压力传感器进行动态标定,对校准结果进行分析得到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并计算出其动态灵敏度。利用校准数据对传感器模型的阶数进行判别,为以后对测试结果进行... 针对利用传感器静态灵敏度对动态信号进行测试时而引入的测量误差,使用激波管对压力传感器进行动态标定,对校准结果进行分析得到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并计算出其动态灵敏度。利用校准数据对传感器模型的阶数进行判别,为以后对测试结果进行修正和补偿提供理论依据;最后对动态校准过程中误差的来源进行分析并给出传感器动态灵敏度的不确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动态标定 动态灵敏度 传感器阶次判别 激波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聚合物检测的PEEK超声缓冲杆性能测试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友兴 王召巴 +1 位作者 韩婧 邓博文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6-79,共4页
借用缓冲杆来实现熔融态聚合物的超声检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缓冲杆的材料会影响最终的检测效果,通过实验测量了聚醚醚铜(PEEK)的声阻抗、声衰减系数、声速等参数,在不同测试温度下测试了PEEK缓冲的超声回波信号衰减情况,通过仿真... 借用缓冲杆来实现熔融态聚合物的超声检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缓冲杆的材料会影响最终的检测效果,通过实验测量了聚醚醚铜(PEEK)的声阻抗、声衰减系数、声速等参数,在不同测试温度下测试了PEEK缓冲的超声回波信号衰减情况,通过仿真分析了缓冲杆直径、长度对回波信噪比的影响情况。综合上述的结果得出,PEEK缓冲杆适合用于≤160℃环境下的聚合物检测,具有较低的声衰减、较高的声透射率和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醚酮 超声检测 聚合物 声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式漏水传感技术及定位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佳 李大全 +2 位作者 刘文怡 侯钰龙 苏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7期183-187,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光纤宏弯耦合效应的新型带式漏水传感装置的整体设计方案。传感探头采用未经任何处理的双光纤扭绞螺旋结构,利用光纤宏弯时引起光纤内传播的光束泄露到双光纤扭绞结构中,并受环境折射率的调制,从而实现漏水传感。设计...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光纤宏弯耦合效应的新型带式漏水传感装置的整体设计方案。传感探头采用未经任何处理的双光纤扭绞螺旋结构,利用光纤宏弯时引起光纤内传播的光束泄露到双光纤扭绞结构中,并受环境折射率的调制,从而实现漏水传感。设计电路进行微弱信号提取,最后利用锁相放大技术改善信号质量,根据最后输出电压值的变化判定有无漏水及漏水量的多少。采用寻址定位法实现长达12.8 m的检测范围内50 mm的检测精度。搭建漏水检测实验平台,经实验证实,电压—漏水量关系接近线性,50 mm测量范围内最大线性误差为2.06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宏弯 能量耦合 漏水检测 微弱信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微腔品质因数的测试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杰 贾鹏飞 《四川兵工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113-114,123,共3页
对Q值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耦合系统的3个关键耦合状态,欠耦合、临近耦合和过耦合;通过拉制纳米光纤锥和搭建耦合系统对微盘腔进行了测试,得到Q值为3.2×10^5。
关键词 微盘腔 品质因数 耦合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螺杆挤出过程中聚合物混合状态的超声在线监测技术
9
作者 陈友兴 王召巴 +2 位作者 贾润礼 韩婧 褚红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4-97,共4页
单螺杆挤出过程中聚合物的混合状态会影响产品最终的性能。文中以超声检测技术为手段,在原有超声缓冲杆的基础上,研究了聚合物混合状态的在线监测技术、信号处理方法和状态表征。通过分析不同位置传感器的超声回波B扫描图和螺杆不同结... 单螺杆挤出过程中聚合物的混合状态会影响产品最终的性能。文中以超声检测技术为手段,在原有超声缓冲杆的基础上,研究了聚合物混合状态的在线监测技术、信号处理方法和状态表征。通过分析不同位置传感器的超声回波B扫描图和螺杆不同结构的回波信号选择有效数据,并用其方差作为聚合物混合状态的表征量,用样本电镜扫描图进行验证。实验结果得出,检测过程的B扫描图可以直观地判断聚合物的熔融和混合状态,特征信号幅度方差越大,说明聚合物混合越均匀,表明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区分出聚合物混合的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在线监测 聚合物 单螺杆挤出 混合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关系数和双向扩散结合的优质正电子发射断层重建算法
10
作者 上官宏 刘祎 +1 位作者 张权 桂志国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82-1485,1498,共5页
在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中,传统迭代算法会造成重建图像细节信息丢失或目标边界模糊。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相关系数和双向扩散结合的优质中值先验(MP)重建算法。首先,引入特征因子相关系数来表征图像局部灰度统计信息,构... 在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中,传统迭代算法会造成重建图像细节信息丢失或目标边界模糊。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相关系数和双向扩散结合的优质中值先验(MP)重建算法。首先,引入特征因子相关系数来表征图像局部灰度统计信息,构造出结合相关系数的双向扩散模型;其次,考虑到双向模型对背景和边缘区别处理的优点,将新模型应用到中值先验分布的最大后验重建算法中,形成基于双向扩散的中值先验重建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去除噪声的同时能够较好地保持图像中的目标边界信息,信噪比(SNR)和均方误差(RMSE)的变化也能直观体现重建图像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 图像局部灰度 双向扩散 中值先验 最大后验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基(Pb,La)(Zr,Ti)O_3反铁电厚膜微驱动结构的特性测试
11
作者 安坤 陈东红 +3 位作者 何剑 丑修建 薛晨阳 张文栋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9060-19064,共5页
采用金属醇盐为前驱体的溶胶-凝胶工艺,实现了PLZT反铁电厚膜晶圆级的制备。基于铅锆反铁电材料的相变应变效应和快速响应特性,结合微纳兼容制造关键技术,研制出具有大应变、快响应、低驱动特性的硅基(Pb,La)(Zr,Ti)O3反铁电厚膜微悬臂... 采用金属醇盐为前驱体的溶胶-凝胶工艺,实现了PLZT反铁电厚膜晶圆级的制备。基于铅锆反铁电材料的相变应变效应和快速响应特性,结合微纳兼容制造关键技术,研制出具有大应变、快响应、低驱动特性的硅基(Pb,La)(Zr,Ti)O3反铁电厚膜微悬臂梁构件。3种激励模式的测试结果表明,定频模式下梁的最大位移和速率相对于扫频模式下高出数倍,且定频模式(Square)更有利于激发反铁电材料相变,使得微悬臂梁驱动构件产生更大的应变和更快的响应速度,为大行程驱动位移和快速响应新型微执行构件的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铁电厚膜 微悬臂梁 微驱动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可编程器件和单片机在坐标测试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徐健 赵冬娥 +1 位作者 邓均 黄智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1-64,共4页
针对控制器I/O口不足的问题,提出将复杂可编程器件(CPLD)和单片机相结合应用于激光光幕坐标靶测试。采用CPLD作为坐标数据采集和存储装置,单片机控制CPLD的工作,并处理、显示数据。对7.62 mm弹丸的过靶坐标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证明CPLD... 针对控制器I/O口不足的问题,提出将复杂可编程器件(CPLD)和单片机相结合应用于激光光幕坐标靶测试。采用CPLD作为坐标数据采集和存储装置,单片机控制CPLD的工作,并处理、显示数据。对7.62 mm弹丸的过靶坐标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证明CPLD和单片机在激光光幕坐标靶测试的应用中不仅继承了光电靶的众多优点,还解决了传统激光光幕测坐标靶的处理器I/O紧缺、处理速度慢等缺点,满足靶场对与弹丸坐标采集测试靶面大、可测连发的要求。具有调试简单、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可拼接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测坐标靶 CPLD 51单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D算法的红外序列图像增强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璟媛 王黎明 刘宾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7-50,共4页
在红外热像无损检测中直接获取的原始热像往往信噪比较低,温度对比度较差。为了抑制各种噪声的不良影响,使红外热像无损检测所重构的数字图像有较高的缺陷对比度,从而提高缺陷探测能力,研究了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的红外数字图像序列处理... 在红外热像无损检测中直接获取的原始热像往往信噪比较低,温度对比度较差。为了抑制各种噪声的不良影响,使红外热像无损检测所重构的数字图像有较高的缺陷对比度,从而提高缺陷探测能力,研究了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的红外数字图像序列处理方法。研究表明此方法消除了红外热像无损检测中的加热不均效应,提高了图像的信噪比,使图像的质量得到了很大改善,是红外热像序列处理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增强 红外热成像 奇异值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基MEMS红外光源热稳定性测试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孔龄婕 杨玉华 +2 位作者 张鹏 贺婷 丑修建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73-876,882,共5页
光电标识是完成识别和搜救任务的"眼睛"。作为"眼睛"核心组成器件,MEMS红外光源的工作稳定性对标识效果具有最直接的影响,而MEMS红外光源的工作稳定性取决于辐射薄膜的热稳定性,表现为辐射体薄膜结构工作电阻的动... 光电标识是完成识别和搜救任务的"眼睛"。作为"眼睛"核心组成器件,MEMS红外光源的工作稳定性对标识效果具有最直接的影响,而MEMS红外光源的工作稳定性取决于辐射薄膜的热稳定性,表现为辐射体薄膜结构工作电阻的动态变化趋势。为此通过开展MEMS红外光源电阻特性研究对于深入探索光电标识装置的标识特性意义重大。采用阻抗分析仪进行测试,结果表明MEMS红外光源长时间工作下其本征电阻值变化量仅为0.4%,热稳定性良好;在可承受驱动电压范围内,光源的动态电阻随电压的变化无明显偏移,薄膜表面形貌变化正常,MEMS红外光源整体结构工作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MS红外光源 热稳定性 动态电阻 薄膜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复眼结构的制作与测试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德沅 石云波 +1 位作者 邹坤 贺婷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91-1595,共5页
为了更好地利用生物复眼的光学性能,介绍了一种新型仿生复眼结构。通过使用传统光刻胶热熔法和NOA73紫外曝光固化技术,得到了NOA73和PDMS材料的微透镜阵列,比较了它们的聚焦效果和光强分布,得到NOA73材料具有更好的光学性能;然后利用PDM... 为了更好地利用生物复眼的光学性能,介绍了一种新型仿生复眼结构。通过使用传统光刻胶热熔法和NOA73紫外曝光固化技术,得到了NOA73和PDMS材料的微透镜阵列,比较了它们的聚焦效果和光强分布,得到NOA73材料具有更好的光学性能;然后利用PDMS的柔韧性进行了两次倒模,再通过紫外曝光把NOA73固化,得到了背靠背形式的仿生复眼结构;最后对结构进行了成像测试、光强分布测试,并对结果进行了仿真和理论分析,可知该结构具有良好的形貌,光损耗小,光学性能优异并且具有很好的重复性,制作简单,成本低,能够模仿生物复眼的部分光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 仿生复眼 光刻胶热熔法 PDMS NOA7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探测距离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张晔 杨卫 +1 位作者 岳元 徐薇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48-451,共4页
为提高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对目标(行人)的探测距离,对被动式红外传感器探测系统和红外信号进行了研究.由于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信号与目标(行人)的感知部位、环境与目标温度差值、透镜的面积和区段数量有关,设计了一种测试红外传感器探测... 为提高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对目标(行人)的探测距离,对被动式红外传感器探测系统和红外信号进行了研究.由于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信号与目标(行人)的感知部位、环境与目标温度差值、透镜的面积和区段数量有关,设计了一种测试红外传感器探测系统感知距离的试验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考虑了影响探测距离的几个因素后,改进后的红外探测系统探测距离由原来的10m提高到40m,红外信号探测良好.试验方法和结果对其他同类型探测系统的研究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释电 红外传感器 菲涅尔透镜 人员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感器动态误差高速并行修正方法及其FPGA实现 被引量:25
17
作者 吴健 张志杰 王文廉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7-71,共5页
为了运用动态补偿器来修正由传感器系统特性引起的动态误差,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动态补偿器设计方法,该方法有效的克服了PSO算法的初始值对补偿器系数的影响。为了将获得的最优动态补偿器运用于实时在线测量,将分... 为了运用动态补偿器来修正由传感器系统特性引起的动态误差,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动态补偿器设计方法,该方法有效的克服了PSO算法的初始值对补偿器系数的影响。为了将获得的最优动态补偿器运用于实时在线测量,将分布式算法引入到动态补偿器的硬件结构设计中,完成了传感器动态补偿器的高速并行FPGA实现。实验表明高速并行动态补偿器不但能够修正传感器的动态误差,而且其高速并行结构极大减少了对FPGA资源的占用率并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等效吞吐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误差 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 分布式算法 FPGA 动态补偿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二乘与粒子群算法的压力传感器动态补偿方法 被引量:25
18
作者 轩春青 轩志伟 陈保立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63-1367,共5页
为了降低运用简化传感器模型对动态测试结果进行修正时带来的误差,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LSM)与粒子群优化算法(PSO)的动态补偿器设计方法。采用最小二乘法识别传感器的最佳阶次,作为补偿器的阶次,克服简化模型对补偿器设计的影响,结合... 为了降低运用简化传感器模型对动态测试结果进行修正时带来的误差,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LSM)与粒子群优化算法(PSO)的动态补偿器设计方法。采用最小二乘法识别传感器的最佳阶次,作为补偿器的阶次,克服简化模型对补偿器设计的影响,结合粒子群算法对传感器进行逆建模得到补偿器,并分析补偿前后传感器的时域与频域特性。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的降低传感器的动态测量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误差补偿 阶次识别 最小二乘与粒子群优化算法 频带拓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MS压电-磁电复合式振动驱动微能源的设计 被引量:8
19
作者 贺婷 杨杰 +4 位作者 孔龄婕 陈晓勇 陈东红 燕乐 丑修建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42-346,共5页
在单一效应的MEMS振动驱动微能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MEMS压电-磁电复合振动驱动微能源器件。该微能源由八悬臂梁-中心质量块结构和永磁铁两部分组成,环境振动使中心质量块振动,PZT压电敏感单元由于压电效应产生电势差;同时中心质量块... 在单一效应的MEMS振动驱动微能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MEMS压电-磁电复合振动驱动微能源器件。该微能源由八悬臂梁-中心质量块结构和永磁铁两部分组成,环境振动使中心质量块振动,PZT压电敏感单元由于压电效应产生电势差;同时中心质量块上集成的高密度线圈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将压电转换与磁电转换相结合把振动能转换为电能。建立了该结构的数学模型并用有限分析软件Ansys12.0对该器件进行力学特性分析,最后对加工出的微能源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微能源谐振频率为8 Hz,易与环境发生共振;在共振条件下,施加1 gn的加速度,器件压电发电开路输出电压峰峰值达154 m V,磁电发电开路输出电压峰-峰值达8 m V,有望为无线传感网络节点提供稳定的能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能量采集 压电/磁电效应 微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熵的低剂量CT投影降噪算法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刘祎 张权 桂志国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21-1427,共7页
低剂量CT(Computed Tomography)因其大大降低了辐射剂量而广泛用于现代医疗中。然而,随着辐射剂量的减少,扫描过程中投影数据受到随机噪声的污染,导致重建图像中存在明显的条形伪影。为解决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局部模糊熵的自适... 低剂量CT(Computed Tomography)因其大大降低了辐射剂量而广泛用于现代医疗中。然而,随着辐射剂量的减少,扫描过程中投影数据受到随机噪声的污染,导致重建图像中存在明显的条形伪影。为解决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局部模糊熵的自适应恢复算法。该算法在基于统计信息的各向异性滤波器的基础上,利用局部模糊熵来判断边缘和平滑区域。新的扩散模型能有效地控制扩散程度,大大提高了扩散速度,达到快速恢复投影数据的目的。仿真实验和实际数据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局部模糊熵的自适应恢复方法能够得到高信噪比的重建图像,且与传统算法相比,缩短了对投影数据的处理时间,从而减轻了辐射对患者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CT 各向异性扩散滤波器 局部模糊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