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5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新工科改革为导向的包装工程专业军品特色建设探索——以中北大学包装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邢佳 贾冰 +3 位作者 于瑞恩 梁晶晶 李瑞琴 李清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38-42,共5页
随着传统专业新工科建设的不断深化,高校的包装工程专业需要根据自身特色进行改革。本文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以及包装产业转型发展国家战略的提出为背景,在分析国内包装工程专业整体现状基础上,以中北大学为例对包装工程专业新工... 随着传统专业新工科建设的不断深化,高校的包装工程专业需要根据自身特色进行改革。本文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以及包装产业转型发展国家战略的提出为背景,在分析国内包装工程专业整体现状基础上,以中北大学为例对包装工程专业新工科改革建设进行探索。文中首先明确了专业建设和探索的目标是建立军品包装特色,并从培养模式、科研方向和人文精神等3个方面提出了专业改革的具体措施,把军用特种包装材料确立为专业的主导科研方向,实现专业的长久、稳定发展,为国内高校包装工程专业开展新工科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改革 军品包装 包装工程 教学改革 专业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加工产生振动的原因及控制方法——以细长轴车削为例
2
作者 宦小玉 宋锦文 张纹 《农业装备技术》 2025年第1期46-49,共4页
文章分析了细长轴车削中切削力、工件系统刚性以及刀具磨损等引发振动的关键因素和对加工质量的影响,提出了包括切削参数优化、增强工件系统刚性、刀具几何参数优化以及主动控制技术的应用等消振策略与方法。通过试验验证与分析,证明了... 文章分析了细长轴车削中切削力、工件系统刚性以及刀具磨损等引发振动的关键因素和对加工质量的影响,提出了包括切削参数优化、增强工件系统刚性、刀具几何参数优化以及主动控制技术的应用等消振策略与方法。通过试验验证与分析,证明了这些策略与方法在降低细长轴车削振动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长轴 刀具角度 切削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应用科技支撑乡村振兴的优势与路径
3
作者 李红丹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16期25-27,共3页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是重要的新型科技人才,在科技赋能农村发展中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用。该文聚焦大学生在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与基层适应性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围绕专业知识学习、实训教学与反思性成长3个维度,提...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是重要的新型科技人才,在科技赋能农村发展中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用。该文聚焦大学生在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与基层适应性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围绕专业知识学习、实训教学与反思性成长3个维度,提出以项目制实践为牵引、以产教融合为支点、以自我驱动为导向的提升能力思路,旨在联动科技育人与乡村振兴,让服务价值与人才成长同频共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科技支撑 乡村振兴 路径设计 项目制实践 产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并行工程的机械产品参数化协同设计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宗彦 虞国军 +1 位作者 吴淑芳 秦慧斌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52-557,共6页
针对传统设计中信息共享程度低、设计目标与结果不一致、重复劳动多的问题,在分析串行设计中存在诸多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面向并行工程的参数化协同设计方法。在深入研究信息共享机制和网络空间、时序异构机理的基础上,构建基于PDM的... 针对传统设计中信息共享程度低、设计目标与结果不一致、重复劳动多的问题,在分析串行设计中存在诸多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面向并行工程的参数化协同设计方法。在深入研究信息共享机制和网络空间、时序异构机理的基础上,构建基于PDM的分布式协同设计平台;结合桥式起重机结构型式固化程度高的特点,将参数化变型设计和协同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发面向并行工程的桥式起重机参数化协同设计系统。以端梁为设计对象,部署其参数提交、模型驱动更新、有限元分析校核与图纸优化调整等协同设计任务,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可行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化变型设计 分布式协同设计 并行工程 桥式起重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三维参数化模型生成工程图的自动调整技术 被引量:9
5
作者 庞雨花 刘志更 +1 位作者 吴淑芳 王宗彦 《工程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56-160,共5页
针对由三维参数化模型自动生成的工程图中视图布局较差,比例不合理,尺寸标注不整洁,线条繁杂,注释错误等缺点,根据企业给定的工程图模板及相应标准,研究了工程图模板创建与保存方法、三维模型驱动后工程图视图布局、比例、特征尺寸、焊... 针对由三维参数化模型自动生成的工程图中视图布局较差,比例不合理,尺寸标注不整洁,线条繁杂,注释错误等缺点,根据企业给定的工程图模板及相应标准,研究了工程图模板创建与保存方法、三维模型驱动后工程图视图布局、比例、特征尺寸、焊接符号、零件序号的调整方法,以及部件图明细表的自动生成与调整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工程图生成 自动调整 三维参数化模型 明细表自动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设计的工程图自动调整技术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宗彦 杨忠华 吴淑芳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4-66,共3页
为了实现复杂机械产品的三维设计与自动生成二维工程图。采用VisualBasic对Solid-Works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了在SolidWorks工程图环境下的自动调整与出图。以某重型机械厂的产品为实例,对于在参数化驱动之后重新生成的装配模型及工程图,... 为了实现复杂机械产品的三维设计与自动生成二维工程图。采用VisualBasic对Solid-Works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了在SolidWorks工程图环境下的自动调整与出图。以某重型机械厂的产品为实例,对于在参数化驱动之后重新生成的装配模型及工程图,进行了自动调整优化,解决了企业三维设计完成后向二维出图应用于生产实际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图自动调整 桥式起重机 参数化 SOLIDWORKS V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免疫遗传算法的工程图自动调优技术 被引量:4
7
作者 朱学敏 王宗彦 +2 位作者 杨芬 吴淑芳 陆春月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3-88,共6页
针对目前三维模型参数化变型后,工程图自动生成方法中出现的视图布局不合理、比例失调、标注混乱等问题,及现有调图技术的局限性,论文提出采用免疫遗传算法对工程图进行优化调整。实现了基于模板参数化驱动后工程图的自动更新与视图布... 针对目前三维模型参数化变型后,工程图自动生成方法中出现的视图布局不合理、比例失调、标注混乱等问题,及现有调图技术的局限性,论文提出采用免疫遗传算法对工程图进行优化调整。实现了基于模板参数化驱动后工程图的自动更新与视图布局、视图比例及其各种标注位置等的优化调整。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实现智能化快速出图,保证设计的准确性,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化变型设计 免疫遗传算法 工程图自动调优 智能化快速出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身管镀铬系统自动化改造 被引量:2
8
作者 潘宏侠 郭彦青 周杰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4-38,共5页
针对原镀铬控制系统存在的弊端以及对改造后控制系统的需求,在保留原手动控制方式下,提出了利用组态软件和西门子S7-300系列PLC以及原系统中的一些自动化设备组成DCS系统,实现了整个镀铬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同时增加了系统远程监视功能,... 针对原镀铬控制系统存在的弊端以及对改造后控制系统的需求,在保留原手动控制方式下,提出了利用组态软件和西门子S7-300系列PLC以及原系统中的一些自动化设备组成DCS系统,实现了整个镀铬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同时增加了系统远程监视功能,确保整个生产过程顺利的进行。通过系统中的上位机组态软件可以完成数据采集、历史数据库管理、生产工艺参数设置、生产现场模拟显示、报警、报表和打印功能。改造后的系统实现了多套镀铬工艺过程同时运行,完成了所有镀铬电源和关键镀槽温度的自动控制。通过现场实验数据,验证了控制系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表面与界面 身管 镀铬生产线 监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数字孪生的机械臂抓取系统碰撞检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苏赫朋 苗鸿宾 +2 位作者 纪慧君 申光鹏 余浪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9-166,共8页
机械臂运行过程中,机械臂之间及机械臂与外部环境中的人和物易发生碰撞,造成财产损失或人员受伤甚至死亡。针对此,在对比分析目前主流的路径规划算法后,将卷积神经网络与RRT Connect算法进行融合,弥补了原始算法随机性强、算法执行效率... 机械臂运行过程中,机械臂之间及机械臂与外部环境中的人和物易发生碰撞,造成财产损失或人员受伤甚至死亡。针对此,在对比分析目前主流的路径规划算法后,将卷积神经网络与RRT Connect算法进行融合,弥补了原始算法随机性强、算法执行效率慢等缺点;同时将数字孪生引入到碰撞检测过程中,建立起虚实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实现对抓取系统的实时监测。最后,基于CoppeliaSim软件搭建了机械臂孪生仿真平台并开展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检测方法具有抓取精度高、稳定性强及可靠性高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械臂 路径规划 数字孪生 碰撞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构性和解耦性轮腿式机械腿构型综合方法
10
作者 潘武星 李瑞琴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658-2666,共9页
基于螺旋理论和可重构机构运动分岔原理,综合出一组完全解耦的可重构轮腿式混联机械腿构型。根据机械腿轮、腿模式自由度需求,分析了机械腿轮腿变换机理,进而综合和筛选出5种主运动支链。基于轮腿变换机理,提出约束支链布局原理和方案,... 基于螺旋理论和可重构机构运动分岔原理,综合出一组完全解耦的可重构轮腿式混联机械腿构型。根据机械腿轮、腿模式自由度需求,分析了机械腿轮腿变换机理,进而综合和筛选出5种主运动支链。基于轮腿变换机理,提出约束支链布局原理和方案,基于螺旋理论构造约束支链,根据主运动支链及约束支链几何条件,进行运动副轴线变换及运动副分解、组合,最终得到134种约束支链。基于并联机构运动解耦概念,导出驱动副选取条件,确定各约束支链上的驱动副位置。通过实例验证机械腿的可重构性和解耦性。研究结果表明:综合出的机械腿基于约束奇异实现轮腿模式切换,减少了构态变换所需的时间消耗,使模式切换更加高效;由于结构约束的存在,轮式运动时,无需锁死与腿模式运动相关的关节,减少了能量消耗及驱动控制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腿式机械腿 构型综合 约束支链 可重构性 解耦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Si元素的添加对Cu-7Sn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樊文欣 高阳 +5 位作者 王鹏飞 陈燕 原霞 彭丽军 付亚波 张忠涛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5,共11页
在传统的固溶强化型Cu-7Sn合金的基础上,通过相图热力学和第一性原理结果对合金化成分及热处理制度进行设计,探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合金的物相组成,并对材料的微观组织演变进行表征。通过分析不同合金成分及温度条件下的物相组成,设计并... 在传统的固溶强化型Cu-7Sn合金的基础上,通过相图热力学和第一性原理结果对合金化成分及热处理制度进行设计,探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合金的物相组成,并对材料的微观组织演变进行表征。通过分析不同合金成分及温度条件下的物相组成,设计并制备出一种新型沉淀强化型Cu-7Sn-1Ni-0.4Si合金。研究表明,根据相图及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将Ni和Si元素作为合金化元素,采用熔铸法制备的Cu-7Sn-1Ni-0.4Si合金,在850℃条件下进行3 h的固溶处理及400℃条件下进行5 h的时效处理后,大量δ-Ni2Si相析出,显著提升了合金的力学性能。此时,合金的维氏硬度、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可达160.7 HV、550 MPa和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7Sn合金 热处理 析出相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式薄膜应变传感器的铣削力测量刀具系统结构设计与优化
12
作者 闫旭辉 宋相弢 武文革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0-148,共9页
为提高铣削过程中测力系统的灵敏度,提出一种具有弹性梁结构的铣削力测量刀具系统。建立弹性梁的简化力学模型,研究3种铣削力分量作用下弹性梁的应变与力的关系,为后续铣削力测量刀具系统标定试验提供指导。铣削力测量刀具系统由基底、... 为提高铣削过程中测力系统的灵敏度,提出一种具有弹性梁结构的铣削力测量刀具系统。建立弹性梁的简化力学模型,研究3种铣削力分量作用下弹性梁的应变与力的关系,为后续铣削力测量刀具系统标定试验提供指导。铣削力测量刀具系统由基底、过渡层、绝缘层和电阻栅等构成,薄膜应变传感器在该系统中处于中心位置,电阻栅对薄膜应变传感器的性能影响尤为显著。为进一步提高薄膜应变传感器的灵敏度,对基底、过渡层、绝缘层和电阻栅的形状进行优化研究。设计一种新型薄膜应变传感器,该传感器由绝缘层和两端支承在过渡层上的电阻栅构成。针对薄膜应变传感器湿蚀刻过程的流程展开研究,并获得样品。用超景深显微镜、共聚焦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传感器样品的表面微观形貌。可以看出,电阻栅图边界整齐且尺寸精度高,基本达到设计的预期效果。在搭建的实验平台上对样品的电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与普通薄膜应变传感器相比,样品的应变系数GF提高约60.2%,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应变传感器 铣削力 湿蚀刻工艺 性能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脚踝康复4-UCU/RRC并联机构的运动学分析及优化设计
13
作者 李清 齐青华 任毅明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43-1548,共6页
针对踝关节损伤,基于4-UCU/RRC并联机构提出一种具有3R1T运动性能的踝关节康复机构。应用螺旋理论对其自由度进行分析,并采用封闭矢量法分析位置逆解。利用SolidWorks进行构型建模,并导入Adams中对其进行运动学仿真,分析仿真结果,曲线平... 针对踝关节损伤,基于4-UCU/RRC并联机构提出一种具有3R1T运动性能的踝关节康复机构。应用螺旋理论对其自由度进行分析,并采用封闭矢量法分析位置逆解。利用SolidWorks进行构型建模,并导入Adams中对其进行运动学仿真,分析仿真结果,曲线平滑,且没有断点及突变点,结果表明该踝关节康复机构安全性强,稳定性好。利用Ansys对该康复机构进行静力学仿真分析,并对该踝关节康复机构进行优化设计,使康复机构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满足受损踝关节的康复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UCU/RRC 康复机构 踝关节 运动学 静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区激光熔化Inconel 718合金δ相析出演化及原位拉伸断裂机制
14
作者 郑留伟 种博文 +3 位作者 汪英芝 申蕾蕾 刘奋成 鲁辉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690-2704,共15页
采用选区激光熔化技术制备Inconel 718合金,并对沉积态试样进行固溶+双时效热处理。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分析热处理前后合金的微观组织演化,并利用装配于扫描电镜的原位拉伸测试平台对合金拉伸变形行为及裂纹扩展机制进行... 采用选区激光熔化技术制备Inconel 718合金,并对沉积态试样进行固溶+双时效热处理。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分析热处理前后合金的微观组织演化,并利用装配于扫描电镜的原位拉伸测试平台对合金拉伸变形行为及裂纹扩展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沉积态相比,经固溶+双时效后,合金的Laves相溶解,析出大量δ相,合金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提高了74.19%和41.35%,但伸长率明显下降;在原位拉伸变形过程中,主裂纹都以穿晶和沿晶两种方式扩展,但与沉积态相比,固溶+双时效态合金的沿晶裂纹占比明显增多。这主要是由于针状δ相在晶界附近的析出阻碍了位错运动,提高了合金的强度,但同时也增加了沿晶开裂的可能性,使试样裂纹倾向沿晶界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conel 718合金 原位拉伸 热处理 裂纹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弧形薄壁件ZL205A铣削加工变形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建翔 辛志杰 +3 位作者 鲁辉虎 沈兴全 李国栋 翟鹏远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8,共8页
目的针对弧形薄壁件加工变形的技术难题,以保证加工表面质量为出发点,确定合适的铣削参数,进而有效地控制变形。方法进行了以主轴转速、进给速度、铣削深度和铣削宽度为变量的四因素三水平正交铣削实验研究。运用综合平衡法,阐明了切削... 目的针对弧形薄壁件加工变形的技术难题,以保证加工表面质量为出发点,确定合适的铣削参数,进而有效地控制变形。方法进行了以主轴转速、进给速度、铣削深度和铣削宽度为变量的四因素三水平正交铣削实验研究。运用综合平衡法,阐明了切削参数对ZL205A板材加工变形、表面粗糙度和半径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极差分析法研究了铣削变量对工件变形和表面粗糙度影响的显著性。结果在进行铣削加工时,针对铝合金薄壁件的翘曲变形、半径和表面粗糙度3个测量指标进行实验研究,发现进给速度对3个测量指标的影响最显著,当进给速度为480 mm/min时,翘曲变形最小、半径变化最小,综合考虑3项测量指标后,认为480 mm/min的进给速度为理想进给速度;当主轴转速为1500 r/min时,在控制表面粗糙度和工件半径方面表现最佳,虽然主轴转速在对翘曲变形影响方面并非主导因素,但是综合考虑1500 r/min为最优的主轴转速;当铣削宽度为5 mm时,可以有效减少翘曲变形、局部变形,并优化表面粗糙度,是最佳的铣削宽度选择。相对于其他参数,铣削深度对变形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较小。从减少变形的目的出发,选择0.7 mm作为铣削深度,此时在变形控制方面达到最优效果。结论在主轴转速为1500 r/min、进给速度为480 mm/min、铣削深度为0.7 mm、铣削宽度为5 mm的铣削参数组合下,薄壁件的翘曲变形和表面粗糙度值最低。优化后的参数组合为薄壁件的铣削加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L205A 弧形薄壁件 表面质量 加工变形 铣削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哈里斯鹰算法的机器人路径规划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白宇鑫 陈振亚 +3 位作者 石瑞涛 苏蔚涛 马卓强 杨尚进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42-752,共11页
为提升哈里斯鹰优化算法收敛精度,解决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迭代混沌精英反向学习和黄金正弦策略的哈里斯鹰优化算法(gold sine HHO,GSHHO)。利用无限迭代混沌映射初始化种群,运用精英反向学习策略筛选优质种群,提高种... 为提升哈里斯鹰优化算法收敛精度,解决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迭代混沌精英反向学习和黄金正弦策略的哈里斯鹰优化算法(gold sine HHO,GSHHO)。利用无限迭代混沌映射初始化种群,运用精英反向学习策略筛选优质种群,提高种群质量,增强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使用一种收敛因子调整策略重新计算猎物能量,平衡算法的全局探索和局部开发能力;在哈里斯鹰的开发阶段引入黄金正弦策略,替换原有的位置更新方法,提升算法的局部开发能力;在9个测试函数和不同规模的栅格地图上评估GSHHO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GSHHO在不同测试函数中具有较好的寻优精度和稳定性能,在2次机器人路径规划中路径长度较原始HHO算法分别减少4.4%、3.17%,稳定性分别提升52.98%、63.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里斯鹰优化算法 迭代混沌 精英反向学习 黄金正弦算法 栅格法 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电陶瓷驱动的二维精密定位平台设计及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杜健 祝锡晶 李婧 《工程设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9-207,共9页
为解决柔性精密定位平台位移放大倍数小、输出刚度低以及运动耦合位移过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电陶瓷驱动的二维精密定位平台。首先,利用模块法、弹性梁理论及柔度矩阵法对精密定位平台进行了静力学建模,并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对其进... 为解决柔性精密定位平台位移放大倍数小、输出刚度低以及运动耦合位移过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电陶瓷驱动的二维精密定位平台。首先,利用模块法、弹性梁理论及柔度矩阵法对精密定位平台进行了静力学建模,并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对其进行了动力学建模。然后,采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精密定位平台的位移放大倍数、输出刚度、耦合位移和固有频率进行了有限元仿真。最后,通过搭建精密定位平台实验装置来测试其性能参数,并与有限元仿真结果和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了精密定位平台静力学模型及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表明所设计的精密定位平台具有位移放大倍数大、输出刚度高及解耦性能强的优点。研究结果为柔性精密定位平台实现大行程位移输出和良好的解耦能力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定位平台 有限元仿真 固有频率 输出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CPS/S踝关节康复机器人运动/力性能分析与试验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辉 郭文孝 +2 位作者 郭辉 杨云 李瑞琴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122,共10页
在我国,踝关节康复机器人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为替代传统的人工康复训练模式,提出一种基于3-CPS/S并联机构的踝关节康复机器人。使用旋量理论建立机构的数学模型,推导的到机构的输入/输出运动旋量及传递/约束力旋量;通过闭环矢量法得... 在我国,踝关节康复机器人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为替代传统的人工康复训练模式,提出一种基于3-CPS/S并联机构的踝关节康复机器人。使用旋量理论建立机构的数学模型,推导的到机构的输入/输出运动旋量及传递/约束力旋量;通过闭环矢量法得到机构的位置逆解方程;采用能效系数法推导并求解得到机构的局部传递指标;分析旋量的物理意义,计算机构的奇异位形;利用ADAMS进行动力学仿真,探索动平台运动速度与驱动力的相关性;最后搭建试验样机,由插值函数驱动机构运动。结果表明:CPS支链的输入传递指标始终为1,局部传递指标只与输出传递指标有关,且合适的设计参数能够显著改善机构的局部传递指标;3-CPS/S并联机构在工作空间内不存在奇异位形;动平台在由单一/复合运动过渡时,应缓慢进行加速/减速,以减少驱动器加速度的突变;样机够实现带动患肢进行康复训练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康复机器人 并联机构 局部传递指标 奇异位形 动力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产品三维广义参数化设计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6
19
作者 秦慧斌 侯志利 +2 位作者 王宗彦 李晓宏 王建正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4-57,共4页
分析了目前三维参数化设计的现状,指出了其存在的不足。论述了机械产品三维广义参数化设计的内涵、设计步骤和关键技术。采用机械产品三维广义参数化设计技术,基于三维设计平台开发了桥式起重机桥架的三维参数化设计系统,并成功地应用... 分析了目前三维参数化设计的现状,指出了其存在的不足。论述了机械产品三维广义参数化设计的内涵、设计步骤和关键技术。采用机械产品三维广义参数化设计技术,基于三维设计平台开发了桥式起重机桥架的三维参数化设计系统,并成功地应用于桥式起重机桥架的快速系列设计,使设计效率和图纸设计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快速响应了个性化的市场需求。对其他行业机械产品的快速系列设计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模块化 产品主模型 参数化有限元分析 工程图自动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产品三维参数化变型设计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1
20
作者 赵利平 秦慧斌 王宗彦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54-1157,共4页
分析了目前机械产品三维参数化变型设计的现状,指出了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模块划分、设计计算、参数化变型设计、有限元分析、工程图自动调整的机械产品闭环设计步骤。论述了机械产品三维参数化变型设计的内涵和关键技术。基于主流三维... 分析了目前机械产品三维参数化变型设计的现状,指出了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模块划分、设计计算、参数化变型设计、有限元分析、工程图自动调整的机械产品闭环设计步骤。论述了机械产品三维参数化变型设计的内涵和关键技术。基于主流三维CAD软件平台,开发企业级基础组件,提供专用产品及零部件模块的三维参数化变型设计软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参数化 变型设计 闭环设计 工程图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