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1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合物绿色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结构性能设计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壮壮 李佳宇 +2 位作者 琚璇 杨雅琦 段宏基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30-42,共13页
目的综述当前绿色电磁屏蔽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Conductive polymer composites,CPCs)的最新研究进展,为设计制备以吸收机制为主导的绿色电磁屏蔽复合材料提供参考。方法厘清绿色电磁屏蔽材料的意义及其与吸波材料的异同,阐明各自在性能... 目的综述当前绿色电磁屏蔽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Conductive polymer composites,CPCs)的最新研究进展,为设计制备以吸收机制为主导的绿色电磁屏蔽复合材料提供参考。方法厘清绿色电磁屏蔽材料的意义及其与吸波材料的异同,阐明各自在性能测试原理及评估方法上的差别,综述高性能绿色电磁屏蔽CPCs最新的结构设计策略、成型加工方法及其屏蔽性能调控机理,讨论并展望绿色电磁屏蔽CPCs的设计发展方向。结论发展可在高性能聚合物基体中大规模构筑可控电磁梯度网络的成型制备方法,实现CPCs电磁屏蔽材料超高效屏蔽性能,长效的稳定性、良好的复杂环境适应性与多功能性,以及动态可调的电磁响应特征,是推进CPCs绿色电磁屏蔽材料在下一代智能电子设备安全、可靠、绿色电磁防护中应用的重要研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电磁屏蔽 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CPCs) 低反射 结构设计策略 性能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铺层影响复合材料层合板冲击性能的数值模拟
2
作者 田吉祥 于佳宏 张彦飞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5-100,共6页
为研究不同螺旋角度铺层对复合材料层合板抗冲击性的影响,使用了有限元软件ABAQUS对不同螺旋角铺层的复合材料层合板进行数值模拟,使用VUMAT子程序,运用三维Hashin失效准则对复合材料面内损伤进行模拟,使用cohesive单元对层间强度进行仿... 为研究不同螺旋角度铺层对复合材料层合板抗冲击性的影响,使用了有限元软件ABAQUS对不同螺旋角铺层的复合材料层合板进行数值模拟,使用VUMAT子程序,运用三维Hashin失效准则对复合材料面内损伤进行模拟,使用cohesive单元对层间强度进行仿真,失效模型损伤准则使用二次名义应力准则,使用10 J和25 J的冲击能量对螺旋角度铺层的复合材料层合板进行数值模拟,得到复合材料损伤云图及落锤的能量变化等数据。结果表明,在纤维铺层总数相同的条件下,当螺旋角度小于10°时,随螺旋角度的增大,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抗冲击性下降,受到冲击破坏的层合板能量吸收能力也随之下降,但螺旋角度过小导致纤维分布过于集中会使材料的变形程度加大;当螺旋角度大于10°时,由于纤维均匀分布到各个方向上,使应力可以沿纤维均匀传到到基体中,避免由于纤维铺设方向集中导致的应力集中,从而产生大变形;增加螺旋周期可以使冲击力在多周期的作用下均匀分散,避免某一方向的应力集中,减少大变形。当铺层层数固定时,在保证纤维方向足够均匀时,螺旋角度越小,复合材料层合板小能量的能量吸收率越高,增加螺旋周期可以减少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冲击破坏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铺层 冲击损失 数值分析 复合材料 落锤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F衍生碗状Zn-C/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波性能研究
3
作者 姚俊儒 吕晋龙 +1 位作者 王梓 周金堂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1-9,共9页
目的开发具有宽频带、强吸收特性的新型电磁波吸收材料,以解决当前电磁污染治理中传统材料吸收频带窄、损耗效率低等关键问题。方法采用模板法制备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衍生的碗状Zn-C/C复合材料。首先通过改进的无皂乳液聚合法,利用... 目的开发具有宽频带、强吸收特性的新型电磁波吸收材料,以解决当前电磁污染治理中传统材料吸收频带窄、损耗效率低等关键问题。方法采用模板法制备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衍生的碗状Zn-C/C复合材料。首先通过改进的无皂乳液聚合法,利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长链结构形成的空间位阻效应和成核效应,调控PVP用量实现对聚苯乙烯(PS)微球粒径的精准控制,制备不同粒径(250、500、850 nm)PS微球;基于界面组装与ZIF-8原位生长机制,构建ZIF-8/PS前驱体,经800℃碳化处理获得Zn-C/C复合材料。采用XRD、Raman、SEM和矢量网络分析仪系统分析材料结构及电磁参数。结果随着PS粒径减小,材料石墨化程度显著提高,缺陷增多,且碗状结构更完整,形成更丰富的异质界面,利于实现高性能电磁波吸收。碗状Zn-C/C复合材料不仅在2.1 mm厚度下,实现4.73 GHz有效吸收带宽;还可通过厚度调控,达成在2~18 GHz频段内的有效吸收全覆盖。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出具有独特碗状结构的Zn-C/C复合材料,通过精确调控模板尺寸实现了材料微观结构与电磁响应的定向设计。所获材料在超薄厚度下兼具宽频带与强吸收特性,其性能显著优于传统碳基吸波材料,为高性能电磁防护材料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衍生碳 复合材料 电磁波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熵铝化物微叠层复合材料增-等材制备及组织性能研究
4
作者 覃红星 王宇 +4 位作者 解蓓蓓 李伯君 范昊天 毕成龙 白舒乐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3-163,共11页
目的研究高熵合金和铝增-等材复合制备材料的成形性能,以及制备的高熵铝化物微叠层复合材料的组织和力学性能。方法首先研究了高熵合金和铝的复合材料增-等材制备各环节的成形性能,然后使用SEM、EDS、XRD分析了复合材料铝化物层的微观... 目的研究高熵合金和铝增-等材复合制备材料的成形性能,以及制备的高熵铝化物微叠层复合材料的组织和力学性能。方法首先研究了高熵合金和铝的复合材料增-等材制备各环节的成形性能,然后使用SEM、EDS、XRD分析了复合材料铝化物层的微观组织和生长动力学,最后从显微硬度、三点弯曲性能、断裂韧性、动态压缩强度的角度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选区激光烧结成形的实物没有翘曲、弯曲等明显宏观缺陷,渗流铸造的复合材料孔洞较多,个别区域出现了较大尺寸的缺陷,真空热压烧结使复合材料结合紧实;复合材料的扩散行为是高熵合金扩散到Al层,Al基本不发生扩散;复合材料铝化物层的显微硬度高于铸造和SPS制备的高熵合金的显微硬度,随着靠近Al层,硬度呈降低现象,三点弯曲性能和断裂韧性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动态压缩强度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提高。结论高熵铝化物微叠层复合材料的增-等材复合制备材料成形性能良好;复合材料铝化物层的组织组成是Al3(Co,Cr,Fe,Ni),扩散层生长是晶内扩散和界面反应控制的混合型生长;铝化物层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很大,其厚度增加,使复合材料三点弯曲性能和断裂韧性降低,动态压缩强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等材制备 微叠层复合材料 高熵合金 动态压缩强度 断裂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二氧化硅/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5
作者 程帅帅 程华涛 段浩瑜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93-4199,共7页
天然橡胶(NR)因其优异的性能在橡胶产品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填料的分散性和填料与橡胶间的界面相互作用一直是制约填料增强橡胶复合材料性能的关键因素。利用化学原位沉积法在填料二氧化硅(SiO_(2))上生成硫磺,制得兼具增强和硫... 天然橡胶(NR)因其优异的性能在橡胶产品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填料的分散性和填料与橡胶间的界面相互作用一直是制约填料增强橡胶复合材料性能的关键因素。利用化学原位沉积法在填料二氧化硅(SiO_(2))上生成硫磺,制得兼具增强和硫化功能的SiO_(2)-S填料。通过胶乳共混法和热压硫化工艺制得NR/SiO_(2)-S复合材料。研究不同结构的SiO_(2)对NR复合材料的交联结构、界面相互作用、力学性能、生热性能和导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SiO_(2)-S增强的NR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其拉伸强度、撕裂强度、生热值、导热系数分别为21.2 MPa、33.75 N/mm、8.9℃、0.54 W/(m·K)。并且,当其用作胎面胶时可有效降低胎心温度11℃,表现出较好热控制能力。这表明该研究有望为高性能、长寿命胎用橡胶复合材料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天然橡胶 硫磺 化学原位沉积法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质吸波材料的知识产权分析研究
6
作者 关萌 苏晓岗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3,共5页
吸波材料已成为应对电子产品无线通信网络所产生的电磁辐射问题及提升雷达隐身能力的有效手段。特别是鉴于装备轻量化的发展趋势,轻质吸波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分析2005—2024年间关于轻质吸波材料的专利数据,系统总结相... 吸波材料已成为应对电子产品无线通信网络所产生的电磁辐射问题及提升雷达隐身能力的有效手段。特别是鉴于装备轻量化的发展趋势,轻质吸波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分析2005—2024年间关于轻质吸波材料的专利数据,系统总结相关专利的申请趋势、地域分布特点以及主要专利申请人等信息。聚焦于泡沫、气凝胶和蜂窝结构三大领域,深入探讨了轻质吸波材料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技术发展的未来方向及知识产权布局策略,旨在为规避知识产权风险、促进产业技术创新与未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波材料 专利分析 气凝胶 泡沫 蜂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天然橡胶热界面材料制备及热管理性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安东 陈嘉祺 贺日臻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85-4190,共6页
热界面材料是解决现代高功率和高集成化电子器件热量聚集和耗散的有效手段。基于三维网络结构调控导热性能的策略,以三聚氰胺泡沫(MF)为骨架,采用化学表面改性制备碳纳米管三维网络结构(CNT),并采用真空浸润法制备碳纳米管/天然橡胶热... 热界面材料是解决现代高功率和高集成化电子器件热量聚集和耗散的有效手段。基于三维网络结构调控导热性能的策略,以三聚氰胺泡沫(MF)为骨架,采用化学表面改性制备碳纳米管三维网络结构(CNT),并采用真空浸润法制备碳纳米管/天然橡胶热界面复合材料(CNT/NR),研究CNT含量对材料微观结构、导热性能和热管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NT的含量为2.2%(质量分数)时,CNT可附着于MF骨架并呈现完整连续的三维网络结构,其热界面复合材料垂直面外的导热率为1.58 W m^(-1) K^(-1),拉伸强度为12.9 MPa,断裂伸长率为489%,并具有显著的热管理性能,这表明CNT/NR热界面复合材料有望成为一种机具应用价值的热管理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管理 热界面材料 导热性能 机械性能 C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粉末床熔融成形金刚石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被引量:1
8
作者 郜文哲 韩笑 +3 位作者 魏海滨 路正朕 张利 李晓峰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2-127,共6页
添加质量分数3%金刚石颗粒并利用激光粉末床熔融技术制备6061铝基复合材料。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电子密度计、电子式万能试验机对3%金刚石/6061铝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相对密度和拉伸性能进行了表征与分析... 添加质量分数3%金刚石颗粒并利用激光粉末床熔融技术制备6061铝基复合材料。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电子密度计、电子式万能试验机对3%金刚石/6061铝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相对密度和拉伸性能进行了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金刚石与Al基体反应生成了针状Al4C3相,并沉积在α-Al基体上,导致晶界位错密度增加,强度提高,抗失效能力增强。金刚石的添加促使6061铝基体中热裂纹消失,但存在孔洞缺陷。较低的扫描速度增加了激光光斑与被加工材料接触的时间,导致金刚石颗粒部分石墨化,铝基体部分蒸发,进而形成内部缺陷,降低了复合材料的相对密度(97%)。金刚石的加入显著提高了激光粉末床熔融技术成形金刚石/6061铝基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当激光功率为350 W、扫描速度为800 mm·s-1时,复合材料的极限抗拉强度达到最大值244.2 MPa,屈服强度211.6 MPa,伸长率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粉末床熔融 金刚石颗粒 铝基复合材料 工艺优化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钙钛矿含能材料DAP-4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康宇 宋小兰 +3 位作者 王毅 于志宏 寇勇 安崇伟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86-796,I0002,共12页
采用化学法合成了分子钙钛矿含能材料DAP-4,并采用扫描电镜(SEM)、能量色散光谱(EDS)、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元素分析对DAP-4性能进行了表征;利用氧弹式量热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了DAP-... 采用化学法合成了分子钙钛矿含能材料DAP-4,并采用扫描电镜(SEM)、能量色散光谱(EDS)、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元素分析对DAP-4性能进行了表征;利用氧弹式量热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了DAP-4的生成焓(ΔH f)及DAP-4的热分解性能,同时测试了其机械感度、爆轰性能和燃烧性能;将DAP-4应用于CMDB推进剂中,测试了其定容和定压燃烧性能。结果表明,DAP-4的生成焓为278.6 kJ/mol,升温速率20℃/min下的热分解峰温高达392.5℃,热分解活化能(E_(K))为247.2 kJ/mol,热爆炸临界温度(T_(b))达到631.6 K,远高于HMX的T_(b)值;DAP-4的撞击感度与TNT相近,摩擦感度与CL-20相近,爆速与RDX接近;DAP-4及其混合炸药的化学储能、作功能力和对金属的加速能力明显高于RDX和HMX,与CL-20持平。定容燃烧实验表明,含DAP-4的CMDB-1推进剂燃烧速率最快,燃烧压力最高,增压速率也最高。定压燃烧实验表明,CMDB-1的燃烧温度最高,达35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钙钛矿含能材料 DAP-4 生成焓 机械感度 爆轰性能 燃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NT-COOH含量对PUR基复合材料性能影响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梓霖 闫新亮 +3 位作者 黄肖勇 李雅琴 高如月 付一政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68,共8页
为分析功能化碳纳米管含量对聚合物基复合体系性能的影响,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建立了不同含量的聚氨酯/羧基化碳纳米管(PUR/CNT-COOH)复合体系模型,比较了不同复合体系的拉伸强度、拉伸弹性模量(E)、剪切模量(B)以及体积模量(G)等... 为分析功能化碳纳米管含量对聚合物基复合体系性能的影响,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建立了不同含量的聚氨酯/羧基化碳纳米管(PUR/CNT-COOH)复合体系模型,比较了不同复合体系的拉伸强度、拉伸弹性模量(E)、剪切模量(B)以及体积模量(G)等性能。通过分析PUR/CNT-COOH复合体系的径向分布函数、氢键作用、氢键密度以及不同种类的氢键数量等性能,从微观层面探究了CNT-COOH含量对复合体系性能的影响规律。模拟结果表明,随着CNT-COOH含量逐渐增加,PUR/CNT-COOH复合体系的屈服强度逐渐增大,拉伸性能逐渐下降;PUR/CNT-COOH复合体系的E,G以及B均随CNT-COOH含量的增加而升高。CNT-COOH在复合体系中的占比越大,CNT-COOH与PUR基体间的相互作用越强;PUR基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下降,复合体系的拉伸性能下降;随CNT-COOH含量的增加,二者相互作用增强,使其更易发生团聚现象。径向分布函数分析结果表明,随着CNT-COOH含量的增加,填料与基体间的相互作用逐渐增强,基体自身的相互作用明显减弱。氢键分析结果表明,随着CNT-COOH的增加,填料间的氢键数目不断升高,基体间的氢键数目不断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模拟 羧基化碳纳米管 聚氨酯 径向分布函数 界面相互作用 氢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冷处理时间对激光粉末床熔化沉积TiC/TC4钛基复合材料组织演变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霍鹏丞 柳佶涛 +3 位作者 白培康 赵占勇 王利卿 梅晓天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3-135,共13页
目的探明不同深冷处理时间对TiC/TC4钛基复合材料组织演变及其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TiC/TC4钛基复合材料在深冷环境下的使用性能。方法利用低能球磨法得到石墨烯(GNPs)/TC4复合粉末,采用激光粉末床熔化沉积法制备TiC/TC4钛基复合材料... 目的探明不同深冷处理时间对TiC/TC4钛基复合材料组织演变及其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TiC/TC4钛基复合材料在深冷环境下的使用性能。方法利用低能球磨法得到石墨烯(GNPs)/TC4复合粉末,采用激光粉末床熔化沉积法制备TiC/TC4钛基复合材料,通过液氮浸泡法进行不同时间的深冷处理,然后恢复至室温进行拉伸试验。结果深冷处理过TiC/TC4钛基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均高于深冷处理过TC4合金的拉伸强度,断裂韧性却得到不同程度削弱。结论原位自生TiC的载荷传递作用可以增强TiC/TC4钛基复合材料在拉伸变形过程中的变形能力,使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得到提高;随深冷时间的持续延长,冷应力不仅会导致TC4合金原始细长针状马氏体断裂,还会驱使TiC/TC4钛基复合材料陶瓷增强相TiC发生不同程度的偏聚。此外,深冷处理后TiC/TC4钛基复合材料产生的晶格畸变现象会降低α-Ti基体一侧的应变值,使复合材料晶格畸变区域应变不均匀分布,弱化TiC/TC4钛基复合材料晶格畸变区域原子的变形协调能力,导致TiC/TC4钛基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值相对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TC4钛基复合材料 激光粉末床熔化沉积(LPBF) 深冷处理(DCT) 组织演变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倍率钠离子电池炭包覆纳米铋负极材料
12
作者 李丹 马铁 +1 位作者 刘汉浩 郭丽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75-1785,共11页
铋作为新型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因其出色的离子动力学特性和长循环寿命而备受瞩目。铋基材料在能量密度和充放电效率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但在应用中也面临体积膨胀和固态电解质层稳定性方面的挑战,需要通过纳米结构设计、界面工程以及... 铋作为新型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因其出色的离子动力学特性和长循环寿命而备受瞩目。铋基材料在能量密度和充放电效率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但在应用中也面临体积膨胀和固态电解质层稳定性方面的挑战,需要通过纳米结构设计、界面工程以及碳包覆等方法来改善其导电性和结构稳定性。在这项工作中,以金属铋有机骨架材料为前体,通过一步炭化法得到了炭包覆铋纳米复合材料。铋颗粒通过C—O—Bi界面交互作用牢固锚定在石墨烯表面,在高电流密度下展现出优异的容量保持能力和稳定的循环性能。结果显示,由赝电容控制的钠离子存储过程有助于构建稳定的固态电解质界面膜并加速离子扩散,从而提高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充放电效率。而铋与石墨烯界面较强的化学键结合有助于维持金属颗粒的结构稳定,缓冲体积膨胀,并加速二者之间的电子扩散,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活性。这些发现不仅提供了改善电池负极材料的高效方法,还为理解和优化负极材料提供了新视角,对于设计和开发高性能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负极 金属有机骨架 炭包覆 铋基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模量镁基材料实验和集成计算研究进展
13
作者 李志强 帅川 +3 位作者 柳伟 侯华 张高龙 赵宇宏 《航空材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64,共22页
镁合金由于低密度、高比强度、高阻尼以及良好的导热性等突出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但其低弹性模量限制了其在大型薄壁构件中的可靠应用。本文针对如何提高镁基材料模量性能的问题,简介影响合金模量的主要因素,比较相关计算模型... 镁合金由于低密度、高比强度、高阻尼以及良好的导热性等突出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但其低弹性模量限制了其在大型薄壁构件中的可靠应用。本文针对如何提高镁基材料模量性能的问题,简介影响合金模量的主要因素,比较相关计算模型如等应力应变模型、混合定律、Halpin-Tsai模型以及两相复合材料模型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概括镁基材料模量性能研究的现状与进展,梳理镁基材料模量提升的两大途径以及性能提升机理。基于集成计算材料工程,提出了原子-晶格尺度类高模量铝合金开发和机器学习辅助优化实验设计的高强度高模量镁基材料集成开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镁基复合材料 高模量性能 集成计算材料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粘土/反式-1,4-聚异戊二烯复合材料的拉伸诱导结晶行为
14
作者 张政 梁玉蓉 +2 位作者 王龙 高国玮 张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42-346,共5页
采用I.44P有机粘土(OC)填充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制备有机粘土/反式-1,4-聚异戊二烯复合材料,考察有机粘土用量对TPI拉伸诱导结晶行为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动态力学分析仪、差式扫描量热仪等... 采用I.44P有机粘土(OC)填充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制备有机粘土/反式-1,4-聚异戊二烯复合材料,考察有机粘土用量对TPI拉伸诱导结晶行为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动态力学分析仪、差式扫描量热仪等测试表征OC/TPI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及动态性能。结果表明:OC用量为1%时,OC/TPI复合材料物理性能最优,拉伸强度达到22.5MPa,较纯TPI的拉伸强度上升11.4%;随着有机粘土的添加,OC/TPI复合材料的临界诱变点(ε0)发生前移,表明拉伸诱变行为逐渐在较低应变下发生,当OC用量为1%时,ε0对应的拉伸应变值最小,这说明有机粘土填加量为1%时拉伸诱导性能更容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式-1 4-聚异戊二烯 有机粘土 拉伸诱导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玻璃纤维织物的固-固相变树脂复合材料制备及电磁屏蔽性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梁超博 霍强强 隋绪文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5-40,共6页
具备灵活热响应的电磁干扰(EMI)屏蔽复合材料是电磁防护、建筑工程、电子兼容等领域的理想候选材料之一。为制得该类EMI屏蔽复合材料,首先将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硅烷(IPTS)与聚乙二醇(PEG)反应,获得具有高活性硅醇基团可自交联的柔韧固-... 具备灵活热响应的电磁干扰(EMI)屏蔽复合材料是电磁防护、建筑工程、电子兼容等领域的理想候选材料之一。为制得该类EMI屏蔽复合材料,首先将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硅烷(IPTS)与聚乙二醇(PEG)反应,获得具有高活性硅醇基团可自交联的柔韧固-固相变树脂(SPCR)基体,随后,通过SPCR封装被银纳米线(AgNWs)修饰的玻璃纤维织物(GFF)制备得到AgNWs/GFF/SPCR复合材料。测试了SPCR的结构和热稳定性,研究了AgNWs/GFF层数对复合材料电磁屏蔽性能的影响,最后测试了复合材料的热响应性能。结果表明,SPCR在保留原始PEG相变特性的同时具有优异的形状稳定能力,从而避免被泄漏。4层AgNWs/GFF组成的复合材料在2.8 mm厚度下的EMI屏蔽效能(SE)约为73 dB。电磁波吸收效能(SEA)随着EMI SE的增加呈现出递增的趋势,而电磁波反射效能(SER)在6~18 dB范围内波动。同时,反射系数(R)远大于吸收系数(A),AgNWs/GFF/SPCR复合材料表现出明显的反射主导屏蔽机制。此外,AgNWs/GFF/SPCR复合材料在升温和降温过程均表现出明显的温度滞后现象。因此,AgNWs/GFF/SPCR复合材料在电磁辐射防护和设备热管理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固相变树脂 聚乙二醇 银纳米线 玻璃纤维织物 电磁屏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9Gd-3.5Y-2Zn-0.5Zr合金材料喷丸强化工艺及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16
作者 贺帅 张治民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6-106,共11页
目的提高Mg-9Gd-3.5Y-2Zn-0.5Zr合金的耐磨性能。方法通过喷丸强化工艺对Mg-9Gd-3.5Y-2Zn-0.5Zr合金表面进行处理,在合金表面制备出纳米强化层,随后进行干滑动摩擦磨损试验,探究其喷丸强化后耐磨性能的改变。利用OM、SEM研究合金表层至... 目的提高Mg-9Gd-3.5Y-2Zn-0.5Zr合金的耐磨性能。方法通过喷丸强化工艺对Mg-9Gd-3.5Y-2Zn-0.5Zr合金表面进行处理,在合金表面制备出纳米强化层,随后进行干滑动摩擦磨损试验,探究其喷丸强化后耐磨性能的改变。利用OM、SEM研究合金表层至内部晶粒尺寸及组织特征的变化。利用电子天平秤测量摩擦磨损试验前后质量的损失量。利用维氏显微硬度计测量合金强化层深度方向的硬度分布。利用SEM研究了合金摩擦磨损后的形貌特征,探究其磨损机制。结果对Mg-9Gd-3.5Y-2Zn-0.5Zr合金进行表面喷丸处理后,表面分别出现了200~370μm厚的晶粒细化层,其中喷丸气压为0.4 MPa、时间为40 s的试样的细晶强化层厚约为250μm,硬度约为155HV,较原始试样提高了50%左右。结论经喷丸强化后,镁合金表面发生塑性变形,获得纳米晶。晶粒尺寸从表层到内部逐渐变大,呈现梯度变化,喷丸处理后试样磨损质量普遍降低,耐磨性能得到提高,其中气压为0.4MPa、喷丸时间为40s的试样的耐磨性最好。铸态试样的摩擦磨损中,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发挥主要作用,喷丸强化工艺后,磨损机制发生改变,喷丸时间为60 s时,氧化磨损起主导作用。另外,随着喷丸气压的增大,疲劳磨损由辅助作用逐渐变为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丸强化 耐磨性能 Mg-9Gd-3.5Y-2Zn-0.5Zr合金 纳米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修饰瓜子壳衍生碳材料增强电催化合成氨性能研究
17
作者 王金 王碧霞 +3 位作者 单铃 郑建明 刘斌 王爽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6-92,共7页
以生物质废弃物瓜子壳为碳源、Na_(2)S_(2)O_(3)为硫源,利用一步低温浸渍法合成硫修饰的瓜子壳衍生碳材料,引入硫同时实现了硫修饰和硫掺杂,增强了合成氨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热重... 以生物质废弃物瓜子壳为碳源、Na_(2)S_(2)O_(3)为硫源,利用一步低温浸渍法合成硫修饰的瓜子壳衍生碳材料,引入硫同时实现了硫修饰和硫掺杂,增强了合成氨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热重分析仪等手段对催化剂的形貌结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表征,利用硫的疏水性抑制HER竞争反应。结果表明,掺杂的硫原子创造了丰富的电化学活性位点,增强了电催化合成氨性能。催化剂在常温、常压条件下获得了11.46μgNH_(3)/(mgcat.·h)的氨产率,且催化性能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 非金属催化剂 硫修饰 生物质衍生碳 合成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LSTM-SATN模型的污水水质预测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潞霞 王智瑜 +2 位作者 沈帅杰 马永杰 付一政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9-166,共8页
为解决工业废水处理领域进水水质波动性大、随机性强、不具有周期性导致无法精准预测其水质的问题,提出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自注意力机制(Self-Attentio... 为解决工业废水处理领域进水水质波动性大、随机性强、不具有周期性导致无法精准预测其水质的问题,提出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自注意力机制(Self-Attention,SATN)污水水质预测模型。以山西省某煤炭水处理工厂7357组历史污水水质数据为基础,首先采用LSTM捕获进水水质中COD数据的长期依赖关系,然后采用SATN解决水质信息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最后结合PSO对LSTM-SATN模型进行优化,帮助网络自动获取最佳参数和模型配置。评价结果显示,模型均方误差(Mean Square Error,MSE)、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分别为0.5284(mg/L)2、0.2369 mg/L和4.1277%,与LSTM、门控循环单元结构(Gated Recur⁃rent Unit,GRU)、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相比,MSE、MAE、MAPE均有大幅降低,即该PSO-LSTM-SATN模型能够更准确地预测进水水质,为工厂日常运营管理方案提供合理的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水质预测 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 粒子群优化算法 自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协同CuO高效活化过二硫酸盐降解四环素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世嘉 庞尔楠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98-1307,共10页
基于CuO活化过二硫酸盐(PDS)的高级氧化技术已成为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有效策略之一,但仍存在活化PDS效率较低、Cu O比表面积小和Cu(Ⅱ)/Cu(Ⅱ)转换效率低等问题,本文采用低温水热-煅烧两步法成功制备了具有高催化活性和大比表面积(32.8m^(... 基于CuO活化过二硫酸盐(PDS)的高级氧化技术已成为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有效策略之一,但仍存在活化PDS效率较低、Cu O比表面积小和Cu(Ⅱ)/Cu(Ⅱ)转换效率低等问题,本文采用低温水热-煅烧两步法成功制备了具有高催化活性和大比表面积(32.8m^(2)/g)的片状氧化铜(CCB-300).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BET)、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等表征分析了CCB-300的晶体结构、形貌和元素组成等理化性质.研究其在可见光(Vis)协同作用下活化PDS降解四环素(TC)的性能.在不调整初始p H值、催化剂用量为0.05g/L、PDS浓度为0.5mmol/L、TC浓度为50mg/L条件下,反应60min后TC去除率达到96.9%.电子顺磁共振谱(EPR)和自由基淬灭实验表明非自由基途径产生的^(1)O_(2)和自由基途径生成的SO_(4)^(i-)和·OH均参与了降解反应.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及光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CCB-300具有优异的可见光吸收能力和电荷传输性能,在可见光激发下产生的光生电子加速了Cu(Ⅱ)/Cu(Ⅱ)的氧化还原循环,促进了PDS向SO_(4)^(i-)和·OH的转化,从而进一步提高其降解TC的效率.重复性实验结果表明CCB-300具有较好的重复使用性和稳定性.最后,提出了CCB-300协同可见光活化PDS降解TC的可能反应机理.本研究为可见光协同非均相催化剂活化过硫酸盐降解四环素类抗生素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氧化法 氧化铜 可见光 过二硫酸盐 四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龙11/石墨烯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动态流变性能 被引量:14
20
作者 陈春银 赵彩霞 +3 位作者 郭威男 马建莉 林杉 王标兵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7-70,共4页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尼龙11(Nylon 11,Polyamide 11)/石墨烯氧化物(GO)纳米复合材料,并利用旋转流变仪研究了纳米复合材料的流变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尼龙11及其复合材料均为假塑性流体,呈现切力变稀的现象;GO的加入降低了尼龙11/GO纳...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尼龙11(Nylon 11,Polyamide 11)/石墨烯氧化物(GO)纳米复合材料,并利用旋转流变仪研究了纳米复合材料的流变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尼龙11及其复合材料均为假塑性流体,呈现切力变稀的现象;GO的加入降低了尼龙11/GO纳米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复数黏度;用Cole-Cole理论检测尼龙11/GO纳米复合材料,其曲线出现双峰,表明复合材料发生相分离,与Han曲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11 石墨烯氧化物 原位聚合 旋转流变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