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g值侵彻加速度测试及其相关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1
作者 徐鹏 祖静 范锦彪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39-745,共7页
结合作者及其合作者最近几年在侵彻加速度测试领域的若干研究工作,总结评价了近十几年国内外弹体高速侵彻硬目标高g值加速度现场测试研究成果,特别是存储测试技术在这方面的应用。同时总结了侵彻加速度测试相关技术的发展,包括高g值加... 结合作者及其合作者最近几年在侵彻加速度测试领域的若干研究工作,总结评价了近十几年国内外弹体高速侵彻硬目标高g值加速度现场测试研究成果,特别是存储测试技术在这方面的应用。同时总结了侵彻加速度测试相关技术的发展,包括高g值加速度计的抗高冲击性能和校准、电池抗高冲击性能的研究等。最后结合现有研究基础和潜在的国防需求,论述了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以及值得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高g值加速度 存储测试 侵彻 加速度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纤传输的膛内测试技术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丁伟杰 赵辉 +2 位作者 徐伟东 袁伟群 王高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11,共3页
研制了一套新型基于光纤传输的电磁炮膛内电枢运动状态测试系统,采用光纤探头作为信号采集和传输部分,可以避免高电压强电磁干扰。介绍了测试原理,设计了系统,完成了电枢信号的探测和信号处理及多通道输出功能,对系统进行性能测试。
关键词 光纤传输 测试技术 膛内 测试系统 信号采集 强电磁干扰 运动状态 光纤探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粒子翻转效应及加固技术的测试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敏 孟令军 +1 位作者 王志国 张皓威 《电子测量技术》 2019年第2期43-46,共4页
针对高能粒子入射半导体材料引发的辐射效应,从实验平台的设计对地面辐射试验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单粒子翻转效应的分析,完成评估方式的制定。实验平台通过建立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分析系统,同时考察4种SRAM型的FPGA芯片在不同辐射源以及... 针对高能粒子入射半导体材料引发的辐射效应,从实验平台的设计对地面辐射试验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单粒子翻转效应的分析,完成评估方式的制定。实验平台通过建立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分析系统,同时考察4种SRAM型的FPGA芯片在不同辐射源以及不同强度下对单粒子产生的影响。通过辐照试验,验证了试验方法、试验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并掌握了试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高强度的辐照下,单粒子翻转效应显著增多,需要采取防护措施及时修正,对FPGA芯片的使用以及选型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粒子效应 地面辐射实验 实验平台 加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OA-VMD-FastICA的信噪比提升方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何淑典 李杰 +5 位作者 胡陈君 王镜淇 张元园 高正阳 杜增辉 曹宇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24,48,共8页
炮射导弹是通过一些先进的制导及传感技术来提高命中精度的新型弹药。为了精确剔除炮射导弹部件在采集中的噪声,提高被测信号的信噪比,准确获取参数信息,提出一种联合开普勒优化算法(KOA)、变分模态分解(VMD)和快速独立成分分析(FastICA... 炮射导弹是通过一些先进的制导及传感技术来提高命中精度的新型弹药。为了精确剔除炮射导弹部件在采集中的噪声,提高被测信号的信噪比,准确获取参数信息,提出一种联合开普勒优化算法(KOA)、变分模态分解(VMD)和快速独立成分分析(FastICA)的信号降噪方法。利用KOA优化VMD的分解参数,将含噪信号分解后利用将最大化输出信号的非高斯性来达到盲源分离的目的,引入功率谱熵判断的方法实现噪声去除。实验结果表明:对仿真信号,KOA-VMD-FastICA相比于传统分解方法,信噪比最大提升了14.256 dB,归一化相关系数最大提升了0.291,均方根误差最多降低了0.642;对实测数据,降噪效果优异。分析表明,KOA-VMD-FastICA能够有效抑制噪声,提升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炮射导弹 开普勒优化算法 变分模态分解 功率谱熵 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片三轴大量程加速度传感器性能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石云波 赵锐 +2 位作者 唐军 刘俊 李科杰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36-1241,共6页
对设计的单片三轴MEMS大量程加速度传感器进行了马歇特锤冲击测试和Hopkinson杆冲击校准试验,得到了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冲击过载信号及其各轴向的横向灵敏度比、线性度等关键参数。测试结果表明该三轴传感器在受到117 395.95 gn以上的冲... 对设计的单片三轴MEMS大量程加速度传感器进行了马歇特锤冲击测试和Hopkinson杆冲击校准试验,得到了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冲击过载信号及其各轴向的横向灵敏度比、线性度等关键参数。测试结果表明该三轴传感器在受到117 395.95 gn以上的冲击信号作用时,传感器各轴仍然能够正常工作;其三轴轴向灵敏度均能达到0.1μV/gn以上,各敏感轴受到轴向加速度时其线性度小于6%,轴间横向灵敏度比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度传感器 三轴 大量程 ME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质量硅微机械陀螺仪正交校正系统设计及测试 被引量:8
6
作者 曹慧亮 李宏生 +3 位作者 申冲 石云波 刘俊 杨波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44-549,共6页
为了减小正交误差对双质量硅微机械陀螺仪性能的影响,进一步提高陀螺精度和工程化成品率,对双质量结构正交耦合刚度校正法进行了研究。首先,针对双质量陀螺结构的特殊形式,分析了其左、右结构中正交耦合刚度不相等的原因,并结合相敏检... 为了减小正交误差对双质量硅微机械陀螺仪性能的影响,进一步提高陀螺精度和工程化成品率,对双质量结构正交耦合刚度校正法进行了研究。首先,针对双质量陀螺结构的特殊形式,分析了其左、右结构中正交耦合刚度不相等的原因,并结合相敏检测相位误差对正交耦合刚度值进行了计算,进一步量化了其对输出信号的影响;其次,结合正交校正梳齿结构介绍了耦合刚度校正法的工作原理,并基于左、右结构单独校正的方法设计了双质量结构正交校正控制系统;最后,对正交校正前后的双质量微机械陀螺仪进行了详细测试,结果证实了双质量单独校正比整体校正效果更好,各项参数均有较大提高,其中零偏稳定性从校正前的540(°)/h提高到了正交后的24.05(°)/h(1σ),证明了提出的两质量块单独校正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质量硅微机械陀螺仪 正交误差 正交耦合刚度校正 两质量块单独校正 性能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空慢速小目标探测与定位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菠 孟立凡 +2 位作者 李晶 刘春美 黄广炎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64-69,共6页
城市大型集会、活动中安保工作的一大主要任务是防止恐怖分子利用航模等低空慢速小型飞行器进行破坏活动,由于城市环境的复杂性以及低空慢速小目标(以下简称“低慢小”)的特殊性,像雷达等传统的探测方法很难准确探测定位。针对这一... 城市大型集会、活动中安保工作的一大主要任务是防止恐怖分子利用航模等低空慢速小型飞行器进行破坏活动,由于城市环境的复杂性以及低空慢速小目标(以下简称“低慢小”)的特殊性,像雷达等传统的探测方法很难准确探测定位。针对这一难题,设计基于激光探测技术的低慢小探测与定位系统。系统包含激光脉冲发射、雪崩光电二极管偏置、弱光信号处理和计时电路等主要结构。利用标准时基发生器对计时电路进行验证,采用线性拟合方法使时间测量的精度达到10-10量级。经过试验测试,该系统能够在近距离范围内对低慢小进行快速定位,0—100m距离范围内测距误差为±0.6m;0-60m高度范围内测高误差为±0.6m;0~35km/h速度范围内测速误差为±1.3km/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慢小目标 城市环境 激光探测技术 微弱光电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微珠原向反射屏发散角测试 被引量:5
8
作者 于爽 赵冬娥 +2 位作者 章晓眉 刘吉 赵宇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1-215,共5页
为了测试一种玻璃微珠原向反射屏的发散角,采用CMOS高速相机拍摄玻璃微珠原向反射屏反射回来的激光光束在硫酸纸屏上成像的激光光斑,处理光斑图像,根据一定的几何比例关系,计算得到了原向反射屏的发散角角度,其范围为0.907°~0.956... 为了测试一种玻璃微珠原向反射屏的发散角,采用CMOS高速相机拍摄玻璃微珠原向反射屏反射回来的激光光束在硫酸纸屏上成像的激光光斑,处理光斑图像,根据一定的几何比例关系,计算得到了原向反射屏的发散角角度,其范围为0.907°~0.956°。结果表明,该测试方法设计合理、数据可信,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与计量 玻璃微珠原向反射屏 发散角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量程压阻式加速度计的Hopkinson杆冲击测试及失效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石云波 杨志才 +2 位作者 王艳阳 陈艳香 智丹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45-848,共4页
为了保证高量程加速度计在冲击过程中的可靠性、有效性,减小其失效几率,以Hopkinson杆作为加载手段,采用激光干涉法对量程为1.0′10~5 g_n的4端全固支压阻式梁-岛结构微加速度计进行冲击试验,并分析了高量程加速度计抗过载能力及在冲击... 为了保证高量程加速度计在冲击过程中的可靠性、有效性,减小其失效几率,以Hopkinson杆作为加载手段,采用激光干涉法对量程为1.0′10~5 g_n的4端全固支压阻式梁-岛结构微加速度计进行冲击试验,并分析了高量程加速度计抗过载能力及在冲击环境下失效模式和失效机理。试验中抽样对同种结构的10只传感器分别进行了冲击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可知,该结构的微加速度计抗过载能力为1.3′10~5g_n。通过分析可知失效模式主要表现为微结构梁的断裂、裂纹、键合点脱落现象。通过研究失效模式产生的原因发现,造成结构出现断裂、裂纹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重复连续冲击测试引起微结构疲劳产生失效;二是由于在冲击过程中加速度计芯片与该过程中产生的高频信号分量发生共振导致过载瞬间增大加速度计芯片结构位移失控使结构失效。通过采用不同手段完善传感器结构,提高了其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MS加速度计 HOPKINSON杆 抗过载能力 失效模式 失效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嵌式多级缓冲抗高过载系统设计
10
作者 高尚 李杰 +2 位作者 马喜宏 郑涛 冯凯强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21,共6页
针对弹载电子设备在发射瞬间和侵彻过程中因高冲击使其扭曲变形甚至损坏而导致内部电路损坏失效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抗高冲击的内嵌式复合防护结构。借助ANSYS的显式动力学,分析高冲击下弹载测试仪内部应力分布。有限元仿真结果表明,结构... 针对弹载电子设备在发射瞬间和侵彻过程中因高冲击使其扭曲变形甚至损坏而导致内部电路损坏失效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抗高冲击的内嵌式复合防护结构。借助ANSYS的显式动力学,分析高冲击下弹载测试仪内部应力分布。有限元仿真结果表明,结构中环氧树脂包聚氨酯衰减了应力的传播,起到很好的隔离缓冲作用,金属外壳承受绝大部分冲击过载,只有少部分能量传递至内部,且径向导轨限制了惯性测量单元的径向运动,使其保持竖直状态。采用落锤冲击实验对抗过载防护方法及系统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25000 g的过载冲击下惯性测量单元及存储电路仍能正常工作,且系统吸能效果可达65%,对弹载电子设备的抗高过载防护有着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高过载 惯性器件 结构设计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阻传感器的航姿测量系统罗差补偿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赵鑫炉 张晓明 +1 位作者 白渚铨 王宇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04-1507,共4页
针对磁阻航姿测量系统在实际应用中易受到周围环境中的软硬铁效应引起的罗差干扰导致其航向角精度较低的问题,本文在分析航姿测量系统罗差产生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对应的罗差修正模型,同时在已知当地磁倾角和由捷联于测量系统中的加速... 针对磁阻航姿测量系统在实际应用中易受到周围环境中的软硬铁效应引起的罗差干扰导致其航向角精度较低的问题,本文在分析航姿测量系统罗差产生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对应的罗差修正模型,同时在已知当地磁倾角和由捷联于测量系统中的加速度计提取的载体姿态信息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超定线性方程组求最小二乘解的方法推导出罗差系数的标定补偿算法。最后利用设计的算法对系统进行误差补偿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罗差补偿算法是正确有效的,三轴软硬铁效应得到了有效的补偿并且航向角解算精度得到了显著提高。该补偿方法为后续的载体误差分析和补偿提供了理论参考,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差 磁倾角 航向角 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g值加速度动态线性测试冲击方法仿真分析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艳阳 石云波 +2 位作者 康强 王华 杨阳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60-565,共6页
高g值加速度传感器动态线性测试描述了传感器的输入、输出以及频率三者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在某一特定频率下传感器的线性特性。基于霍普金森杆校准系统动态线性测试的一个关键技术是通过实现内弹外弹两粒弹丸的同步撞击,以此来实现两子... 高g值加速度传感器动态线性测试描述了传感器的输入、输出以及频率三者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在某一特定频率下传感器的线性特性。基于霍普金森杆校准系统动态线性测试的一个关键技术是通过实现内弹外弹两粒弹丸的同步撞击,以此来实现两子弹作用于杆上的冲击加速度脉冲的频率相同,实现加速度传感器动态线性测试。本文基于动态线性测试方法,对子弹的同步撞击方法与子弹形状进行了仿真与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室无法实现内外弹的同速异步撞击;将用于动态线性测试的内外弹绑定和改变内外弹截面积对第1次压缩波基本没有影响;该结论为利用霍普金森杆做加速度传感器动态校准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G值 霍普金森杆 动态线性 同步撞击 ANSYS/LS-DYNA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铌酸锂晶片热释电红外探测器设计及性能测试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岗 梁庭 +2 位作者 林斯佳 李颖 刘俊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3-337,共5页
通过红外热释电探测器工作原理的分析,采用合适的半导体加工工艺将铌酸锂晶体母材减薄,并对减薄后铌酸锂晶片进行溅射、镀膜将其制成红外敏感单元。选用CMOS放大器与匹配的电阻、电容组成前置放大电路,对热释电信号进行放大和转换;根据... 通过红外热释电探测器工作原理的分析,采用合适的半导体加工工艺将铌酸锂晶体母材减薄,并对减薄后铌酸锂晶片进行溅射、镀膜将其制成红外敏感单元。选用CMOS放大器与匹配的电阻、电容组成前置放大电路,对热释电信号进行放大和转换;根据红外光谱吸收原理,在敏感单元前封装了窄带滤光片从而提高了敏感单元选择吸收的性能。将敏感单元、前置放大电路和窄带滤波片三部分封装在一个壳体内,红外探测器制作成功。设计了信号调理电路,对从探测器得到的热释电信号进行二次放大和滤波;搭建了探测器响应测试系统,对探测器的性能进行测试,测试验证了该探测器设计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酸锂晶片 热释电探测器 红外吸收 电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基MEMS红外光源光谱特性测试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玉虹 曹嘉峰 +4 位作者 王成 陈晓勇 孔龄婕 丑修建 孙立宁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47-350,共4页
硅基 MEMS 红外光源作为红外应用系统的核心部件,其光学辐射特性直接影响着整个红外装置的性能,然而,国内外对于硅基 MEMS 红外光源的辐射特性尤其是辐射光谱特性未见详细报道,因此,为确定硅基MEMS红外光源的辐射光谱分布,对MEMS... 硅基 MEMS 红外光源作为红外应用系统的核心部件,其光学辐射特性直接影响着整个红外装置的性能,然而,国内外对于硅基 MEMS 红外光源的辐射特性尤其是辐射光谱特性未见详细报道,因此,为确定硅基MEMS红外光源的辐射光谱分布,对MEMS红外光源光谱特性进行准确测试是非常必要的。实验采用OL(Optronic Laboratories)系列光谱测量系统对MEMS红外光源进行光谱特性测试,相对辐射光谱测试结果显示该光源的红外光谱波段主要分布在3~5mm,中心波长在3.6mm处,其大气透过率接近90%,具有很好的大气透射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MS红外光源 光谱测试 光栅衍射 光谱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级联环形谐振腔温漂抑制效应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伟 唐军 刘丽双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65-1168,共4页
为降低温度变化对基于微环谐振腔的滤波器、调制器等光学精密器件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微环谐振腔的温度特性,设计加工了基于绝缘体上硅的单环以及多环微腔结构。通过数显温控加热系统对微环谐振腔加热,利用波长扫描的方式,进行了谐振腔透... 为降低温度变化对基于微环谐振腔的滤波器、调制器等光学精密器件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微环谐振腔的温度特性,设计加工了基于绝缘体上硅的单环以及多环微腔结构。通过数显温控加热系统对微环谐振腔加热,利用波长扫描的方式,进行了谐振腔透射谱线的测试实验,通过线性拟合分析,计算得到单环谐振腔谐振波长漂移与温度的变化关系为105 pm/℃,双环谐振器与温度的变化关系为97 pm/℃,三环谐振器与温度的变化关系为80 pm/℃,九环的谐振波长漂移与温度的变化关系为27 pm/℃。即环个数增加,谐振腔温度系数有减弱趋势,较好实现了谐振腔温漂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系数 绝缘体上硅 微环谐振腔 垂直光栅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工艺参数对刻蚀Pyrex玻璃影响的实验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迪雅 梁庭 +4 位作者 刘雨涛 王涛龙 李旺旺 姚宗 熊继军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49-1154,共6页
影响ICP刻蚀的工艺参数包括反应室压力,偏置射频功率,氩气流量比率。通过正交试验的方法,以CHF3和Ar的混合物作为反应气体,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技术刻蚀Pyrex玻璃。并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二次回归方程模型描述腐蚀速率和三个因素之... 影响ICP刻蚀的工艺参数包括反应室压力,偏置射频功率,氩气流量比率。通过正交试验的方法,以CHF3和Ar的混合物作为反应气体,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技术刻蚀Pyrex玻璃。并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二次回归方程模型描述腐蚀速率和三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氩气的流量比率(总气体流量(CHF3+Ar)是恒定的)对刻蚀速率的影响最大,影响程度的主次顺序为氩气的流量比率,反应室压力,偏置射频功率。腐蚀速率和三个因素之间的数学表达式为:腐蚀速率=532.680 0+2.055 6×Ar+0.012 7×(偏置射频功率)-0.964 1×压力-0.065 5×Ar2-0.006 7×Ar×(偏置射频功率)+0.021 7×(偏置射频功率)×压力-0.050 4×(压力)2,实验结果证明数学拟合结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耦合等离子刻蚀 Pyrex玻璃 正交试验 刻蚀速率 数学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捷联MEMS惯性测量系统电磁干扰抑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松 李杰 +2 位作者 祝敬德 刘俊 陈伟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70-1373,共4页
针对半捷联MEMS惯性测量系统中电磁干扰问题提出了具体抑制措施。在介绍半捷联惯性测量系统工作原理及结构组成的基础上,分析系统集成后电磁干扰来源,并通过屏蔽、接地及滤波等技术使得该系统电磁兼容,从而提高系统的测量及控制精度,以... 针对半捷联MEMS惯性测量系统中电磁干扰问题提出了具体抑制措施。在介绍半捷联惯性测量系统工作原理及结构组成的基础上,分析系统集成后电磁干扰来源,并通过屏蔽、接地及滤波等技术使得该系统电磁兼容,从而提高系统的测量及控制精度,以达到在高速旋转情况下为微惯性测量单元提供稳定减旋环境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旋弹药 半捷联 电磁干扰 惯性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光波导表面粗糙度与散射损耗的分析与测试 被引量:1
18
作者 臧俊斌 薛晨阳 +3 位作者 晋玉剑 仝晓刚 韦丽萍 刘超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7-29,共3页
针对目前纳米光波导传输中散射损耗严重的问题,详细分析了表面粗糙度与波导宽度对散射损耗的影响,给出了清晰的对应关系图。设计并采用MEMS工艺制备出纳米光波导结构,在此基础上对波导结构进行了表面粗糙度的测试,进一步提出采用高温热... 针对目前纳米光波导传输中散射损耗严重的问题,详细分析了表面粗糙度与波导宽度对散射损耗的影响,给出了清晰的对应关系图。设计并采用MEMS工艺制备出纳米光波导结构,在此基础上对波导结构进行了表面粗糙度的测试,进一步提出采用高温热处理方法使波导表面粗糙度降低了3 nm左右。实验发现:高温热处理后的光波导结构其散射损耗降低到3.343 dB/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波导 散射损耗 微机电系统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传感器动态校准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亮 郝晓剑 周汉昌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2-44,共3页
针对温度传感器的动态校准问题,介绍了一瞬态表面温度传感器动态校准系统,以此对Butt-Welded热电偶进行了动态性能实验研究,获取其时间常数为41.6 ms,实验的动态重复性为0.72%,不确定度为0.3 ms。结果表明:系统动态重复性好,测试精度较... 针对温度传感器的动态校准问题,介绍了一瞬态表面温度传感器动态校准系统,以此对Butt-Welded热电偶进行了动态性能实验研究,获取其时间常数为41.6 ms,实验的动态重复性为0.72%,不确定度为0.3 ms。结果表明:系统动态重复性好,测试精度较高。经动态校准获取该Butt-Welded热电偶的动态温度修正值为300℃。研究结果对温度传感器的研究和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传感器 动态校准 时间常数 动态重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SAR在轨功率测试的姿态误差影响分析
20
作者 苏新彦 韩焱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3期647-649,共3页
文中建立了卫星轨道和地面接收机模型,给出了地面接收机接收功率和星载SAR发射功率间的关系方程,在仿真试验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了卫星姿态误差对测量星载SAR发射功率的影响。
关键词 SAR 地面接收机 卫星姿态 发射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