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DBS插层与吸附协同增强片状镍钴氢氧化物的电化学性能
1
作者 刘志伟 武婵 +1 位作者 遆鑫森 刘有智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18,共8页
镍钴层状双氢氧化物(Ni-Co LDH)具有高的理论比容量与丰富的化学活性位点,但片状Ni-Co LDH存在比容量偏低、倍率性能较差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工作采用溶剂热法制备片状Ni-Co LDH电极材料,并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的水溶液为插层... 镍钴层状双氢氧化物(Ni-Co LDH)具有高的理论比容量与丰富的化学活性位点,但片状Ni-Co LDH存在比容量偏低、倍率性能较差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工作采用溶剂热法制备片状Ni-Co LDH电极材料,并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的水溶液为插层剂,重点探究液相插层改性前后电极材料的形貌、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SDBS插层与吸附双重作用能够扩大Ni-Co LDH的层间距,并增强电极材料的表面活性,进而加快电解质离子的扩散,提升其比容量和倍率性能;改性后的Ni-Co LDH比容量为677 C/g(1504 F/g,2 A/g),其容量保持率为72%(1~30 A/g),明显优于未改性的材料。此外,电化学动力学分析进一步表明,SDBS插层与吸附作用显著提升Ni-Co LDH电池型电极材料的容量贡献占比。最后,以改性Ni-Co LDH为正极材料,活性炭(AC)为负极材料,组装混合电容器,其在功率密度为363 W/kg时,具有46 Wh/kg的能量密度。本工作提出SDBS插层与吸附增强Ni-Co LDH电化学性能的思路,可为高性能电极材料的制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钴层状双氢氧化物 插层与吸附 电化学性能 混合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溶液中Mn(Ⅱ)/Mn(Ⅲ)电对的电化学氧化动力学研究
2
作者 赵艳茹 陈志萍 +3 位作者 杨晓峰 王高 朱鹏强 张玉莹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6-391,共6页
Mn(Ⅱ)/Mn(Ⅲ)反应在化学发光检测、有机合成以及液流电池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其动力学特性尚未得到充分的认识和理解。本研究采用计时电量法测定硫酸溶液中不同温度不同阶跃电位下Mn(Ⅱ)氧化为Mn(Ⅲ)的标准反应速率常数k0(4.67... Mn(Ⅱ)/Mn(Ⅲ)反应在化学发光检测、有机合成以及液流电池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其动力学特性尚未得到充分的认识和理解。本研究采用计时电量法测定硫酸溶液中不同温度不同阶跃电位下Mn(Ⅱ)氧化为Mn(Ⅲ)的标准反应速率常数k0(4.67×10^(-5)m·s^(-1)-7.712×10^(-5)m·s^(-1)),并进一步求得表观活化能(20.84 kJ·mol^(-1))。此研究不仅为Mn(Ⅱ)/Mn(Ⅲ)电对及类似反应的电化学氧化动力学提供了新的方法,还为Mn(Ⅲ)的可控制备积累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Ⅱ)/Mn(Ⅲ) 计时电量法 扩散系数 反应速率常数 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沥青衍生碳纤维结构调控及电化学性能
3
作者 曹亚敏 赵佳辉 +3 位作者 岳鲁超 王建成 米杰 冯宇 《煤炭转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36,共11页
煤沥青因其来源广泛、碳含量高和高度芳香化等被认为是制备石墨化多孔炭的优良前驱体,然而煤沥青具有显著的热塑性特征,为基于其制备的碳电极材料的孔结构调控带来了显著挑战。因此,采用煤沥青四氢呋喃可溶物与聚丙烯腈混合物为前驱体,... 煤沥青因其来源广泛、碳含量高和高度芳香化等被认为是制备石墨化多孔炭的优良前驱体,然而煤沥青具有显著的热塑性特征,为基于其制备的碳电极材料的孔结构调控带来了显著挑战。因此,采用煤沥青四氢呋喃可溶物与聚丙烯腈混合物为前驱体,经静电纺丝、预氧化和活化-炭化共处理后,制备煤沥青衍生多孔碳纤维,系统研究了活化工艺(活化剂浓度、活化温度)对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活化工艺能有效平衡材料的比表面积和石墨化程度,其中活化剂浓度为3 mol/L,活化温度为800℃时制备的煤沥青衍生多孔碳纤维(A_(3)PCNF-800)具有1 627.2 m^(2)/g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无序度(I_(D)/I_(G)=1.09),其在0.5 A/g电流密度下表现出254.5 F/g的比电容,当电流密度提升到5 A/g时,样品的容量保持率可达84.7%。将其组装为对称式超级电容器后,在162.5 W/kg功率密度下能量密度最高可达16.6 Wh/kg,且在5 A/g下循环10 000次后电容保持率和库仑效率能分别达到97.05%和98.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沥青 超级电容器 多孔炭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对电化学剥离制备氧化石墨烯的影响
4
作者 张玉莹 杨晓峰 +3 位作者 王高 朱鹏强 赵艳茹 吴锐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4-188,共5页
以不同阴离子酸作为氧化步骤电解液,采用电化学剥离法制备氧化石墨烯。结果表明:SO_(4)^(2-)、NO_(3)^(-)和PO_(4)^(3-)这3种阴离子存在下均可制得氧化石墨烯。相同工艺条件下,当以硫酸为电解液时,SO_(4)^(2-)可通过促进生成·OH和... 以不同阴离子酸作为氧化步骤电解液,采用电化学剥离法制备氧化石墨烯。结果表明:SO_(4)^(2-)、NO_(3)^(-)和PO_(4)^(3-)这3种阴离子存在下均可制得氧化石墨烯。相同工艺条件下,当以硫酸为电解液时,SO_(4)^(2-)可通过促进生成·OH和降低石墨插层化合物表面张力生成氧化程度较高的氧化石墨烯。氧化石墨烯的氧化程度与其电容性能、循环稳定性和阻抗均呈正相关。硫酸作为电解液时制得的氧化石墨烯,在0.5A/g电流密度下比电容为30.5F/g,循环500圈后循环保持率为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 氧化石墨烯 氧化程度 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莓果渣花色苷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芷瑜 张天伟 +2 位作者 杨馥菡 李会珍 张志军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5-181,共7页
蓝莓果渣中的花色苷经超声辅助乙醇法进行提取,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提取的最优条件为料液比1∶30(g/mL)、pH 3.0、乙醇体积分数50%、超声时间30 min,然后利用大孔树脂对粗提得到的花色苷进行分离纯化,对比了XDA-6、LX-16、LX-41、LX-180S、... 蓝莓果渣中的花色苷经超声辅助乙醇法进行提取,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提取的最优条件为料液比1∶30(g/mL)、pH 3.0、乙醇体积分数50%、超声时间30 min,然后利用大孔树脂对粗提得到的花色苷进行分离纯化,对比了XDA-6、LX-16、LX-41、LX-180S、LK825、DM216种大孔树脂的吸附和解吸效果。结果表明,LK825型大孔树脂的吸附率和解吸率分别为90.36%、90.19%,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和较好的解吸性能,故选用LK825型大孔树脂进行纯化试验。LK825型大孔树脂静态试验的最优条件为吸附平衡时间7 h、解吸平衡时间5 h、提取液pH 3.0、解吸液pH 3.0、解吸液乙醇体积分数60%。动态试验的最优参数为上样流速1.0 mL/min、上样液体积22 BV、上样浓度1.0 mg/mL、洗脱流速1.5 mL/min、解吸液体积9 BV。纯化后蓝莓果渣花色苷的含量和色价分别是纯化前的12.8倍和17.9倍,纯度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果渣 花色苷 提取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极修饰材料的重金属离子电化学传感器
6
作者 丁莉峰 宋芋茹 +3 位作者 李强 师聪聪 王琦 王瑞虹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11,共7页
在传统检测重金属的基础上,电化分析法在检测重金属领域有着不可比拟的发展前景。将电化学传感器与电化学分析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为高效地检测重金属离子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电极的修饰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 在传统检测重金属的基础上,电化分析法在检测重金属领域有着不可比拟的发展前景。将电化学传感器与电化学分析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为高效地检测重金属离子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电极的修饰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着重从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碳纳米材料和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修饰电极对重金属离子的电化学传感器研究进展。通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实例,讨论了这些电极的设计和传感机理。最后,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离子 电化学传感器 电极修饰材料 电化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下HMX热分解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1
7
作者 陈芳 贾方硕 +3 位作者 陈瑶 李天浩 郭国琦 董羚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110,共6页
本文采用ReaxFF-lg反应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奥克托金(HMX)在六种不同温度下的初始反应热分解过程,验证了ReaxFF-lg势函数对HMX体系的适用性,计算了不同温度下HMX体系势能、总物种演化趋势、初始反应产物以及指前因子和活化能.结果表明,... 本文采用ReaxFF-lg反应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奥克托金(HMX)在六种不同温度下的初始反应热分解过程,验证了ReaxFF-lg势函数对HMX体系的适用性,计算了不同温度下HMX体系势能、总物种演化趋势、初始反应产物以及指前因子和活化能.结果表明,HMX热分解过程主要有三种初始分解机理:N-NO_(2)键的断裂,HONO的解离和主环上C-N键的断裂,计算得到的初始分解阶段活化能Ea和指前因子ln(A),与实验值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X 反应分子动力学(RMD) ReaxFF-lg 热分解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锌共晶溶剂中光催化合成DNAN
8
作者 梁栋 樊晓欣 +5 位作者 李柔静 李彦乐 朱泰胜 陈蓓 李永祥 朱娜 《火炸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39,I0005,共8页
以自制的硝酸锌共晶溶剂(nitro-DES)为硝化试剂,合成了Ag/g-C_(3)N_(4)光催化剂,在温和的非酸体系中与苯甲醚硝化反应制备得到二硝基苯甲醚(DNAN);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紫外光漫反射光谱(UV-Vis DRS)、红外光谱(IR)、扫描电子显微镜... 以自制的硝酸锌共晶溶剂(nitro-DES)为硝化试剂,合成了Ag/g-C_(3)N_(4)光催化剂,在温和的非酸体系中与苯甲醚硝化反应制备得到二硝基苯甲醚(DNAN);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紫外光漫反射光谱(UV-Vis DRS)、红外光谱(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与能量色散X射线(EDX)光谱等对Ag/g-C_(3)N_(4)光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对光催化硝化制备二硝基苯甲醚(DNAN)的机理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以等摩尔比配制的硝酸锌与氯化胆碱可自发形成一种低熔点的透明极性溶剂,便于可见光能量的输入与传递,同时提供硝化反应的硝基来源;贵金属的掺杂可显著提高C_(3)N_(4)的光催化活性,以氙灯模拟太阳光、反应温度为55℃、光照时间为3 h,即可使90%以上苯甲醚转化为DNAN,根据自由基抑制实验,推测其中涉及氮氧自由基为中间体的硝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化学 共晶溶剂 DES 硝酸锌 二硝基苯甲醚 DNAN 光催化 g-C_(3)N_(4) 熔铸炸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共熔溶剂用于生物质木质素提取的研究
9
作者 王敏 王烟霞 +5 位作者 刘伟 孙领民 赵江山 郭腾飞 王志刚 李伟伟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63,共6页
从低共熔溶剂的理化性质、低共熔溶剂用于木质素提取的分离依据、影响因素、强化手段及分离局限性等方面综述了低共熔溶剂提取木质素的研究现状,展望了低共熔溶剂在生物质木质素分离提取方面的应用前景。低共熔溶剂的黏度和密度受氢键... 从低共熔溶剂的理化性质、低共熔溶剂用于木质素提取的分离依据、影响因素、强化手段及分离局限性等方面综述了低共熔溶剂提取木质素的研究现状,展望了低共熔溶剂在生物质木质素分离提取方面的应用前景。低共熔溶剂的黏度和密度受氢键供体的含量、类型以及反应体系温度等因素影响。降低黏度和密度可以提高溶剂与木质素-碳水化合物之间的传质效率,从而增强木质素的溶出效果。此外,木质素的提取率还与低共熔溶剂中官能团的种类和含量、酸碱性有关。利用低共熔溶剂的可设计性,根据性质参数筛选组成成分,并针对木质素分离体系设计溶剂,可提高木质素的提取率和品质。拓宽木质素来源,开展废弃生物质中木质素的提取研究,有助于实现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双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共熔溶剂 木质素提取 理化性质 分离局限性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棘混合油对小鼠慢性酒精肝损伤及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
10
作者 王芳 张滨 +6 位作者 张鑫 赵普润 李博文 霍乃蕊 祁曣槿 秦旭巍 郭建峰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49,共11页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特定脂肪酸比例的沙棘混合油对小鼠慢性酒精肝损伤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沙棘果油和沙棘籽油按一定比例配制成沙棘混合油,其中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比例为1∶1.41∶1.48。...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特定脂肪酸比例的沙棘混合油对小鼠慢性酒精肝损伤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沙棘果油和沙棘籽油按一定比例配制成沙棘混合油,其中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比例为1∶1.41∶1.48。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NC)组、乙醇模型(AC)组、混合油高剂量干预(HM)组(750 mg/kg bw)、混合油中剂量干预(MM)组(600 mg/kg bw)和混合油低剂量干预(LM)组(450 mg/kg bw),采用递增乙醇浓度灌胃方式造模6周后,测定肝功能、氧化应激及炎症因子等18个生化指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取小鼠粪便进行16S rRNA测序,分析肠道菌群多样性。[结果]与AC组相比,三个剂量沙棘混合油干预均能够显著改善慢性酒精摄入引起的肝脏脂肪变性,降低肝功能标志物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水平,降低肝总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及肝指数水平,降低肝丙二醛(MDA)、过氧化物酶(MPO)等氧化应激标志物及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降低了肝脏和粪便中总胆汁酸(TBA)水平;提高了肝脏高密度脂蛋白(HD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水平。其中MM组效果最好,HM组次之。肠道微生物组分析表明,慢性酒精暴露能降低小鼠肠道微生物β多样性,改变微生物组成与功能。沙棘混合油干预增加了菌群β多样性,在科水平上提高了Akkermansia、Ruminococcaceae等菌群丰度,降低了志贺氏菌病等功能丰度。[结论]SFA∶MUFA∶PUFA比例为1∶1.41∶1.48的沙棘混合油可以通过减缓抗氧化水平、炎症因子以及调节调节小鼠肠道菌群等多种方式有效缓解小鼠慢性酒精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定饱和度脂肪酸配制 沙棘混合油 慢性酒精肝损伤 肠道菌群 胆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硕士产教融合培养质量保障的问题及优化路径
11
作者 吴志远 王艳红 何兆红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27,共4页
产教融合培养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途径,对促进学生理论学习与专业实践相融合、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未来职业发展能力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当前,工程硕士产教融合培养质量保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课程建设对工程硕士产教融合培养... 产教融合培养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途径,对促进学生理论学习与专业实践相融合、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未来职业发展能力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当前,工程硕士产教融合培养质量保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课程建设对工程硕士产教融合培养质量保障不完善,专业实践对工程硕士产教融合培养质量保障不到位,双导师制对工程硕士产教融合培养质量保障不充分,产教协同育人质量保障及考评制度不健全。工程硕士产教融合培养质量保障的优化对策是,优化课程建设,改进培养方案;优化基地建设,提升育人实力;优化导师队伍,实行指导组制;优化制度建设,夯实管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硕士 产教融合 质量保障 课程建设 基地建设 双导师制 制度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蛋白基玉米黄色素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12
作者 高莉 杨俊燕 +5 位作者 赵英虎 季海霞 陈佳慧 郝媛 石英 郝瑞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5-74,共10页
为了改善玉米黄色素(maize yellow pigment,MYP)水溶性差、不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本实验以不同植物基蛋白(豌豆分离蛋白、火麻蛋白、大豆分离蛋白)和海藻酸钠两类材料结合作为复合壁材,以麦芽糊精为单一壁材分别制备MYP微胶囊,... 为了改善玉米黄色素(maize yellow pigment,MYP)水溶性差、不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本实验以不同植物基蛋白(豌豆分离蛋白、火麻蛋白、大豆分离蛋白)和海藻酸钠两类材料结合作为复合壁材,以麦芽糊精为单一壁材分别制备MYP微胶囊,对微胶囊的包埋效果、理化性质、粒径、热稳定性、微观结构、体外消化特性以及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价,并研究其对H_(2)O_(2)诱导的ARPE-19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MYP的微胶囊化可以提高其溶解度、生物利用度和抗氧化活性;微胶囊(MYP质量浓度在375~1 125μg/mL范围内)不影响ARPE-19细胞活力,并且在H_(2)O_(2)诱发氧化损伤模型中显示出更好的细胞抗氧化作用;3种壁材展现出不同的功能特性。与其他壁材相比,豌豆蛋白-海藻酸钠壁材的微胶囊有较高的包埋率、较低的含水量、较小尺寸,同时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黄色素 植物蛋白基 复凝聚法 壁材 微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La-Al尖晶石催化剂的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性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武文杰 冯阳 +5 位作者 王俊刚 陈从标 马中义 郗宏娟 侯博 杨晓峰 《洁净煤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4-144,共11页
在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MSR)反应中,Cu-Al尖晶石催化剂因具有低成本和高选择性的特点,使其成为该反应的理想催化剂,但其催化性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采取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和浸渍法制备了Cu-Al尖晶石催化剂,并将其用于MSR反应中。结... 在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MSR)反应中,Cu-Al尖晶石催化剂因具有低成本和高选择性的特点,使其成为该反应的理想催化剂,但其催化性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采取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和浸渍法制备了Cu-Al尖晶石催化剂,并将其用于MSR反应中。结果表明,共沉淀法制备的Cu-Al尖晶石催化剂在MSR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这是由于其比表面积最大,有利于活性位点的暴露。在此基础上,用不同摩尔分数的稀土元素La对共沉淀法制备的Cu-Al尖晶石催化剂进行了改性。结果表明,稀土元素La的引入不仅能进一步提升催化剂的比表面积,还会导致Cu-Al尖晶石微观结构发生变化。由于部分La进入尖晶石结构中,从而改变了Cu-Al尖晶石阳离子的分布情况,并使晶粒尺寸减小。因此,添加适量的稀土元素La可以提升Cu-Al尖晶石的MSR反应性能,而过量的La会导致催化剂表面形成LaAlO3,从而降低催化剂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沉淀法 Cu-La-Al尖晶石 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 制氢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嗪基Gemini表面活性剂与2-巯基乙醇在3.5%NaCl中对碳钢的缓蚀协同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梁鹏慧 原梦颖 +3 位作者 阮义蕾 高国芳 胡志勇 朱海林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5-304,共10页
以三聚氯氰、十二胺、乙二胺、N,N-二甲基-1,3-丙二胺、溴乙烷为原料,合成了三嗪基Gemini表面活性剂(C_(12)-2-C_(12)),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高分辨质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静态失重测试、电化学阻抗、动电位... 以三聚氯氰、十二胺、乙二胺、N,N-二甲基-1,3-丙二胺、溴乙烷为原料,合成了三嗪基Gemini表面活性剂(C_(12)-2-C_(12)),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高分辨质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静态失重测试、电化学阻抗、动电位极化研究了在60℃,3.5%NaCl溶液中C_(12)-2-C_(12)与2-巯基乙醇(TZ)对碳钢缓蚀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当n(C_(12)-2-C_(12))∶n(TZ)=7∶3时,复配后缓蚀剂的缓蚀率可达95.47%,缓蚀协同参数为1.52。动电位极化测试结果表明该复配缓蚀剂为混合型缓蚀剂。扫描电子显微镜与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结果表明,C_(12)-2-C_(12)与TZ共同吸附在碳钢表面,增强了吸附膜的致密性。同时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对其缓蚀机理进行具体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巯基乙醇 三嗪基Gemini表面活性剂 协同缓蚀 NAC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甲基-2,3,4-三硝基吡咯与1-甲基-2,3,5-三硝基吡咯的合成及爆轰性能预测
15
作者 朱泰胜 梁栋 +8 位作者 成志恒 郜兴宇 王晓洋 陈军 潘红霞 赵林秀 申帆帆 李永祥 曹端林 《火炸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20-526,共7页
为了探究多硝基吡咯类化合物的性能,以1-甲基吡咯为原料,采用硝硫混酸一步硝化法合成1-甲基-2,3,4-三硝基吡咯与1-甲基-2,3,5-三硝基吡咯,同步分离副产物1-甲基-2,4-二硝基吡咯;反应经薄层色谱(TLC)监测,产物通过FT-IR、NMR及SC-XRD表征... 为了探究多硝基吡咯类化合物的性能,以1-甲基吡咯为原料,采用硝硫混酸一步硝化法合成1-甲基-2,3,4-三硝基吡咯与1-甲基-2,3,5-三硝基吡咯,同步分离副产物1-甲基-2,4-二硝基吡咯;反应经薄层色谱(TLC)监测,产物通过FT-IR、NMR及SC-XRD表征;采用DSC/TG分析其热稳定性,并通过感度测试与理论计算评估其机械感度及爆轰性能。结果表明,最优合成工艺条件为:1-甲基吡咯、浓硝酸和浓硫酸摩尔比1∶12∶23、反应温度20℃、反应时间3h,得率达65%;1-甲基-2,3,4-三硝基吡咯的熔点为117.3℃、分解点为298℃、爆速为8305m/s、爆压为29.5GPa、撞击感度为28%、摩擦感度为16%;1-甲基-2,3,5-三硝基吡咯的熔点为93.3℃、分解点为257.7℃、爆速为8522m/s、爆压为31.8GPa、撞击感度为32%、摩擦感度为12%。两种三硝基吡咯的爆轰性能显著优于TNT,且感度特性优于吡唑/咪唑等芳杂环三硝基衍生物,展现出作为新型熔铸炸药载体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载体炸药 熔铸炸药 硝基吡咯 硝化 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气浮对兰炭废水中乳化油脱除的影响研究
16
作者 杨晨宇 曲旋 +3 位作者 李伟伟 郝晓刚 李慧芳 张荣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1-147,共7页
利用CO_(2)气浮技术脱除兰炭废水中难处理的乳化油,探讨了气浮时间、CO_(2)流量、反应压力和反应温度对废水p H动态变化及乳化油脱除效率的影响规律,采用响应面法分析了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建立了乳化油脱除率的预测模型。研究表明CO_... 利用CO_(2)气浮技术脱除兰炭废水中难处理的乳化油,探讨了气浮时间、CO_(2)流量、反应压力和反应温度对废水p H动态变化及乳化油脱除效率的影响规律,采用响应面法分析了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建立了乳化油脱除率的预测模型。研究表明CO_(2)气浮脱除兰炭废水中乳化油的过程中,废水p H呈现先恒定后下降的趋势,废水p H由最初的8.64降到7.10左右。乳化油的脱除率与废水p H和气泡性质密切相关。在40~70℃温度范围内,不同因素对乳化油脱除率的影响顺序为:气浮时间>CO_(2)流量>反应压力,其中CO_(2)流量与气浮时间的交互作用最显著。响应面分析获得的优化参数为CO_(2)流量58.5 m L/min、反应压力0.4 MPa和气浮时间25 min,在此条件下兰炭废水中乳化油的脱除率达到83.19%,与模型预测值的偏差仅为0.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炭废水 乳化油 CO_(2)气浮 pH动态变化 响应面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制备MoO3过程中pH对晶型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朱鹏强 杨晓峰 +3 位作者 陈志萍 王高 赵艳茹 张玉莹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1-827,共7页
三氧化钼(MoO_(3))具有多种物相和较高的电化学活性,在储能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本研究以四水合七钼酸铵[(NH_(4))_(6)Mo_(7)O_(24)·4H_(2)O]为钼源,应用水热法制备MoO_(3)。结果表明,当反应体系pH为1时,可制得亚稳态六方相... 三氧化钼(MoO_(3))具有多种物相和较高的电化学活性,在储能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本研究以四水合七钼酸铵[(NH_(4))_(6)Mo_(7)O_(24)·4H_(2)O]为钼源,应用水热法制备MoO_(3)。结果表明,当反应体系pH为1时,可制得亚稳态六方相三氧化钼(h-MoO_(3))。所制得的h-MoO_(3)具有良好的充放电循环稳定性,500次循环充放电后电容保持率仍在95%以上。当反应体系pH为0.1时,可制得正交相-三氧化钼(α-MoO_(3))。所制得的α-MoO_(3)表现出较大的比电容特性,当电流密度为0.5 A·g^(-1)时,比电容可达72.3 F·g^(-1)。pH通过影响钼酸根离子存在形式和氨的配位作用实现对MoO_(3)的晶型调控。本研究可为MoO_(3)的可控制备及性能调控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oO_(3) α-MoO_(3) 水热法 比电容 循环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碳纤维增强PA66的工艺参数与晶格构型的研究
18
作者 韩梅 彭宣智 +6 位作者 吴光平 齐洪磊 韩少剑 袁立业 智杰颖 杨禹 吕晓轩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65-271,共7页
工艺优化与晶格结构设计是影响3D打印材料性能的关键因素。通过研究层厚度、打印速度以及打印方向对碳纤维增强尼龙66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优化其3D打印工艺,最后确定最佳的打印工艺条件为同心圆打印方向,层高0.1mm,打印速度70mm/s,获得... 工艺优化与晶格结构设计是影响3D打印材料性能的关键因素。通过研究层厚度、打印速度以及打印方向对碳纤维增强尼龙66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优化其3D打印工艺,最后确定最佳的打印工艺条件为同心圆打印方向,层高0.1mm,打印速度70mm/s,获得的碳纤维增强尼龙66的拉伸强度为121.969MPa,弯曲强度191.603MPa。对类蜂窝晶格、加筋蜂窝晶格、异化蜂窝晶格的压缩强度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析,结果显示异化蜂窝晶格的压缩强度最佳,类蜂窝晶格次之,加筋蜂窝晶格最差。最后通过压缩实验对3种晶格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其压缩强度与有限元分析结果一致,异化蜂窝晶格结构的压缩性能最佳,其压缩强度为111.37MPa,比压缩强度为7.05MPa/g。可为碳纤维增强尼龙66材料的3D打印应用提供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工艺参数 晶格结构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314树脂的SEA改性及其对镓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19
作者 刘馥瑶 王雪莲 +2 位作者 石敏感 冯晓琴 安富强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28-5134,共7页
随着科技的发展,稀散金属镓在半导体、磁性材料、医疗器械等领域被广泛应用,但由于镓在自然界中含量很低,且无独立矿床可以直接提取镓,因此,寻求新的且有效的方法提取回收镓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针对上述问题,本工作利用2-氨基乙磺... 随着科技的发展,稀散金属镓在半导体、磁性材料、医疗器械等领域被广泛应用,但由于镓在自然界中含量很低,且无独立矿床可以直接提取镓,因此,寻求新的且有效的方法提取回收镓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针对上述问题,本工作利用2-氨基乙磺酸(SEA)中的磺酸基可与Ga(Ⅲ)之间形成配位作用,以D314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为载体,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接枝到D314树脂上,得到D314-g-PGMA;其次,利用SEA能与PGMA发生开环反应将二者键合在一起,制得新型吸附材料SEAD314,通过红外对其结构进行表征,探究改性条件对吸附量的影响并考察了SEAD314对Ga(Ⅲ)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SEAD314对Ga(Ⅲ)表现出优异的吸附性能,在SEA用量2 g,改性温度60℃,反应时间8h时改性条件最佳。在25℃,pH为2的条件下反应22 h达到吸附平衡,对Ga(Ⅲ)的平衡吸附量为288.81 mg/g,吸附过程符合Lagergren准一级模型,等温拟合曲线表明该材料吸附过程属于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除此以外,该吸附材料重复使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剂 自由基 复合材料 D314树脂 2-氨基乙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奥克托今的合成工艺
20
作者 郜兴宇 朱泰胜 +6 位作者 王晓洋 王小军 徐子帅 李子扬 刘永政 赵林秀 李永祥 《火炸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09-616,I0001,共9页
为了明确奥克托今(HMX)合成过程中料比的复杂交互作用,并提高HMX含量,采用响应面法考察HMX合成过程中料比的复杂交互作用,建立以原料硝酸(NA)、硝酸铵(AN)、醋酸(AcOH)、醋酐(Ac_(2)O)配比为输入变量,以HMX含量为响应值的多元回归模型,... 为了明确奥克托今(HMX)合成过程中料比的复杂交互作用,并提高HMX含量,采用响应面法考察HMX合成过程中料比的复杂交互作用,建立以原料硝酸(NA)、硝酸铵(AN)、醋酸(AcOH)、醋酐(Ac_(2)O)配比为输入变量,以HMX含量为响应值的多元回归模型,确定了各因素对HMX含量影响的主次,并且基于不同HMX含量对应的原料配比结合加料工艺及反应时间进行工艺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得到的最优工艺为:原料配比(摩尔比)为:HA∶NA∶AN∶Ac_(2)O∶AcOH=1.00∶5.00∶3.50∶8.00∶17.50;底液中添加醋酐Ac_(2)O与AcOH摩尔比1∶54、一段加料中Ac_(2)O与HA摩尔比4∶1、一段反应时间30min、二段反应时间60min、三段反应时间45min、热解时间30min,产品得率为81.82%,HMX质量分数为91.56%。优化后工艺使醋酐用量减少了20%,产物产率提高了6%,HMX质量分数提高了4%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奥克托今 HMX 醋酐法 工艺优化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