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合全局-局部上下文信息的小目标多人姿态估计 被引量:4
1
作者 龙辰志 陈平 李传坤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2-349,共8页
尽管多人2D姿态估计方法趋近成熟,但是现有方法无法有效识别小目标的姿态。针对当前小目标姿态难以识别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全局-局部上下文信息的多人姿态估计方法。利用高分辨率网络(HRNet)输出的不同尺度特征对人体的多个解剖中心进... 尽管多人2D姿态估计方法趋近成熟,但是现有方法无法有效识别小目标的姿态。针对当前小目标姿态难以识别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全局-局部上下文信息的多人姿态估计方法。利用高分辨率网络(HRNet)输出的不同尺度特征对人体的多个解剖中心进行粗糙的定位,通过多个中心点给小目标提供更多的监督信息,提高对小目标的定位能力。以定位的人体中心点坐标为线索,通过可变形采样的方式提取中心点附近不同尺度的局部上下文信息,并计算不同目标局部上下文信息之间的对比损失以提高目标之间的判别能力。以HRNet网络的低分辨率特征作为全局上下文信息,以局部上下文信息作为交叉注意力的查询,结合全局和局部上下文信息构建多层Transformer模型,增强小目标的上下文信息。将增强的小目标上下文信息作为聚类中心,解耦多尺度融合的特征得到不同目标对应的关键点热图,从而实现小目标多人姿态估计。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小目标姿态的识别性能,在COCO test-dev2017数据集上取得了69.0%的平均精度(AP),APM比对偶解剖中心(DAC)方法提高1.4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姿态估计 小目标 多中心点 注意力 上下文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残差与全局注意力结合的低剂量CT去噪
2
作者 孙亚楠 陈平 潘晋孝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2-299,共8页
针对目前低剂量CT(low dose computed tomography,LDCT)图像去噪方法由于缺乏对空间特征和去噪任务之间的内在联系,导致重建图像的纹理细节丢失和过于平滑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多尺度密集残差和全局注意力的图像去噪网络。通过引入多... 针对目前低剂量CT(low dose computed tomography,LDCT)图像去噪方法由于缺乏对空间特征和去噪任务之间的内在联系,导致重建图像的纹理细节丢失和过于平滑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多尺度密集残差和全局注意力的图像去噪网络。通过引入多尺度密集残差块来提取图像的多尺度特征信息,并通过全局注意力机制(global attention mechanism,GAM)来关注模型不同通道间的跨维信息,同时加入跳跃连接进一步扩大全局交互特征的范围,最后使用多尺度特征损失函数增强图像纹理细节,避免图像过于平滑的问题。经过实验验证,本文所提出的算法在峰值信噪比(PSNR)和结构相似度(SSIM)这两项指标上分别达到了35.1838 dB、0.9605,在去除噪声的同时很好地保留了图像细节信息,优于其他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CT 图像去噪 多尺度密集残差 全局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陀螺仪降噪处理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敏 李凯 +2 位作者 韩焱 史策 李坤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3-227,共5页
针对MEMS陀螺仪输出信号随机漂移误差造成测量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卡尔曼滤波降噪模型。基于BP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首先利用BP神经网络对系统进行学习,获得系统状态方程,然后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滤波模型,最后... 针对MEMS陀螺仪输出信号随机漂移误差造成测量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卡尔曼滤波降噪模型。基于BP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首先利用BP神经网络对系统进行学习,获得系统状态方程,然后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滤波模型,最后应用于卡尔曼滤波对MEMS陀螺仪信号进行降噪。半实物模拟仿真实验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的卡尔曼滤波后的数据的速率随机游走等系数比原始数据下降6.89倍,验证了本方法的降噪性能优于基本卡尔曼模型,在MEMS陀螺仪的数据处理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MS陀螺仪的随机漂移 卡尔曼滤波 BP神经网络 Allan方差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MD和小波阈值的ECG肌电干扰去噪处理 被引量:19
4
作者 卢莉蓉 王鉴 牛晓东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67-873,共7页
针对现有心电信号肌电干扰去噪方法的不足,本文提出利用变分模态分解和小波阈值相结合的方法对心电信号肌电干扰进行去噪处理。该方法通过对含噪心电信号进行变分模态分解,确定信号主导模态分量与噪声主导模态分量,噪声主导模态分量的... 针对现有心电信号肌电干扰去噪方法的不足,本文提出利用变分模态分解和小波阈值相结合的方法对心电信号肌电干扰进行去噪处理。该方法通过对含噪心电信号进行变分模态分解,确定信号主导模态分量与噪声主导模态分量,噪声主导模态分量的小波阈值变换和重构无噪心电信号,共四步实现对含有肌电干扰的心电信号的去噪处理。其中,通过分析研究所有模态分量中心频率的分布,确定变分模态分解的层数。多组仿真与真实含噪心电信号的相关实验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去噪方法可有效去除心电信号中的肌电干扰,且去噪效果优于小波阈值法、变分模态分解法和经验模式分解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信号 肌电干扰 去噪 变分模态分解 小波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萤火虫算法的室内大尺度衰落信道建模方法
5
作者 高旭文 苏新彦 +2 位作者 姚金杰 李龙 王文凯 《探测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101,共11页
针对电波传播模型的建立多基于大量实验数据且现有优化算法寻找最优参数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导致搜索结果缺乏全局性的问题,提出基于改进萤火虫算法的室内大尺度衰落信道建模方法。通过连续波测试获得室内视距和非视距区域的大尺度衰落路... 针对电波传播模型的建立多基于大量实验数据且现有优化算法寻找最优参数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导致搜索结果缺乏全局性的问题,提出基于改进萤火虫算法的室内大尺度衰落信道建模方法。通过连续波测试获得室内视距和非视距区域的大尺度衰落路径损耗统计数据,将双坡浮动截距模型应用于电波传播机制发生变化的室内场景信道建模中,并结合多策略融合的多种群自适应萤火虫算法来寻求最优参数,自适应寻优过程中,算法根据迭代次数动态调整种群结构,并对最优个体引入基于莱维飞行的变异机制,有效平衡局部勘探和全局搜索。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能有效地寻得全局最优解,基于改进萤火虫算法的双坡浮动截距模型路径损耗周围的阴影衰落标准差较小,其模型性能优于自由空间邻近参考距离的路径损耗模型和浮动截距模型,在路径损耗波动较大的非视距区域中,该模型的均方根误差小于双坡浮动截距模型,对复杂场景信道参数的变化有着良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场景 连续波测试 路径损耗 改进萤火虫算法 莱维飞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心动周期和经验模式分解的心电信号去噪处理 被引量:10
6
作者 卢莉蓉 王鉴 +1 位作者 牛晓东 燕慧超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02-710,共9页
针对现有心电信号(Electrocardiogram,ECG)去噪方法难以精准剥离与之频带重叠的肌电干扰并无损提取到“干净”ECG的问题,提出了利用心动周期和经验模式分解对含噪ECG进行去噪处理。本文方法首先对含噪ECG进行经验模式分解,然后利用心动... 针对现有心电信号(Electrocardiogram,ECG)去噪方法难以精准剥离与之频带重叠的肌电干扰并无损提取到“干净”ECG的问题,提出了利用心动周期和经验模式分解对含噪ECG进行去噪处理。本文方法首先对含噪ECG进行经验模式分解,然后利用心动周期判断固有模态函数分量属于噪声还是有用信号,最后将有用信号的固有模态函数分量重构ECG。为验证本文去噪方法,首先采用ECG动力学仿真模型评估本文方法在不同参数噪声下的去噪效果;其次选取MIT⁃BIH数据库中的基线漂移信号bw,肌电干扰信号ma和105号、107号、123号ECG分别构建3组真实含噪ECG进行实验。评估与实验结果均表明本文方法可以简单、有效地同时去除ECG中的肌电干扰和基线漂移,去噪效果优于普通经验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信号(Electrocardiogram ECG) 去噪 心动周期 经验模式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走时-偏振角度信息的地下震源定位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剑 贺铭 +1 位作者 韩焱 辛伟瑶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9-34,共6页
针对地下浅层复杂地质环境中起爆点位置"测不准"的难题,提出了基于走时-偏振角度信息的地下震源定位方法。该方法采用QPSO算法建立震源搜索定位模型,利用初至波走时信息联合波阵面的偏振角度信息,构建粒子更新的目标函数,在... 针对地下浅层复杂地质环境中起爆点位置"测不准"的难题,提出了基于走时-偏振角度信息的地下震源定位方法。该方法采用QPSO算法建立震源搜索定位模型,利用初至波走时信息联合波阵面的偏振角度信息,构建粒子更新的目标函数,在外场进行了地下震源定位试验并对定位结果进行了误差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实现了浅层炸点定位,在地下空间定位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爆炸 震源定位 走时 偏振角度 QPS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映射贡献度的轻量化路面损伤检测方法
8
作者 王悦铭 吴泱序 +1 位作者 常志宇 陈平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2-662,共11页
道路损伤检测在道路维护过程中至关重要,针对目前的道路损伤检测依赖于大型车载检测设备导致其成本过高且普适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于边缘设备的超轻量化路面裂纹检测模型。首先构建轻量化的道路损伤检测网络,在此基础上基于特征... 道路损伤检测在道路维护过程中至关重要,针对目前的道路损伤检测依赖于大型车载检测设备导致其成本过高且普适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于边缘设备的超轻量化路面裂纹检测模型。首先构建轻量化的道路损伤检测网络,在此基础上基于特征映射贡献度剪枝策略,删除网络中的冗余参数,保证在边缘设备中进行实时监测的同时不降低检测精度。通过实验对提出的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模型大小仅有2.06 M,在帧率40的情况下准确率达到了68.6%,相较于原始的YOLOv5s模型,在准确率仅降低3.4%的情况下,参数量降低了70.8%,在边缘平台推理延时降低175 ms。综上所述,所提出的模型在能够更有效地检测道路特征的同时,可以保持高水平的准确性,对于道路损伤检测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目标检测 剪枝 模型压缩 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2D-PIV技术的三维湍流流场测量方法
9
作者 吴利芸 李坤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67,共9页
机械搅拌釜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的混合操作,然而其内部三维流场常被假设为宏观对称的二维流场,且实验测量仅局限于单个垂直平面,未考虑搅拌方向不同位置处局部流场的细节变化。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在不同垂直平面多次进行2D PIV测... 机械搅拌釜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的混合操作,然而其内部三维流场常被假设为宏观对称的二维流场,且实验测量仅局限于单个垂直平面,未考虑搅拌方向不同位置处局部流场的细节变化。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在不同垂直平面多次进行2D PIV测量的方法,旨在解析速度场和湍流动能(TKE)在三维空间内的分布情况。随着PIV测量平面旋转,首次发现湍流流场在旋转方向上逐渐变化的重要细节。在靠近挡板的位置(5°和85°平面),主要大漩涡尺寸较大,且其中心点接近叶轮;然而在远离挡板的位置(25°、45°和65°平面),主要大漩涡尺寸较小,且其中心点接近壁面。挡板前(85°平面)的速度幅值明显大于挡板后(5°平面)的速度场,这是由于挡板的刚性阻挡作用改变流体流动方向。在各测量平面上,TKE主要分布在大漩涡流动区域,在搅拌釜顶部和底部几乎为零,且最高TKE值通常位于大漩涡的底部。该结果可为湍流扩散系数、耗散率等参数的测量计算和湍流数值仿真的新模型验证等提供一定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釜 三维流场 湍流动能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相关处理和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的高机动目标检测算法研究
10
作者 庞存锁 张硕 郭华玲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11,18,共6页
针对抑制高机动目标引起的雷达回波能量扩散现象所采用的参数补偿方法存在运算量大,难以满足实时性要求的问题。文中从提高算法检测性能和运算效率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基于互相关处理和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的方法。首先利用脉压信号的频域... 针对抑制高机动目标引起的雷达回波能量扩散现象所采用的参数补偿方法存在运算量大,难以满足实时性要求的问题。文中从提高算法检测性能和运算效率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基于互相关处理和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的方法。首先利用脉压信号的频域结构,基于互相关处理实现回波信号中速度与积累时间的解耦运算;然后在MTD基础上利用分数阶傅里叶变换,获得目标的距离和加速度参数,并通过连续两帧回波信号的距离信息,获得目标的速度参数;最后通过运算量分析和仿真验证,对比了所提方法的运算效率以及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扩散 高机动 互相关处理 分数阶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通信信息传输误差影响因素的筛选和建模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艳娥 李剑 成慧翔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3-87,共5页
为分析光通信信息传输误差影响因素,准确评估光通信信息传输误差影响因素对信息传输质量的影响,构建基于光通信信息传输误差影响因素筛选的传输误差分析模型,筛选光通信信息传输误差影响因素,将影响光通信信息传输精度的大气湍流、背景... 为分析光通信信息传输误差影响因素,准确评估光通信信息传输误差影响因素对信息传输质量的影响,构建基于光通信信息传输误差影响因素筛选的传输误差分析模型,筛选光通信信息传输误差影响因素,将影响光通信信息传输精度的大气湍流、背景光、高斯光束三个因素依次进行建模分析;并使用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光通信信息传输质量评估模型,评估大气湍流、背景光、高斯光束三个因素影响下,光通信信息传输误差。研究结果显示:大气湍流强度、背景光强度、高斯光束发散角变大,光通信信息传输误差变大,则所筛选的影响因素均对光通信信息传输质量存在重要影响;所构建模型对光通信信息传输误差的评估精度值最小值为0.98,最大值为0.99,评估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信息传输 误差 影响因素 筛选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蒙特卡罗平台的多能CT闪烁探测器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永刚 孔慧华 张海娇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6-193,共8页
传统CT只能在单一能谱下生成投影,图像的硬化伪影较高,使得物质区分能力不足,且试验成本高昂。针对上述问题,在计算机上使用Geant4和GATE数据包搭建多能CT的蒙特卡罗模拟仿真平台,构建3层闪烁探测器,最后由FBP算法重建出投影图像。仿真... 传统CT只能在单一能谱下生成投影,图像的硬化伪影较高,使得物质区分能力不足,且试验成本高昂。针对上述问题,在计算机上使用Geant4和GATE数据包搭建多能CT的蒙特卡罗模拟仿真平台,构建3层闪烁探测器,最后由FBP算法重建出投影图像。仿真结果表明:利用三层闪烁探测器可同时获取多个能谱下的投影,提高了图像质量及工作效率。仿真结果还验证了平台的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能CT FBP算法 GEANT4 GA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毫米波探测器自旋微多普勒信号仿真方法
13
作者 王闽 姚金杰 +2 位作者 韩焱 唐强 江润东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0-34,共5页
针对高速交会毫米波探测器在近场区由于自旋导致的微多普勒效应、信号间断问题,提出了毫米波探测器自旋微多普勒信号仿真方法。该方法从构建弹丸交会段的自旋水平运动模型出发,采用刚体姿态分析及点波束回波分析法,精确分析此飞行条件... 针对高速交会毫米波探测器在近场区由于自旋导致的微多普勒效应、信号间断问题,提出了毫米波探测器自旋微多普勒信号仿真方法。该方法从构建弹丸交会段的自旋水平运动模型出发,采用刚体姿态分析及点波束回波分析法,精确分析此飞行条件下的回波特性。仿真结果表明,由旋转导致的探测器回波多普勒频率、功率呈周期性变化且与旋转速度、载体形状有关。仿真方法有助于对复杂运动状态下探测器回波信号的分析与建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探测器 信号仿真 自旋模型 刚体姿态 点波束 回波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HHO的地下浅层震源能量聚焦扫描定位方法
14
作者 张鑫 李剑 +2 位作者 潘晋孝 马翊翔 徐利娜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68-75,共8页
针对在地下浅层这种特殊且复杂介质中震源定位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多个策略改进的哈里斯鹰优化算法联合可控响应功率的地下浅层震源定位方法。首先通过Logistic混沌模型对初始种群进行优化,同时引入非线性逃逸能量和自适应调整... 针对在地下浅层这种特殊且复杂介质中震源定位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多个策略改进的哈里斯鹰优化算法联合可控响应功率的地下浅层震源定位方法。首先通过Logistic混沌模型对初始种群进行优化,同时引入非线性逃逸能量和自适应调整权重因子提高算法的收敛精度和收敛速度,然后利用SRP定位模型构建震源区域中的能量信息,最后通过仿真验证,实现对震源的精确化定位。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HHO、HUHHO以及MGTO算法相比,MHHO算法在粒子搜索范围、收敛速度和定位精度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提升,球概率误差也由0.56 m缩减至0.23 m。最后进行实验对比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对地下浅层定位领域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HO SRP Logistic混沌模型 非线性逃逸能量 自适应权重 震源定位 层状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拉普拉斯正则化的冲击波超压层析重建 被引量:1
15
作者 宋一娇 孔慧华 +2 位作者 李剑 齐子文 张然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0-167,共8页
超压层析成像是利用传感器采集到的冲击波信号来反演测试区域的超压分布,是典型的不完全数据重建问题,为了提高求解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牛顿迭代联合超拉普拉斯正则化的冲击波超压层析重建方法。由于实际采集到的冲击波信号通... 超压层析成像是利用传感器采集到的冲击波信号来反演测试区域的超压分布,是典型的不完全数据重建问题,为了提高求解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牛顿迭代联合超拉普拉斯正则化的冲击波超压层析重建方法。由于实际采集到的冲击波信号通常与干扰信号混叠在一起,会影响超压值的测量精度,本文首先采用改进的小波阈值算法对冲击波信号进行去噪处理;其次利用超拉普拉斯先验对图像边缘和二维层析模型进行正则约束;然后采用高斯牛顿迭代算法和交替方向乘子算法,解决大型病态稀疏矩阵的求解问题。实际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正则化方法与传统的全变分正则化和广义全变分正则化相比,重建精度可保持在15%左右,在实际场景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析成像 小波阈值 全变分正则化 广义全变分正则化 超拉普拉斯正则化 超压场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特征位移的手势识别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翔 刘新妹 +1 位作者 李传坤 张晋钊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1-147,共7页
针对卷积操作受到遍历规则的限制,只能提取单个骨骼节点的特征信息,不能对相邻节点之间的有效特征信息进行融合,导致表达能力有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位移模块的手势识别神经网络。该网络采用常规时空图卷积神经网络的架构,并将... 针对卷积操作受到遍历规则的限制,只能提取单个骨骼节点的特征信息,不能对相邻节点之间的有效特征信息进行融合,导致表达能力有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位移模块的手势识别神经网络。该网络采用常规时空图卷积神经网络的架构,并将常规时空卷积模块替换为特征位移模块,实现相邻节点特征信息之间的融合。利用特征位移模块对位移信道进行重新排序,实现提取骨骼节点的全局化特征信息,进一步完成对手势信息的高效准确分类。并在公开数据集DHG-14/28和FPHA上验证该特征位移模块,在14类、28类和FPHA手势数据集的分类准确度分别达到了95.11%、93.01%和92.67%。实验结果表明,该网络模型能够更好更有效的挖掘全局特征信息,在常见的手势识别数据集上达到了优秀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势识别 卷积神经网络 特征位移 图卷积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自适应网格细化的卫星干扰源定位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任洋 姚金杰 赵昶淳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2-158,165,共8页
针对目前使用固定网格分辨率的直接定位(DPD)方法对卫星导航干扰源进行定位时,定位精度较低、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网格细化的直接定位方法。使用差分匹配滤波器得到TOA的粗估计值,缩小定位区域,得到干扰源位置粗估计,使... 针对目前使用固定网格分辨率的直接定位(DPD)方法对卫星导航干扰源进行定位时,定位精度较低、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网格细化的直接定位方法。使用差分匹配滤波器得到TOA的粗估计值,缩小定位区域,得到干扰源位置粗估计,使用迭代网格细化,得到高精度的定位结果。仿真实验表明,在低信噪比情况下,定位精度较传统两步定位提高90%;20 m网格分辨率下,较DPD定位方法其计算复杂度降低了2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导航系统 直接定位 自适应网格细化 干扰源定位 网格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约束联合字典学习的三维冲击波超压场重建 被引量:1
18
作者 魏晓曼 李剑 +3 位作者 刘晓佳 郭陈莉 展勇忠 刘代劲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8-114,共7页
针对有限测点条件下冲击波超压场全时空全区域重建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空间约束联合字典学习的三维冲击波超压场重建方法。建立三维走时层析成像模型,利用字典学习对图像的稀疏表征优势和空间约束对图像边缘纹理保真特性,采用交替最小... 针对有限测点条件下冲击波超压场全时空全区域重建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空间约束联合字典学习的三维冲击波超压场重建方法。建立三维走时层析成像模型,利用字典学习对图像的稀疏表征优势和空间约束对图像边缘纹理保真特性,采用交替最小化思想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解算,实现大型病态稀疏矩阵的高精度求解。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代数重建算法(ART)、联合代数重建算法(SART)和期望极大化算法(EM)相比,重建精度更高,全区域重建误差达到了15.81%,在时空场重建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空间约束 走时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衰减层析的地下浅层震动能量场重建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明星 李剑 +2 位作者 臧丹枫 曾援 郭陈莉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47,共6页
针对地下浅层震动能量场重建过程中高精度、各向异性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衰减层析的地下浅层震动能量场重建方法。首先,根据速度场模型通过射线追踪计算出地下震动波的传播路径;其次,使用对数谱比法对地下介质的品质因子进行反演;然后,... 针对地下浅层震动能量场重建过程中高精度、各向异性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衰减层析的地下浅层震动能量场重建方法。首先,根据速度场模型通过射线追踪计算出地下震动波的传播路径;其次,使用对数谱比法对地下介质的品质因子进行反演;然后,求出震动波在不同传播距离情况下的吸收衰减系数;最后,对震动波进行吸收衰减及几何扩散衰减得到地下浅层震动能量场。仿真结果表明,重建的震动能量场与正演结果的均方根误差为7.653,单个网格的重建能量值与正演结果的最大相对误差为15.3%,平均相对误差3.4%,提出的方法相较于传统方法能够提升地下浅层震动能量场重建精度,对地下浅层震动能量场重建具有一定的应用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线追踪 衰减层析成像 衰减系数 浅层能量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PSO的密闭空间混叠冲击波的分离解算方法
20
作者 张恒冉 李剑 +3 位作者 徐利娜 魏交统 潘晋孝 孔庆珊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2-39,共8页
针对在密闭空间中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导致混叠冲击波对内壁毁伤较为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分离混叠冲击波的解算方法。通过正演模拟分析密闭空间内混叠冲击波对内壁面的毁伤,得到壁面上的冲击波是多次混叠的。建立独立冲击波的全波形模型,... 针对在密闭空间中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导致混叠冲击波对内壁毁伤较为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分离混叠冲击波的解算方法。通过正演模拟分析密闭空间内混叠冲击波对内壁面的毁伤,得到壁面上的冲击波是多次混叠的。建立独立冲击波的全波形模型,并采用量子粒子群优化(QPSO)算法,对多次混叠冲击波进行分解和拟合。QPSO算法拟合出独立的冲击波,其仿真结果相较于遗传算法,均方根误差从0.2506降至0.1216,平均相对误差从0.1079%降至0.10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智能优化算法 密闭空间 数值模拟 冲击波超压 QPS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