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孪尾型丙烯酰胺的HAPAM在新胶束聚合体系中的制备及其疏水缔合性 被引量:10
1
作者 郭浩鹏 高保娇 +1 位作者 章艳 汪剑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7-122,146,共7页
以表面活性单体2-丙烯酰胺基十二烷磺酸钠(NaAMC12S)为表面活性剂构建了新的胶束共聚合体系,实施了丙烯酰胺(AM)与N,N-二正十二烷基丙烯酰胺(DiC12AM)的胶束共聚合,制备了含孪尾型丙烯酰胺的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HAPAM),该聚合物为三元... 以表面活性单体2-丙烯酰胺基十二烷磺酸钠(NaAMC12S)为表面活性剂构建了新的胶束共聚合体系,实施了丙烯酰胺(AM)与N,N-二正十二烷基丙烯酰胺(DiC12AM)的胶束共聚合,制备了含孪尾型丙烯酰胺的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HAPAM),该聚合物为三元共聚物DiC12AM/NaAMC12S/AM。通过控制共聚合条件,制得了微结构系列变化的共聚物;采用红外光谱法表征了三元共聚物的化学结构,用荧光探针法与表观粘度法重点研究了共聚物DiC12AM/NaAMC12S/AM的大分子链微结构与其疏水缔合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新胶束共聚合体系大大简化了胶束的共聚合操作,而且由于表面活性单体进入共聚物主链,使三元共聚物DiC12AM/NaAMC12S/AM具有更强的疏水缔合性。与由单尾型丙烯酰胺N-正十二烷基丙烯酰胺(C12AM)为疏水单体制备的HAPAM相比,由DiC12AM制得的HAPAM疏水缔合性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 胶束共聚合 表面活性单体 孪尾型丙烯酰胺 疏水缔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制备接枝型分子印迹膜构建农药电位型电化学传感器及其检测性能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刘海 孙世雄 +1 位作者 杜瑞奎 高保娇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26-1133,共8页
基于分子设计,以氯甲基化聚砜(CMPSF)为基膜,阴离子单体对苯乙烯磺酸钠(SSS)为功能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在表面引发体系-NH2/S2O2-8的作用下,采用"接枝聚合与分子印迹同步进行"的分子表面印迹新技术,制备... 基于分子设计,以氯甲基化聚砜(CMPSF)为基膜,阴离子单体对苯乙烯磺酸钠(SSS)为功能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在表面引发体系-NH2/S2O2-8的作用下,采用"接枝聚合与分子印迹同步进行"的分子表面印迹新技术,制备了接枝型农药抗蚜威分子印迹膜(MIM)。采用红外光谱(FITR)和光学显微镜(OM)对该分子印迹膜进行表征,通过等温结合实验与竞争吸附实验,考察了抗蚜威分子印迹膜的分子识别性能与机理。以该印迹膜作为敏感膜,构建了抗蚜威电位型传感器,并对其检测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接枝型印迹膜对模板抗蚜威分子具有特异的识别选择性和优良的结合亲和性,结合容量高达92μg/cm2,相对于分子结构与抗蚜威相似的阿特拉津,印迹膜对抗蚜威的选择性系数为4.537。在p H 4.0的水介质中,传感器膜电极的电位响应与抗蚜威浓度对数在1.0×10-6~1.0×10-3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其检出限为2.5×10-8mol/L;以抗蚜威分子印迹膜为敏感膜所构建的电位型传感器,其构建过程简捷,检测灵敏准确,电位响应快速(t〈10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膜 分子识别选择性 聚砜 对苯乙烯磺酸钠 抗蚜威 电位型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价键力在化学键合法固定辣根过氧化酶过程中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4
3
作者 雷青娟 高保娇 张正国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697-2704,共8页
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接枝聚合在微米级硅胶微粒表面,又通过环氧基团的开环反应将乙二胺(EDA)键合在接枝微粒表面,制备了双助能复合载体EDA-PGMA/SiO_2,通过共价偶联法实施了辣根过氧化酶(HRP)的固定化.本文重点考察静电相互作... 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接枝聚合在微米级硅胶微粒表面,又通过环氧基团的开环反应将乙二胺(EDA)键合在接枝微粒表面,制备了双助能复合载体EDA-PGMA/SiO_2,通过共价偶联法实施了辣根过氧化酶(HRP)的固定化.本文重点考察静电相互作用与疏水相互作用两种次价键力在共价键合法固定HRP过程中的作用,探讨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水介质中,复合载体EDA-PGMA/SiO_2表面胺基的质子化作用,使载体微粒的ζ电位在较大的pH范围内保持正值;当介质的pH=8.5,大于HRP的等电点时,酶蛋白与载体之间所产生的强静电相互作用会显著促进HRP的固定化;EDA的键合率在30%附近的载体,静电相互作用对固酶的促进作用最强,固定化酶的偶联率与比活力具有最高值.疏水相互作用对化学法固定辣根过氧化酶也会产生明显的作用,当以接枝微粒PGMA/SiO_2为载体时,增大NaCl浓度,可有效促进酶蛋白与载体之间的疏水相互作用,提高固定化酶的偶联率与比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根过氧化酶 固定化酶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复合载体 静电相互作用 疏水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饱和聚酯树脂BPO/DMA固化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陈剑楠 李玲 董凤云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06-207,共2页
采用过氧化苯甲酰/N,N-二甲基苯胺(DMA)固化体系室温条件下对不饱和聚酯树脂(UPR)进行固化,可以降低常用的过氧化酮/钴盐体系的危险性。研究了BPO用量为2%时常压条件下改变促进剂N,N-二甲基苯胺用量对不饱和聚酯树脂凝胶和固化特性及后... 采用过氧化苯甲酰/N,N-二甲基苯胺(DMA)固化体系室温条件下对不饱和聚酯树脂(UPR)进行固化,可以降低常用的过氧化酮/钴盐体系的危险性。研究了BPO用量为2%时常压条件下改变促进剂N,N-二甲基苯胺用量对不饱和聚酯树脂凝胶和固化特性及后处理对固化物性能的影响,得出不饱和聚酯树脂∶过氧化苯甲酰∶N,N-二甲基苯胺最佳比为100∶2.0∶0.2,力学性能最好、吸水性低;后处理会较大程度的改善固化物的力学性能和吸水性,弯曲强度提高约50%,吸水率降低约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饱和聚酯树脂 N N-二甲基苯胺 室温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聚苯乙烯微球的表面化学改性及吡啶基卟啉的固载化 被引量:4
5
作者 田鹏 高保娇 张妍妍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76-1380,共5页
以无致癌毒性的1,4-二氯甲氧基丁烷为氯甲基化试剂,先将交联聚苯乙烯(CPS)微球氯甲基化,制得氯甲基化微球CMCPS。然后使微球CMCPS与4-吡啶甲醛进行季铵化反应,将4-吡啶甲醛键合到CPS微球表面,制得键合吡啶甲醛(PyAL)的改性微球PyAL-CPS... 以无致癌毒性的1,4-二氯甲氧基丁烷为氯甲基化试剂,先将交联聚苯乙烯(CPS)微球氯甲基化,制得氯甲基化微球CMCPS。然后使微球CMCPS与4-吡啶甲醛进行季铵化反应,将4-吡啶甲醛键合到CPS微球表面,制得键合吡啶甲醛(PyAL)的改性微球PyAL-CPS。考察了主要反应条件对季铵化反应的影响,最终确定季铵化反应的优化条件:溶剂CCl4,反应温度60℃,最后使改性微球PyAL-CPS、4-吡啶甲醛及吡咯在固-液界面上进行Adler反应,形成固载吡啶基卟啉(PyP)的微球PyP-CPS。用IR和UV-Vis以及Zn2+配合物生成法表征了微球PyP-CPS的形成及负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苯乙烯微球 吡啶甲醛 季铵化反应 吡啶基卟啉 固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接枝微球CPVA-g-PMAA与酮洛芬分子间的氢键相互作用构建结肠定位释药体系 被引量:1
6
作者 雷青娟 高保娇 张正国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2-247,共6页
通过表面引发接枝聚合,在交联聚乙烯醇(CPVA)微球表面实施了甲基丙烯酸(MAA)的表面引发接枝聚合,制备了高接枝度的接枝微球CPVA-g-PMAA。利用接枝微球CPVA-g-PMAA与酮洛芬(KPF)主-客体之间的氢键相互作用构建结肠定位释药体系。分析了... 通过表面引发接枝聚合,在交联聚乙烯醇(CPVA)微球表面实施了甲基丙烯酸(MAA)的表面引发接枝聚合,制备了高接枝度的接枝微球CPVA-g-PMAA。利用接枝微球CPVA-g-PMAA与酮洛芬(KPF)主-客体之间的氢键相互作用构建结肠定位释药体系。分析了接枝微球CPVA-g-PMAA对KPF的吸附(载药)性能与吸附机理,深入研究了载药微球在不同pH介质中的释放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在酸性介质中,受主-客体之间强氢键作用的驱动,接枝微球CPVA-g-PMAA对KPF分子表现出强吸附能力,吸附容量接近10mg/g,可实现有效载药。载药微球的释药行为具有强烈的pH依赖性,在pH=1的介质中,释药程度很低;而在pH=7.4的介质中,则发生突释,表现出良好的结肠定位释放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微球 酮洛芬 氢键相互作用 pH依赖性 结肠定位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分散体系的制备 被引量:3
7
作者 申辉 王久芬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30-31,35,共3页
用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改性环氧丙烯酸酯,制备了聚氨酯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分散体系。随着分散体中聚氨酯丙烯酸酯浓度的增加,体系稳定性增加,当其浓度达到30%时,可制得稳定的分散体系。这种分散体系可作为一种紫外光固化水性涂料,其... 用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改性环氧丙烯酸酯,制备了聚氨酯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分散体系。随着分散体中聚氨酯丙烯酸酯浓度的增加,体系稳定性增加,当其浓度达到30%时,可制得稳定的分散体系。这种分散体系可作为一种紫外光固化水性涂料,其涂膜的耐磨性、柔韧性都比环氧丙烯酸酯涂膜增强,而硬度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丙烯酸酯 阴离子型聚氨酯丙烯酸酯 水性涂料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燃速发射药的原理与实现方法 被引量:52
8
作者 萧忠良 贺增弟 +2 位作者 刘幼平 马忠亮 吕秉峰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1期25-27,共3页
根据身管武器内弹道特点,提出了变燃速发射药的概念,论述了基本原理和实现该原理的技术方法。采用内层为高燃速发射药,外层为低燃速发射药,达到变燃速的目的。实验证明,两层结构的变燃速发射药具有所希望的能量释放规律,表现出很好的渐... 根据身管武器内弹道特点,提出了变燃速发射药的概念,论述了基本原理和实现该原理的技术方法。采用内层为高燃速发射药,外层为低燃速发射药,达到变燃速的目的。实验证明,两层结构的变燃速发射药具有所希望的能量释放规律,表现出很好的渐增性燃烧。变燃速发射同时还具有高能量、普遍适应性、高安全性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发射药 变燃速发射药 装药设计 燃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DNI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9
作者 刘慧君 曹端林 +1 位作者 李永祥 王建龙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69-272,共4页
综述了高能不敏感单质炸药———2,4-二硝基咪唑的两种合成方法:2-硝基咪唑硝化法、1,4-二硝基咪唑(1,4-DNI)的热重排法;详细介绍了其热分解性能、晶体结构特征、爆炸性能、摩擦感度、撞击感度等方面的性能;简述了其在合成和含能材料方... 综述了高能不敏感单质炸药———2,4-二硝基咪唑的两种合成方法:2-硝基咪唑硝化法、1,4-二硝基咪唑(1,4-DNI)的热重排法;详细介绍了其热分解性能、晶体结构特征、爆炸性能、摩擦感度、撞击感度等方面的性能;简述了其在合成和含能材料方面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含能材料 2 4-硝基咪唑(2 4-DNI) 合成方法 不敏感单质炸药 综述 研究进展 硝基咪唑 爆炸性能 单质炸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氯甲基化聚苯乙烯交联微球的新方法 被引量:44
10
作者 申艳玲 杨云峰 +1 位作者 高保娇 李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80-583,共4页
使用Lewis酸催化剂,用自制的氯甲基化试剂1,4-二氯甲氧基丁烷(BCMB),在室温下对聚苯乙烯交联微球(白球)进行氯甲基化反应,制得了氯含量接近17%的氯甲基化聚苯乙烯交联微球(氯球);通过红外光谱法与佛尔哈德分析法表征了产物的化学结构与... 使用Lewis酸催化剂,用自制的氯甲基化试剂1,4-二氯甲氧基丁烷(BCMB),在室温下对聚苯乙烯交联微球(白球)进行氯甲基化反应,制得了氯含量接近17%的氯甲基化聚苯乙烯交联微球(氯球);通过红外光谱法与佛尔哈德分析法表征了产物的化学结构与组成;考察了各种因素对氯甲基化反应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各种因素对白球氯甲基化过程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1)影响白球的氯甲基化程度;(2)抑制或促进分子链之间通过Friedel-Crafts反应进一步交联,影响微球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1 4-二氯甲氧基丁烷 氯甲基化聚苯乙烯交联微球 氯甲基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盐萃取精馏分离醋酸甲酯-甲醇二元恒沸物 被引量:33
11
作者 赵林秀 王小燕 +1 位作者 崔建兰 曹端林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4-147,共4页
用改进的O thm er汽液平衡釜测定了0.101 3M Pa下醋酸甲酯-甲醇体系在萃取剂和盐存在下的相对挥发度,测定了全浓度范围的汽液平衡数据,并进行了加盐萃取精馏工艺的实验。结果表明,水作为萃取剂,加入醋酸钾,可提高醋酸甲酯-甲醇体系的相... 用改进的O thm er汽液平衡釜测定了0.101 3M Pa下醋酸甲酯-甲醇体系在萃取剂和盐存在下的相对挥发度,测定了全浓度范围的汽液平衡数据,并进行了加盐萃取精馏工艺的实验。结果表明,水作为萃取剂,加入醋酸钾,可提高醋酸甲酯-甲醇体系的相对挥发度,加盐萃取精馏比普通的萃取精馏有优势,当溶剂体积比为1∶1时,萃取精馏塔塔顶采出的醋酸甲酯的质量分数可达到99%以上,萃取剂回收率达98%,盐可以全部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甲酯-甲醇 恒沸物 萃取精馏 汽液平衡 相对挥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液体模塑成型技术(LCM)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2
作者 张彦飞 刘亚青 +1 位作者 杜瑞奎 代建学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1-35,共5页
LCM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类复合材料成型技术。它的出现打破了长久以来高性能复合材料必然具有制造成本高的惯例,为高性能复合材料开辟了广阔的应用领域。LCM工艺技术是先进复合材料低成本制备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是现在复合材料领域研... LCM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类复合材料成型技术。它的出现打破了长久以来高性能复合材料必然具有制造成本高的惯例,为高性能复合材料开辟了广阔的应用领域。LCM工艺技术是先进复合材料低成本制备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是现在复合材料领域研究的重点。LCM成型技术主要包括:RTM、VARTM、SCRIMP、RFI、SRIM。主要综述了这几种常见的LCM工艺各自的发展现状、成型原理、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型技术 研究进展 高性能复合材料 模塑 液体 先进复合材料 SCRIMP LCM 制造成本 应用领域 发展方向 制备技术 工艺技术 SRIM 成型原理 解决对策 RTM RF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氧基取代聚磷腈合成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24
13
作者 刘亚青 赵贵哲 朱福田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0-93,共4页
根据三聚氯化磷腈和四聚氯化磷腈开环聚合反应条件的不同 ,以环状氯化磷腈混合物为起始原料 ,采用溶液聚合法 ,合成聚二氯磷腈 ,三聚体的单程转化率为 6 0 %左右 ,总转化率接近 10 0 % ;然后以三乙胺为缚酸剂 ,使高聚氯化磷腈直接与酚... 根据三聚氯化磷腈和四聚氯化磷腈开环聚合反应条件的不同 ,以环状氯化磷腈混合物为起始原料 ,采用溶液聚合法 ,合成聚二氯磷腈 ,三聚体的单程转化率为 6 0 %左右 ,总转化率接近 10 0 % ;然后以三乙胺为缚酸剂 ,使高聚氯化磷腈直接与酚类化合物进行取代反应 ,合成了标题高聚物。测定了它的红外光吸收谱 ,用凝胶渗透色谱法 (GPC)测定了其分子量大小及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 聚磷腈 合成方法 转化率 取代 缚酸剂 芳氧基 开环聚合反应 三聚体 光吸收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单体NaAMC_(14)S的胶束化行为对共聚合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23
14
作者 于亚明 王中华 +1 位作者 高保娇 王蕊欣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96-501,共6页
测定了表面活性单体2-丙烯酰胺基十四烷磺酸钠(NaAMC14S)的Krafft点与不同温度下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使NaAMC14S的浓度分别处于cmc上下,实施了NaAMC14S与丙烯酰胺(AM)的水溶液共聚合.用复合电导滴定法测定了共聚物的组成,用差示扫描量... 测定了表面活性单体2-丙烯酰胺基十四烷磺酸钠(NaAMC14S)的Krafft点与不同温度下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使NaAMC14S的浓度分别处于cmc上下,实施了NaAMC14S与丙烯酰胺(AM)的水溶液共聚合.用复合电导滴定法测定了共聚物的组成,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了共聚物的热行为,采用荧光探针芘测定了共聚物水溶液的疏水缔合性,重点探索了在临界胶束浓度上下NaAMC14S与AM的共聚合机理.实验结果表明,NaAMC14S的胶束化行为对共聚合过程有很大的影响,当NaAMC14S在临界胶束浓度以上与AM共聚合时,遵循的是一种微嵌段共聚合的模式,聚合过程中共聚物的组成随转化率大幅度地变化;当NaAMC14S在临界胶束浓度以下与AM共聚合时,进行的是无规共聚合,聚合过程中聚合物的组成随时间变化比较缓慢;DSC的测试与荧光探针法的测定结果证实了上述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单体 胶束化行为 临界胶束浓度 共聚合机理 丙烯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燃速发射药的低温感性能 被引量:19
15
作者 贺增弟 刘幼平 +2 位作者 马忠亮 吕秉峰 萧忠良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1期65-67,共3页
根据银纹厚度随温度的变化,改变火药燃烧面和建立一个补偿系统,使变燃速发射药具有低温度系数。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变燃速发射药的微观结构,观察到外层的银纹和银纹厚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通过密闭爆发器实验,对发射药高、低、常温的燃烧... 根据银纹厚度随温度的变化,改变火药燃烧面和建立一个补偿系统,使变燃速发射药具有低温度系数。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变燃速发射药的微观结构,观察到外层的银纹和银纹厚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通过密闭爆发器实验,对发射药高、低、常温的燃烧性能进行了对比;在30mm火炮上进行内弹道试验,观察其温度系数的变化。结果表明,银纹厚度随温度的变化改变火药的燃烧面积,从而改变了变燃速发射药的气体生成速率;变燃速发射药高、低、常温燃烧性能变化不大;变燃速发射药具有较低的温度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发射药 低温度系数 变燃速发射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束催化作用下实现聚苯乙烯的氯甲基化 被引量:17
16
作者 刘启发 高保娇 +1 位作者 杨云峰 安富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80-385,共6页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胶束溶液对聚苯乙烯四氯化碳溶液的增溶性能;用胶束催化法实现了聚苯乙烯的氯甲基化,用红外光谱法和佛尔哈德法表征了氯甲基化聚苯乙烯的化学结构与组成;通过比较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及结构不...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胶束溶液对聚苯乙烯四氯化碳溶液的增溶性能;用胶束催化法实现了聚苯乙烯的氯甲基化,用红外光谱法和佛尔哈德法表征了氯甲基化聚苯乙烯的化学结构与组成;通过比较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及结构不同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催化效果,探索了胶束催化的作用机理,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结构对催化作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胶束溶液可增溶聚苯乙烯的四氯化碳溶液,随着四氯化碳在胶束中的增溶,聚苯乙烯可转移至表面活性剂的胶束中;胶束催化是实现聚苯乙烯的氯甲基化的有效途经,仅用3.35 g/L的十六甲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于65℃,5 h内即可使聚苯乙烯大分子链中的苯环氯甲基化程度达到37%;聚苯乙烯与甲醛、氯化氢的反应过程由亲电取代和亲核取代串联而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比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催化作用更加有效,说明亲核取代是慢步骤;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疏水链越长,对聚苯乙烯的增溶效果越好,催化作用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氯甲基化 胶束催化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新型载体PEI/SiO_2的制备及其特性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旭朋 高保娇 +1 位作者 郭建峰 张丽萍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67-1172,共6页
通过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媒介,将聚乙烯亚胺(PEI)化学偶联在硅胶微粒表面,制备了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的新型复合载体PEI/SiO2,最终制得了活性高且稳定性好的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通过测定复合载体表面PEI的偶合量,考察了各种... 通过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媒介,将聚乙烯亚胺(PEI)化学偶联在硅胶微粒表面,制备了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的新型复合载体PEI/SiO2,最终制得了活性高且稳定性好的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通过测定复合载体表面PEI的偶合量,考察了各种反应条件对复合载体制备的影响规律;通过红外光谱与电导滴定法测定,对复合载体表面的化学结构与组成进行了表征;为探索复合载体PEI/SiO2固定化酶的作用机理,测定了复合载体在固定化酶前的ζ电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氯丙基硅烷偶联剂的媒介,聚胺大分子PEI可以充分地被化学偶联在SiO2表面,键合量可达到15%.偶联反应的适宜条件:反应温度90~94℃;反应时间5h;PEI的质量浓度0.45~0.50g/mL.由于PEI分子链中含有大量氨基,少量的共价键联与大量的物理吸附相结合,既可使青霉素酰化酶被快速稳定地固定化,又能很好地保持酶的构象,使其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与活力回收率,而且具有良好的连续操作稳定性,重复使用15次,固定化酶的活性可稳定地保持在初活性的87.5%水平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亚胺 硅胶 复合载体 青霉素酰化酶 固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氨二乙酸型复合材料IDAA-PGMA/SiO_2对重金属及稀土离子的吸附行为与吸附热力学 被引量:8
18
作者 姜桂明 高保娇 +1 位作者 许文梅 王晓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74-1481,共8页
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接枝于硅胶微粒表面,制得了接枝微粒PGMA/SiO2;使亚氨二乙酸(IDAA)与接枝PGMA的环氧基团发生开环反应,从而将亚氨二乙酸基团引入接枝微粒表面,制得了复合螯合微粒材料IDAA-PGMA/SiO2.本文研究了IDAA-PGMA/S... 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接枝于硅胶微粒表面,制得了接枝微粒PGMA/SiO2;使亚氨二乙酸(IDAA)与接枝PGMA的环氧基团发生开环反应,从而将亚氨二乙酸基团引入接枝微粒表面,制得了复合螯合微粒材料IDAA-PGMA/SiO2.本文研究了IDAA-PGMA/SiO2对重金属及稀土离子的螯合吸附行为,深入地研究了吸附机理与吸附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凭借亚氨二乙酸基团与重金属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与配位螯合作用的协同,复合微粒材料IDAA-PGMA/SiO2对重金属离子可产生强的螯合吸附作用,尤其对Pb2+离子表现出很强的螯合吸附能力,常温下吸附容量可达0.235g·g-1;IDAA-PGMA/SiO2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过程为一放热过程,且为焓驱动的过程,升高温度,吸附容量降低;对稀土离子的吸附过程则为熵驱动的过程;在可抑制金属离子水解的pH范围内,介质的pH值越高,IDAA-PGMA/SiO2的螯合吸附能力越强;IDAA-PGMA/SiO2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容量远高于对稀土离子的吸附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氨二乙酸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螯合吸附 重金属离子 稀土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氢氧化铝粉末的制备及其阻燃性能 被引量:15
19
作者 柳学义 刘亚青 卫芝贤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8-222,共5页
介绍了以硝酸铝、氢氧化钠为原料,用室温固相法制备了超细粉末氢氧化铝,并运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粒度分析仪及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对超细粉末进行了分析和表征;并将超细氢氧化铝和普通氢氧化铝在氯化丁基橡胶(CIIR)中作为阻燃... 介绍了以硝酸铝、氢氧化钠为原料,用室温固相法制备了超细粉末氢氧化铝,并运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粒度分析仪及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对超细粉末进行了分析和表征;并将超细氢氧化铝和普通氢氧化铝在氯化丁基橡胶(CIIR)中作为阻燃剂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案可行,纯度较好,应用在氯化丁基橡胶中的阻燃性有一定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粉末 室温固相法 制备 氯化丁基橡胶 阻燃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化羟乙基纤维素醚的合成与溶液性质 被引量:14
20
作者 梁亚琴 胡志勇 曹端林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13-215,共3页
以工业羟乙基纤维素(HEC)和N-(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GTA)为原料,在碱催化剂下干法制备不同取代度季铵盐型阳离子羟乙基纤维素醚。用均匀设计法优化合成条件,并通过蒙特卡罗模拟得到优化工艺条件,通过实验验证得到阳离子醚化试剂... 以工业羟乙基纤维素(HEC)和N-(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GTA)为原料,在碱催化剂下干法制备不同取代度季铵盐型阳离子羟乙基纤维素醚。用均匀设计法优化合成条件,并通过蒙特卡罗模拟得到优化工艺条件,通过实验验证得到阳离子醚化试剂的反应效率达到85%以上,取代度达到0.49。同时探讨了阳离子羟乙基纤维素醚(QHEC)在不同介质中的黏性行为。结果表明,阳离子羟乙基纤维素醚在纯水中具有典型的聚电解质黏性行为,随着QHEC浓度减小,比浓黏度增大。同一QHEC质量浓度下,NaCl溶液中QHEC的比浓黏度总大于KCl溶液中QHEC的比浓黏度;随着外加盐NaCl溶液浓度的增大,其比浓黏度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铵盐表面活性剂 阳离子羟乙基纤维素醚 干法制备 黏性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